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滁州市 >> 定远县 >> 藕塘镇 >> 冉周村

冉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冉周村谷歌卫星地图)


冉周村简介

  冉周村位于镇西方,池河绕境而过,金藕路穿境而过,国土面积10.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51亩,现有人口3569人794户,拥有25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98人,党小组数12个.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125106 239000 -- 查看 冉周村谷歌卫星地图

冉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冉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荷社区

  石荷社区:于2007年3月成立,由镇直18个机关单位和原藕塘社区组成,共有人口6347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下马埠社区

  该社区居委会位于镇西方,管辖朱马、南店机关单位,因柴王曾在此下马小憩而得名,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301人,党员人数为24人,党小组数2个.  

下马村

  下马村位于镇西方,金藕路穿境而过,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0亩,现有人口2840人641户,拥有24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88人,党小组数15个.  

大徐村

  大徐村位于藕塘镇的北面,东至岱藕路、西至池河道边,仁藕路贯穿其中,辖区共有28个村民组,总人口3297人,承包耕地7548亩。    大徐村共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86人,预备党员2人,党小组16个。  

崇山村

  崇山村位于藕塘镇东部,地处山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2900人,耕地面积6798亩。交通便利,岱藕路穿村而过。我村以种植花生、养殖生猪为经济龙头。年种植花生2500亩,产值300万元。生猪年出栏8500头。产值425万。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我村投资办厂。  

马刘村

  马刘村在革命老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藕塘镇西南,国土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85亩,现有人口3967人817户,拥有24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98人,党小组数17个。    马刘村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为主,同时生产花生、西瓜,我村花生是皖东较大的花生生产基地之一,畅销全国各地。    马刘村养殖业以生猪为龙头,年出栏近万头肥猪,是定远县养殖大村之一。    马刘村交通便利,藕塘镇通往省城合肥的宽敞水泥路途径我村,定远县规划局在蒋庄村民组进行新农村规划,计划用地350亩。   

回民村

  回民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全村10个村民组,650个农户,3150人。其中回民280户,1125人,耕地面积644亩。全村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两委成员6人,拥有208.55m2办公室,村有皖东花生大市场、汽车修配厂,拥有固定资产240万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4120元。    二、农业简介    回民村主导主业蔬菜,拥有106亩蔬菜种植基地,标准大棚80个,年生产各类蔬菜200万斤。    三、支柱产业    生猪饲养:回民村规模养殖大户120家,年出栏生猪2.1万头,农民自发组织、注册登记富源养殖专业协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四、特色产品    回民村大部分村民长年生产、销售、加工花生,这里拥有5万吨花生加工基地,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规模私人企业5家,产品远销江、浙、沪等地  

大杨村

  藕塘镇大杨村位于皇甫山西麓,地处本镇与滁州南谯接壤,是藕塘老区的东大门。    大杨村系原新集、大杨两个行政村,于2007年3月合半而成,辖18个村民组,总人口2730人。村支部位于原大杨村大杨自然庄,有党员26人,党小组14个。    大杨村境内有国营新集水库和大西冲水库,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水利条件优越,石材、黄砂等矿产资源和林木、水草资源丰富,为发展种养、加工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村4080亩农田,盛产水稻、小麦和多种经济作物,是本镇现代农业和粮食生产基地。木材、水泥预制产业方兴未艾,家禽家畜、水产和特种养鱼形势喜人,涌现出“天帮”养殖场、“富源”养猪合作社等一大批上规模、效益好的农家号龙头企业。    大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因地制宜,带领群众走种养、加工多业并举,公司、基地、农户联动积极搞活山区经济,建设独具特色的新农村。   

朱集村

  朱集村位于镇西南方,与仓镇接壤,国土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31亩,现有人口2618人557户,拥有24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71人,党小组数9个.  

冉周村

  冉周村位于镇西方,池河绕境而过,金藕路穿境而过,国土面积10.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51亩,现有人口3569人794户,拥有25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98人,党小组数12个.   

川心村

  川心村位于镇西方,池河绕境而过,金藕路穿境而过,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59亩,现有人口2651人556户,拥有19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62人,党小组数9个.  

南店村

  南店村距定城十五公里,金藕路横穿全村,南店水库所在地,全村三十六个村民组,4601口人,986户居民,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00亩,其中水田14660亩。    南店集镇一直是原南店乡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市场繁荣,人杰地灵,以发展农业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主。  

周王村

  周王村位于藕塘镇东北部,金藕路贯穿我村,南店至朱马水泥路横穿全村。全村二十八个村民组,2886口人,473户居民,总面积十八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63亩,其中水田9480亩。  

大谢村

  大谢村位于镇北方,池河绕境而过,国土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98亩,现有人口2336人526户,拥有24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59人,党小组数8个.   现在的大谢村由原大谢、瓦王两村合并成。域内有两座主坝,红岗坝和姚坝。池河从七个村民组西侧流过,水利条件较丰富。大谢村原名大谢圩,谢姓居多   。该村境内黄砂资原非常丰富。原生态的生活环境。   

仁和村

  藕塘镇仁和村位于藕塘镇北部,北与池和镇接壤。2007年3月,原仁和、农科两个村合并为现仁和村,辖17个村民组,总人口2059人,党员数56人。    仁和村水域构成主要是池河流域和新集水库,外接藕塘新集水库,原仁和乡公路穿境而过,内有黄砂等矿产资源。该村有4127亩农田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目前,仁和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干群走种植、养殖之路,正在努力把本村经济搞活、搞强,把本村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祠山村

  祠山村位于镇西南方,池河绕境而过,国土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20亩,现有人口2471人484户,拥有21个村民组,党员人数为74人,党小组数12个.  

大梅村

  大梅村位于藕塘镇西部,是进入革命老区藕塘的西大门。南与仓镇的仓东水库交界,东至南店水库,北与定城镇的程冲村接壤,西邻仓镇仓北村,人杰地灵,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具有一定的开发或使用价值。    本村现有人口2898人,面积大约有12万平方公里,交通便捷。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路贯穿我村,东连定藕路,西接定义路。  

塔山村

  塔山村位于风景秀丽的令狐山公园脚下朗峰水库北侧,绿水青山,村内实有人口2895人,1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500亩,受益于党的村村通工程政策,一条水泥路贯通全村,连接塔山公园和朗峰水库,村内水利条件优越,旱涝保收。由于地少人多的现实,迫使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使村内人均收入达到了较大的提升。目前村内养殖、种植等一批特色经济蓬勃发展,南京、合肥等地客商不断到村内订购返季节蔬菜,在党的惠农政策的鼓舞下村内经济必将达到更大发展。    村两委确定基本的工作机制。表现为“四个一”,即组建了一个班子,制定了一套方案,完善了一个投入机制,建立了一套督查、考核、奖惩办法。在队伍建设上,镇、村成立了领导小组,镇、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组建了由镇领导、包村干部、村主要负责人组织的6人工作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农村工作之中。在方案上,年初就全年的新农村建设制订了方案,明确各阶段、各月份、各周工作重点,逐月逐项抓落实。在投入上,坚持帮扶单位、镇、村、农民相结合,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同时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在督查考核奖惩上,将新农村建设纳入镇重点工程、重要工作范畴。    在党中央新农村政策的惠及下,兴建新公路,极大的便利了我村的交通运输事业,促进我村的经济发展。我村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容村焕然一新。    新一届的塔山村村“两委”在藕塘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发展村级经济,构建和谐新农村,塔山村的明天建设会更加美好。   


冉周村特产大全




冉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