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村人口5250多,1100户,13个自然庄,耕地面积7286亩,党员人数126人,其中2人为预备党员,2012年集体经济收入20000元。
一、提高认识,抓好班子自身建设
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伊始,村党总支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是落实党建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有效载体。同时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的村党总支党建工作领导小组 灵光村党组织一班人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团结协作,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好。
二、认真落实“六个载体”,为群众搭建致富平台。
“六个载体”是指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流动党员管理。在“双培双带”活动中,灵光村坚持创新,用活载体,抓好“双培”,促进“双带”,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全村共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六期,培训25人次;举办发展能手培训班三期,计26人次。全村发展能手中,入党积极分子4人,已发展党员2人。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该村有意识地让发展能手参与村务管理,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全村已有3名发展能手被培养选拔为村干部。
三、明确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经济工作
大道理小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村党组织一班人始终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立了“积极调整种植业,发展养殖业,开发旅游业,兴办工副业,发展集市贸易,鼓励劳务输出”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引导农民既重务工就业,更重自我创业,大力创造条件,引导外出务人员返乡创业,加大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力地带动了村内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纯收入10000元以上。由于该村班子强,风气正,战斗力强,各项工作都比较先进,上上下下评价较高。2009年乡党委授予“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付贤林被乡授予“优秀党组织书记”称号。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灵光村党组织决心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给上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3205 | 234000 | -- | 查看 灵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虞姬村 |
虞姬村位于灵璧县城东部,与泗县长沟镇接壤,303省道穿村而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虞姬墓,座落在村内,是安徽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县共建美好乡村重点村,人文环境较好。全村共有土地9910亩,耕地面积7536亩,人口5340人,辖九个自然庄,十一个村民组。党员105名,8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十一名预备党员三名。全村以农业及农贸服务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村内有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 全村有五保户18户,低保户96户223人,残疾人困难户26户。 目前,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我们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明确我村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争创一流,打造4A旅游景区”,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我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 虞姬中心社区位于宿泗公路北面,老塘河两侧,虞姬文化园对面,采用虞姬文化园相近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园融为一体。总规划占地面积约800亩,建设安置小区23000平方米,住宅小区60000平方米,楚汉文化商业街38000平方米。 社区规划配套建设幼儿园,卫生医疗所,农贸大市场,文化站,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健身休闲广场,4个小型生活广场等,沼气无公害化处理公厕3座,内设垃圾中转站1座,污水处理站1座。社区排水实行雨污水分流,两水入河,污水净化处理。 社区以创建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的新型农民安居小区为目标,主要打造集生态、度假、旅游观光区及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综合区。 社区对生活居住与商业进行统一,合理的功能分区及建筑景观设计,小区内设环形道路。道路宽敞,绿树成荫,主干道10米,次干道6米,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生态宜居的中心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安置农民1800户,8000多人。将大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有效解决“空心庄”土地闲置浪费和农民乱占地,乱建房的问题,也可节约土地860亩。目前,安置小区,楚汉文化街已经封顶,公厕、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已建成投入使用。新购置垃圾中转自卸车一辆,手推车26辆,垃圾桶280个,完善了垃圾收集网络体系。 虞姬村名字来源于虞姬墓,相传虞姬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这即是虞姬村的来源。 |
灵光村 |
灵光村人口5250多,1100户,13个自然庄,耕地面积7286亩,党员人数126人,其中2人为预备党员,2012年集体经济收入20000元。 一、提高认识,抓好班子自身建设 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伊始,村党总支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是落实党建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有效载体。同时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的村党总支党建工作领导小组 灵光村党组织一班人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团结协作,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率较好。 二、认真落实“六个载体”,为群众搭建致富平台。 “六个载体”是指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流动党员管理。在“双培双带”活动中,灵光村坚持创新,用活载体,抓好“双培”,促进“双带”,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全村共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六期,培训25人次;举办发展能手培训班三期,计26人次。全村发展能手中,入党积极分子4人,已发展党员2人。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该村有意识地让发展能手参与村务管理,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全村已有3名发展能手被培养选拔为村干部。 三、明确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经济工作 大道理小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村党组织一班人始终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立了“积极调整种植业,发展养殖业,开发旅游业,兴办工副业,发展集市贸易,鼓励劳务输出”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引导农民既重务工就业,更重自我创业,大力创造条件,引导外出务人员返乡创业,加大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力地带动了村内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纯收入10000元以上。由于该村班子强,风气正,战斗力强,各项工作都比较先进,上上下下评价较高。2009年乡党委授予“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付贤林被乡授予“优秀党组织书记”称号。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灵光村党组织决心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给上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黄岗村 |
黄岗村位于虞姬乡东部,村委会坐落于乡政府东200米左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6个自然庄,660户,总人口约3100人,土地面积总计约3950亩,其中耕地面积比重较大。全村共有党员61人,村双委成员6人,其中大多数党员文凭都在初中以上,统筹协调能力强 黄岗村与虞姬村、灵光村、玄庙村、陈埝村、后桥村、凌巷村、范桥村、田万村、朱桥村相邻。 |
玄庙村 |
玄庙村 玄庙村概况 玄庙村人口4800人,耕地面积10560亩,党员数72人,2007年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 近年来,玄庙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能认真学习“”-“重思想,-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有明确清晰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
陈埝村 |
虞姬乡陈埝村位于虞姬乡北部。全村总人口3762人,辖7个村民小组,村党组织下辖6个党小组,71名党员女党员8人。村两委干部7人。 近年来,陈埝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去,为全体的发展稳定下坚实的组织基础。2007年集体经济增长,实现人均收入5000元。 |
后桥村 |
后桥村:位于灵璧县城东部,与泗县长沟镇接壤,老塘河、新汴河从该村境内流过。全村共有土地8600亩,耕地面积8300亩,人口7400人,辖8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 |
凌巷村 |
凌巷村人口3174人,耕地面积6984亩,党员数72人,2007年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 凌巷村党组织近年来按时开展组织生活,组织党员系统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济发展思路清晰,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群众满意,自觉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按时进行组织活动,有清晰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受到群众喜爱,满意率达95%,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 |
范桥村 |
范桥村位于虞姬乡西北侧,距灵璧县城约十公里,距虞姬乡政府五公里。辖有十个自然村,划分为十个村民小组。村内有中学1所,有2所小学。范桥村人口8807,耕地11800亩,其中党员79人。2011年人均收入2000元。范桥村党组织能团结和带领村委会和全村群众认真学习党的-精神,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制度健全,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经济发展思路清晰明确,并且切实可行,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 |
田万村 |
田万村位于虞姬乡北部,4818口人,耕地面积6985亩,党员118人,2011年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 田万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想以及-精神,和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本清晰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本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群众满意。 田万村与虞姬村、灵光村、黄岗村、玄庙村、陈埝村、后桥村、凌巷村、范桥村、朱桥村相邻。 |
朱桥村 |
朱桥村人口3341人,耕地面积4569亩,党员数73人,5个自然庄,2012年集体经济收入15000元。 朱桥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不断增长,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满意率较高。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