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王村由原新前村、高王村、谭集村三个村组建而成,位于古沛镇东侧,有32个自然村,共有4063多人,990多户,农田8124亩,水、旱田各占50%,小型水库2座,当家塘30多面。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无籽西瓜、黑豆、粉署、甜叶菊等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是农户家庭养殖为主。
有党员103人,平均年龄53岁。党支部成员有4名,村委会共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3名是依法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
地理条件较好,“明—柳”公路、“古—高”公路从本村穿过,区位优势明显。
村两委有活动室是6间,村集体拥有“古—高”公路两侧绿化带树木600多棵法桐,380多棵杨树。村集体年收入约3000元/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82109 | 239000 | -- | 查看 高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高王村 |
高王村由原新前村、高王村、谭集村三个村组建而成,位于古沛镇东侧,有32个自然村,共有4063多人,990多户,农田8124亩,水、旱田各占50%,小型水库2座,当家塘30多面。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无籽西瓜、黑豆、粉署、甜叶菊等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是农户家庭养殖为主。 有党员103人,平均年龄53岁。党支部成员有4名,村委会共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3名是依法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 地理条件较好,“明—柳”公路、“古—高”公路从本村穿过,区位优势明显。 村两委有活动室是6间,村集体拥有“古—高”公路两侧绿化带树木600多棵法桐,380多棵杨树。村集体年收入约3000元/年。 |
楼张村 |
楼张村由原楼张村、亮山村、卢嘴村三个村组建而成,位于古沛镇东侧,有42个自然村,共有4020多人,990多户,农田8124亩,水、旱田各占50%,小型水库3座,当家塘40多面。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无籽西瓜、黑豆、粉署、甜叶菊等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是农户家庭养殖为主。 有党员105人,平均年龄53岁。党支部成员有3名,村委会共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3名是依法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 村两委有活动室是4间,村集体拥有绿化带树木400多棵法桐,380多棵杨树。村集体年收入约3000元/年。 |
大夏村 |
大夏村位于古沛镇东部,由原大夏林嘴两村合并而成,东与潘村镇接壤,全村19个村民组,530户,现有人口3100人,共有村干部5人,村民代表43人,党员75人。 大夏村有耕地4000亩,其中水田2000余亩,有山场林地200余亩,大小塘坝40多面。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花生、山芋为主。 |
白杨村 |
在明光市委组织部的批准下,明光市古沛镇于2008年2月25日召开了并村会议,在区划上将姚陈村、白杨村、常山村合并为一个村,村名为白杨村。 新的白杨村有人口5000多人,党员110余人,耕地约在12000亩地左右,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无籽西瓜等。其中无籽西瓜是古沛镇的主导产地,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7000余亩。 近几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也下了大功夫,甜叶菊、高粉山芋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农民群众纷纷种植这些高效经济作物,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
耿庄村 |
耿庄村位于古沛镇西北部,104国道穿境而过,占地面积约9700亩,其中水田5000亩,旱田4700亩,属丘陵地形,无特大养殖水面,主要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下,出现了无籽西瓜,地膜花生,甜叶菊等特种经济作物。 耿庄村全村共有人口5497人,12个自然村庄,33个村民组,主要灌溉水源以水库,塘坝为主,耿庄村位于丰山村庄处,蕴藏较大含量的铁矿,现已有两家企业进行开采,位于杜平庄西北处有山芋淀粉加工企业一个,村内有一条村村通水泥路,约2.5公里。 |
古沛村 |
古沛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街道村,与五河县相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23亩,44个村民组,人口6491人,党员136名。 本村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花生、西瓜为主,尤其西瓜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近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甜叶菊种植发展迅速,明年种植面积将突破2600亩。本村大棚西瓜种植基地2个,面积在200亩以上。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