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社区成立于2009年12月,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四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2栋,住户1590户,常住人口5731人,流动人口110人,辖区单位14个,其中机关7个,医院3个,非公有经济组织1个,个体商业网点1个,有志在愿者队伍1个,50人。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8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2人,支部书记于其连、男、大专文化,县人大代表,2007年被评为县优秀党务工作者,2008、2009年被评为镇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孟凡娟,女、党员、中专文化程度,2007、2008、2009年度被评为镇优秀0员。2010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村干部。
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支部现有党员43名,其中妇女党员14名,流动党员1名,离退休党员4名,党员学历大专以上1名,中专以上12名,初中以上11名。
三、党建工作经费情况
党建经费自筹资金,没有实行“费随事转”。
四、活动阵地情况
社区现有办公楼200平方米,属社区所有,三楼设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棋牌室、图书室;二楼配有为民-大厅、电脑两台及空调设施,资金来源于房屋租金。
五、区域化党建工作
加强和驻地单位共驻共建,和辖区单位签定了共驻共建协议,辖区单位党员324名,并经常与辖区单位座谈,“共驻共建”、“三进社区”大大的拉近了与辖区单位的距离。
六、党建工作
我们社区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执行党的六针、政策,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讨论研究社区的有关事宜,经常走访困难群众,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每年至少发展2名党员,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
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励,将党建工作做的更好,真正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4100 | 234000 | -- | 查看 北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周社区 |
大周村位于泗城镇政府西北角1华里处,石梁河、奎濉河、小黄沟紧拥该村,一条12华里的水泥路从村中间穿过,土地面积16300亩,人口6547人,全村109名正式党员,本村于2010年9月份设置了一个党总支和三个分支部,3名发展对象,8名流动党员,村部现有标准化办公室8间,200平方米,设有支部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室、支部书记室、治安调解室、为民服务代理室、计生服务室,备有全新的办公桌椅及会议桌,远程教育设施齐全,正常开展支部的各项活动,重抓党员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鼓励外出务工党员学一技之长返乡创业,积极组织400名闲散劳力外出务工,年增收350万元左右,引导留守村民看家创业,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 自区划调整后,村两委班子团结,工作井然有条,并通过支部扩大会议及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使村民言行有规可循,村委调处工作有规可依,大大降低民事纠纷的发生,现村民安居乐业,并以饱满的热情大步迈向小康生活。 |
虹乡社区 |
2015年,泗城镇撤销三王村,设立虹乡社区。 虹乡社区辖三里朱、三里孟、陶宅、三王、马庄、老许庄、小许庄7个自然村,下设七个村民小组,面积5.66平方公里,人口3267人,党员53名。 在过去的2012年里,虹乡社区的各项工作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表彰,被评为泗城镇思想工作先进单位、信访稳定先进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武装工作先进单位、民生工程先进单位、政府工作先进单位。其中王广成、朱圣夫被评为优秀党员,张鸿翔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
三湾社区 |
三湾社区成立于2012年5月,由三湾村改设而成,现在大家看到的三湾社区服务中心是去年7月筹建的,2012年底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设有党员服务,居民健身、社区书屋、QQ通网服务中心等41个服务项目,现有工作人员13名,实行“网格化”管理、开放式办公、窗口式服务,为民服务全程代理。 三湾社区南有新汴河,北有奎濉河,中间有我们著名的隋唐大运河,以隋唐大运河为中心,我镇提出了一河两园的发展思路,大运河以北为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发展到3万亩,有优质瓜菜园、蓝莓生态园、杭白菊生态园、虹浦荷风园、蜜恋草莓园、干杂果采摘园、优质脱毒山芋良种繁育基地,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形成了“六园一基地”的发展格局。大运河以南为泗城镇民营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有各类企业家45家,生产值达608亿元,去年实现税收2600万元。另外,社区内的泗州华府、农贸大市场等商住小区正在施工建设,思源学校及各条道路即将开工建设。 三湾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我们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以人口为基数细化社区网格单元,明确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整合社区各类力量,充分调动老党员、老干部、热心群众的积极性。根据各管理服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全面掌握网格内实有人口详细情况,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各类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对低保对象、空巢老人、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定时巡访,及时掌握生活状况;收集网格内综治、信访、房屋出租、计生、民政、就业、安全生产及党建等社会事务各类基础信息。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网格划分及住房及人员及信息统计工作,社区共细分为12个网格单元。目前正在展开住户信息入户核查工作,以求进一步明晰各户详情,为下一步数字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社区网格化管理将有效实现管理服务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化、促使社区工作更扎实,矛盾化解更及时,治安防线更牢实,信访秩序更规范,社区服务更深入。 社区党建工作率先实施了网格化管理,根据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原三湾村、陆李四个区域,划分为四个党支部,四个党支部下面设置10个党小组,各小组组长为网格长,下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实现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的全覆盖。 三湾社区红十字会成立于2012年10月,成立以来,积极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治病知识,开展了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积极提倡居民输血造血,并多次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组织社区义诊、卫生救护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服务大厅:三湾社区服务大厅设有党建工作、民生工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8个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明确各项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专人专岗与全程代理相结合,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工作人员规范、守则、及时将居民办理材料报送相关部门,切实为民办事、为民服务,力争各项服务满意率达100%。 QQ通网络服务中心:为方便居民诉求,三湾社区设置了QQ通网络服务平台,现有QQ会员80多位,社区网络员通过QQ群与居民QQ互联相通,定期公布新的服务政策和服务内容。社区居民通过QQ咨询相关政策和问题,表达各项诉求,网络员通过QQ处理一般性工作,可以当场答复事项,网络员通过QQ群及时答复诉求人,对于不能及时答复的事项,网络员做好登记,时候报相关领导审批,安排相关责任人落实或报上级管理部门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和结果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回复诉求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既方便了居民办事,同时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三楼会议室是我们三湾社区培训中心,为农业园区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为工业园区培训产业工人,同时也是社区党员群众议事活动场所。 |
东关社区 |
东关社区成立于2009年9月,由原康梁居委与东关居委合并而来,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片区4个,居民住宅楼90栋及平房住户2700户,常住人口5700多人,流动人口4400多人,辖区单位8个,学校3个,幼儿园3个,医院2个,个体工商业网点280个,志愿者服务队伍一支50人。社区党支部委员5人,两委干部13名,其中党员9名,非党员4名,女同志6名,社区党支部党员数76人,预备党员2人,驻社区单位党员数300人。 东关社区位于泗城镇东大门,东至开发新区,西至汴河社区,南到恒尤社区,北至三王社区,交通便利。一条美丽的隋唐大运河从辖区内东西穿过,河水清澈,两岸垂柳依依,环境优美.社区总人口6980人,社区两委干部13名,工会、青年、妇联、治安、调解等组织健全,党员92名,设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4个,有10个小区。 办公用房面积500多平方,建有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学校、警务室、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站、低保站和老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爱心捐助站等,并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社区志愿者队伍等为民、帮民、助民各类组织。 2012年城市生活E站正式投入使用,一处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大厅改善了我们服务环境,内设有服务大厅、图书室、心灵花园、儿童乐园、E智空间、生活指导室、妇检室、健身房。 近年来,东关社区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逐渐改变了工作作风,转变了服务理念。努力形成“以服务理念管理社区,以创新理念发展社区,以经营理念支撑社区,着力打造和谐型、活力型、发展型三型社区”,切实解决好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打造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风尚文明的新型社区。连续几年获得泗城镇目标考核一等奖,党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先进单位。 |
西关社区 |
西关社区成立于2009年8月份,由原西关居委转为社区,位于泗城西郊,303省道贯穿东西,东临花园井社区、南关社区,南面与高尤社区接壤,西面和北面与朱桥社区毗邻,西南靠经济开发区。辖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4700多人,总户数1200多户。辖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左右,下辖3个小区,住户1267户,人口3993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9人,公会、青年、妇联、治安、调节等组织健全,辖区内入驻数十个企事业单位,单位党员128名,社区直管党员54名,西关社区党支部逐步向文化素质高、人员年青化发展。 社区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办公用房140多平方米,建有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学校、警务室、图书室等。切实解决好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打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雅,风尚文明的新社区。 西关社区居委南面有柳沟,北靠小汴河,水流环绕,流至护城河,直通石梁河。交通便利,和桥路、河柳路、梁园路贯穿东西南北,形成一个路成网、柳成行,地理环境优雅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同时汽车站、中心校、气象局、物质局、农机公司、变电所、医药公司等多家单位遍布西关辖区,为泗城的经济和投资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西关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服务群众和促进发展为重点,努力形成以”服务“理念管理社区,努力打造“和谐型、活力型、发展型”的三型社区。 西关社区居委会本着为民服务、创建和谐社区的思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引导居民走致富之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社区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蓬勃的发展,同时主动与辖区单位共同协作,积极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为创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便利”的新型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
南关社区 |
泗城镇南关社区居委会位于泗城南大门,东起登达雅苑东侧,西至一运公司,南起二中新村、幸福新村,北至南一环路,辖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总人7800多人。省重点高中泗县二中坐落于本辖区内。辖区居住党员共472人。 社区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办公用房400多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活动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警务室、人民调解室、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站、中老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图书室等。自2003年以社区为主体成立了治安 巡逻队、社区志愿者队伍等、为民、帮民各类组织。 近年来,南关社区利用招商引资,对旧城进行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服务居民、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思路,使社区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连续被县级评为先进单位。并采取灵活运作的方式与入驻单位共同协作,积极开展社区共建活动。使社区内广大居民切实得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抚、残有所助、孤有所靠、体有所、难有所帮、贫有所剂”的良好服务,为创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便利、人际关系和睦相处”的新型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
北关社区 |
北关社区成立于2009年12月,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四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2栋,住户1590户,常住人口5731人,流动人口110人,辖区单位14个,其中机关7个,医院3个,非公有经济组织1个,个体商业网点1个,有志在愿者队伍1个,50人。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8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2人,支部书记于其连、男、大专文化,县人大代表,2007年被评为县优秀党务工作者,2008、2009年被评为镇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孟凡娟,女、党员、中专文化程度,2007、2008、2009年度被评为镇优秀0员。2010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村干部。 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支部现有党员43名,其中妇女党员14名,流动党员1名,离退休党员4名,党员学历大专以上1名,中专以上12名,初中以上11名。 三、党建工作经费情况 党建经费自筹资金,没有实行“费随事转”。 四、活动阵地情况 社区现有办公楼200平方米,属社区所有,三楼设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棋牌室、图书室;二楼配有为民-大厅、电脑两台及空调设施,资金来源于房屋租金。 五、区域化党建工作 加强和驻地单位共驻共建,和辖区单位签定了共驻共建协议,辖区单位党员324名,并经常与辖区单位座谈,“共驻共建”、“三进社区”大大的拉近了与辖区单位的距离。 六、党建工作 我们社区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执行党的六针、政策,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讨论研究社区的有关事宜,经常走访困难群众,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每年至少发展2名党员,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 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励,将党建工作做的更好,真正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
花园井社区 |
花园井社区概况 花园井社区成立于2009年8月份,由原来的一、二居委合并而来,位于泗城镇西环城河两岸,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下辖9个小区,人口5740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0人,工会、青年、妇联、治安、调解等组织健全,辖区内有36个县直单位入驻,单位党员1589人,居住社区党员611人,社区直管党员87人。 社区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办公用房480多平方米,建有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学校、警务室、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站、低保站和老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图书室、爱心捐助站等,并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社区志愿者队伍等为民、帮民、助民各类组织。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泗城镇党委、政府的关心领导下,花园井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服务群众和促进发展为重点,努力形成“以服务理念管理社区,以创新理念发展社区,以经营理念支撑社区,着力打造和谐型、活力型、发展型三型社区”,切实解决好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打造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风尚文明的新型社区。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安徽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计划生育工作示范社区、市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
朱桥社区 |
朱桥社区居委会位于泗城西郊,居民分布在古汴河和303省道两侧,总户数1432户,总人口5247人,共6个自然庄,面积约2.3平方公里。 朱桥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47名,5个党小组,社区居委会有专职工作人员7名,民兵、调解、妇联、青年等组织健全。 本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不断完善计生,调解治保,安全卫生,低保老龄,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队作用。是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 朱桥社区根据群众实际需要,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发挥我们资源优势。着力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有图书阅览室、培训室、棋牌室、幼儿园、蓝球场等配套设施为居民学习,娱乐提供活动场所。 朱桥社区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抵制邪救的良好气氛。社区卫生整洁,公共场所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倡导了文明树立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持之一垣。社区居民全体素质提高。对社区认同感增强,积极参于新社区的建设,社区剩余劳力得到合理安排。我们通过各项服务,宣传教育更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居委会于居民,辖区各单位管理相处的极其融洽,居民于居民之间和睦相处,居民文明程度进步提高,朱桥社区变地更加和谐文明,有效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
汴河社区 |
汴河社区位于泗城老城区一环路内,地处泗城购物、休闲娱乐最繁华地段,西起人民路,东至东环城河,南至南环城河,北至北环城河;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2800多户,近10000多人;辖区内有阳光、东苑小区、东港花园、渔圆小区、健康小区、学仕苑小区等居民生活小区;驻辖区企、事业单位23个,政府职能局、委8个;学校及幼儿园8所;医疗服务所5个,辖区内拥有虹都大厦、文庙商城、泗州商厦、佳美嘉购物中心、泗州商城等大型商业网点;另外,还拥有初具规模设施完善的泗州广场等供泗城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文化场所。目前,社区机构设施完善,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60人,在职工作人员10人,社区办公室位于中城街东段,学仕路西侧。 |
高尤社区 |
高尤社区位于城区正南方,素有泗城“南大门”之称,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9月,辖区16平方公里,现有16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4栋,住户2675户,常住人口7561人,流动人口55人,辖区单位29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学校1个,医院1个,个体工商网点116个,有志愿者队伍1支,共50人。社区支部委员5人,两委干部9人,其中党员8人,非党员1人。社区共有党员数75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注重加强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网络,目前,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达320多平米,建有党建、劳动保障站、医疗卫生站、计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社区科普学校等服务组织。 社区党委在工作实践中,紧紧围绕以为居民服务、为党员服务、为困难群体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而扎实开展工作,为社区困难群体服务,组建了80多人参加的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常年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社区服务、社区共建、民主自治,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随着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先后成立了“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图书室”、 “法律援助接待站”、“社区低保工作站”、“社区矫正基地” 等服务机构。形成了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社区环境整洁优雅、社区治安形势良好、社区服务形式多样的良好氛围。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使社区步入“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制度配套、管理有序、服务高效”的良性循环轨道。 |
四里桥社区 |
泗城镇四里桥社区位于泗城镇北段104国道边,是泗县的北大门,交通便利,地域广阔。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社区共约2000余户,人口7254人。 成立以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为民服务作用,突出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以活动为载体,拉近居民群众的距离,为创建和谐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泗城镇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包点干部的精心指导下,在辖区单位及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工作人员团结一致,拧成一骨绳,较好的完成了泗城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
胡陈村 |
一、基本概况 胡陈村,位于泗城西部,距县城12公里。南接303省道,北临奎睢河。下辖9个自然村,人口430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500人左右。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党员95人。村内现有耕地14000多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种养大户不断增多。新建550平米村级活动场所,设有图书室,计生服务室等,功能较为齐全,建有一所卫生室,基本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村两委带领群众,以科学发展为引领,创先争优,着力打造和谐文明村庄,村容村貌迅速改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组织有力,班子和谐,有凝聚力。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发展的怎么样,发展的方向如何,主要看村两委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没有一个好班子,什么工作都开展不好。胡陈村班子整体团结,总支书记为人厚道,老成稳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基层棘手问题,作风民主,廉洁节俭。其他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群策群力,扎实认真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团结就是力量,有利于形成一致的工作方向和推动力量,提高工作效率。两委成员见到问题不推诿,对待责任不推脱,面对利益不争抢,表率作用发挥良好,社会评价较高。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村两委带领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探索谋划全村发展方向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走科技发展之路,走规模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胡陈村耕地面积较多,人均达3.2亩,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村民踊跃尝试种植一些农作物新品种,逐年增加土地的产出价值。畜牧养殖大户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带动作用日益彰显。返乡创业的人数不断增多,村民增加收入渠道多样化、专业化,村民的生活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生活的方式更加文明,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村级功能较为完善。并村前原两个村的村部破旧不堪,位置偏远,干部无办公桌椅,群众无活动场所。两委成员积极谋划,多方筹措资金,建成550平米的村活动室,配齐了办公桌桌椅,设立了为民服务代理办公室、图书室、电教室、计生保健室等多个服务场所,村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两委班子充分利用本村条件和上级政策,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工程。筹资29万元修铺彭武水泥路4000米。利用民生工程项目修铺胡城到大苗水泥路3000米。多次到有关单位申请资金近十万元,修铺彭武路到学校水泥路近300米,争取扶贫项目铺设胡陈水泥路1100米。修铺全村砂石路共11900米。大中小桥35座,新建涵管桥80个。疏通疏通中小沟35条近50000米、打井130眼,80%的田块做到旱涝包收,合作医疗正在稳步运行,参合率达98%以上。各种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该到位的全部到位。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大吴村 |
大吴村位于泗县泗城镇西部,由原彭铺村、周庄村、大吴村整建制合并,辖周庄、大吴庄、小胡庄、小黄庄、庄庄、彭铺、庙庄、河北张、高圩9个自然村,村民小组22个,面积12.36平方公里,人口4998人,1100户,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原大吴村小胡自然村。村现有耕地11000余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和红薯,2012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现有在职村干部11人,设有村党总支1个,村支部3个,全村共有党员136人,其中预备党员5人,女性党员26人。 |
关庙村 |
关庙村位于泗城镇西5公里处,303省道穿村而过,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186人,党员123人,土地13600亩,设有一个党总支和三个党支部(关庙村种养协会支部、关庙村党支部和关庙村商贸支部).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我村围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农业示范村”的主题,坚持“率先转变产业结构”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庙村与胡陈村、大周社区、虹乡社区、大吴村、三湾社区、东关社区、西关社区、南关社区、北关社区、花园井社区、朱桥社区、汴河社区、高尤社区、四里桥社区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