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社区:位于临淮关镇中部,南靠京浦线铁路,北靠淮河,东至凤阳县第二人民医院,西至大弯道新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现住居民户1241户,总人口3594人。分为车站、西关2个居民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26101 | 239000 | -- | 查看 车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濠梁社区 |
濠梁社区:位于临淮关镇西南部。 |
临西社区 |
临西社区:位于临淮关镇古镇西,邻有京沪铁路,凤临、门临两条省道从村穿过。共有农户896户,总人口3928人。我社区占地面积2389亩。 |
车站社区 |
车站社区:位于临淮关镇中部,南靠京浦线铁路,北靠淮河,东至凤阳县第二人民医院,西至大弯道新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现住居民户1241户,总人口3594人。分为车站、西关2个居民组。 |
太平社区 |
太平社区:地处临淮关镇老街,东与板桥镇接壤,南至津浦铁路,西至濠河,北至淮河,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设东大、太平、菜市等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950人。办公地址菜市街13号。 |
马滩社区 |
马滩社区:位于临淮关镇西部,凤阳火车站以东。 |
临淮村 |
临淮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临淮村位于临淮关镇古镇西邻有京沪铁路,凤临、门临两条省道从村穿过。我村下辖9个自然村(北汤府、南汤府、五里墩、郭圩、胡庄、御驾圩、大殿、细瓷窑、胡府),19个村民组,共有农户876户,总人口3806人。党支部共有104名党员,下设8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8名,流动党员13名,60岁以上44人。 二、发展现状 我村耕地面积4592亩,多湖洼地,特色主导产业以水稻、小麦为主。村民收入以务工、经商、饮食、办厂为主,人均收入5500元以上。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百分之二十左右。私人企业有凤文饭店、长城饭店、家权饭店、朱树清种猪场等,村级道路状况良好,交通方便,信息通畅,村境内小学一所(城北小学),中学两所(临淮中学、城北中学)医院一所,幼儿园二所,菜场一处,另有国家粮库,东盾木业有限公司,水箱厂等众多企业。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村民就业、入学、就医带来方便。随着新农民建设的深入发展,我村将与村民征地建设紧密结合,一座现代化的乡村都市不久将呈现于世。 临淮村有两府(汤府、胡府)历史上因出明朝开国功臣汤和、胡大海而得名。我村是滁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水通路、村内有文化广场。 三、未来规划 根据本村现状,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我村为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经村两委研究,制定出今后五年发展建设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为重要目标,不断增强农村基层企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我村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的新农村。 (二)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 1、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让农民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村民建房按规划建房,节约用地,重点解决内涝排除,村民用清洁水问题,道路硬化到每个自然庄。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 2、充分调动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村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 3、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村民际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依据各种载体开展培训工程,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新风尚,深入开展具有浓郁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家庭、邻里和谐。 4、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调动从村里出去工作人员关心家乡建 设,从人才、资金、项目入手使新农村建设进入快车道。 5、总结自己经验,学习外地经验,不断巩固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临淮村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人杰地灵和风水之村,经权威设计规划部门绘制的蓝图的实施已经启动,临淮村两委班子是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的战斗集体,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及海内外朋友来我村投资兴业,互利共羸,共展宏图,共创伟业! |
姚湾村 |
姚湾村村委会座落在临淮关镇最大的移民区淮滨新村内,姚湾村村民主要居住在淮滨新村、姚湾退堤大坝以南以及琉璃岗唐家洼中心村。总人口有2965人,总户数915户,共有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 2011年姚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 姚湾村办公大楼共四层,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于2011年新建成,内设功能齐全,电脑、电视、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齐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设有党务、村务公开栏和一个大型电子显示屏。 姚湾村下设一个党支部,有党员60人,预备党员1人,村班子人员有11人,其中有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级基础设施齐全,房屋整齐划一,有60亩地的文化活动场地,群众生活安逸。 姚湾村是个移民新村,尽管村集体经济薄弱,但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清理发展思路,制订了村级发展规划。加强班子的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村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班子成员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致富,所属1800亩土地,以种植优质小麦和优质水稻为主,以种植萝卜、黑豆等经济作物为辅,以家庭养殖为第二产业。2011年新建姚湾新坝南、唐家湾两个移民自建点,计划加大投入,为民办实事,计划投资50万元用于移民自建点道路、自来水、垃圾收集建设等,投资30万元新修移民区道路5公里。2011年姚湾村荣获临淮关镇“特殊贡献奖”和“计划生育合格村”的光荣称号。2012年姚湾村荣获临淮关镇“2012年度村(社区)工作综合考评”第二名和凤阳县“计划生育合格村”的光荣称号。 |
淮滨村 |
本村现有2600人,党员40名其中40岁一下党员9名。耕地面积1200亩。以食用菌、生猪综合立体养殖、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村民25%以上在镇内从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以及第三产业服务工作。在临淮镇十三行政村中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群众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交好的物质水平。我们村紧靠京、沪铁路。明光---亳州307省道穿村而过。地理和交通优势为蔬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改革开放中,淮滨村和所有依托小城镇发展的村一样,在经济上得到长足发展。 我村人多地少,人均拥有菜地不足0.2亩,蔬菜生产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各家各户的蔬菜直接进入市场,品种单一,就地供应,菜价起伏大。菜农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有: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这些常见的低档蔬菜由于科技含量低且赶不上季节,往往卖不上好价钱;此外,茄科类蔬菜重茬种植,病虫害加重,导致产量下降。2004——2006年,村“两委”班子把发展我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并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更新蔬菜品种,示范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双孢菇;二是鼓励帮助农民经商做生意;三是合理有序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本村以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全面推进我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认真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2010年1月我们淮滨村“两委”经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讨论,精心制定符合村情民意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实施。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010年,我村钢架大棚栽培面积达到400多亩,我村位于城郊结合部,人多地少,部分农民以经营小本生意、贩卖青菜养家糊口。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要想富,还是要找准门路做生意,我们村“两委”经过摸排,到村民家中动员有一定经商能力和头脑的人去做点生意。村干部不仅为他们出谋划策,2010年来为2户经商户担保借款2万多元;多方联系组织农民外出务工,2010年,通过县劳动服务公司,妇联、团县委及有关人员的牵线搭桥,我村共对外输出劳动力100多人,其中女劳力30多人。2010年我村又对外输出剩余劳动力30多人,为农民增加收入近10万元。 3、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 2010年村“两委”谋求村发展大计。通过整修、盘活老村委会办公用房,招商引入一个体民办地毯厂,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000多元的同时也解决30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县电视台发布公告把村里的鱼塘公开招标,每年为村增加收入8000元。2010年,又联系一家私营企业来村投资,使村里多年闲置的土地被出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万多元。 4、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4月,协调资资10000元,为村修一条2公里的砂石路。5月,通过临淮镇协调,铁路部门出资8000元为我村修涵闸一处。8月,购买过路水泥涵管20多节,疏通下水道500多米。12月,组织农民开挖排水渠1000多米。 2010年6月,通过一事一议协调资金5000元,利用冬修时间为菜园生产组修一条长1公里的生产路。9月又购买了50节涵管,为南一、南二生产小组开挖排水渠2000米。通过修路、修涵闸、疏通下水道、开挖排水渠,使我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2010年我村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清理工作,以摸清家底,避免集体资产流失为核心,对我村进行了系统清理。 村于2010年5月29日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直接选举参生村“三资”清理小组、事务监督委员会。6月1日到3日对我村三资清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在村里张贴宣传标语对村民宣传。于6月3日到6月10日对我村集体资产进行清理。本次清理出我村集体财产如下: 货币资金:2365元、固定资产总价值:97.7万元、资源性资产、水面:318亩、荒地78.3亩、河滩地160亩、三年以上债权4.265元、债务:金融机构贷款10万元、个人借款27.32万元。 以上清理财产6月10日至6月17日经村两委以及村民代表审议公示。2010年6月18日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审议无异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引导、组建协会及专业合作社。 淮滨村“两委”组织10多名种菜能手到山东荷泽九发集团参观学习。归来后,受到启发,有近20人积极建议村成立蔬菜协会。村委会根据他们的意愿先后召开了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了商讨。会后参会人员又到各家各户征求意见,全村六个村民小组有58户自愿申请加入蔬菜协会。协会义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品销售各项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我村妇女自发组织成立了妇女协会,下设锣鼓队和腰鼓队。协会会员在临淮镇的支持下学习锣鼓和腰鼓,自娱自乐,文明健身的同时也调动了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我村食用菌生产合作社、汇民养猪协会资金合作社成立。随着我村食用菌生产、养猪规模的扩大,合作社吸引更多的社员加入。我们要以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争先创优活动与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党员的思想和工作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渔业村 |
一、基本概况: 渔业村位于临淮关镇新桥沟北坝西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村,原属渔业乡管辖,1992年撤区并乡后,并入临淮关镇。我村现有16个村民组和一个鑫港航运有限公司,共有828户,总人口达2105人,现有党员38人。 古人云“鱼儿离不开水”,由于渔业村所辖村民全是渔民,过去依水捕鱼为生。从淮河上游蚌埠市到淮河下游的五河县大约有一百多户渔民,在江苏省的盱眙、南通、镇江有五六十户渔民在上海市的崇明岛、横砂岛、长兴岛从事水产养殖业;枣巷镇的花园湖有三十多户渔民创办水产养殖场,有一百多户渔民在鑫港航运有限公司从事石英砂运输业,另外有部分渔民从事河砂开采。 二、发展状况 由于没有土地,渔民只有在水上作文章,广大渔民依靠淮河水资源,每年捕捞大量的野生鱼虾,有不少渔民靠采河砂致富,现村里有一百多条采砂船,鑫港航运有限公司有一百多条运输船,约一百多万吨,花园湖、月明湖约有3000千亩养殖水面,有渔网加工厂五个,从业人员300多人,年加工地笼十几万条。 |
琉璃岗村 |
琉璃岗村坐落在淮河南岸,省道307线北侧,西与门台镇接壤,津浦铁路经村中穿过。 琉璃岗村现有总人口3400多人,其中劳动力人口约2000余人,全村共划分为19个村民小组,即:唐家洼组、刘前组、刘后组、琉璃岗1-8组、琉璃岗胜1-7组。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党员43人。其中女性占4人,两委成员共有9人。 琉璃岗村人均收入2370元左右,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务工经商等。特别是种植业以小麦、水稻、黄豆为主。耕地3500亩,林地约300亩。本村有小型机站1所,小学1所,现有学生240人,教师8人,室24间,占地约2800平方米。 |
向阳村 |
向阳村位于临淮关镇凤临路北侧,浙商(凤阳)工业园区以及凤阳县中小企业园区内,省道307线纵贯东西,蚌宁高速公路入口处离我村仅5公里。村耕地面积4600余亩,下辖9个自然庄和18个村民组,共有农户929户,总人口4061人,党支部共有党员79名,下设6个党员小组,其中女党员13名;村级特色主导产业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并以家禽养殖业为第二产业,以我村村民王林为代表投资近600万元人民币的皖东禽业有限公司在全县都具有较为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此外,村级道路状况良好,信息比较畅通,基本实现了镇村公路大循环,村组道路小循环的格局。现有村级卫生医疗服务站1所,工作人员2名;村级小学2所,共有学生370名左右。鸿誉砂粉公司、凤阳县富源矿产品有限公司、凤阳县凤临粮贸有限公司、凤阳县文阳建筑装潢材料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中小型企业落户我村。与此同时,我村不仅是县委组织部的联系村,也是我县第三批选派干部的所在村,2008年8月以及2011年8月,省委组织部又为我村先后分来了安徽省首届选聘生二名,到村担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我村投资兴业,我们愿与您一道携起手来,共展宏图!共创伟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