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庄村位于赵庄镇西南,县道从村边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辖张老庄、旗杆楼、梁屯、蒋新楼、吴楼、大新庄、小新庄6个自然村,面积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4亩,其中苹果面积316亩。我村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越,适宜苹果的发展,苹果收入和外出务工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4129口人,16个居民小组,村部设在村中间位置,活动室面积约150平米,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7人,其中男性党员52人,女性党员5 人。我村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我村文娱工作搞的有声有色。每年组织红火热闹,有女子合唱队、女子健身队、民间小调表演者等等,同时,村里还积极开展“政策法规进农家,传统美德进农家 ,致富本领进农家”活动和“文明信用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评选活动,都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发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更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我村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党支部、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因地制宜,逐步稳妥进行新农村建设。大办工程实事,积极搞好冬修水利工程建设,对全村所有巷道进行硬化,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2108 | 234000 | -- | 查看 张老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吴集村 |
吴集村位于赵庄东部与吴蒋庄村相邻,红大路贯穿全村,距镇政府4公里, 吴集村有吴东、吴西两个自然村,村民小组32个,4561口人,面积4.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52亩,总支下辖三个支部,有党员114人,活动室面积240平米,紧邻红大路,交通十分便利。 一、村级班子建设情况 吴集村共有正式党员114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其中60岁以上66人, 40岁以下 17人;初中以下学历 22 人,高中以上学历45人,女党员4人。计划生育专干3名。 二、村经济运行情况 吴集村历来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豆类、红薯等,蔬菜大棚3栋,零散养猪场4个,大型收割机三台。村每年主要支出为农业生产开支、管理费、公益事业等约计 2万元。 |
大孙庄村 |
大孙庄村基本情况:辖大孙庄、路庄、王庄、胡庄、张庄、王屯、胡屯、胡楼自然村,村民小组30个,人口4081人,面积6.12平方公里,村活动室设在大孙庄自然村。活动室面积约180平米,总支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0人,两委成员共8人,其中选派-一人.因经济发展滞后,领导班子不团结,被确定为后进村,通过工作组的整顿,现在已有改善. 本村农业发达,以蔬果种植为主,蔬菜品种繁多,主要有西红柿、甘蓝、香菜等,产品远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瓜果类方面,主要种植西瓜,尤其是西瓜,现在已和部分超市建立了联系对接. 1.建阵地、强班子 解决村部设施陈旧,办公条件差问题,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改变了村容村貌 2.抓典型、办实事 村党支部注重典型培养,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以果业兴村”的发展思路,全村先后种植苹果600余亩,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果农达10余户,群众尝到了甜头,有了盼头,为解决行路难、信息闭塞,全村硬化道路4公里;为解决浇地难、吃水难,先后打深井4眼;为改变教学条件,建成500平方米的教学楼。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建日光温室蔬菜大棚500余亩。采取“向上级争取、村上筹、群众集”的办法,多方筹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3.抓载体、促活动 鼓励党员群众争当文明户、示范户。鼓励致富能人搞产业经营,带动群众致富,村发展状况多次收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参观好评。村里先后硬化文体活动场地,安装健身器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村里组织成立了业余表演队,使村民文化生活进一步升华。 在今后几年,我村两委班子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精神,围绕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宗旨,兴办好事实事,密切干群关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
王汉集村 |
王汉集村基本情况:辖王楼,王汉集,张屯,王屯,张塘,郝楼,武朴楼,郭庄,柿元,小王庄,段庄,李楼自然村,村民小组39个,面积7.38平方公里,人口4180人,去年在县委组织部的关系帮助下新建了村部。 现有党员126名,入党积极份子17名,“两委”班子成员11人,其中雷震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单开锦同志任村委会主任。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
吴蒋庄村 |
吴蒋庄村位于赵庄镇最东部,与杜楼镇相邻,紧邻红大路,交通十分便利。村下辖黄庄、小孙楼、河东、吴牌坊、吴蒋庄、阚楼、马庄、孙庄、何庄、蒋寺10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面积5.24平方公里,总人口5324人,有3个党支部,党员118人,村活动室设在吴蒋庄自然村,面积约150平米,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一名女干部,全村耕地面积7000亩,主要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辣椒制种已成规模种植,全村辣椒种植面积800余亩,人平纯收入4868元, 并村后各项工作位于全镇前列。 一是抓班子建设: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分工协作,严格管理,制定了各种会议制度及奖惩措施,年初由村干部向党员代表进行履职承诺,年末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工作述职,把党员、村民代表对村干部测评结果进行公示。 二是抓阵地建设:投资4万元改建了四间160平方米村部综合办公场所,对村部内外全面装修,并配备了相应的办公桌椅,开通了便民服务室及农家书屋,方便了村民办事,使村民有学习以及业余娱乐的活动场所。 三是抓基本活动开展:定期开展学习培训“三会一课”等活动,以党员电教为依托开展党员“双建双带”扶贫帮困活动,安置富余劳力865人,特困群众12人。 四是完善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在制度上,我村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目标责任,对前段帐务进行三资清理,规范了财务双代管工作,实行定期报帐制度,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议事监督小组,实行党务、村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制度。村级大事必须经村民大会决定,充分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 五是抓基本保障。我们年初把经费纳入村级支出计划,每年用于党员活动经费达5000多元。 |
张老庄村 |
张老庄村位于赵庄镇西南,县道从村边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辖张老庄、旗杆楼、梁屯、蒋新楼、吴楼、大新庄、小新庄6个自然村,面积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4亩,其中苹果面积316亩。我村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越,适宜苹果的发展,苹果收入和外出务工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4129口人,16个居民小组,村部设在村中间位置,活动室面积约150平米,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7人,其中男性党员52人,女性党员5 人。我村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我村文娱工作搞的有声有色。每年组织红火热闹,有女子合唱队、女子健身队、民间小调表演者等等,同时,村里还积极开展“政策法规进农家,传统美德进农家 ,致富本领进农家”活动和“文明信用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评选活动,都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发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更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我村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党支部、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因地制宜,逐步稳妥进行新农村建设。大办工程实事,积极搞好冬修水利工程建设,对全村所有巷道进行硬化,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村。 |
三座楼村 |
三座楼村坐落在赵庄镇西南部。全村辖刘阁、三座楼、张庄、薛庄、圣庄、余庄、胡屯、秦楼、仇屯、单庄10个自然村,共有46个居民小组,4188人,面积6.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00亩,是一个以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为主,外出务工经商为辅的劳务输出型村庄。村部建在秦楼自然村,活动室面积365平米,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5人,入党积极分子9人,其中女党员26人,村两委干部5人。 我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以市场为导向,以镇政府的产业规划为指导,带领村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农民致富。 我村现有的两委班子成员在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以及在我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今后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个很大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如何选择方向,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下一步的发展,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去指导我村的改革,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农村的改革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铸就三座楼村辉煌的明天。 |
建华村 |
辖:李楼、任庄、高洼、吴酒店、胡楼、陈庄、土楼、丁庄、尚楼、程洼、小吴庄自然村,村民小组55个,面积8.87平方公里,人口6425人,村活动室设在建华自然村。 现有党员153名,入党积极份子26名,“两委”班子成员11人。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
汪屯村 |
辖:汪屯、张小庄、杨庄、陈阁、东三座楼、任楼、陈庄、蒋庄、段楼、菜园、田新庄、东吴楼、乔子、王屯自然村,村民小组41个,面积10.53平方公里,人口5391人,村活动场所设在东三座楼自然村。 现有党员146名,入党积极份子21名,“两委”班子成员6人,其中陈永华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陈香玲同志任村委会主任。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全村土壤以沙土为主,村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有党员136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15人,村两委干部7人。近年来,该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我村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配备了电脑、CVD、电视及电教桌椅,建成了远程教育基层站点。站点建成后,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远教站点应有作用,着眼于党员、干部与群众需求,顺应建设新农村,推进村农业产业化需要,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专题理论学习与基地实践相结合,个别培训和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培训。截止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40余次,培训教育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村各项建设,确保了该村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推进。 今后,汪屯村干群将进一步贯彻党的-精神,努力践行“-”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力争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村级集体有一定的收入。村公共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率先实现全面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
张朴楼村 |
张朴楼村基本情况辖:张朴楼、袁庄、罗楼、平房、王柿元、王朴楼、小赵庄、刘端庄、居洼、周庄自然村,村民小组38个,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6943人,村活动场所摄在张朴楼自然村。因经济发展滞后,领导班子不团结,被确定为难点村,通过工作组的整顿,现在已有改善. 本村养殖业发达,以养牛为主,目前有一大型养牛场,牛肉远销南方几个大城市,前景很好 张朴楼村位于赵庄镇城东北7公里处,耕地面积10250亩。全村经济支柱以种植为主,无集体经济收入。总支部驻地平房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级党支部,下设三个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56人,其中女党员6名,60岁以上党员76名,预备党员4人,入党积极分子15人,有38个村民小组。支委成员五名,村两委干部9人。近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我支部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民办实事,使全村、全支部团结一心,配合村委各项工作。我村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配备了电脑、CVD、电视及电教桌椅,建成了远程教育基层站点。站点建成后,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远教站点应有作用,着眼于党员、干部与群众需求,顺应建设新农村,推进村农业产业化需要,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专题理论学习与基地实践相结合,个别培训和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培训。截止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40余次,培训教育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村各项建设,确保了该村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推进。当前村民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 1、农村低保问题。2、子女教育问题。3、宅基地建设问题。4、农村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及收费问题。5、承包土地流转问题。6、计划生育问题。7、农业科技下乡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8、村级领导班子后备力量建设问题。 |
前韦村 |
前韦村基本情况:辖韦庄、张庄、王楼、陶楼、小赵庄、毛庄、杨庄、吴新庄自然村,村民小组25个,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口4119人,村活动室设在前韦自然村。 现有党员112名,入党积极份子15名,“两委”班子成员9人,其中宋曾举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张学敏同志任村委会主任。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各项工作都在镇里处于先进位次 |
赵庄村 |
赵庄村辖:赵庄、韩庄、盛屯、陈堂寺、王庄、温刘庄自然村,村民小组27个,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4098人,村活动场所设在赵庄自然村。 现有党员106名,入党积极份子13名,“两委”班子成员9人,其中陈干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作为镇政府所在地的村,为全镇行政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表率。 班子建设 该村“两委”成员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 经济发展,赵庄村支柱产业以种植为主,有30 %的劳力外出打工,有10%的劳力沿街经商和搞运输业,养殖业。 近年来,该村按照“发展区域经济、培育支柱产业”的思路,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 赵庄村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抓住改革机遇,挖掘资源潜力,努力建设美好赵庄的明天。 |
孙大庙村 |
辖:孙大庙、郭庄、段集、高庄、马阁、贾庄、杨庄、武庄自然村,村民小组28个,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4240人,村活动场所设在孙大庙自然村。 现有党员117名,入党积极份子14名,“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贾成宾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为全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全村总耕地面积6649亩,农作物播种面积6564亩,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近年来经济发展规模日益增大,大牲畜存栏40头,猪存栏330头。全村共7个组,人口4240人,共有党员117人,三个分支部,总支设在大庙村。 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情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人,总支委员5人,村委主任1人,委员3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能按时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村两委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认真听取我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带领全村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桃元村 |
桃元村辖:桃元、王庄、杜楼、程庄、陈洼、周庄自然村,村民小组26个,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3657人,村活动室设在桃元自然村。 现有党员105名,入党积极份子5名,“两委”班子成员5人,其中余中亮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军同志任村委会主任。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桃元村,位于赵庄镇最西部,是原桃元乡政府驻地,交通便利、基础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有名的老村。全村共有3657人,26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4500余亩,总支位于桃元村,是上级部门用党费投资兴建的两层共16间的村办公楼,总支有3个党支部,正式党员105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近年来在赵庄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变化。 |
酒店村 |
酒店村基本情况:辖李酒店、大张庄、港河、王庄、凡屯、史庄、小张庄、李庄自然村,村民小组49个,人口5932人,村活动室设在酒店自然村。 现有党员119名,入党积极份子17名,“两委”班子成员9人,其中朱广桥同志任村党总支书记,李海洋同志任村委会主任。该村“两委”能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各项工作都能0完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