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楼村概况
郑楼村位于渔沟镇北部。全村总人口4325人,941户,共11个村民小组,辖郑楼、吕庄、谷堆三个自然庄,共104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和三个支部,村两委干部6人。
近年来,郑楼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3110 | 234000 | -- | 查看 郑楼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卞庄社区 |
卞庄村概况 卞庄村位于渔沟镇北部。全村总人口1955人,521户,共5个村民小组,41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人。 近年来,卞庄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跃楼社区 |
跃楼村位于渔沟镇东北部,总人口3259人,821户,耕地面积4732多亩,21个村民小组,党员63人,村干部8人,辖沟西、娄圩、周圩、刘圩、耿庄等5个自然庄,是原跃山村和娄圩村合并的村。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村服务、为民服务,积极开展村里的工作,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团结协作,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好。认真落实“五个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致富,发展村中的特色产业。 |
杏山社区 |
渔沟镇杏山村位于渔沟镇东北部。全村总人口1861人,398户,耕地面积2922.5亩,共7个村民小组,共46名党员,村两委干部5人。 杏山村党组织一班人,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申场社区 |
申场村位于渔沟镇东南角,201省道东侧,与高楼镇、大路乡接邻,辖申场、全沟、马庄、土楼、小张场等5个自然庄,7个村民组,全村580户,总人口2464人,耕地面积4620亩,村组干部9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71名。 近年来,申场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五个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和农村工作,得到很好发展,2007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5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其中农业收入1600元,养殖收入1150元,劳务收入1050元,其它行业收入500元)。 申场村连续五年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100%,基层党建、畜牧养殖、信访稳定等工作均在全镇前列。村支部连续6年被县委评为“红旗村党支部”,2005年又被省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6年被市委列为小康示范村,由唐承沛书记亲自联系帮扶。2007年申场村被列为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工程示范村。 |
钓台社区 |
钓台村简介 钓台村位于渔沟镇东部,与磬云村、申寨村接壤,总人口3546人,耕地面积4825.5亩,设19个村民小组,辖郑巷、上土山、下土山、钓台、伙房等5个自然庄,党员61人,村干部7人,设-总支,三个支部。 该村是灵璧石的主要产地,该地的灵璧石“石理嶙峻”、“青润而坚”、“扣之铿然有声”、“石色稍黑而润,多作群山势”,各地石友尤以郑巷石为珍。 钓台村“两委”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能够按时完成组织分配的各项任务,遵规守章,爱岗敬业,服务意识浓,有较强的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村两委制度健全,战斗力强,村发展经济思路明确,集体经济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高。 |
卓庄社区 |
卓庄村基本概况 卓庄村位于“中国观赏石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璧石原产地”、“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灵璧县渔沟镇的北部、灵双路的东侧,与马集村、钓台村接邻,辖卓庄、上杜、下杜等3个自然庄,共1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469亩,总人口2412人。卓庄村党支部辖5个党小组,党员61人。该村的卓庄自然庄有10个村民组、327户、1760人。 2009年5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5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6月,被0灵璧县委评为2008—2009年度红旗村党支部;2012年2月,被县政府评为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11月,被县委组织部评为远程教育示范村。多年来,镇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中,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始终位于先进行列。 近年来,卓庄村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镇委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县委“1356”行动计划,以党建工作统揽工作全局,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卓庄、诚信卓庄、平安卓庄、富裕卓庄、和谐卓庄、魅力卓庄。 几年前的卓庄村,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是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增长缓慢。村“两委”通过认真调研,将发展奇石产业作为本村经济腾飞的切入点。“两委”一班人从自身做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两委干部开始“啃”起了石头,渐渐地一个个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从庄稼汉变成了石老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效应成果明显,群众开始效仿党员干部,纷纷念起“石经”,有的从事石工艺品加工,有的经营园林石,有的搞起吊装运输,还有的提供刷石或餐饮服务等,形成了产业链条。奇石让农民迅速富了起来,家家盖起了楼房,装上了空调,开上了私家车。随着从业者的越来越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村“两委”又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群众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和规范交易行为上,将诚信经营和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写进村规民约。现在,卓庄村几乎家家经营灵璧石、个个精通灵璧石、人人发于灵璧石,道路两旁奇石林立,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年交易额逾2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奇石专业村。 石经唱响,黄金万两。群众收入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提高。原村庄道路两旁园林石交易,既妨碍交通和群众出行,造成极大环境污染,也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做大做强。在县委的关怀下,积极争取项目,按照主体排危,风貌改造,环境整治, 整齐划一,内外同步,“形神兼备”(不仅“穿靴戴帽”) ,因地制宜,互促共进(居住环境与产业互助共进),顺势而为,提档升级的指导思想对卓庄村实施新农村建设改造。项目一经确定,群众个个拍手叫好,家家踊跃参与,在上级拨款320万元的基础上,镇村自筹资金60万元,实施了旧村庄改造工程。一是统一规划,对老旧建筑进行改造,“穿靴戴帽披大褂,徽派建筑一体化,硬化绿化加亮化”。实施“汉改徽”185户,使之与独特的奇石产业相结合,彰显了灵璧石文化,促进了奇石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二是抓好村庄规划配套设施建设。将村内主干道拓宽至10米,新铺水泥路12000平方米。实施村庄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修建雨污水管网3200米;新建水冲式卫生公厕1个,垃圾收集点2个;铺设自来水管网11000米,安装自来水404户;安装路灯40盏。今年春节又全面实施了绿化,人居环境彻底改善,群众住上了规划房、饮上了清洁水、走上了硬化路、烧上了节能灶、用上了卫生厕、争做文明人。做到建筑整齐划一,村容干净整洁。对村庄内原有汪塘及周边实施改造,建成农民垂钓、休闲、健身场所,新建一个文化广场,丰富了群众生活。三是建设奇石交易市场。积极调整土地,跳出村庄圈子,新建一个大型园林石集散市场,扩大规模,提升影响,做大市场,实现跨越发展。现已完成了园林石交易大市场主干道23700平方米的混凝土路面修铺。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彻底摒弃传统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 如今的卓庄,在村支部的带领下,正阔步前行,努力把卓庄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 |
申寨社区 |
申寨村简介 申寨村位于渔沟镇东部,是有名的园林石专业村,申寨灵壁石以形美、皮润、质优、声脆享誉奇石届。该村辖申寨、王山、韩庄等3个自然庄,共1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538.6亩,总人口1802人。申寨村设一个党支部,有党员38人。近年来,申寨村在上级党组织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村“两委”团结协作,廉洁勤政,有清晰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脱掉了落后的帽子,镇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中,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主要工作始终位于先进行列,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受到群众喜爱,群众满意率较高。 申寨村的特色产业是园林石交易,年交易额逾亿元,是有名的园林石专业村,申寨村出产的灵壁石“石理嶙峻”、“青润而坚”、“扣之铿然有声”、“石色稍黑而润,多作群山势”,各地石友均以申寨石为珍。 近年来,申寨村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生态申寨、诚信申寨、平安申寨、富裕申寨、和谐申寨、魅力申寨。申寨村充分发挥网页宣传阵地作用,及时更新,对新农村建设加大宣传,展现“和谐富裕”的新申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如今的申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正阔步前行,努力把申寨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 |
纸房社区 |
纸房村概况 渔沟镇纸房村,地处渔沟镇北,与渔沟镇居委会毗邻,东靠灵双公路。总人口3340人,742户,耕地面积3784.8亩,设15个村民小组,党员69人,村干部7人。 该村是闻名远近的蔬菜生产专业村。1996年2月,村党支部书记王德志依托原有的本地种菜的基础和资源,联合部分种植户,走产业化、集约化之路,办起了渔沟镇蔬菜公司,后改造成渔沟镇纸房村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 目前,专业合作社共发展绿色蔬菜基地3800亩,辐射面积近万亩,名优蔬菜品种21个,具有纸房特色的“纸房翠莹牌黄瓜”,已申请注册。一个无机胶凝玻璃钢无支架大棚生产厂,一个蔬菜生产示范园面积15亩,两个生产资料服务门市部,共发展会员45人,会员联系户700余户,全年总产量5千万公斤,蔬菜销售收入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80%以上,产品销往合肥、上海、杭州、广州等20多座城市,占全县销售份额的40%以上。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堌子社区 |
渔沟镇堌子村位于渔沟镇东北角,在苏皖交界处,该村现有人口3785人,972户,现有耕地面积5569.5亩,下辖北固子、中固子、南固子、花山、大刘山、小刘山6个自然庄,68名0员,设1个总支,3个支部,20个村民小组,村干部8人。 堌子村山清水秀,矿山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村民们吃苦耐劳。近年来固子村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村级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扶持非煤矿山开采、种植业和养殖业规范发展,农村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致富能手的带动下,固子村先后建起19家石子厂,基本解决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今日固子既得天之道、地之利,又得物之宜、人之和。目前,固子村农户家庭收入稳步增长,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
中菜社区 |
中菜村位于渔沟镇北部,总人口2362人,耕地面积388.5亩,共辖中菜、两半庄、马圩三个自然庄,11个村民小组,党员50人,村干部5人,支部书记马中盾、副书记李怀海。几年来,在镇党委领导下,深入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找准农村党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抓突破抓完善,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进步。党建、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综治等工作均位居全镇工作前列。 |
梁集社区 |
梁集村简介 梁集村位于渔沟镇东北部,现有人口5037人,1181户,耕地面积8129.4亩,20个村民小组,下辖梁集、山西、山前、马山、徐窝子、砖山等6个自然庄,村级设1党支部。104名0员,村干部5人。 几年来,该村两委,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将“立足农业、发展矿山开采业、推进劳务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村“两委”精诚团结,凝心聚力,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把本事用在致富上,通过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积极发挥能人效用,使村里“家家都有摇钱树,户户会念致富经”。在矿山开采上,这个村重点通过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扶持全村采石场的规范发展,调整村民就业结构,加大非农劳动力转移力度,使村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加,村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
郑楼社区 |
郑楼村概况 郑楼村位于渔沟镇北部。全村总人口4325人,941户,共11个村民小组,辖郑楼、吕庄、谷堆三个自然庄,共104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和三个支部,村两委干部6人。 近年来,郑楼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张寨社区 |
张寨村简介 张寨村位于渔沟镇西部,与渔沟居委会毗邻。全村总人口2355人,621户,共9个村民小组,辖张寨、王寨、山东李家、北谷子等4个自然庄,共35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人。 近年来,张寨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村的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
侯湖社区 |
侯湖村简介 侯湖村位于渔沟镇西南部,与张寨村毗邻。全村总人口2892人,627户,共12个村民小组,辖侯湖、马楼、卓塘等3个自然庄,共60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人。 近年来,侯湖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白马社区 |
白马村简介 白马村位于渔沟镇西南部,与浍沟镇、朱集镇毗邻。全村总人口4672人,934户,共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477.7亩,辖周寨、西吕、前山、后山、白马等5个自然庄,共114名党员,设一个党支部,村两委干部8人。白马村人勤物丰,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主要农产品有小胡瓜,大葱,葱,草莓,红苹果。村内山石资源丰富,富含镁,钛铁,胆矾,锗。 白马村多山,采石场是该村支柱工业,该村还是灵璧石的主产地之一,特别是纹石,主要产于该村的周寨、白马等自然庄,由于前期无度开采,近年来白马的纹石几近绝迹,周寨偶尔有坑出产带纹的珍珠石,奇石爱好者尊为上品。 白马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近年来,白马村在支部书记周景学同志带领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依托当地丰富的石资源发展矿山开采和奇石产业。目前经营奇石的大户有460户,经营奇石工艺品的有28户,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 |
刘塘社区 |
刘塘村简介 渔沟镇刘塘村位于渔沟镇南部,与浍沟镇、大路乡毗邻。全村总人口5676人,1277户,耕地面积7385.6亩,共21个村民小组,辖赵井、下庄、刘塘、韩巷、来坝子、刘南、秦湾、王塘、伙房等9个自然庄,共103名党员,5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9人。 刘塘村多山,采石场是该村支柱工业。刘塘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渔沟社区 |
渔沟镇居委会简介 渔沟镇居委会是渔沟镇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人口3450人,720户,外来流动人口2500多人,耕地面积3454.7亩,共10个村民小组,辖渔东、渔西、何庄等3个自然庄,共99名党员,村两委干部8人。 渔沟居委会是渔沟镇最大的集贸市场,也是全县最大的农贸市场,拥有禽蛋市场、奇石一条街、粮贸市场、蔬菜市场、水果市场、熟食市场等多个专业市场。 渔沟居委会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磬云社区 |
磬云村简介 磬云村位于渔沟镇东部,全村17个村民小组,782户,4398口人,可耕地面积6337.9亩,党员71人,村干部8人,下辖后山、前山、韩楼、上陶、下陶、小店、解山头等7个自然庄。 磬云村党组织曾多次被评为“渔沟镇先进基层党组织”,1998年被评为“省五个好党组织”、市小康村、县安全文明村,2002年磬云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05年被评为“市民主法制示范村”,2006年被评为“省民主法制示范村”。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抓住两个主题(稳定和发展);治理“三乱”(杂物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搞“四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开展“五讲”(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时尚、住房讲安全舒适又向阳人均25平方、行路讲快捷、身体讲健康);“六做到”(门前硬化、院内绿化、室内净化、厨房卫生标准化、厕所无害化、身体保健健康化);实现一个总目标(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富裕文明、平安和谐新磬云),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
马集社区 |
马集村概况 马集村位于渔沟镇北部。全村总人口3259人,812户,共15个村民小组,辖马集、菜园、马程等3个自然庄,78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人。有农贸市场一个,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集镇。 近年来,马集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