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村地处冶山脚下,东与长兴街道社区相依托,南同江苏金牛湖相连,西同江苏冶山铁矿毗邻,北和天长市郑集镇相拥,是冶山镇的南大门,现有总人口3200人,耕地总面积3500多亩,实际范围3平方公里,其中拥有林地500多亩,水面300多亩。境内共有28个生产组,50余个自然村庄,属高岗地区,工业以沙石开采加工为主,境内有采石厂、石灰厂、宏大建材厂等大型企业共6家,其他中小型选矿厂数十家;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冶山村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6个党小组,59名党员,07年发展了5名党员,08年又确定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2007年全村在村党总支和村两委的领导下,实现人均收入约6000元.
冶山村是联贯天长和江苏的纽带,天冶路六合段一级公路横穿南北,村离南京六合区仅半小时路程,境内约300亩湖面是南京十大景区金牛湖的一部分。整个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发展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支以书记王乃乔同志为首的一班人热忱欢迎广大客商来村内投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81109 | 239000 | -- | 查看 冶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长兴社区 |
天长市冶山镇长兴社区位于冶山镇南部约9公里,是江淮分水岭,东、南、北分别与本镇的草洲村、冶山村和张巷村交界,205省道(金江公路)贯穿全境,距南京75公里。全村辖31个村民组和一个街道居委会。耕地面积3435亩,1615户,5645人,63个自然村庄。社区内有大小企业23家,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95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500万元,工业产值35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5850元。 农业以水稻和小麦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为辅,旱涝保收。林业从2001年开始以“建设绿色银行、营造生态家园”为指导思想,到2008年全村植树15.5万株,人均植树35株。花卉苗木基地56亩。水产以养殖大闸蟹、甲鱼、虾和鱼类等,每年销往苏南和上海等城市。 工业以玩具为龙头,社区内有安徽长兴集团、天裕电杆厂、士林耐磨厂、长兴羽绒厂、长兴粮油加工厂、长兴水泥制品厂、长兴天裕选矿集团等。2008年可实现产值4亿元。 新农村建设是“天长市示范”之一,从2007年规划出一个占地76亩,可容230户农民集中的居住区。目前道路、自来水、电、电话、宽带、、等公共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社区总支下设农业一、二、三,和商贸四个支部,共有党员95人。社区内基础设施良好,有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卫生院一所,公电所、邮电通信、自来水厂、农贸市场、大型购物超市等。 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06年被天长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2007、2008连续两年被镇评为先进党支部。 |
关塘社区 |
冶山镇关塘社区为镇政府所在地,成立于2007年11月份,由原来的街道村、郑庄村和金银村三村合并而来。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高岗地区。天冶路贯穿其南北,关金路、关郑路分别贯穿其东西。目前,全社区土地面积为6502.16亩,其中耕地4002亩,林地面积609亩(含四旁植树),共有35个居民组,2045户,6693人(其中集镇人口3736人),党员81人,“两委”班子现有成员10名(包含市选派干部2人)。 由于地处集镇,交通便利,该区工商业较为发达。目前,全区共有厂矿企业上百家,个体工商户400余户。社区群众除少数在家务农外,大多在外务工经商,务工经商收入是社区居民的主要收入。2007年,社区人均纯收入5200元。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该社区也高度重视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组组通水泥路,集镇规模也空前扩大,首个农民住宅区已按计划投入使用。另外,该区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连续多年在全镇位居前列。2007年社区计划生育率为10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并被市、镇党委政府授予“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社区、计划生育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
草洲村 |
草洲村2007年10月由原冶山的草洲村和江云村合并而成,位于冶山镇东南部、东南西北分别与金集镇芦柴村、鲍岗村及本镇长兴社区、张巷村接壤。全村耕地面积5402亩、共有31个生产队、725户、人口2678人。境内水利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长兴社区到金集水泥路横穿境内,农业以传统经济作物为主,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 草洲村是天长老字号的“十强村”,天长有名的长兴集团即源于此,目前尚有集团分厂在村内,长兴集团为全村解决了上千名的劳动就业岗位,为全村人均收入净增1000多元。全村现有大小10企业多个,以玩具加工和窑厂、矿加工为主。 草洲村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共有37名党员。2007年发展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村党支部多次被天长市委授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
冶山村 |
冶山村地处冶山脚下,东与长兴街道社区相依托,南同江苏金牛湖相连,西同江苏冶山铁矿毗邻,北和天长市郑集镇相拥,是冶山镇的南大门,现有总人口3200人,耕地总面积3500多亩,实际范围3平方公里,其中拥有林地500多亩,水面300多亩。境内共有28个生产组,50余个自然村庄,属高岗地区,工业以沙石开采加工为主,境内有采石厂、石灰厂、宏大建材厂等大型企业共6家,其他中小型选矿厂数十家;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冶山村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6个党小组,59名党员,07年发展了5名党员,08年又确定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2007年全村在村党总支和村两委的领导下,实现人均收入约6000元. 冶山村是联贯天长和江苏的纽带,天冶路六合段一级公路横穿南北,村离南京六合区仅半小时路程,境内约300亩湖面是南京十大景区金牛湖的一部分。整个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发展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支以书记王乃乔同志为首的一班人热忱欢迎广大客商来村内投资。 |
隐庵村 |
隐庵村为原隐庵和刘庄合并而成,地处三镇交界,两面环河,高峰东干渠横穿境内,城关水泥路呈丫字型穿过境内,北连天长城区、东接冶山镇,西入郑集镇,是隐庵村对外经济的主干道。隐庵村现有耕地面积4300亩,下设28个村民组,796户,人口为3055人。农业结构调整明显,全村特色农业经济近千亩,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村工业发展较为突出,主要以出口玩具加工为主,上规模企业有四家,就业岗位500多个。 隐庵村党总支下设支部2个,党小组4个,共有54名党员,08年发展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 名。村党组织多年被市委评为“五个好党组织”,村连续多年被天长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治理模范村,计生工作07年被市评为“优质服务模范村”。 |
晏公村 |
晏公村是2007年11月由原来的龙塘、六庙、晏公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地形方整,交通便利。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机遇,积极谋发展,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以工业化为发展方向的新型综合行政村。 我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条件,村庄座落在紧邻天长市区的南部,天冶线从南北方向贯穿村部,连接市区和南京市,也是市区通往仪征市的必经之路。村内新建水泥路一条与天冶线相接,形成环型路带在村内迂回,6路公交车终点站设在我村,村民出行极为方便。村内电话普及率98%,各移动营业商均在我村有营业网点,通讯信号良好。 我村现有耕地面积4400亩,33个村民组,住户 870户,总人口3300人,其中党员82人。以稻麦油的种植和猪、鱼、鸡鸭养殖等传统产业为主,并有大量玉米、菱角、大豆、花生、红薯、蔬菜及龙虾等经济种养业产品,全村有大型农业自动化作业机械设备10台套,小型农业自动化作业机械设备700台套以上,村内有龙塘水库、雁塘水库、丰水桥水库和官塘涧水库,内水储蓄丰富,且二峰灌溉主干渠从我村穿过,可以从高邮湖直接引水,外水调度便利。 工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已是不争的事实。我村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除本村原有的玩具、五金铸造、小型化工产品及农用防滑轮等传统产品外,我村超前谋划,筑巢引凤,先后征地400余亩,又有12家企业落户我村。投资总额超亿元,其中欧力德公司、天广公司先期投资在两千万元以上,这些企业中已有5家企业已经投产,其他企业正在积极安装调试。目前工业集聚区的主要产品有:线缆仪表、医疗用品、电子、玩具、建材等新型产品。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的园区服务”是我们村两委的根本宗旨。在企业征地、规划、供电、排水等方面我们全程参与,淡化管理,强化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企业顺利施工投产。同时,我们严格把关,注重企业的产业结构,筛选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资金实力雄厚、无污染非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入驻我村。 村“两委”全心全意谋发展的工作作风,也必将换来丰厚的回报,所有企业建成后都将是花园式工厂,预计全部企业投产后,将新增2000个劳动就业岗位。目前我村回家乡就业的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还由原来企业选择个人的单向选择发展成个人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局面。集聚区的形成不但给地方财政带来快速增长,还让农民的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去年我村人均收入达6000元,高出全镇的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蓬勃兴起。村内有六家综合性零售商店和一家批发性商店,基本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村民足不出村,便能购买到日常生活用品、各种新鲜蔬菜及家禽肉类食品。有规模性酒店一家,另有一家规模性酒店在建之中,有洗浴中心一处,垂钓娱乐项目两处,其它医疗、理发、托儿、客运等服务项目多家。 农民创业热情高涨。在党总支实施的“双培双带”活动中,出现了蒋琛、曹炳元等一批能人,带领群众创业,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根据中央提出的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为适应形势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在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下,我村率先一步,07年春开始,先后召开支部大会、群众代表会反复商讨,得出了符合我村的实际的新村规划方案,07年7月份已全面实施。规划点设计入住180户,建筑方式有农户自建、农户联建、建筑商代建等形式,对规划点内的基础设施采取农户自筹一些、建筑商垫一些,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扶持一些的筹资渠道。目前,主要通道及下水道已全部投入使用,两栋联建楼已开始交付,农户自建的楼房美观、实用、规划合理。 规划点的体育场、健身器材已申请体育部门给予支持,自来水、有线电视、手机村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都将在近期内开通。规划点内的卫生,幼儿园等公益性活动场所都在筹建当中。村级区划调整前的原六庙片的第二居民区和原龙塘片的第三、四居民区已全部启动,其中第二小区规划的50户中已有60%建成。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晏公村“两委”一班人一心一意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加强了村风建设,村民素质显著提高,村民发展意识增强,人际环境得到很大提升,开放、热情的晏公欢迎各界朋友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局,联系电话 13855016055,13965981812。 |
汴桥村 |
汴桥村由原关塘村和汴桥村于2007年10月合并而成,地处冶山镇东北部,大涧口水库上游。我村东与金集镇头墩村接壤、南与关塘社区毗邻,北与仁和镇芦龙社区交接,西与本镇宴公村相连,关塘通往芦龙的水泥公路贯穿全境。 全村土地面积5300亩、25个村民小组、630户、农业人口2459人,境内水利条件、电力资源优越。全村农业经济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常规农业为主,2012年农业人均收入8300多元。镇工业园区二期在我村征地700亩,现已完成各项后续工作,三期工程征地300亩已经落实。境内大小企业15家,上规模企业4家,主要是以玩具加工、建材、旅游工艺品为主,以翁庄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 村党支部现有支委7人,党员53名,下设5个党小组。2012年发展党员3名、建党对象1名。 |
高巷村 |
高巷村概况 冶山镇高巷村位于镇东部,2007年10月由原高巷村和原潘庄村合并而成。天仪公路横穿该村与金集镇岗陈村、芦柴村接壤,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649亩,人口3651人,下设27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庄,属丘陵地带,以传统农业经济作物为主。 该村现拥有不同规模企业8家,主导企业以玩具加工为主,工人就业率为40%,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 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8个党小组,59名党员。 高巷村是联贯仪征、扬州的主要纽带,通讯、交通十分便利,发展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村党总支一班人热忱欢迎广大客商来村投资共谋发展大业。 |
福胜村 |
福胜村概况 福胜村位于镇中部地区,由原大营村和福胜村合并而来。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3272人、875农户,下设村民组32个,属岗区丘陵地带,以传统农业经济作物为主。村现有大小企业4个,林场一个,主要以玩具加工为主。 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76名党员。 福胜村境内水力资源较发达,交通便利,天冶线横穿境内是皖苏的纽带。新农村小区建设位于天冶线路边,已形成一定规模。整个村风景秀丽,清新自然,是外来企业投资发展的宝地。 |
张巷村 |
张巷村概况 天长市冶山镇张巷村位于冶山镇西南部约五公里,是江淮分水岭,东、南、北分别与本镇的草洲村、冶山村和福胜村交界,西部与郑集镇接壤。205省道(金江公路)贯穿全境。全村辖3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840亩,714户,总人口2686人,53个自然村庄。张巷村沿金江公路建一工业园区,园区内有大小企业16家,2007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5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500万元,工业产值14000万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5100元。 农业以水稻和小麦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为辅,旱涝保收。林业从2001年开始以“建设绿色银行、营造生态家园”为指导思想,到2007年全村植树14.5万株,人均植树53株。花卉苗木基地86亩。水产以养殖大闸蟹、甲鱼、虾和鱼类等,每年销往苏南和上海等城市。 工业以建材和园区企业为龙头,园区内有安徽长兴集团、路料公司、开洲固家门业、永兴服饰、鼎鑫板业、金牛塑料业、免烧砖厂等,2008年可实现产值250000万元。 新农村建设是“滁州市示范村”之一,从2006年规划出一个占地126亩,可容260户农民集中的居住区。目前道路、自来水、电、电话、宽带、水泥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全部建成。超市、绿化、公共卫生设施正在筹建中。 张巷党总支下设农业和工业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6人。有农村六年制小学一所,村卫生室一所,冶山镇敬老院一所、有汉代古墓群一处、出土文物有木俑、陶器和怀镜等。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07年被天长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省委评为2005—2006年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五个好”党组织标兵。2006年被滁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被滁州市评为“2007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