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居建制不变改名镇中社区,辖居民小组6个,面积0.7平方公里,人口5232人,活动场所经设在原五居活动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2101 | 234000 | -- | 查看 镇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镇西社区 |
四居、新楼行政村新楼自然村村并成镇西社区;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镇西社区, 辖原四居、新楼行政村新楼自然村,村民小组7个,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4821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四居。 |
镇中社区 |
五居建制不变改名镇中社区,辖居民小组6个,面积0.7平方公里,人口5232人,活动场所经设在原五居活动室。 |
镇东社区 |
二居、三居、六居整建制并成镇东社区;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镇东社区, 辖二居、三居、六居,村民小组10个,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5550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二居。 本社区总支下设二居、三居、六居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30名。 |
镇南社区 |
一居、王堂行政村王堂自然村、陈庄行政村陈庄、孙楼自然村并成镇南社区;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镇南社区, 辖一居、王堂、孙楼、陈庄4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5个,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4534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一居。 |
镇北社区 |
张庄村、丁寨村、新楼行政村王庄自然村、杨庄自然村、单楼自然村、陈庄行政村马楼自然村整建制并成镇北社区;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镇北社区, 辖张庄、小张庄、梁庄、沙楼、丁寨、胡庄、朱阁、新楼、王庄、杨庄、单楼1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9个,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4526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张庄村。 |
邵庄村 |
邵庄村、地阁村、王楼村整建制并成邵庄村;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邵庄村, 辖邵庄、常庄、张丁庄、地阁、前唐、后唐、李庄、东王楼、西王楼9个自然村,村民小组20个,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5779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邵庄村。 本村农业发达,以蔬菜种植为主,蔬菜品种繁多,主要有西红柿、甘蓝、香菜等,产品远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瓜果类方面,主要种植甜瓜和西瓜,尤其是甜瓜,现在已和部分超市建立了联系对接;制种方面,辣椒制种、茄子制种、瓠子制种等都有很久远的历史了,尤其以辣椒制种,远销海南岛。在以正源合作社的龙头作用带动下,形成了以邵庄村为中心的广大蔬菜种植。 |
暗楼村 |
暗楼村、杜桥村、小屯、马楼行政村杜小庄自然村整建制并成暗楼村;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暗楼村, 辖暗楼、杜桥、小屯、孟楼、小孟楼、杜小庄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3个,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4037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暗楼村。 暗楼村位于黄口镇西部,西边是砀山县,北面是310国道。该村总支下设暗楼、杜桥、小屯三个支部,现有党员90名,支委5名。 |
唐元村 |
唐元、杨楼、高庄村合并为唐元村;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唐元村, 辖徐王楼村、唐元村、官庄村、大杨楼村、小杨楼村、高庄、孟庄、户庄、汪堤、杨庄1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4个,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5058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唐元村。 唐元村位于黄口镇西部,310国道从村中经过,交通便利。该村总支下设高庄、唐元、杨楼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32名,支委7名。 |
老黄口村 |
萧县黄口镇老黄口行政村位于黄口镇北大桥西400米310国道路北,村总土地面积有3827亩。拥有8个村民小组,有927户,人口3876人。 村党总支共3人,村委会3人,村党总支副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村两委团结务实、运转正常,共有党员74名,党组织活动正常。 村有一所小学,位于村西部,有教师13人,学生124人。有一所卫生室,位于村中心处,很方便村民就医。 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目前,外出务工收入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村民多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种植,部分村民从事大棚瓜果蔬菜种植,村特色种植有辣椒制种、绿色莲藕种植,均有100余亩规模。村里成规模的养殖有养牛、养鸭、养貂。 |
杨阁村 |
黄口镇杨阁村紧邻镇区,黄萧路、黄青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杨阁村、胡庄村并成杨阁村,调整后新村名称为杨阁村,辖杨阁、刘阁、张庄、刑庄、油坊、胡庄、陈河、张庄、前楼、李楼1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21个,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5260人,村活动场所设在杨阁。杨阁总支下设杨阁、胡庄两个支部,现有党员150名,两委班子成员9人。 该村为市级新农村示范村,陈河自然村正在进行空心村治理,不久的将来该村面貌会焕然一新。 |
瓦房村 |
黄口镇瓦房村地处黄口镇西,紧邻镇区,陇海铁路以北,由原周楼村与瓦房村合并,辖周楼、陈庄、王双楼、杜楼、瓦房、前油坊、后油坊、黄楼8个自然村,村民小组8个,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4489人,村活动场所设在瓦房村。 该村总支下设瓦房、周楼两个支部,共有党员126名。“两委”班子成员7人,含村总支书记一人、村总支副书记一人、村主任一人、委员四人。该村“两委”能够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瓦房村全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和基础,同时辅之以部分服务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以及农村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回乡,从事各种产业,发展特色养殖,繁荣地方经济,带动家乡发展,瓦房村呈现出了欣欣向荣之势。 |
唐庄村 |
唐庄村、黄坝村整建制并成唐庄村;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唐庄村, 辖唐庄、玉皇阁、瞎子营、黄坝、胡庄5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0个,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4150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唐庄村。 该村总支下设唐庄、黄坝两个支部,现有党员80名,支委3名。 |
马常庄村 |
马常庄、魏庄村、欧井村整建制并成马常庄;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马常庄, 辖马常庄东村、马常庄西村、小张庄、魏庄、李庄、熊庄、欧井、大杨庄、孙庄9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3个,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4817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马常庄。 马常庄村位于黄口西南部,紧挨萧县酒店乡、砀山县。村总支下设马常庄、魏庄、欧井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30名,支委5名。 |
徐洼村 |
徐洼村、单庄村、马楼行政村马楼自然村整建制并成徐洼村;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徐洼村, 辖前洼、后洼、偏门、大单庄、小单庄、马楼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8个,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4110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徐洼村. 徐洼村位于黄口西南部,大沙河北岸,该村主要特产有酥梨、棉花、西瓜、甜瓜等。该村总支下设徐洼、单庄、马楼三个支部。 徐洼村与邵庄村、镇西社区、镇中社区、镇东社区、暗楼村、唐元村、老黄口村、镇北社区、杨阁村、瓦房村、唐庄村、马常庄村、镇南社区、陈土楼村、朱庄村、张寨村、孙庙村相邻。 |
陈土楼村 |
土楼村与柳树自然村、陈楼自然村整建并成陈土楼村;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陈土楼村,辖土楼、常洼、牌坊、孟庄、八集、柳树、陈楼7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2个,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4085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陈土楼村。 该村交通方便,萧黄路从村中穿越,黄赵路贯穿南北,农作物方便,主要特产有辣椒制种、西瓜、甜瓜等。 |
朱庄村 |
朱庄村位于黄口镇南部,距镇区5公里,邻黄青路,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朱庄村、原平庄村整建制并成朱庄村,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朱庄村,辖朱庄、六集、刑庄、毛小楼、王楼、孟庄、平庄、包庄、王庄、马庄1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4个,面积7平方公里,农户1200户,人口4430人,村活动场所设在朱庄村。2008年该村人均纯收入3950元。种植业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养殖业以养猪、山羊为主。 朱庄村现有党员120名,入党积极份子10名,“两委”班子成员11人,其中朱召民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朱广庆同志任村委会主任。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
张寨村 |
黄口镇张寨行政村地处黄口镇东北部,与闫集镇接壤,辖三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023户,人口4648人,耕地面积4677亩,境内有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穿越而过。 黄口镇张寨村是2008年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张寨、黑楼、吴楼三个行政村合并后成立的,经过村级换届选举现村级班子成员有7人,平均年龄在48岁以下,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大专水平1人,高中中专1人,初中文化程度5人,班子整体素质比原来有明显提高,富有开拓精神和战斗力,新班子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2008年以来,新修村级水泥路三公里,粮食作物连续二年增产,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水果、瓜菜也获得丰收。依托交通优势,工、商、贸易业也蓬勃发展,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农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4010元,高于全镇和全县平均水平。 |
孙庙村 |
孙庙村由原孙庙村、孟庄村合并而成,辖孙庙西村、孙庙东村、李老家村、孟庄4个自然村,村民小组9个,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4315人,村活动室设在孙庙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