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砀山县 >> 关帝庙镇 >> 汤寺村

汤寺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汤寺村谷歌卫星地图)


汤寺村简介

  汤寺村现有人口4653人,土地面积4760亩,人均年收入3000元。该村经济发展突出优势在大棚蔬菜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使得村民对蔬菜生产和经营有了较高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村党总支首先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两委班子成员均是政治素质较好,综合素质较强,有经济头脑,思想清晰,战斗力强的同志,我们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出党总支成员5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安徽省选举办法》通过村民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出村委会成员。该村共有7个村民组,两个支部。经村民代表,党员大会推举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生理财小组,社会治安综合领导小组,三级治保调解网络组织等,在组织建设、民生决策、民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方面都分别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使之有幸可循,责任到人,保障了村民小组工作有效的运行,不断增加了群众的热点工作,如计划生育、财务治理、批地建房,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村务、财务、政务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广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0%以上。
   汤寺村村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落实治安联系户长制等形式,对全村20名治安联防户长实行分片治理,各负其责,常年坚持站岗,打更巡逻、放哨,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务,实行分类整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坚持本村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四前”既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检测工作走在前,尽早的排查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前,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击“快”,注重“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结合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安民安居乐意,给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合,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321109 234000 -- 查看 汤寺村谷歌卫星地图

汤寺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汤寺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熙可社区

  关帝庙镇熙可社区,位于砀城南4km处,S101道南北通过,X25道东西贯穿交汇于社区徐庙自然村西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社区现有人口7870人,耕地7278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080亩。主导产业为黄桃、黄冠梨等。2008年,熙可社区与熙可食品(安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万亩黄桃基地,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黄桃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社区黄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熙可社区招商引资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引进熙可食品(安徽)有限公司,2008年,引进了安徽强英鸭业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了砀山县长森木业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带动了熙可社区及关帝庙镇经济的发展,带领了周围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熙可社区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近年来,社区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党组织建设   熙可社区现有党员100多人,分为关帝庙、徐庙、杨楼、熙可公司、好果源五个党支部,其中后两个为特色支部。今年上半年,我们培养了五名入党积极分子,为社区党组织增加了新的血液。社区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克服困难,共同致富,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   熙可社区(徐庙)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村庄规划已经完成。生产主干道硬化,自来水普及(有大型压力罐进行输送自来水),已经进行了城乡电网、电价改造。2004年时,社区就有100多户用上了沼气,社区用电比重为100%,电话用户比重90%,彩电用户98%,社区设有农家书室、卫生室、果蔬市场、学校,并有长途运输车队,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设施齐全,农民参合率90%以上,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普及。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熙可社区以黄桃基地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综合治理。治理片总面积为10000亩,由镇政府牵头,熙可公司和行政村共同筹资治理,所需资金由企业和群众通过一事一议形式共同解决。该治理片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出动大型工程机械10台套,群众义务工5000人次,共修砂石路4公里,生产路11.4公里,新建桥涵70座,新打机井52眼,清理杂树5万余棵,使该治理片达到旱涝保收的标准。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纷纷建立起来,以好果源果业专业合作社最为突出,目前,合作社已经注册商标,产品即将投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汪大楼村

  汪大楼村辖10个自然村,汪暗楼、范庄、任庄、翟庄、汪大楼、刘八楼、朱庄、阎庄、曹庄、谢庄。总人口5126人,耕地4736亩,党支部5个,党员102人,村民代表100人。   汪大楼村党总支首先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两委班子成员均是政治素质较好,综合素质较强,有经济头脑,思想清晰,战斗力强的同志,我们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出党总支成员5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安徽省选举办法》通过村民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出村委会成员5名,提名选举由两委干部兼职的个村民小组10名,村民议事代表100人,经村民代表,党员大会推举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生理财小组,社会治安综合领导小组,三级治保调解网络组织等,在组织建设、民生决策、民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方面都分别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使之有幸可循,责任到人,保障了村民小组工作有效的运行,不断增加了群众的热点工作,如计划生育、财务治理、批地建房,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村务、财务、政务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广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0%以上。    汪大楼村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落实治安联系户长制等形式,对全村20名治安联防户长实行分片治理,各负其责,常年坚持站岗,打更巡逻、放哨,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务,实行分类整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坚持本村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四前”既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检测工作走在前,尽早的排查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前,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击“快”,注重“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结合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安民安居乐意,给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合,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刷集村

  刷集村位于关帝庙镇政府坐落地西南2.5公里处,东临苗圃工业园区闫庄大队,南面与河南夏邑相接,西与本镇毛庄村相邻,北面是大沙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全村共10个自然村,5000余人,耕地面积7000余亩,其中农田种植5000余亩,果园2000余亩。    刷集总支分刷集支部和仝庄支部,共71名党员,其中刷集支部42名党员,仝庄支部29名党员。    在刷集村两委的带动下,目前刷集村有23个致富能手、9个示范户、5个示范基地,分别有养殖、种植、木业加工。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形成党员干部的目标已大见成效。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刷集村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修了8公里水泥路、4公里石子路、15公里生产路,挖中沟两条全长4500米、挖小沟7条全长16300米、修桥涵7处、共投资115万元,充分改变了刷集村道路难走、群众出行困难、大田地积水严重有水不能排、庄稼受害严重减产问题。  

毛庄寨村

  毛庄寨村所辖自然村个数8个:毛庄寨、小毛庄、万庄、郑屯、盛庄、小王庄、大王庄、王楼。主导产业是种植业,总户数 1328户,总人口数4834人,耕地面积4383亩。党员数74人, 支部数3个,村民代表数52人,总支书记:范东学,“双培双带示范户”:王永球、李玉柱、毛吉开、张连华、王红岩。“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小毛庄西南地小麦丰产田示范基地。    该村大力发展养殖业,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落实治安联系户长制等形式,对全村20名治安联防户长实行分片治理,各负其责,常年坚持站岗,打更巡逻、放哨,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务,实行分类整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坚持本村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四前”既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检测工作走在前,尽早的排查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前,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击“快”,注重“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结合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安民安居乐意,给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合,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汤寺村

  汤寺村现有人口4653人,土地面积4760亩,人均年收入3000元。该村经济发展突出优势在大棚蔬菜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使得村民对蔬菜生产和经营有了较高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村党总支首先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两委班子成员均是政治素质较好,综合素质较强,有经济头脑,思想清晰,战斗力强的同志,我们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出党总支成员5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安徽省选举办法》通过村民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出村委会成员。该村共有7个村民组,两个支部。经村民代表,党员大会推举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生理财小组,社会治安综合领导小组,三级治保调解网络组织等,在组织建设、民生决策、民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方面都分别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使之有幸可循,责任到人,保障了村民小组工作有效的运行,不断增加了群众的热点工作,如计划生育、财务治理、批地建房,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村务、财务、政务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广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0%以上。    汤寺村村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落实治安联系户长制等形式,对全村20名治安联防户长实行分片治理,各负其责,常年坚持站岗,打更巡逻、放哨,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务,实行分类整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坚持本村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四前”既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检测工作走在前,尽早的排查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前,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击“快”,注重“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结合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安民安居乐意,给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合,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杨庄寨村

  杨庄寨村位于关帝庙镇最西部,西与赵屯镇薛口村交界,南与汤寺村接壤,北与赵岗村相邻,距镇政府12公里。全村辖10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1355户、5265人,耕地面积4893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3680元,以粮食种植、西瓜、桃、经商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    村主要干部8人(杨勤平、王学民、张瑞芝、王厚然、张子华、杨风云、刘崇林、万淑玲),县下派干部1人(邵将),全村党员127人。五保户分散供养14人;低保户139户240人(其中A类5人,B类118人,C类117人)。共有育龄妇女人数1447人,已婚育龄妇女人数900人(其中:一孩271人,二孩374人,多孩222人,婚后无孩33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822人(其中:上环240人,女扎546人,男扎32人,皮埋3人,避孕工具1人)。独生子女数76人,二女户30人。    组织建设搞好党员的学习和党的一切政治活动,经常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党员的政治修养和素质,使党员遵纪守法,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间起到了一个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每年发展新党员6名以上,以增加党的力量和新鲜血液。       做好双培双带工作,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使他们掌握多项致富技术来带动全社区群众发家致富。积极做好合作医疗、参保工作,并成立五保、低保、医疗参保领导小组,合作医疗参保已达到90%以上,有病可以得到及时医治,大病可以及时得到救助。       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结合关爱女孩工程,及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对照奖扶政策,把计划生育工作完成。解决好群众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好干部的全程代理工作,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让群众无后顾之忧,对因病、因灾和其他原因致贫的群众,进行分析调查了解,用最短的时间给与解决。   

赵岗村

  赵岗,辖7个自然村:赵岗、于店、王窑、刘庄、八里井、王新庄、段庄。主导产业:种植业。总户数:1373,总人口数:4580。耕地面积:4768亩。党员数71 人,总支书记姓名:胡晓伟。       该村大力发展养殖业,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落实治安联系户长制等形式,对全村20名治安联防户长实行分片治理,各负其责,常年坚持站岗,打更巡逻、放哨,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务,实行分类整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坚持本村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四前”既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检测工作走在前,尽早的排查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前,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击“快”,注重“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结合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安民安居乐意,给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合,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薛楼村

  薛楼村辖11个自然村:邵陈楼、陈枣园、后薛楼、汪斗楼、前薛楼、黄庄、黄楼、石赵庙、大李屯、小李屯、曹楼。总户数1445户,总人口数6122人,耕地面积6858亩,党员数 115人,支部数 5个,村民代表数 62人。党支部班子人员数5人 村两委班子人员数7人,其中交叉任职数3人,    双培双带示范户:红双喜家具店、方圆家具城、永昌家具城、德昌种猪场、志波食用菌农业合作社。双培双带示范基地:方圆家具城、志波食用菌农业合作社。盛产西瓜、棉花、蔬菜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村两委班子在各级领导的领导下从中长远利益着眼,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引导全村干群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种植业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规化,规模发展,注重效益的原则,以作物布局调整为手段,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       同时,养殖业靠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规模发展.我村农民素有养殖的传统习惯,且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村两委班子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发展养殖生猪的同时,也带动了鸡、鸭、鹅等养殖业的篷勃发展。大力发展近农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我们依靠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近农企业,目前全村已兴办一个胜发环保预制厂、鑫隆棉业和生猪养殖场。       另外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多渠道向外输出劳动力,并有针对性的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外出打工使一批务工农民长了见识,学了技术,增加了收入,纷纷返村办厂兴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路人。   

黄屯村

  黄屯行政村位于砀山县城南6公里处,黄屯村辖自然村个数10个:李楼、张阁、席楼、黄屯、陈庄、胡楼、阚庄、赵平坊、高庄、王湖主导产业:瓜套棉,总户数:1850户,总人口数6347人,党员126人。耕地面积9000余亩。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勤政苛俭自律爱民,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手工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引进投资惠农、农产品远销的道路,为客商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该村盛产西瓜、棉花、蔬菜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村两委班子在各级领导的领导下从中长远利益着眼,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引导全村干群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种植业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规化,规模发展,注重效益的原则,以作物布局调整为手段,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       同时,养殖业靠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规模发展.我村农民素有养殖的传统习惯,且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村两委班子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发展养殖生猪的同时,也带动了鸡、鸭、鹅等养殖业的篷勃发展。黄屯村大李楼空心村治理项目,拆迁190多户,安置90户(包括老年公寓22户),新增耕地292亩,空心村治理于2011年6月底已通过验收,现复垦出的土地已全部种植大豆。大力发展近农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我们依靠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近农企业,目前全村已兴办一个胜发环保预制厂、鑫隆棉业和生猪养殖场。       另外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多渠道向外输出劳动力,并有针对性的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外出打工使一批务工农民长了见识,学了技术,增加了收入,纷纷返村办厂兴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路人。   

阚寨村

  阚寨村地处关帝庙镇东北部,薛黄公路横穿而过,又有村村通工程相覆盖, 交通便利,十分有利于发展经济,耕地5千多亩. 发挥本村的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土地出租,引资建厂等方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阚寨村两家楼板厂,和一家大型养牛厂为依托,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阚寨村现有人口4864人,该村经济发展突出优势在大棚蔬菜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使得村民对蔬菜生产和经营有了较高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村党总支首先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两委班子成员均是政治素质较好,综合素质较强,有经济头脑,思想清晰,战斗力强的同志,我们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出党总支成员5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安徽省选举办法》通过村民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出村委会成员5名,提名选举由两委干部兼职的个村民小组10名,村民议事代表67人,经村民代表,党员大会推举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生理财小组,社会治安综合领导小组,三级治保调解网络组织等,在组织建设、民生决策、民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方面都分别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使之有幸可循,责任到人,保障了村民小组工作有效的运行,不断增加了群众的热点工作,如计划生育、财务治理、批地建房,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村务、财务、政务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广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0%以上。       阚寨村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落实治安联系户长制等形式,对全村20名治安联防户长实行分片治理,各负其责,常年坚持站岗,打更巡逻、放哨,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务,实行分类整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坚持本村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四前”既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检测工作走在前,尽早的排查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前,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击“快”,注重“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结合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安民安居乐意,给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合,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邵楼村

  邵楼村现有人口8624人,该村经济发展突出优势在大棚蔬菜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使得村民对蔬菜生产和经营有了较高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邵楼村党总支首先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两委班子成员均是政治素质较好,综合素质较强,有经济头脑,思想清晰,战斗力强的同志,我们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出党总支成员5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安徽省选举办法》通过村民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出村委会成员5名,提名选举由两委干部兼职的个村民小组10名,村民议事代表67人,经村民代表,党员大会推举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生理财小组,社会治安综合领导小组,三级治保调解网络组织等,在组织建设、民生决策、民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方面都分别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使之有幸可循,责任到人,保障了村民小组工作有效的运行,不断增加了群众的热点工作,如计划生育、财务治理、批地建房,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村务、财务、政务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广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0%以上。    邵楼村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落实治安联系户长制等形式,对全村20名治安联防户长实行分片治理,各负其责,常年坚持站岗,打更巡逻、放哨,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务,实行分类整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坚持本村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四前”既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检测工作走在前,尽早的排查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前,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击“快”,注重“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结合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安民安居乐意,给全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合,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汤寺村特产大全




汤寺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