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灵璧县 >> 朱集乡 >> 红旗村

红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红旗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旗村简介

  红旗村位于朱集乡北部,村庄紧靠201省道。本村人口3274人,750户,可耕地面积6000多亩,人均约2亩。辖10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共有党员63名。
   村两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村服务、为民服务,积极开展村中的工作。认真落实“五个载体”,带领全村人民依靠丰富的地区资源,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瓜菜、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村中的特色产业,并形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红旗村养猪厂,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村干部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323201 234000 -- 查看 红旗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红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双井村

  双井村位于朱集乡西北部,本村人口4303人,辖18个村民组,村党支部下辖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6名。女党员7名,村两委干部9人。 近年来,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自觉学习“-”重思想思想,-精神以及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能够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衰退 展规划,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村两委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  

苗河村

  苗河村位于朱集乡西北部,本村人口2750人,辖16个村民组,村党支部下辖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7名。女党员2名,村两委干部9人。几年来,在乡党委领导下,深入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找准农村党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抓突破抓完善,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创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强音,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进步。  苗河村与双井村、红旗村、朱集村、姜山村、潼山村、岳巷村、双杨村、星光村、固城村、刘寨村、张家村、湖光村相邻。  

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朱集乡北部,村庄紧靠201省道。本村人口3274人,750户,可耕地面积6000多亩,人均约2亩。辖10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共有党员63名。    村两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村服务、为民服务,积极开展村中的工作。认真落实“五个载体”,带领全村人民依靠丰富的地区资源,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瓜菜、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村中的特色产业,并形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红旗村养猪厂,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村干部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高。   

朱集村

  朱集村位于朱集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总人口4700人,辖6个自然庄,7个村民组,107名党员。近年来,朱集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党建系列活动,推进党建项目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美好乡村建设为主线,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新建设的中心社区初具规模,标准化住房200余户,可承载人口1000余人。2012年村集体经济增长较快,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姜山村

  姜山村位于朱集乡东南部,与浍沟相邻。全村总人口1960人,辖四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3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人,村两委干部8人。村两委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时组织活动,有清晰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齐心协力,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工作作风扎实,工作业绩受到群众认可,满意率达95%。村两委依靠其地域及农贸市场的优势,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带动村民致富。经过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全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生态文明度假村正在筹备之中,乡村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发展。  

潼山村

  朱集乡潼山村位于东南部,全村总人口2476人,辖六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下辖六个党小组,64名党员,女党员5人,村两委干部7人。村两委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按时组织活动,为全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近年来,在乡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潼山村发挥地域优势,明确经济发展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展农贸市场,通过各种途径带动村民致富。工作作风扎实,工作业绩突出,深受村民认可。经过不断发展,潼山村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斐然,在全乡居于领先位置。  

岳巷村

  朱集乡岳巷村位于东南部,全村总人口2225人,辖4个自然庄,7个村民组,44名党员。近年来,岳巷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2008年集体经济增长,人均收入4700元,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双杨村

  双杨村位于朱集乡东部,总人口2882人,辖6个村民组,村党总支共74名党员,女党员4人,村两委干部7人。双杨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不断增长,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满意率较高。工作作风扎实,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拥护,全村综合治理等各项事业在全乡居于领先地位。  

星光村

  星光村人口3896人,耕地面积3748亩,辖10个村民组。村干部7人。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不断增长,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满意率较高。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   

固城村

  朱集乡固城村位于南部,全村总人口2048人,辖九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下辖6个党小组,53名党员,女党员3人,村两委干部3人。村两委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按时进行组织活动,有清晰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受到群众喜爱,满意率达95%。村两委依靠其地域及农贸市场的优势,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带动村民致富。经过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乡村文明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刘寨村

  刘寨村概况    刘寨村总人口4328人,辖12个村民组,党总支下辖六个党小组,党员80名,女党员5名,两委干部11人。    刘寨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党的基本政策方针,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村两委投影度健全,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能够结合村飞速 制定切实的经济发展思路,村两委成员有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   

张家村

  朱集乡张家村位于东南部,全村总人口2250人,辖5个自然庄,10个村民组,44名党员。2008年人均收入2600元。    近年来,张家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2008年集体经济增长,人均收入4700元,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湖光村

  湖光村概况       湖光村位于朱集乡西部,老汪湖畔。总人口3614人,辖14个村民组,村党总支共76名党员,正式党员数73人,预备党员3人,女党员8人,村两委干部7人。    湖光村党组织成员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形成五千亩老汪湖淡水蟹养殖基地,远销省内外,颇具影响力。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不断增长,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满意度较高。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一致称赞,党组织业受到了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  


红旗村特产大全




红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