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滁州市 >> 天长市 >> 万寿镇 >> 百子村

百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百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百子村简介

  百子村东临洋湖,西南同忠孝村接壤,北有白塔河流过,东北同张安村相邻,地势中间高,两头低,是个典型的半岗半圩地区。全村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72人,2718个劳动力,耕地面积5128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
  百子村由于圩区面积大(2000多亩受淹),沿洋湖有8个小圩(陈庄圩、同兴圩、薛庄圩、徐庄圩、陆庄圩等),沿白塔河有5个小圩(刘庄圩、陈庄圩、蔡云圩、段桥圩、石桥圩)。由于堤埂低,每年虽投资整修,但基础设施相当薄弱,从而导致每年防汛排涝任务艰巨,逢大水的年景村民的防汛排涝的负担相当重,农田受淹受涝相当严重,损失很大。
  百子村是万寿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有全市闻名的万寿中学,有教学设备齐全的万寿小学,有万寿镇医疗中心万寿卫生院,万寿机械公司和荣生公司,是万寿镇两大龙头企业,年产值近亿元,创利税1000多万元,解决我村剩余劳力就业1000多人,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有力推动于我村的个体企业的发展。
  百子村是万寿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动群众,力争多方面支持和帮助,以集镇规划为中心,扩建了万寿镇二道街工程,改变了万寿镇面貌,使我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百子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80名党员,女性党员8名。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其中中专以上文化3人,高中文化8人,党支部改变党员学习条件,有一个固定学习场所,备用400多册的图书,供党员和群众阅读,使党员和群众有学习科技知识的场所。
  百子村是万寿镇的交通中心,天万线贯穿全境,天汊线是通往高邮湖的唯一条路。2006年在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百子到万寿水泥路通各队,砂石路网通往各队的村民居住庄头,便利了村民生活、农业生产,促进了百子村的经济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181113 239000 -- 查看 百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百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百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万寿社区

  万寿社区坐落在万寿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总长约6公里,东止百子村翁庄队,南止万寿机械公司新厂区,西止万寿机械公司老厂区,北止万寿机电站,辖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   社区内有贸易市场两处,各行政事业单位坐落在区内,共有大小企业15家,从事经商户20户。   社区有城镇户口人员385人,农业人员1200人,干部工人2500人。  

忠孝村

  忠孝村位于万寿镇西部,南与仁和镇王桥村、芦龙村,西与天长镇赵庄村、西安村、红星村接壤。全村有33个村民小组,户数1216户,人口4416人,耕地面积7596亩,是个半岗半圩地区。该村有大小圩9个,有1座国营忠孝电灌站,12座村民组自提站,2座小型水库(即陆庄水库、张庄水库),占地面积为210亩,能灌溉6个村民组。    忠孝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4个党小组,112名党员(其中有6名女党员),有活动场所三间,办公室二间;党员文化结构:高中16人,初中51人,小学45人,年龄结构:40岁以下12人,50岁以下22人,60岁以下54人,60岁以上24人,党员办企业有15人,在企业中上班有36人。   该村有一所中心小学,教育二层二十间(含一所幼儿园),有学生150余人;企业十二家,分别是荣生公司、云宽机械公司、伟业集团、天时插秧机有限公司、盛达机电公司、万寿建材厂(忠孝轮窑厂)、何坝玩具厂、安琪玩具厂、何坝制品厂、戊桥手套厂、戊桥制帽厂、荣生玻璃厂,一个养猪基地,以上企业占地面积为600亩,人数近1500人,人均收入在0.9万元,被镇上称为“龙头企业、工业村”。    该村2008年有2832人劳务输出,分布上海、天津、沈阳、南京等地,主要打工、经工经商,年收入增加到人均5300元,去年在工农业劳务输出我村人均收入在6685元,总的来说忠孝村2009年工业上更有新气象。  

百子村

  百子村东临洋湖,西南同忠孝村接壤,北有白塔河流过,东北同张安村相邻,地势中间高,两头低,是个典型的半岗半圩地区。全村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72人,2718个劳动力,耕地面积5128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   百子村由于圩区面积大(2000多亩受淹),沿洋湖有8个小圩(陈庄圩、同兴圩、薛庄圩、徐庄圩、陆庄圩等),沿白塔河有5个小圩(刘庄圩、陈庄圩、蔡云圩、段桥圩、石桥圩)。由于堤埂低,每年虽投资整修,但基础设施相当薄弱,从而导致每年防汛排涝任务艰巨,逢大水的年景村民的防汛排涝的负担相当重,农田受淹受涝相当严重,损失很大。   百子村是万寿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有全市闻名的万寿中学,有教学设备齐全的万寿小学,有万寿镇医疗中心万寿卫生院,万寿机械公司和荣生公司,是万寿镇两大龙头企业,年产值近亿元,创利税1000多万元,解决我村剩余劳力就业1000多人,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有力推动于我村的个体企业的发展。   百子村是万寿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动群众,力争多方面支持和帮助,以集镇规划为中心,扩建了万寿镇二道街工程,改变了万寿镇面貌,使我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百子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80名党员,女性党员8名。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其中中专以上文化3人,高中文化8人,党支部改变党员学习条件,有一个固定学习场所,备用400多册的图书,供党员和群众阅读,使党员和群众有学习科技知识的场所。   百子村是万寿镇的交通中心,天万线贯穿全境,天汊线是通往高邮湖的唯一条路。2006年在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百子到万寿水泥路通各队,砂石路网通往各队的村民居住庄头,便利了村民生活、农业生产,促进了百子村的经济发展。  

张安村

  张安村位于白塔河之南,东与汊河村毗邻,南与洋湖相近,西与百子村接壤,是个地面高程起伏比较大的村,最高地面高程近20米,低涯处高程仅5.5米。全村有26个村民组,1008户,人口3969人,耕地面积5632亩,是个人多地少的中型村。    全村内有公路22条(万汊水泥路走我村穿心而过,交通比较方面),其中沙石路6条,水泥路2条。   村内有两座国营排灌站,18座村民自提站,由于地形起伏大,每年的抗旱、防汛任务相对繁重,农田受淹受涝面积较大。全村有大小圩堤近15个。   全村人均收入2008年近5000元,相对较低,主要来源劳动力在外打工和经工经商,基础工业比较薄弱,村内只有四家规模不大的玩具厂。   张安村内有市级变电所一座,小学二所,在校师生360余人,校舍是比较正规的楼方,基础教育相对扎实,每年考核名列全镇前列。   村党总支下设第一、第二、第三个支部,9个党小组,6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3名,党员平均年龄相对较高,急需培养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入党。   新的张安村民风淳朴,文明礼貌,团结互助,正以豪迈的热情进行着新农村建设。   

汊河村

  汊河村位于白塔河之南,洋湖之北,东临高邮湖,是个三面环水中间高的圩区。全村有17个村民组,人口2488人,耕地5000余亩,是个人多地少的小村。在5000余亩耕地中有易淹易涝面积约3000亩,主要集中在沿洋湖片和沿高邮湖、白塔河片的“三圩四洼”(即汊河圩、杨洼圩、金庄圩和邵家涧、张家洼、钱家涧、老洼套)。全村有两座国营排灌站,16座村民组自提,高邮湖、白塔河大堤有7座涵闸。   汊河村虽处于淮河流域,国家每年投资兴修水利资金不少,但相对汊河村的水利建设的需要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基础设施相当薄弱,从而导致每当汛期来临防汛排涝任务相当艰巨,每逢大水年景,村民的防汛排涝的负担相当繁重,农田受淹受涝相当严重。    汊河村是有2848人的小村,2008年人均收入在5100元左右,主要来源于劳动力在外打工,全村有在外务工人数700余人,无基础工业,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长毛绒玩具加工企业。   汊河村党总支下设第一、第二两个支部,9个党小组,53名党员,其中有5名女党员,党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现有1名本科大学生,1名大专毕业生和1名在校学习大专生。村总支活动场所在-姜培国的帮助下有所改善。   汊河村有一所小学,在校学生140余人,原校舍破落,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姜书记和全村人民共同努力,于2008年底建成8间标准化教育,软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提高。   国家在2007年投资建成了一个自来水厂,基本上解决了全村人民吃干净水、放心水的问题。   汊河村交通偏远闭塞,近年来在国家和上级大力支持下,修一条四米宽的水泥路与镇相通,还修了一条甲塘至金庄的沙石路,在-姜培国的帮助下,先后修建了汊河水泥路、张庄、卢庄、林塘、卢庄、钱庄沙石路,其余皆为土路。   汊河村三面环水,自然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文化底蕴深厚,有百年古街汊河街,百年古刹北胜寺,百年牌坊,留有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足迹和传说,还有正在扩建的千亩林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亟待开发。  


百子村特产大全




百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