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灵璧县 >> 朝阳镇 >> 嶂渠村

嶂渠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嶂渠村谷歌卫星地图)


嶂渠村简介

  嶂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有着丰富的山石资源,是灵璧石主产区。
   嶂渠村委会下辖19个村小组,山林1200亩,嶂渠人深刻体会计划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升秋”的基本国策,更新了始育观念,凭借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勤劳和智慧,商、农、工结合,创造工农业总产值1亿元,实现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010元。
   嶂渠村人没有满足现状,正描绘着一张三年发展宏图:一、山石资源的整体开发。二、新村的建设。三、奇石大市场的建设。
   村党总支设3个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81人,预备党员5人,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建设一个具有优美生态环境,发达的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家园的模范小康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323109 234000 -- 查看 嶂渠村谷歌卫星地图

嶂渠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嶂渠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戚楼村

  戚楼村位于朝阳镇东北部,与江苏部分乡镇毗邻。全村总人口3892人,1027户,共2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76名党员,村两委干部7人。   近年来,戚楼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嶂渠村

  嶂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有着丰富的山石资源,是灵璧石主产区。    嶂渠村委会下辖19个村小组,山林1200亩,嶂渠人深刻体会计划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升秋”的基本国策,更新了始育观念,凭借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勤劳和智慧,商、农、工结合,创造工农业总产值1亿元,实现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010元。    嶂渠村人没有满足现状,正描绘着一张三年发展宏图:一、山石资源的整体开发。二、新村的建设。三、奇石大市场的建设。    村党总支设3个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81人,预备党员5人,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建设一个具有优美生态环境,发达的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家园的模范小康村。   

朝阳村

  居委会位于朝阳镇政府所在地,灵双路贯穿中央,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孕育了朝阳村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人文景观,更是独具特色,是著名的“凤凰山传说”所在地;这里曾记载张爱萍将军指挥的著名“朝阳集战斗”。    一、行政概况    2004年由原朝阳、枕山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所辖朝阳、宝吴、刘南场、绪庄、枕山等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0党员87人,共1470户、5843人,耕地面积8234亩。    二、居委会活动场所建设    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办,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33万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于2008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现在村支部有了新家,干部办公有了场所,群众办事有了去处,朝阳居委会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    三、“双培双带”先锋工程    近三年来,共培训党员、干部500余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人,发展党员5人。9名村干部人人都创办一个致富项目,各具特色,实行互帮互联,涌现了一批致富典型,如永盛制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赵永、养貉专业户赵飞,升华磷肥厂厂长刘斌等100余人。    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    居委会无职党员上岗全部实行挂牌上岗,从2009年开始实行授星挂牌制度,到目前已有两名党员获得五颗星,22人获得四颗星,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有力的促进无职党员履行职责,为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找到了支点,提供了舞台。    五、坚持“三严”,规范党务公开    居委会党总支一是严格公开形式。定期将党务、村务、财务三项内容同时公开,一并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对村级重大决定、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在每月“民主议事日”或党课活动中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格公开程序。先由支部委员负责收集拟定公开事宜,形成书面材料,经村党支部研究后,按时在公开栏或会议上进行公布。公开后,及时收集整理党员、群众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答复或整改,并公开整改措施和结果,最后立卷归档。三是严格监督检查。村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党务公开的真实性、针对性等方面全程监督,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通过此举,大大提高了党务工作的透明度。    六、党员议事会卓有成效    自党员议事会制度开展以来,把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作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并把议事会工作与村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操作规程,不断完善议事内容、议事规则和相关制度,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党员议事会履行职责、开展活动提供资金等,几个月来,通过党员议事会有效地解决了小学教职工宿舍占地问题等5件难点、焦点问题。真正使党员议事会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    七、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教学环境    居委会两委一班人心系教育,千方百计办教育,目前,该村小学已基本达到现代化,2008年的投入使用的新校区,全部实现楼房化、标准化建设。   八、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发展    一是要文明建设。二是扎努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提高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大力发展集市贸易。四是抓好基础教育工作。投入100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校舍80间。   

陆圩村

  陆圩村行政概况    一、陆圩村位于朝阳镇西南部,九花水泥路穿越之中,辖区北靠枕山一座沿连孟家沟河,东于浍潮河、赵庄行政村相连,西接李寨村韩山,南邻渔沟镇马圩菜园马集地界,含陆圩、马巷、陆桥、张旺四个自然庄。全村共有748户,3809口人,土地面积5424亩,村两委班子7人,其中女性干部一名,我村共有党员78名,设党总支一个,下辖两个党支部。    二、活动场所。新建村委会主体楼房6间,内设活动场所,办公室、会议室、妇检室、党员活动室、农家图书室、书籍分类书柜设置2千余部。    三、生产生活配套。生产道路23条,大中型沟相互输通32道,现有机井13眼,国家级500米深井1眼,现有保存:没配套好百米深井2眼,水塘6个约面积53亩,大型耕种收割机13台,生产三轮四轮机469台,农用汽车10台,客座汽车18台,彩电及水箱586件,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688部,电网联通748户,平楼房个体户484处建好。    四、种植绿植项目:我村位于黄河领域沙地、二合土地质合部以种植业为主,适宜小麦、玉米、黄豆、棉花、花生及蔬菜类。特别是无籽西瓜和心灵美萝卜在全国首位。现荡山坡盖着松柏常年绿色,林网植128920棵树,树类大叶杨为主,和各类果杂类树木。   

杨桥村

  杨桥村位于朝阳镇北部,201省道穿村而过,与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赵楼村接邻,由原唐庄、武楼、张庄、杨桥等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7个自然庄,25个村民组,全村共1592户,5621口人,耕地面积9469亩,党员103名,村组干部10人。    近年来,杨桥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五个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和农村工作,得到很好发展。基层党建、畜牧养殖、道路建设、信访稳定等工作均在全镇前列。  

赵庄村

  赵庄村基本概况    赵庄村位于朝阳镇南部,201省道东侧,与渔沟接邻,辖大丁、马庄、高庄、下洼、赵前等6个自然庄,19个村民组,全村1280户,总人口4064人,耕地面积9620亩,村组干部9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92名。    近年来,该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五个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和农村工作,得到很好发展,2010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9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其中农业收入1600元,养殖收入1150元,劳务收入1050元,其它行业收入500元)。    该村连续五年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100%,基层党建、畜牧养殖、信访稳定等工作均在全镇前列。村支部连续多年被县委评为“红旗村党支部”。   

韩家村

  韩家村地处朝阳镇经济文化中心,东接裴集村,南邻凤凰山,西靠灵双路,北10公里接104国道,距观音机场12公里,余小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为明显。村域面积9600余亩,其中耕地8400余亩,下辖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789人。1个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村下派大学生村官1名,7个党小组,共有93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4名,女党员7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30多名,在校及毕业大学生近百名。    韩家村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方针和突出亮点全面发展的思路,努力争取县、镇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形成整体推进的建设格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将齐心协力带领群众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调动农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共同建设新村庄,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力争把韩家居委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    近几年,韩家村在县各级部门的关心下,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村实际,跟进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多年来,韩家村始终把民生发展放在首位,“精心谋划求发展;苦干实干拼命干”为实现“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村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被上级部门授予先进党组织、“文明村”、“平安村”等荣誉称号。随着党中央新农村建设号角及村里成功人士与村民的鼎力支持,村里水泥路硬化3.7公里,鱼塘1个,投放垃圾桶35个,农田水利设备投入37万元,并获得安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展望未来,全村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富裕的美好明天。   

崔楼村

  崔楼村位于朝阳镇东北部,总人口5259人,1521户,耕地面积9732多亩,21个村民小组,党员83人,村干部10人,辖5个自然庄,是原崔楼村和梁庄村合并的村。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村服务、为民服务,积极开展村里的工作,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团结协作,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好。认真落实“五个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致富,发展村中的特色产业。   

周庄村

  周庄村地处朝阳镇西南部,与下楼镇、尤集镇部分村庄相邻,原名为前进大队,现下辖9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820户有3775人。现有耕地6450亩,党支部3个,党员81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带领、引导村民从事二、三产业。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村容、村貌日新月异。这里有百亩蔬菜示范基地,农业生产稳步提高;二、三产业发展迅猛,村民安居乐业。       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6元。被镇委授予先进党组织、“文明村”、“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今后发展目标:力争在今、明两年建设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村办公场所;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一处高标准的村民居住新村;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建设一处村民健身、娱乐场所。    展望未来,全村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继续努力、共同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富裕的美好明天!   

孟卲村

  孟卲村位于朝阳镇东部,与江苏部分村庄毗邻。全村总人口5323人,817户,共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977.6亩,辖2个支部,共74名党员,村两委干部8人。   孟卲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   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崔巷村

  崔巷村概况    崔巷村位于朝阳镇东北部。全村总人口7762人,辖37个村民小组,村党组织下辖四个支部,16个党小组,14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8人。村两委干部14人。    目前崔巷村由原宁庄、崔巷、鲁集、钱庙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新成立以吴莺歌为总支书记的村两委班子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    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2009年2月被灵璧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劳务输出先进村”,年集体经济增长,实现人均收入4000元。      

裴集村

  裴集村人口5500人,耕地面积7648亩,党员数106人,年集体经济收入18000元。    一、提高认识,抓好班子自身建设    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伊始,村党总支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是落实党建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有效载体。同时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的村党总支党建工作领导小组 该村党组织一班人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团结协作,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好    二、认真落实“五个载体”,为群众搭建致富平台。    三、明确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经济工作    大道理小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村党组织一班人始终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立了“积极调整种植业,发展养殖业,开发旅游业,兴办工副业,发展集市贸易,鼓励劳务输出”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引导农民既重务工就业,更重自我创业,大力创造条件,引导外出务人员返乡创业,加大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力地带动了村内经济的发展,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由于该村班子强,风气正,战斗力强,各项工作都比较先进,上上下下评价较高。被镇党委授予“先进村党组织”,书记赵传哲同志被灵璧县委授予“优秀党组织书记”称号。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裴集村党组织一班人在2012年决心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给上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湖村

  大湖村现有人口4952人,耕地面积7085亩,党员数99人,年人均收入4000元。    大湖村党支部一班人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能够按时完成组织分配的各项任务,遵规守章,爱岗敬业,服务意识浓,有较强的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村两委制度健全,战斗力强,村发展经济思路明确,集体经济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高。   

李寨村

  李寨村由原李寨村、张博村、韩山村、殷寨村合并而成,下辖7个自然村,位于朝阳镇西5公里处,有丰富的大理石和奇石资源。 现有4882人,1150户,劳动力2485人,耕地6600亩。该村是一个以奇石、养殖、种植为主要收入的村。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524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20%,第二和第三产业占80%,农民人均纯收入3440元。     2010年,种植业收入1450多万元,畜牧业收入1000多万元,外出务工总收入600多万元,运输业、 奇石收入1000多万元。全村几乎家家一辆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和电动车户的比重为75%,用电比重100%,电话入户率为83%,彩电拥有率为96%,太阳能热水器也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年人均消费支出1900元。    李寨村现有公立小学一所,1—6年级,教学楼100间,私立幼儿园一所,卫生服务室三所,各自然村之间及生产主干道已基本硬化,自来水基本普及。

旗杆村

  旗杆村现共有人口5325人,土地面积6482亩,位于朝阳镇西北部,全村的主要产业是养殖,养鸡收入2000万元,近年在朝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村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特色经济面积占全村地亩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该村正朝着小康目标大步迈进。   

京渠村

  朝阳镇京渠村位于朝阳镇东南角,与江苏睢宁部分村接壤,该村现有人口4231人,972户,现有耕地面积5569.5亩,73名0员,设1个总支,3个支部,20个村民小组,村干部8人。   近年来京渠村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村级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扶持非煤矿山开采、种植业和养殖规范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目前,该村已经实现人均纯收入3500元   


嶂渠村特产大全




嶂渠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