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区地处永丰镇东南部,与市区相连,区位优势明显。社区内有耕地5000多亩,人口3905人,27个居民小组。1个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有党员95名,居民代表87名。社区内交通便利,天铜路、省道、天丰路、“三.八”路贯穿其中。农业生产条件较好,2005年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村,目前又是滁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扎实的基础条件,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客商前来投资,目前社区内有规模企业 10多家,中小企业30 多家。同时为了给在外务工经商的能人返乡创业提供“舞台”,社区又被省劳动部门批准为“天长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园区的创办引来了一批企业入园,一期工程即将动工,将提供 2000多个就业岗位,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社区重视教育,舍得在教育上投入。近年来从社区走出了一批有识之士,如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朱文根、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张梓太等知名人士。
新一届社区“两委”会成立后,又成立了相关配套组织,有新农村建设管理委员会、综合治理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居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等,这些配套组织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居民参与管理社务的积极性,扩大了居民的民主权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81107 | 239000 | -- | 查看 民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护城桥社区 |
护城桥社区是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永丰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11811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181。邮政编码为239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0 ,车牌号码为皖M。与宏大村、桥湾社区、蒲东村、双庙村、二墩村、民生社区、三元村相邻。 |
桥湾社区 |
桥湾社区由原老港村、桥湾村、街道居委会、蒲西村四村合并组建,目前共有38个村民小组,人口5020人,农业种植面积为8697.5亩,人口之多,面积之大,是永丰镇最大的社区。社区成立了1个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1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5名,通往各村民小组都铺上了沙石路,主干道铺上了3.5米宽的水泥路面,交通方便。 新一届社区“两委”会成立后,又成立了相关配套组织,有综合治理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这些配套组织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居民参与管理社务的积极性,扩大了居民的民主权利。 |
民生社区 |
民生社区地处永丰镇东南部,与市区相连,区位优势明显。社区内有耕地5000多亩,人口3905人,27个居民小组。1个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有党员95名,居民代表87名。社区内交通便利,天铜路、省道、天丰路、“三.八”路贯穿其中。农业生产条件较好,2005年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村,目前又是滁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扎实的基础条件,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客商前来投资,目前社区内有规模企业 10多家,中小企业30 多家。同时为了给在外务工经商的能人返乡创业提供“舞台”,社区又被省劳动部门批准为“天长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园区的创办引来了一批企业入园,一期工程即将动工,将提供 2000多个就业岗位,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社区重视教育,舍得在教育上投入。近年来从社区走出了一批有识之士,如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朱文根、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张梓太等知名人士。 新一届社区“两委”会成立后,又成立了相关配套组织,有新农村建设管理委员会、综合治理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居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等,这些配套组织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居民参与管理社务的积极性,扩大了居民的民主权利。 |
宏大村 |
宏大村南与市区,东与永丰镇街道,西与双庙村,北与二墩村接壤,有耕地11000亩,人口4010人,26个村民小组,党员84名,设一个党总支,下辖2个支部10个党小组。宏大村属于半岗半圩区域,主要以种粮为主,粮食主要品种为水稻和小麦,其次种植蔬菜,主要有水芹菜、茨菇,宏大村是天长市这两种蔬菜的主要产区。全村有11公里“村村通”水泥路,32公里砂石路通往各村民组;全村大小电灌站12座,总动力360千瓦。 |
蒲东村 |
蒲东村位于永丰镇东北部,北与后沂湖接壤,东南与老北塔河相接,一条绿色林带环绕堤防,西南部与桥湾社区接壤,地形平整,土壤肥沃,水源条件丰富。全村拥有土地6800亩,765户,2938人,有17个村民小组,1个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有83名党员,68名村民代表,村主干道4公里水泥路贯穿其中,为村工农副产品销售提供了方便。 年被市评为“五好”村。 新一届村“两委”成立后,建立了相关配套组织,有调解委员会、治保会、信访领导组、计划生育信息领导组等,这些配套组织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村民参与管理村务的积极性,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
双庙村 |
双庙村地处永丰镇西部,全村有20个村民组,人口2313人,耕地面积4830亩。该村是典型的圩区村,全村有16个村民组在圩区。“村村通”工程修建的5.1公里水泥路贯穿村主要干道,大部分村民组还铺设了沙石路。农业方面以种植一稻一麦为主,特色蔬菜有蘑菇种植,每到秋冬季节该村部分农户利用学到的技术,从事食用菌种植和销售,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目前全村有 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和销售,年产值达 万元。在劳务输出方面。全村现有劳动力1260人左右,有450多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长期在外务工约为750人,其中约100人在市外打工,主要从事瓦工、木工、油漆工和服装加工等行业,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在12000元左右。村民赴外地打工大部分是自发的,缺少牵头人,每次外出打工的地点都不太确定,在同一地点打工的时间段也不是很长。 新一届村“两委”成立后,建立了相关配套组织,有调解委员会、治保会、信访领导组、计划生育信息领导组等,这些配套组织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村民参与管理村务的积极性,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村“两委”成员分工: 李明书记兼主任:主持总支、村委会全面工作。 赵庆华总支副书记:协助总支书记抓行政工作,分管民兵、优抚、社会治安 赵士宏文书:负责文书、统计、财务工作 韩巧红总支委、双庙支部书记:负责计生工作 李雁梅村委:负责计生工作 |
二墩村 |
二墩村地处永丰镇北大门,西与大通镇双柳村交界,北与桥南村为邻,地形呈东西向长方形,该村由原永丰村与乌龙村合并而来, 3.5公里水泥路东西向横贯头尾。有耕地4940亩,人口3026人,有23个村民小组、83名村民代表。 在小型企业方面,有赵士强、朱玉浩、朱登明等收粮大户,方便了当地农民的粮食销售。村内又兴办了一些玩具企业,如雍兆才、蔡士强、张长其、薛宝华、张仲元,做电子的陆尔祥、箱包的李汉平、彩钢瓦的赵士强、翻沙车间的郭文兵,小企业的创办,一方面发展了个体经济,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新一届村“两委”成立后,又成立了相关配套组织,有信访工作领导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组、调委会、治保会、妇代会等,这些配套组织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村民参与管理村务的积极性,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村“两委”成员分工: 吴维勤总支书记:主持总支全面工作,主管计生工作。 王玉山主任: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 薛保华营长:负责民兵、综治、民政工作,分管农业工作。 邵士海文书:负责财务、组织等工作。 董爱华保健员:负责计生工作 董翠兰保健员:负责计生工作 |
三元村 |
三元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是永丰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人口3674人,住户1008户,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拥有26个村民组,耕地8600多亩,下设三个支部(来墩、曾尖、宋庄)共有党员113人。三元村70%属圩区,30%属岗区,交通便利,天丰路、永桥路、天铜路贯穿境内,常规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