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村由区划调整前原三界村、街北村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三界村。全村共24个村民组,村址设在原界北村村部。我村位于104国道旁,交通便利,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小麦、甜叶菊等,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
三界村与小路村、张老郢村、西王村、碾城村、郑岗村、梅郢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82101 | 239000 | -- | 查看 三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小路村 |
小路村总人口2059人,耕地面积2510亩,共12个村民组,村部设在南李组。主要栽植树木,经济作物有:小麦、花生、马铃薯、甜叶菊等。善良淳朴的小路村人民热情欢迎您! |
张老郢村 |
张老郢村由区划调整前原张老郢村、路东村整建制合并而成,村部设在下洪组,即原路东村村部。全村共有18个村民组,总人口2367人,耕地总面积3913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小麦、甜叶菊。近年来,在镇政府的指导下,我村大力推广甜叶菊种植,逐渐形成了以甜叶菊为主体经济作物的新生产结构。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年纯收入已超5000元。 |
西王村 |
西王村由区划调整前愿西王村与房郢村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西王村.总人口2771人,耕地面积4133亩,20个村民组,村址设在西陶即原西王村村部.主要经济作物有小麦、花生、紫薯山芋、甜叶菊等,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 |
碾城村 |
碾城村由区划调整前原碾城村 、严集村整建制合并而成,全村共12个村民组,总人口1976人,耕地总面积2278亩,村部设在原严集村村部。主要以国外松育苗和栽植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小麦、山芋、甜叶菊等。特色产业为苗木繁育,有国外松、银杏、法桐等十余个品种。畜禽养殖主要为肉鸡、肉鸭、鹅、鸽子等,年出栏肉鸡12万只、肉鸭2万只、鹅3万只。 |
三界村 |
三界村由区划调整前原三界村、街北村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三界村。全村共24个村民组,村址设在原界北村村部。我村位于104国道旁,交通便利,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小麦、甜叶菊等,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 三界村与小路村、张老郢村、西王村、碾城村、郑岗村、梅郢村相邻。 |
郑岗村 |
郑岗村由原区划调整前郑岗村、谢岭村、槽坊村整建制合并而成,村址设立在原郑岗村村部。现有人口3007人,耕地总面积3108亩,19个村民组。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花生、甜叶菊。 |
梅郢村 |
梅郢村位于三界镇中部,为镇政府所在地。因区划调整,2008年由原梅郢、蔬菜、新街三村合并组成,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示范村。 全村总面积19.83平方公里,下辖25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766人,965户,人均收入5100元。耕地总面积7260亩,其中水田2800亩,旱田4460亩,小二型水库2座(大宋水库、东里挠头坝水库),大小塘坝176面。 村室内景 全村现有正式党员100名,预备党员2名。流出党员15人,主要流向江浙沪等地区。我村坚持以“三级联创”、“双培双带”等活动为载体,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结合“一事一议”、“村村通”等工程,已基本形成镇、村、组、户相通的村级公路格局体系。我村大夏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于2007年启动,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建设完成,目前示范点内道路、路灯、绿化日臻完善,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中,待完工后将合计建成175套商住两用房,为我村乃至三界镇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车站梅苑小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配套设施正在完善。 民生工程建设 我村坚持调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坚持稳粮扩经,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花生、山芋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探寻蔬菜种植和猪、牛、羊养殖的新路子。 在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干部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下,我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先后获得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示范村、“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明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2010年度)、明光市“计划生育先进村”、三界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