丰收村位于定城镇东大门,距定远县城5公里,北与潜龙山(范岗乡)毗邻,东与桑涧水库(桑涧乡)接壤,西和南与东顾村和棠店村紧贴,定滁路横穿境内,面积11150亩,承包面积9850亩,辖23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户数365户,总人口人3342人,总劳力842人,外出务工人员788人,外出劳动力266人。
2008年修两条村村通水泥路,解决了8个村民组的出门难的问题。2009年又拓宽了2000米的水泥路面做西瓜市场。2010年又规划好了一个新农村规划点。并先后引进银杏科技园。养鸡场、养鹅场和小型养猪场。又利用西瓜市场的优势,以小李组的培育西瓜苗出售和收购西瓜。带动全村以及周边乡镇。人均年收入年年上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25100 | 239000 | -- | 查看 丰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严桥路社区 |
定远县定城镇严桥路社区始建于2002年7月,辖区面积约1.5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3125户、9748人。社区党总支现有党员84名,两委专职工作人员6名,区域内下设8个居民组。基层网格化管理网络基本形成,保证了信息畅通,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社区先后被省文明委评为“文明社区”,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充分就业社区”,省环保厅评为“省级绿色社区”,被市人大评为“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先进集体,市劳动和就业保障局评为“标准化社区”、“先进社区”,市六普办统计局评为“先进集体”,多次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力的工作团队和完善的社区基础建设,为有效开展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县社区正在跨步发展中,我们社区工作者也是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求发展。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新社区。 严桥路社区监督电话:0550--4284090 电子邮箱:yql4284090@yeah.net |
西大街社区 |
西大街社区概况 西大街社区居委会地处定城西门属城郊结合部,总面积3.5平方公里,居委会常住居民2002户,6108人,10个居民组,现有党员20人,两委班子成员5名。流动人口324户,683人,共有10个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宿舍区。社区办公场地占地面积共1200平米,其中办公用房面积420平米,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方便群众”的理念,目前社区已实行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的办公场所。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要求,西大街社区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化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这一主题,社区两委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学习领会,社区成立学习领导小组,组长宋祖琴,带领大家参与并学习了“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社区两委干部认真学习,每人都做了学习笔记,并针对此次学习与社区日常工作相结合,真正把主题教育活动与为民服务、加强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社区党员干部人人争先进,力争社区支部成为先进党支部。 1、学习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社区“三无”人员吴永生因患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因供电局不知情况,予以断电,群众反映后,社区宋主任即刻带领干部亲自上门解决问题,首先垫付了电费,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聘请有经验、不怕赃的邻居顾阿姨给予照料,在福利政策中给予顾阿姨一定的补助,使吴永生基本生活问题得以解决。 2、学习与社区建设及创新工作相结合,社区硬件建设取得突破,为居民办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场所。社区工作虽都不是大事,但很繁琐,社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社区两委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各项事务都有任务,在近年来的社区各项创建工作中,社区始终抓住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住工作中的牛鼻子。 在创建人口计生示范社区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育龄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紧紧抓住诚信计生这一新模式,使得创建工作一直顺利开展。 在三城联创工作中,社区党支部始终保持与县委、县政府与镇党委、政府的高度一致,我社区承担万人签名活动分会场,签名活动隆重而热烈,签名人数1700多人,取得预期效果。在承担的同心巷150米宽5米卫生清扫中,社区干部顶烈日战灰尘,清除小广告,多次打扫卫生清运垃圾,使得同心巷卫生一致往日的脏乱差局面,受到邻近居民的普遍称赞。在改造董公墓巷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上下联系,经多方努力,顺利改造了董公墓巷的下水道,使得该巷卫生得以改善。地震安全示范市级创建工作开展有声有色,辖区居民积极踊跃配合。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社区各项工作井井有条。总之,社区工作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社区工作始终围绕居民群众,做好贴心服务。 3、党建工作抓得实,有成效,在党的-召开在即,社区党支部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学习党的理论,尤其学习了-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经常性开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真开展党员承诺制,特别是老党员,他们承担的都是些小事项,例如承诺搞好邻里关系,带好自家小孩子,教育好下一代等。在抓发展新党员工作中,结合现有实际情况,做好下岗职工、-、新高校毕业学生的入党工作及和党组织的转接工作,今年我社区在充分考查与培养的基础上争取吸收2-3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取优秀分子早日加入党组织。 西大街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历年来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嘉奖,2000年被定城镇评为“五个好”党支部,2004年被定城镇评为先进社区,2005年被县政府授予无毒社区,2006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被县劳动保障局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被定城镇评为社区综合评比第一名,2010年我社区被滁州市综治委评为市普法示范社区,并获得2006-2010年全县依法治县暨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11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社区两委将继续本着为民办事,服务居民的宗旨,立足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发展理念,努力营造一个“服务热心,环境舒心,文化欢心,治安放心,管理称心”良好计区环境,争取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顺利召开。 |
南大街社区 |
南大街回民社区位于定城曲阳大街西南段,北临西大街,西接护城河,南接严桥路,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常住居民5034人,1740户,辖区内回、汉民杂居,其中一座标准的回民清真寺。社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2家,上规模商业企业有定远百货大楼、肯德基、县疾控中心。较大私人企业有:南巡宾馆、如冰诊所。辖区居民热切期盼有识之士到定城南大街老城区参与改造,投资兴业。 |
人民路社区 |
定城镇人民路社区位于定城中心地段,东至东城路西侧,南至东大街北侧,西至曲阳路东侧,北至迎宾路南侧,四至界限分明,辖区内共分八个自然居民组,有人口4760人。社区两委共有专职工作人员8名,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1名、社区居委会主任1名,社区居委会副主任1名,社区居委会委员5名,并根据需要设立了人民调解、计划生育、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社区服务、公共事业等委员会。区域内管理网络以基本形成,保证了信息畅通、服务便利,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社区党建按《党章》规定开展工作,支部现有党员32名,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支部为社区内退休下岗职工的党员营造良好环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从而壮大了社区的生力军。 社区居委会0完成县镇下达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协助各职能部门开展了以下工作: 1、协助城管、环卫部门对社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树木、绿地等进行监督管理; 2 、协助建设规划部门对社区内的建筑工地和违章建筑实行监督管理,对社区道路养护管理实行监督; 3、协助公安、司法、综合治理部门对社区内的治安、户口工作进行管理; 4、协助计生部门做好社区内计划生育的管理教育工作; 5、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做好社区内下岗职工的登记工作,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适龄青年入伍的政审工作; 7、协助民政部门做好社区内优抚救济、社会低保、双拥共建、地名设置、更名、命名等工作; 8、协助卫生部门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业进行监督管理; 9、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内文明单位和文明居民的评选工作; 10、协助文体部门开展社区文体娱乐活动; 11、协助环保部门做好社区内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12、协助有关部门对流入、流出人口进行跟踪管理。 我县社区正在起步发展中,我们社区工作者也是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求发展,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社区。我想不久的将来蓝图将成为现实! |
花园湖社区 |
花园湖社区坐落在县城的西北方,地理位置优越,北有城北水库游泳池,南有全县风景优美的花园湖公园和伟华花园式万人居住社区,内有农贸市场、医院、学校、少年宫、博物馆等配套设施,适合人文居住社区。 辖区规划建成后约有常住人口5000户17500人,现下设十个居民组各有组长1名,社区两委共有专职工作人员5名,支部书记兼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员1名,并根据需要设立了人民调解、计划生育、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社区服务、公共事业等委员会。区域内管理网络以基本形成,保证了信息畅通、服务便利,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社区党建按《党章》规定开展工作,支部现有党员16名,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支部为社区内退休下岗职工的党员营造良好环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从而壮大了社区的生力军。 |
长青社区 |
长青社区成立于2002年7月,位于定城镇中心地段,市场路以东,南环路以南,东城南路以西,鲁肃大道以北。总面积0.8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0个居民小组,居住1873户,5974人,辖区有企事业单位5家。 社区内设有办事中心,党员活动室,城市生活e站,计生服务室、社区医疗服务站、社会保障工作站、群众工作站、民政事务工作站、图书阅览室、警务室、司法调解室、综合治理工作室。 社区党支部把先锋网站管理和使用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成立网上党支部一个,开设政策宣传、党务居务、社区动态、社区办事指南、图片新闻,短信互动平台等板块,全方位为辖区居民服务。 社区在定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曾荣获2004年“滁州市先进社区”,2005年定城镇“先进党支部”,2006年获全省第二届“文明社区”,2007年“全省争创充分就业社区”,2011年被滁州市委组织部授予“示范终端站点”2012年被定远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被滁州市授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及定城镇全年综合考评“第三名”的荣誉。 社区将以居民满意为服务目标,逐步完善居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充分调动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身事务的积极性。我们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始终把社区服务作为主体,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履职能力,促进社区发展。 |
靠城路社区 |
靠城路居委会位于合蚌路以南,总人口4280人,辖区内有9个单位,下辖一个靠城生产队,九个居民组。靠城路居委会办公室位于合蚌路靠城木材市场楼上,面积约93平方米,有工作人员6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24人。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做好组织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抓好经济建设,创办了靠城木材市场和拉丝厂等企业。 |
定东社区 |
定东社区成立于2009年4月,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13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40栋,住户931户,常住人口3260人,流动人口700人,辖区单位6个,其中机关单位0个,学校1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3个,个体商业网点1个,无志愿者队伍。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7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1名,无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工业园区)选派到社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吕明忠,男,党员,41岁高中学历曾参加党校集中培训; 社区工作人员报酬、社会保障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分别包括工作补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补贴由基本报酬(每月420元,参照本县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岗位补贴(正职每月300元,其他干部每月200元)、届龄补贴(每届15元)、绩效报酬(每月160元)四个部分组成,由县里和镇里财政拨付,具体标准是正职每人每月895元,其他人员每人每月795元。养老保险的年交纳标准是正职每年1600元,其他人员每年1000元,费用由县、乡、个人按照35%、35%、30%的比例承担。养老保险交纳标准下一步将会有所提高。医疗保险已纳入新农合,每人每年缴纳30元 选拔进事业编制、录用公务员以及担任-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受表彰奖励情况。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36名,其中妇女党员7名、流动党员4名、退休党员1名、生活困难党员所占比例约为10%、党员的学历中7人大中专院校毕业;4人高中毕业;10人初中毕业;15人小学毕业、男性党员29人;女性党员7人、党员年龄结构偏大,60岁以上党员占到70%左右。 党建工作经费情况: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平均拨付2000元;无党费支持;实行“费随事转”,每年2000元;无有社会赞助。 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社区办公用房是2009年底建成,属社区自有;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为600㎡,室外文化大院活动场所面积约2000㎡;配套设施有80多套桌椅,党员远程教育设备等。 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未实行“大党委”制;未建立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制度;无具体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情况和开展活动情况。 |
长征路社区 |
长征路社区位于定城北部,是城乡结合部,社区内现有居民组,常住人口1620户,人口5120人。辖区内有烟草局(宿舍)、水务局(宿舍)、联社(宿舍)、建行(宿舍)、教育局(宿舍)、城北小学(宿舍)、糖酒公司(倒闭)、新华书店、卫生局、电影公司、黄梅剧团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辖区一:东至东城路、南至迎宾路、西至曲阳路、北至长征路;辖区二 :东至曲阳路、南至长征路、西至玉泉路、北至清源路。社区内有党员15名,社区工作者5名。 社区居委会将以居民满意为目标,逐步完善居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充分调动社区群众依法管理自身事物的积极性,我们服务群众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始终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的工作主体,倾心倾情为居民服务,在党委政府和群众间架起一座桥梁和纽带,积极地争创“秩序优良、环境优美、服务便利、温馨和谐”文明社区。 |
北大街社区 |
北大街社区概况 定城镇北大街社区地处定远县定城镇老城区中心,北至长征西路,南至西大街, 东至曲阳大街,西至董公墓巷延伸至窑湾路。社区共有10个居民组,1672户,常住人口5843人,流动人口326户,985人。社区两委共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党支部现在有党员30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120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区域内管理网络以基本形成,保证了信息畅通、服务便利,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方便群众”的理念,目前社区已实行大厅服务。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要求,北大街社区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社区两委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学习领会,社区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社区党员干部人人争先进,力争社区支部成为先进党支部。 社区建设与创新工作相结合,社区硬件建设取得突破,为居民办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场所。在工作中强化管理,制定了较完备的各项制度,分工时按照人尽其才,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为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在增强党性观念方面,社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 近年来社区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在创建人口计生示范社区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育龄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三城联创工作中,社区党支部始终保持与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一致。在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中,创建工作开展有声有色,辖区居民积极踊跃配合。在创建市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中,社区做了大量精心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中,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内少数民族人口基本情况,实行网络化管理。在帮助少数民族解决困难方面,工作务实、有针对性,服务对象多,帮扶成效明显。社区定期排查,及时消除社区内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总之,社区工作始终围绕居民群众,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各项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社区工作历年来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社区两委将继续本着为民办事、服务居民的宗旨,立足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社区。 |
南塘社区 |
南塘社区是2009年3月份新划的社区,社区位于定城西南部,东至严桥路,南至石膏矿,北至四中路与西大街社区相邻,西与城南村.解放村.定西村交界。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机关单位宿舍区15个,开发小区4个,双城理想家小区坐落在社区中央。社区有10个居民小组,1954户,5640人左右,有0正式党员71名,社区党支部在定城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区,共创美好家园”主题,努力谋求社区新发展。目前社区有工作人员6名,10名计生信息员,社区已有办公用房5间,约140平方米,并建立了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图书阅览室,社区服务更加便民.利民,社区各种关系协调,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邻里和睦,居民生活美满,力争创造一个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睦美好的新社区。 |
定西社区 |
定西社区位于定城西郊城乡结合部,共有15个村民组,有土地3200亩,人口共有4500人,有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2名,委员2名。 定炉路横贯社区,交通十分便利,城北水库、解放水库与我村毗邻,水利条件优越,多年来社区旱涝保收,居民勤俭有加、富裕安康。 改革开放,居民们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敢于实践,迎接定城经济辐射,工商运建服务业发展,且形成了相应的特色经济,为增收奠定了基础。 社区居委会将以居民满意度为目标,逐步完善居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充分调动社区群众依法管理自身事物的积极性,我们服务群众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始终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的工作主体,倾心倾情为居民服务,在党委政府和群众间架起一座桥梁和纽带,积极地争创“秩序优良、环境优美、服务便利、温馨和谐”文明社区。 |
三里桥社区 |
三里桥社区基本概况 三里桥居委会位于定远东大门,南邻定远县工业园区,北沿戚继光大道,是定远县政治、经济、文化东向发展的战略要地。辖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1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983人,总户数1869户,其中离退休人员390人,下岗职工550人,0员26人,预备党员3人。低保户253户,特困户65户,办理城镇医保人员843人。 社区党建按《党章》规定开展工作,支部现有党员26名,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支部为社区内退休下岗职工的党员营造良好环境,他们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从而壮大了社区的生力军。 |
南环路社区 |
南环路社区地处曲阳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南,南环路以北,教育局、民政局、邮政局、定远中学等单位分布在本辖区之内,本社区共有工作人员5名,办公场所140平米。 |
友谊社区 |
定城镇友谊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9年3月,是位于定城北门城乡结合部的新型村居合一社区。社区居委会目前主要任务是以服务农村事务为主。 辖区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现有16个居民组,1012户居民,3612人。社区设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92人,其中预备党员5人,女党员17人,流动党员16人。 |
泉坞山社区 |
泉坞山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30日,距定城东北五公里,辖区面积六平方公里,六个居民组,1017户,3196人(已婚育龄妇女697人,孕环检对象398人,流出438人,流入96人);其中四个农业组225户,承包人口810人,承包土1967亩,辖区有定远县水泥厂、泉坞山小学、泉坞山林场、泉坞山变电所、泉坞山水泥制品厂、泉坞山石灰厂、泉坞山轮窑厂、泉坞山矿泉水厂、泉坞山自来水厂等单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名,办公室设在合蚌路与泉坞山进山路交界处。目前,社区享受城市低保108户、农村低保22户;廉租房补贴159户、实屋配租39户;办理失业证246人、享受社保补贴60人、退休工人336人。 |
城北社区 |
定远县定城镇城北社区居委会是2009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了城北社区居委会。新社区位于定城中心以北,辖区内长征路、幸福路、东城路、斋朗路贯穿社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商业网点密集,辖区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组10个、居民户1384户,居民人口4130人,其中;流动人口242户、288人,社区现有专职工作人员7名,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25名。 社区成立以来,在定城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相关单位的关心和指导下,社区干部能够及时转变观念,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便民服务为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起一支高效、快捷的社区办事队伍,从而,进一步充分调动社区群众依法管理的积级性,努力将社区打造建设成为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社区。 |
迎宾路社区 |
迎宾路社区概况 迎宾路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现有十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85栋,住户1986户,常住人口6954人,流动人口1184人,辖区单位4个,其中机关单位3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266个,有志愿者队伍4支86人。近年来,社区两委紧紧围绕“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工作方针,坚持“登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的工作标准,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积极为辖区居民服务。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5名,其中社区党支部书记1人,居委会主任1人,委员3人。社区工作人员报酬由县、镇两级财政负担,有社会保险;社区工作者中事业编制2人,行政编制1人,镇聘2人。现担任镇人大代表2人。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38名,其中妇女党员12人、流动党员5人、离退休党员4人、生活困难党员5人,占13%;党员学历本科4人,大专11人,高中8人,初中12人,小学2人,文盲1人;女性党员12人,男性党员26人;年龄结构:老、中、青,平均年龄38.5岁。 党建工作经费情况: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平均拨付3000元;社会赞助,每年2000元。 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社区设有党建办公室,党员谈心活动室,面积96平方,自有产权,配套设施基本齐全。 党建工作特色做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加大社区党支部的硬件建设工作,提高了为社区群众的办事效率。 社区为进一步落实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需求放在首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工作。全社区党员和党组织正在广泛开展公开承诺制工作。 |
双塘社区 |
双塘社区成立于2009年3月,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现有10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03栋,住户950户,常住人口2923人,流动人口124人,辖区内单位18个,个体商业网点206个。 双塘社区支部现有党员31名,其中流动党员6名,党员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双塘社区居委会在0完成县、镇下达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能够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 1、协助城管、环卫部门对社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树木、绿地等进行监督管理; 2 、协助建设规划部门对社区内的建筑工地和违章建筑实行监督管理,对社区道路养护管理实行监督; 3、协助公安、司法、综合治理部门对社区内的治安、户口工作进行管理; 4、协助计生部门做好社区内计划生育的管理教育工作; 5、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做好社区内下岗职工的登记工作,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适龄青年入伍的政审工作; 7、协助民政部门做好社区内优抚救济、社会低保、双拥共建、地名设置、更名、命名等工作; 8、协助卫生部门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业进行监督管理; 9、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内文明单位和文明居民的评选工作; 10、协助文体部门开展社区文体娱乐活动; 11、协助环保部门做好社区内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12、协助有关部门对流入、流出人口进行跟踪管理。 双塘社区正在起步发展中,社区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 |
城南社区 |
定城镇城南社区地处定远县县城南部城乡结合处,合蚌路两边,东西与工业园区相连,南面与严桥乡接壤。为加快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定城镇民营经济创业园成功落户城南村,创业园地处合蚌路西,东连县工业园区,环城公路贯穿东西,于2007年7月开始建设,现已基本实现“三通一平”。 社区土地面积2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710户2820人。其中:0党员40人,农业劳动力1682余人,2007年实现人均收入3849元。近年来,城南社区紧紧围绕定城镇党委政府“加快发展、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坚持走“产业富民、科技兴村、依法治村”的发展道路,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区9个村民小组,100%通上了水泥道路,有4个村民小组在合蚌路边,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电话普及率、有限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户户通上自来水。 社区十分注重党组织建设。过去几年,社区党建工作受到了镇党委的多次表扬,2006年被定城镇党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称号,2007年在定城镇目标综合考评工作中荣获第二名,2010年被授予打击传销、无传销先进村称号等等。 展望未来,城南社区更加有信心在定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时机,奋力前进,为推动社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而努力。 |
幸福路社区 |
幸福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2年,位于城郊结合部,社区内有10个居民小组,辖区内共有居民2250户,6412人,分为10个居民小组,流入人口 1681人,辖区有石灰厂、水泥厂、林场、交通局四家企事业单位住宅区. · 有整洁的锦竹园住宅小区,金源名城住宅小区,城市花园住宅小区,社区有党支部一个,党员 40名,社区工作人员五名,2008年-2009年荣获安徽省“就业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定远县“五个好社区”,2010年荣获定城镇“目标管理综合考评”第一名,2011年荣获“滁洲市绿色社区”,2011年荣获滁洲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社区居委会将以居民满意为服务目标,逐步完善居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充分调动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身事务的积极性,我们服务理念是“登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始终把社区服务作为主体,倾心倾情为居民服务,在党委政府与居民间架起一座桥梁和纽带。 |
岗上村 |
岗上村由原岗上村与岗郭村合并为岗上村,岗上村位于定城西4公里,村支部建在后沐村民组。全村共有3170人,土地一万余亩,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生产水稻、小麦,上游有解放水库,下游有官塘水库,西有大余水库,水利条建较好,基本上旱涝保收。由于到县城只有几公里,农忙结束后,大部分群众都进城务工以增加收入。 以周言刘为代表的养猪大户共10户,年出栏生猪2000头,年增50万左右,人均增收1500余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村两委努力,全村广大群众支持下,使我村各村民组通上砂石路,改变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村两委一班人坚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未来的三年中,将努力改善我村广大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并为增加群众收入而努力奋斗。 |
民生村 |
民生村概况 民生村东与本镇斋朗村交界,南至城北水库,西与连环村相邻,北邻凤阳山,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3300人,耕地总面积12842亩,全村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为主产业。山场约2000亩,小型水库2座,村到组水泥路约3公里,沙石路约8公里。 |
宫集村 |
宫集村位于定城镇西北12公里处,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500亩,人口2860人,辖16个村民组,628户。宫集村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村村通工程水泥路直达定炉公路,全村被黄山水库、大石塘水库环抱,土地肥沃。 2007年,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拓展一个新村庄,培育一个新产业,开辟一个农民新区”的年度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投入180余万元(其中镇70余万元,帮扶单位50万元,村民近60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作机制基本确定。表现为“四个一”,即组建了一个班子,制定了一套方案,完善了一个投入机制,建立了一套督查、考核、奖惩办法。在队伍建设上,镇、村成立了领导小组,镇、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组建了由镇领导、包村干部、村主要负责人组织的7人工作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农村工作之中。在方案上,年初就全年的新农村建设制订了方案,明确各阶段、各月份、各周工作重点,逐月逐项抓落实。在投入上,坚持帮扶单位、镇、村、农民相结合,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镇政府启动新区建设,实行“建设新区,获取收益,反哺老区”的办法,同时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在督查考核奖惩上,将新农村建设纳入镇重点工程、重要工作范畴。在评比中我镇新农村工作如进入全县前三名,主抓人员将获得6000元奖金。 二、“四清四改”稳步扩大。宫集村新农村示范点含东宫、西宫两个村民组,共126户。今年在“四清四改”上,我们坚持“巩固完善已有成果,稳步扩大新村庄”,将“四清四改”工作在扩大到西宫村民组。共整改82户,共修建下水道800米,拆除各类违章建房38间,猪圈32间,厕所34个,围墙650米;清理建筑材料124堆,乱石堆178个,粪堆78个;清除草堆83个,杂草3950平方米;建卫生厕45个,改水43户,建沼气池42口,安装太阳能40户;新建围墙2800平方米,栅栏500米;同时对村支部和农民文化大院也进行了全面装修。 三、主导产业初见雏形。镇采取鼓励的政策,农户每多种1亩瓜、果或蔬菜,给予80元奖励,大大激励了群众积极性,并投入20万元,新建40亩钢架大棚出租给有种植经验的农户种植,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使瓜果蔬菜初具主导产业的雏形,达到350亩。如东曹组农户曹守胜一户就承包11亩钢架大棚,现草莓苗已育成,西瓜育苗正在进行之中。 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为了全面启动新区,镇财政安排36万元,采取土地置换方式,以每亩8000元的价格,新征土地42亩,作为农民新区规划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完成。采取了三种措施 ,一是宫集村所辖16个村民组一律不再安排新建房;二是通过 土地置换方式为新居建房户办理土地证;三是挑选有实力的农民进区建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目前已有3户建成,32户群众交费。 |
双庙村 |
定城镇双庙村成立于2007年3月份,位于定城东南5公里处,定大路两侧。辖区管理人口约652户,共计2768人,耕地面积6947.5亩,共分23个村民小组,各组配有组长一名(兼职)。村委会现有专职办公人员9名,党支部共有党员57 名在村委会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其中定远县工业园区路网穿越我村6个村名组,近600人左右,大小型农机700余台(其中大型农机具近40台),一、二级电力提水站3个,村级中心砂石路1条、水泥路2条,村名组砂石路3条。全村80%以上村民都有家电,60%左右村民拥有冰箱、空调,人民群众生活达到了充分的改善和提高。 双庙村隶属于定远县定城镇,位于定城东南,北接定远县工业园区,东南与藕塘,仓镇两镇接壤,西与严桥乡相邻。 村委会以群众满意为服务目标逐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充分调动村民依法管理自身事务的积极性。始终把为群众服务作为村委会的工作主体,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积极争创一个合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棠店村 |
棠店村位于定远县城东约九公里处,东与桑涧镇、桑涧村交界,西与定城镇双庙村交界,南与藕塘镇南店村、大梅村交界,北与定城镇丰收村交界,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长约5.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约22平方公里。现有1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596人,现有耕地9500亩,其中水田9000亩,旱地500亩。我村属东桑涧水库电灌站灌区,再加上全村18个村民组约1000亩的当家塘坝,因此我们村水利条件很好,这给每年农业生产获得 带来有利条件。全村农业生产以一季稻、麦粮食作物轮作种植为主,附带种植豆类、西瓜等经济作物,尤其是水稻种植,我们村每年种植都在9000亩左右,加上中央好的惠农政策,各级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我们村农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老百姓确实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各种民事纠纷一年比一年少。 我们棠店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61名,这些党员大都是五、六十年代发展入党的老同志。这些人经历过数次运动、数次洗礼,素质非常高,始终同党组织保持一致性。现阶段我们支部准备发展三名年青同志入党。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原是砂石路面,高洼不平,群众卖粮买化肥等行走不变。2007年在定城镇党委政府关怀下,通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一条长3.7公里,宽3.5米,厚0.2米的水泥路面正式修通运营,这给全村人民交通带来很大的便利,尤此我们村支部获得了全村人民的大力拥护. 今后我们支部一班人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积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 |
解放村 |
解放村位于定远县定城西郊1.1公里处,解放水库下游。下辖15个村民组,人口3262人,耕地5468亩。定远石膏矿、启明中学座落在本村,富民路贯穿全村,即将建设西环路横穿本村。解放村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解放村正蓄势待发,开拓进取,积极致富奔小康。 |
程桥村 |
程桥村位于定城西五公里处,面积约四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756亩,辖18个村民组,3500人口,外出务工460人,村干部9人(包括县下派干部1名),0党员100多人。村内有程桥坝,青年坝,水利条件较好。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水产品有1300亩,精养渔塘,对外出售鱼苗和成鱼,畜产品主要有母猪450头,年产仔猪约1000头。 |
十八岗村 |
十八岗村位于定城镇西,与西卅店镇新建村交界。我村共有20个村民组,780户,现有人口3800人,承包人口3377人。村两委成员6人,我村共有党员78人。现有耕地7500亩,承包耕地6900亩,土地肥沃。我村充分发挥耕地广阔,土壤肥沃的优势积极发展种植业,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黄豆、蔬菜西瓜等。同时村内还有水泥厂和米厂各一家。 村两委确定基本的工作机制。表现为“四个一”,即组建了一个班子,制定了一套方案,完善了一个投入机制,建立了一套督查、考核、奖惩办法。在队伍建设上,镇、村成立了领导小组,镇、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组建了由镇领导、包村干部、村主要负责人组织的7人工作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农村工作之中。在方案上,年初就全年的新农村建设制订了方案,明确各阶段、各月份、各周工作重点,逐月逐项抓落实。在投入上,坚持帮扶单位、镇、村、农民相结合,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镇政府启动新区建设,实行“建设新区,获取收益,反哺老区”的办法,同时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在督查考核奖惩上,将新农村建设纳入镇重点工程、重要工作范畴。 在党中央新农村政策的惠及下,兴建新公路,开通公交车,极大的便利了我村的交通运输事业,促进我村的经济发展。我村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容村焕然一新。 新一届的十八岗村村“两委”在定城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发展村级经济,构建和谐新农村,十八岗村的明天建设会更加美好。 |
丰收村 |
丰收村位于定城镇东大门,距定远县城5公里,北与潜龙山(范岗乡)毗邻,东与桑涧水库(桑涧乡)接壤,西和南与东顾村和棠店村紧贴,定滁路横穿境内,面积11150亩,承包面积9850亩,辖23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户数365户,总人口人3342人,总劳力842人,外出务工人员788人,外出劳动力266人。 2008年修两条村村通水泥路,解决了8个村民组的出门难的问题。2009年又拓宽了2000米的水泥路面做西瓜市场。2010年又规划好了一个新农村规划点。并先后引进银杏科技园。养鸡场、养鹅场和小型养猪场。又利用西瓜市场的优势,以小李组的培育西瓜苗出售和收购西瓜。带动全村以及周边乡镇。人均年收入年年上升。 |
回民村 |
定城镇回民村位于定远县城北部,东临合蚌路(与范岗乡交界),西接斋朗集镇(合并前系斋朗乡),北邻凤阳县的凤阳山(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九山洞和狼巷迷谷),是滁州市六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定城镇唯一的少数民族村。总人口203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20人,占总人口的65%;14个村民组,其中少数民族村民组8个。耕地面积8200多亩,其中承包耕地6520亩,年人均收入4550元。村村通总里程达12.9公里。有丰富的石料和大面积的山场,可谓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 |
斋朗村 |
斋朗村位于定城北部,距定城约5公里,村支部设在斋朗集镇,柏油路直达定城曲阳大街,同时有村村统水泥路,基本贯穿全村,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村辖27个村民组,实有人口3363人,承包耕地人口2757人,承包土地9386.9亩,小型水库3座,各村民组均有不低于1口的当家塘,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地用水问题。全村每年生产主粮小麦约2400吨,水稻约4000吨。 |
连环村 |
连环村位于定城镇西北部20公里处,背靠凤阳山脉,襟抱黄山水库,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连环村共有25个自然庄,21个村民组,环城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3840人,承包耕地8800亩。 近年来,连环村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传统的水稻,小麦、豆类、玉米生产的基础上,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三年来,已发展无籽西瓜种植近1000亩规模。同时以山场山林为依托,大力发展养殖业。山脚下的大罗村民组,牛、羊、鸡、鹅养殖初具规模,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喜人景象。 在村两委的指引下,劳务输出规模有序,年输出劳工可达1200以上,经济收入超3000万。也为连环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