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村是朱楼镇镇政府所在地,101省道和永砀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人口总数是6790人,耕地面积6300亩,党员212名。辖刘庄、朱楼、张屯、祖寺庙、小寨子、回龙六个自然村。朱楼村以打造镇政府良好形象为基础,狠抓街面建设,小城镇化建设,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位居全县首位。本村以农业和服务业为主,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强,极大地推动了朱楼村的发展。为欢迎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到朱楼村发展,我村积极加强与外界的活动争取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1110 | 234000 | -- | 查看 朱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邵楼村 |
邵楼村位于朱楼镇东大门,101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总人口5260人,耕地7000余亩。共有112名党员。由原来的邵楼、陈楼、纸房村合并而成。辖田庄、陈楼、张庄、前邵楼、后邵楼、纸房、刘庄、杨庄等8个自然村。村主要支柱产业瓜套棉,大棚西瓜3800余亩,每亩年利润6500元,广大村民受益匪浅。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精诚团结,带动广大村民积极致富、共同致富。已争取农业开发项目投资800多万,柏油路环村通过,机井、绿化等设施即将全部到位,环境将极大改善。农业潜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
梁寨村 |
梁寨村位于镇政府东部,总人口6700人,耕地面积6100亩,由原梁寨村.尉屯村合并而成。梁寨村党总支下辖六个党支部,包括:梁寨支部、梁寨养殖支部、前尉屯支部、后尉屯支部、尉屯支部及梁寨村楼板厂支部,共142名党员。全村共有广播站三个、公开栏三处,信息传达面积覆盖全村90%以上。目前,梁寨村创业群众1200多人,外出打工的20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1200万元/年。村内超市、中小型商店7家,综合养殖场2个,年出栏蛋肉鸡6万只,出栏牛羊猪3200头,大棚养牛28户,每户均在10头以上。梁寨村发展大小货运车辆60余部,年收入300多万元。多门路、多渠道致富成为梁寨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实现了百姓增收的愿望。梁寨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外致富后,不忘家乡,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回乡创业,涌现出一批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我村为节省能源,变废为宝,以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已在本村建沼气池100余座,现已全部投入使用。近年来,村民自行筹集修路,并争取县里“村村通”工程的资金支持。新建村公路的建成,不但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又为村民瓜果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邵庄村 |
邵庄村位于朱楼镇西部,是由1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人口6875人,共1665户。全村面积7710亩,全村属于平原地带,主要种植作物是粮食、西瓜、棉花及少量的果树。101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现全村大专以上文化35人之多。村民文化素质较以往提高,民族结构全是汉族。今年外出务工人员数达1900人之多,打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收入6000元/年。最低生活保障126人,随着低保政策的实施人数还要进一步增加。基层组织情况:现有正式党员171人,有6个支部(其中专业合作社支部一个),14个党小组。村支两委现有9人,两委村干实行交叉任职1人。 |
邵寨村 |
邵寨村位于朱楼镇西南部,南邻永城,西邻夏邑,总人口5744人,耕地面积7000余亩,党员163名,由原邵寨村、邵桥村合并而成,辖邵寨、张大楼、郭庄、甘庄、邵桥、许王屯、新村等7个自然村。村主要支柱产业瓜套棉,大棚西瓜3000余亩,人均年纯收入4500元,广大农民群众受益匪浅,村两委一班人精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致富,共同富裕,争取农业开发项目,王屯村农业项目,邵桥村农业项目已确定落实,环境将极大改善,农业潜力得到提高。届时竭诚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到我村考察指导。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陈寨村 |
陈寨村位于朱楼镇西部,总人口5300人,耕地面积5500亩,党员106名,由原陈寨、北门村合并而成,辖东南场、西南场、小神集、长神集、东村、西村、老寨、桥西、吴楼、贡子楼等10个自然村。村主要支柱产业瓜套棉,大棚西瓜3000余亩,人均年纯收入4500元。今年来,该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致力于发展村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使该村成为全镇的先进村,多次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的团结协作、奋发进取,也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 |
王湾村 |
朱楼镇王湾行政村位于朱楼镇政府北部,下辖王湾、杜楼、大王屯、小房庄、大房庄、张湾等11个自然村,村委会位于王湾小学内部,村委会成员包括选派书记贾海山、村书记陈峰、村主任王瑞金、选聘生刘海豹、委员李金星、王存学、徐瑞平、李翠兰,另外还有计生专干两名及文书一名,镇包村干部为武装部部长李如意同志。王湾村党总支下辖五个党支部,包括:王湾支部、大房支部、王湾养殖支部、杜楼支部及杜楼水果协会支部,共172名党员。全村共有广播站三个、公开栏三处,信息传达面积覆盖全村90%以上。王湾村现有人口6700多人,耕地面积近7000亩。目前,王湾村创业群众1000多人,外出打工的2100人,实现劳务收入1200万元/年。村内超市、中小型商店7家,综合养殖场2个,年出栏蛋肉鸡6万只,出栏牛羊猪3200头,大棚养牛28户,每户均在10头以上。大房村发展大小货运车辆60余部,年收入300多万元。同时,我村利用省拨专项资金,扶植养殖大户发展养猪业,建规模养猪场一个(王湾村养殖场)。多门路、多渠道致富成为王湾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实现了百姓增收的愿望。王湾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外致富后,不忘家乡,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回乡创业,涌现出一批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我村为节省能源,变废为宝,以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已在本村建沼气池100余座,现已全部投入使用。近年来,村民自行筹集修路,并争取县里“村村通”工程的资金支持。新建村公路的建成,不但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又为村民水果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利用国家有关惠民政策,加大对土地的集约化改造,形成集约型农业。根据市场的要求,加产业结构调整,从本村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二)加大对村民的各方面的教育投入,利用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开阔农民的眼界,了解先进地区的农业管理经验,和有关部门联系,开设农民创业培训班和农民外出技能培训班。使有条件的农民能够创业,使外出务工者都有一技之长,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三)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特别是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教育,使他们在思想和实际工作中,树立公仆意识,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本着对党对群众,对自己负责的思想意识去处理各种农村事务,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保证正常的办公费用,使各种活动正常开展,村务、政务及时详细公开。增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
朱楼村 |
朱楼村是朱楼镇镇政府所在地,101省道和永砀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人口总数是6790人,耕地面积6300亩,党员212名。辖刘庄、朱楼、张屯、祖寺庙、小寨子、回龙六个自然村。朱楼村以打造镇政府良好形象为基础,狠抓街面建设,小城镇化建设,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位居全县首位。本村以农业和服务业为主,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强,极大地推动了朱楼村的发展。为欢迎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到朱楼村发展,我村积极加强与外界的活动争取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