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行政村,下有四个自然村,5800人,4000亩土地,约5000亩山林和荒山。该村座落在白土镇西部,锦屏山下,一面环山,一面环水,村庄座落倒流河南岸闸河东岸,全长4.5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八里多路,贯穿四个自然村,交通方便。
全村130多名党员,一个总支部委员会,分三个支部委员会,具体:冯楼支部委员会、张村支部委员会、祝寺支部委员会。
该村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经营并举,主要生产小麦、玉米高效农业种植,养殖,具体生产及经营。
果园、梨150亩,葡萄400亩,食用菌大棚10个,葡萄大棚15个,苹果40亩。
养殖业:主要有养猪专业户3户,存栏量500头,养鸡专业户8个存栏量25000只,养鸭大棚两户年出栏10000只,养羊8000多只。
私营小企业:预制厂6个,生产砌块、扒板楼板瓦等建筑材料。
大型石灰窑一座,年产二万吨。
农村建筑队12个,修路工程队1个。外出男女劳力2000多人。
大型机械、挖掘机5部,拖拉机10台,收割机6台,汽车16部。
三轮摩托车、四轮车、三轮摩托车变及60%以上的农户。
各种家用电器70%的农户应有尽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2116 | 234000 | -- | 查看 张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花甲寺村 |
花甲寺村简介 花甲寺村位于白土镇北部,西接张村行政村,南临白土,东有孤山、卢村,北连欧盘村,有肖白县道贯穿,各连霍合徐高速公路朱圩子出口处仅300余米。全行政村共有自然村10个,党员84人,七个党小组,7个村民小组,3007人口,耕地面积3047亩,山林400亩,水产养殖200亩。花甲寺村是以具有历史文化遗产而出名,而且是红色旅游线之一,不仅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更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为从多创业者竟争之地。目前该村有中型面粉厂一个,煤球厂一个,水泥预制厂一个,高岭土矿两个,水产养殖户七个。 花甲寺村无工业污染,水土保持较好,如环村河倒流河,西有夕阳河,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花甲寺行政村目前的发展目标及任务从村经济和环境资源现状出发,运用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和管理自然资源,建立建设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让全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让村成为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
张村村 |
张村行政村,下有四个自然村,5800人,4000亩土地,约5000亩山林和荒山。该村座落在白土镇西部,锦屏山下,一面环山,一面环水,村庄座落倒流河南岸闸河东岸,全长4.5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八里多路,贯穿四个自然村,交通方便。 全村130多名党员,一个总支部委员会,分三个支部委员会,具体:冯楼支部委员会、张村支部委员会、祝寺支部委员会。 该村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经营并举,主要生产小麦、玉米高效农业种植,养殖,具体生产及经营。 果园、梨150亩,葡萄400亩,食用菌大棚10个,葡萄大棚15个,苹果40亩。 养殖业:主要有养猪专业户3户,存栏量500头,养鸡专业户8个存栏量25000只,养鸭大棚两户年出栏10000只,养羊8000多只。 私营小企业:预制厂6个,生产砌块、扒板楼板瓦等建筑材料。 大型石灰窑一座,年产二万吨。 农村建筑队12个,修路工程队1个。外出男女劳力2000多人。 大型机械、挖掘机5部,拖拉机10台,收割机6台,汽车16部。 三轮摩托车、四轮车、三轮摩托车变及60%以上的农户。 各种家用电器70%的农户应有尽有。 |
董店村 |
白土镇董店村座落于镇东2公里处,东面绿树青山,西侧倒流河畔,北临萧桃公里,南与代村相邻,依山傍水,风景怡人,土地肥沃,宜林宜果,董店行政村所辖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1360户、5300口人、党员133人,分成10个党小组,强状劳动力1450人,全村耕地面积5536亩,山林面积6290亩,人均占有耕地1.18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似一股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1993年,村两委决定对1200亩老果园进行开发,使得山区优势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因地制宜,改变了传统的山芋种植,改良了巴斗杏,改种了甜柿、大枣等干杂果,面积扩大到2700亩,现在的董店村,特别到了春天花开遍山,香气溢人,秋天果实累累,果溢飘香,尤其是巴斗杏酸中带甜,大枣甜脆可口,甜柿象小磨盘似的远销苏鲁豫皖地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业生产得到了稳定,同时又利用山区林业,拓宽道路进行放羊,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是获益匪浅。为董店村的经济建设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欧盘村 |
欧盘村,位于白土镇北部,东与官侨镇毗邻,西与靳庄接壤,南与孤山村相临,北与姜楼村相交,是离镇政府最远的一个村,村镇公路紧靠合徐高速和连霍高速朱圩子出入口,村口有通往徐州、宿州、萧县的客运班车停靠站,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六个自然村,十二个村民小组,3800人。据统计我村有农地600亩,林地和山地1360亩,。村民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为主,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1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000余人,年总收入10余万元,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
孤山村 |
孤山行政村位于白土镇北部,北于江苏省铜山县接壤,西接欧盘行政村,东接肖县张集行政村,南接白土镇卢村、花甲寺行政村、连霍高速从境内通过,紧靠301省道,离朱圩子高速出口2公里。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人口5300人,党员124人,下设3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耕地面积5100亩,山林荒地2800亩,现有建材6座,造瓦厂3个,楼板厂2个。 本村不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还有丰富的地下高岭土资源。目前以发展石材为主,种植、养殖业发达,目前已有大棚葡萄15座,蔬菜棚26座。 |
费村村 |
费村隶属萧县白土镇,在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与天门寺景区隔路相望,距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皇藏峪5公里,交通便利。费村行政村下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计1320户4880人,人均收入在6500元以上;总面积近2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7850亩,其中耕地面积5870亩,山坡地1980亩。费村虽地处淮北平原,但村内有山有水。费村的西太山上,有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开采煤炭的遗址,并留下了《石炭》等千古传唱的诗词;村内的“倒流河”,是淮北地区唯一的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河流,全年流水不断,造就了费村独具一方的倒流河风景线。费村的农田和山坡地种有各类农作物和果树,可耕地灌溉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是著名的良种繁育基地。 近年来,费村作为安徽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及国家农技推广项目“丰韵良种繁育 ”基地,曾先后荣获:文化部、全国妇联“美德在家庭示范点”;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巾帼示范村”;安徽省妇联“全省优秀妇女之家”; 安徽省委“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组织部“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妇联、综治委“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安徽省旅游局“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安徽省住建厅、旅游局“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殊荣。还多次荣获省、市、县、镇等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全村实现了路灯亮化及“四通”、“五有”。 费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村庄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走旅游兴村、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依托丰富的山水、历史和人文资源,打造农家乐旅游型新农村,把农家乐旅游配套项目融入美好乡村建设,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利用紧临天门寺和皇藏峪的区位优势,发展餐饮和旅馆业;利用村内有山有水和大棚、果树面积较大的有利条件,发展观光型、体验式农家乐;充分挖掘苏东坡采碳的历史遗产,把村庄发展为景点,打造自已的旅游品牌,并为农家乐注入文化的灵魂。二是充分利用土地和地下资源,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及矿产开发。1、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建设了绿色蔬菜大棚观光园500亩,在此基础上,2013年6月,我村又引来了“宿州市归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前来投资2亿元,建设“费村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及倒流河农家乐旅游项目”,同时还把“萧县联华超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引到了费村。2、开采矿产资源。我村于2011年招商引进了萧县隆裕矿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高岭土,进一步提高集体收入,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来源。 目前,费村正以一带贯南北,二轴通两心,三片绕费村,四区含五园的总体规划蓝图,逐步落实。即:“一带——倒流河景观带。两轴——生态轴费村入口至倒流河、景观轴西山景区至倒流河。两心——指由村服务中心、生态餐厅、桃花岛形成的商业旅游中心及以西山脚下的奇石园和生态休闲采摘园形成的生态旅游中心。三片——西片西山风景区片区、西南片生态干杂果休闲采摘片区、东北片生态农业示范区片区(现代观光农业、大棚蔬菜基地)。四区——西山风景区、生态休闲采摘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商业旅游度假区;五园——碳歌园、奇石园、采摘园、桃岛园、水上乐园。”最终实现一个“天蓝、水碧、村美、人和”具皖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新农村。 |
白土村 |
一、白土行政村:座落锦屏山东侧,倒流河两岸,镇政府所在地落座于本村。该村有三个自然村,8个生产组,1713户,4639人口,土地面积3700余亩,约有4500亩山林和荒山。 二、全村有一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112名党员。 三、该村主要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并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效农业有种植和养殖。 1、果园:葡萄100亩,大棚菜10余座。 2、养殖业:主要有养殖专业户3个,存栏量4500只。养鸡专业户6户,存栏5000只,养羊存栏近4500只。 3、私营小企业:预制厂4家,生产楼板、棒、砌快、扒板等建筑材料。大型石灰窑4座,年产量三万方。 4、农村建筑8个。 5、大型机械:挖掘机3部、拖拉机8部、联合收割机8部、汽车10部。 6、三轮摩托车、四轮车、二轮摩托车普及65%以上农户。 7、各种家用电器:80%农手应有尽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