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辖镇。1953年建东荒峪乡,1958年属红专公社,1961年建东荒峪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1.5万。滦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南,大(同)秦(皇岛)铁路横穿境南,三(屯营)抚(宁)、丰(润)董(家口)公路过境。辖东荒峪、腰岭子、杏岭、达峪、洪家峪、杨河峪、上川、下川、松棚子、许店子、板桥、苇子峪、西庄户、西马庄子、西王庄、老水峪、西荒峪、前韩庄、后韩庄、青杨树、榆新庄、大店子、桃木峪、大寨、九山等26个村委会。金、铜、铁等矿产丰富。乡镇企业有商贸、选铁、采金、炼铜、食品加工、饮食服务业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花生、大豆、花生。饲养牛、羊、猪、禽。林果多为板栗、安梨、苹果、油松。县属黄金矿位于境内。.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5万人 | 61平方公里 | 130227105 | 064300 | 0315 | 查看 东荒峪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栗乡街道 |
栗乡街道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城,于1998年12月设立县城街道办事处,挂靠兴城镇政府。为县政府派出机 构,正科级单位,实行乡镇管理体制。行政区域东至东环路,西至西环路,南至新河山村,北至大秦铁路,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县城金山街3号。设立街道办事处的同时划分称山庄里社区、清泉里社区、水源里社区、秀峰里社区、国兴里社区、泰和里社区、民康里社区、丰苑里社区等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5年12月,经河北省民政厅批准,迁西县县城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迁西县栗乡街道办事处。街道党委下设3个社区党总支部、5个社区党支部和1个机关党支部,其中3个社区党总支部各下设3个居民区党支部。2008年底共有在册党员661名。街道机关共有工作人员45名,所辖8个社区居委会共有社区干部110名,居民13909户、41775人。[1] - 设施建设 栗乡街道认真征求干部群众及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剖析制约本单位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确定2012年要以实施 “六大工程”(素质工程、阵地工程、平安工程、实事工程、示范工程、共建工程)为载体,开展“五项”攻坚行动,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型示范社区。社区环境改善攻坚。以城建工作为重点,以“拆、翻、包、建、绿、美、亮、活”八字方针为指导,讲创新,求突破,优化社区发展环境。紧紧围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目标,按照我县城市规划,在建成区对老小区进行改造、包装,对新小区进行完善、提升。加强标准化社区、样板小区、文化楼栋建设,努力把民顺小区、滨河佳苑、燕赵小区打造成花园式示范小区,发挥协调联动作用,把三个小区建成“一刻钟”示范小区。逐步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小区物业优质化管理。阵地规范化建设攻坚。年内力争解决清泉里、秀峰里、国兴里、丰苑里四个社区的固定办公用房问题,实现9个社区全部有自主办公用房,同时增设丰泽社区居委会。建设高标准社区办公场所,建社区标志性牌楼,在条件优越的社区加强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使各项工作成为宣传点、示范点、观摩点。 - 社会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攻坚。开拓性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一是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的意见》,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做好居家养老调查摸底,年内力争建成一所高标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建设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二是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000平米的计生和卫生服务中心一处,同时在社区建标准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点3—4个,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目标。三是强化社区平安建设,重点做好“两会”及其他重大节日期间重点信访人员稳控、打击“0功”等-组织、推进社区矫正等工作,建设居民满意度高的平安和谐社区。四是社区文化建设攻坚。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要求,努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加强社区文化站建设,完善充实社区文化服务职能,增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另一方面组建特色文娱演出队,强化文娱志愿者服务队建设,利用节日、节点适时联系外地义演团到社区进行公益演出,加强文化交流,积极构建“一居一品,百花齐放”的社区文化大繁荣发展格局。 [2] |
兴城镇 |
该镇现辖45个行政村,总面积131平方公里,1.4万户,4.6万口人,耕地面积5万亩,林地面积5.6万亩。 该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三抚、京承、津秦等公路干线均由此通过,距京沈高速公路仅有50公里,高速重载的大秦铁路横贯全镇,火车站(客、货)距城关仅2公里。滦河、沙河主流流经全镇,水利资源丰富,电力设施齐全。城内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迁西商贸城、建材城、凤凰商城、蔬菜批发、物资交易等六大市场,广场两处、公园一处、二星级宾馆一处,超市和大型商厦十几家,保龄球馆一处,大小歌舞厅二十余家。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镇投资,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投资环境300佳乡镇之一。 改革开放使全镇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镇已形成个体私营经济和林果业两大支柱产业。现有个体工商户8116户,私营企业155家;板栗生产基地3个,高标准示范园2处,全镇共有板栗1250万株,年产18万公斤,核桃132万株,年产18万公斤。到2004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2元,纯收入4.7亿元,财政收入333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3925元。 开放的兴城镇竭诚欢迎八方宾朋共图发展,我们愿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
金厂峪镇 |
迁西县辖镇。1989年建金厂峪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4万。丰(润)董(家口)公路纵贯南北。辖金厂峪、崔家堡子、榆木岭、凿子岭、水峪岭、刘峪、黑石峪、下营、刘存寨、庙岭头、河北庄、郭庄户、张达峪、北干柴峪、清水窝、麻达峪、洪门店、杨柳会、刘家沟19个村委会。境内金、铁储量丰富。乡镇企业有商贸、采金、选铁。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谷子。养牛、羊。林果多为油松、板栗。冶金部金厂峪金矿建于境内。有长城6.5公里。. |
洒河桥镇 |
迁西县辖镇。1953年建洒河桥乡,1958年属钢铁公社,1961年建洒河桥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5年松岭乡并入。洒河与滦河在境内汇流。距县城22公里。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1.7万。邦(均)宽(城)、京建(昌)公路过境。辖洒河桥一村、洒河桥二村、洒河桥三村、东桃园、西桃园、大沟、皇陵、北马蹄峪、大关庄、小韦庄、北赵庄、烈马峪、道马寨、牛店子、大东峪、安家峪、白塔寨、车道峪、大洪峪、黄沟峪、松岭、东峪、东营、大河山、北团汀、长河峪2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采铜、选铁、建筑、建材、木器、食品加工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谷子、花生等。水库淡水养鱼业发展迅速。林果以油松、板栗、安梨、苹果居多,为县内板栗集中产区之一。境内建有国家重点工程潘家口水库、华北蓄能电厂。为迁西与遵化、兴隆、宽城等县交界和物资集散中心。. |
太平寨镇 |
迁西县辖镇。1953年建太平寨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61年建太平寨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改镇。1995年龙辛庄乡、南刘古庄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1公里。北界长城。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3.1万。东、西清河分别自长城城子岭口、大岭寨口流入,于太平寨城南汇合过境。通公路。辖太平寨一村、太平寨二村、太平寨三村、太平寨四村、西沟、北王庄、东赵庄、城子岭、王家峪、东牌楼沟、擦崖子、东辛庄、龙辛庄、楼房峪、南刘古庄、北刘古庄、兰城沟、大岭寨、水峪、好悖椤峪、周家峪、马庄子、韩家河、高古庄、鸽子庵、黄土岭、马家峪、冯庄、北张庄29个村委会。铁、金、镁、石灰石等矿产丰富。乡镇企业有选铁、炼钢、金属镁、建材等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谷子、大豆。饲养牛、羊、猪、禽,林果多为油松、板栗、安梨、苹果。太平寨为迁西、迁安、青龙、宽城四县边界地区集市贸易中心。有岩龄为36.7亿年的太古代紫苏斜长麻粒岩出露于镇南侧清河西岸,经联合国有关组织鉴定为地球古老岩系之一。境内有长城15公里。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城砖窑群遗址。. |
罗家屯镇 |
迁西县辖镇。1953年建罗家屯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61年建罗家屯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1995年二拔子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2.3万。滦河自西向东流过镇南界。大(同)秦(皇岛)铁路、三(屯营)抚(宁)公路横穿境内。辖罗家屯一村、罗家屯二村、罗家屯三村、罗家屯四村、长岭峰、沙涧、吴家沟、郭家沟、水泉村、核桃园、史家峪、清水岭、金家沟、东寨、西寨、上梨树峪、下梨树峪、二拔子、墙板峪、小尹庄、米峪口、新庄、范家峪、丰富庄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选铁、炼铁、钢球、水泥、建筑等。铁矿储量丰富。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林果多为油松、安梨、板栗。为迁西、迁安、青龙三县边界地区集市贸易中心。西寨、东寨等处有滦河文化遗址。九龙山区昔为清康熙皇帝狩猎苑囿。王平陆烈士抗日纪念碑建于境内上梨树峪村。. |
东荒峪镇 |
迁西县辖镇。1953年建东荒峪乡,1958年属红专公社,1961年建东荒峪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1.5万。滦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南,大(同)秦(皇岛)铁路横穿境南,三(屯营)抚(宁)、丰(润)董(家口)公路过境。辖东荒峪、腰岭子、杏岭、达峪、洪家峪、杨河峪、上川、下川、松棚子、许店子、板桥、苇子峪、西庄户、西马庄子、西王庄、老水峪、西荒峪、前韩庄、后韩庄、青杨树、榆新庄、大店子、桃木峪、大寨、九山等26个村委会。金、铜、铁等矿产丰富。乡镇企业有商贸、选铁、采金、炼铜、食品加工、饮食服务业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花生、大豆、花生。饲养牛、羊、猪、禽。林果多为板栗、安梨、苹果、油松。县属黄金矿位于境内。. |
新集镇 |
迁西县辖镇。1953年建新集乡,1958年属联星公社,1961年建新集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1995年西岗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2.7万。野(鸡坨)兴(城)、古(冶)榛(子镇)公路过境。辖新集、富源、十字口、碾各庄、松木庄、顺水安、李庄子、代各庄、洪丰寺、学房峪、陈金沟、小傅庄、东吴庄、言前峪、长山沟、东张庄、南刘庄、石庄子、马蹄峪、河东寨、北董庄子、上董庄子、林家峪、潘杖子、孙家峪、干柴峪、北港、后峪、魏庄、东岗、西岗、南台、南巨家峪、北巨家峪、姚庄、泉庄3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轻工、建材、农机修造、膨润土、饮食服务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谷子、蔬菜。饲养牛、羊、猪、禽。林果有油松、板栗、安梨、苹果。境内大部分村庄盛行各种传统花会。每年农历2月29日为新集凤凰山庙会日,人称“京东第一庙会”。. |
三屯营镇 |
迁西县辖镇。明代为蓟州镇府治所。1953年建三屯营乡,1958年为东风公社,1961年建三屯营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5年彭庄乡、高家店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5公里。面积11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引滦入津隧洞穿越境南。邦(均)宽(城)公路过境。辖官园、戏楼、井泉、宝湖、南关、西关、东街、北街、纪庄子、靴脱崖、赵家村、牌楼沟、贾庄子、新兴、侯庄、至山庄、胜利营、高家店、高家峪、黄宝峪、王寺峪、西贾庄子、西龙湾、北杨庄、丁家庄、石厂、旧营、小西营、平房子、王珠店、麻家峪、彭庄、六宝峪、上峪、下峪、南团汀、张家庄、高家庄3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选铁、炼钢、采金、建筑、建材、食品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谷子等。饲养羊、猪、禽。县属津西铁厂位于镇政府东南。古迹有明代蓟州镇府遗址和戚继光撰《重建三屯营镇府记》碑、景忠山碧霞元君庙。. |
滦阳镇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滦阳乡,1958年属东升公社,1961年建滦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喜峰口乡并入。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1.8万。(北)京建(昌)公路过境。辖滦阳、亮甲峪、张家店、公家峪、黄石哨一村、黄石哨二村、胡家店、受益店、小寨、杨家河沿、李家窝子、关姑寺、夏家峪、罗家堡子、多龙峪、水峪外、水峪里、铁门关、李家峪、宋庄子、石梯子、北苇峪、北范家峪、喜峰口城外村、喜峰口回民村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选铁、炼金、矿山机械铸件、花岗石材、建筑、运输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饲养猪、羊。盛产板栗、安梨、苹果。水库淡水鱼养殖发达。皇太子山有优质矿泉。古迹有始建于唐初的滦阳古城堡遗址和喜峰口长城。景区有潘家口水库,构成“水上长城”和“水下水城”奇观。何香凝《颂五百大刀队》等抗战诗篇中的事迹多源于此。. |
白庙子乡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白庙子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建白庙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1.6万。横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内,引滦入津隧洞穿越境内,大(同)秦(皇岛)铁路、三(屯营)抚(宁)公路过境。辖白庙子、果庄子、黑洼、横河、李兴庄、翻鞍寨、喜峰寨、西孤山、东孤庄、吴庄、半壁店、八里铺、廖庄子、孟庄、南杨庄、东沟峪、乔庄子、朱家峪、张家峪、宋家峪、沙岭沟、陡岭子、西瓦房庄、新水庄、泰家峪等2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选铁、制氧、水栓、石渣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谷子。饲养猪、羊、禽等。林果业主要产油松、板栗、安梨。. |
上营乡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上营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建上营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瓦房庄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1.1万。丰(润)董(家口)公路过境。辖上营、上青山口、大堡城子、东贾庄子、鹿过寨、龙湾、董家口、瓦房庄、总府、金龙口、大牛峪、大十盘、湾子崖、塔子山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养殖牛、羊、猪、禽。林果主要为油松、板栗。境内山高林密,有长城18公里。上青山口关城堡保存完好。自然生态良好,红枫、猕猴桃、中草药材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为冀东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
汉儿庄乡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汉儿庄乡,1958年属红星公社,1961年建汉儿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栗树湾子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京建(昌)公路过境。辖汉儿庄、路城、岔沟、西城峪、脑峪、上洪寨、北杨家峪、尖山峪、孟子岭、大韦庄、冷沟、小龙湾、下洪寨、西张庄、石门子、小关庄、鸽子峪、栗树湾子、太阳峪、漆棵岭、四楼沟、北水峪、龙井关、沙窝店、三台山、苏郎峪、王家圈、北峪子、二道城子、常胜峪30个村委会。金、铁矿藏丰富。水库养鱼发展迅速。乡镇企业有选铁、木材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林果业有板栗、安梨、苹果、油松等。建有板栗优质高产示范区。境内有长城26公里。旅游地有潘家口关水中长城、脑峪水上仙岛 。. |
渔户寨乡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渔户寨乡,1958年属红专公社,1961年建渔户寨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9年黄槐峪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渔户寨、李家口、擦都岭、高窝子、连水峪、白枣峪、上尹庄、白草洼、立石庄、黄槐峪、下青山口、东水峪、三家湾13个村委会。地处山区,多高山,植被茂密。矿藏有磁铁、沙金、磷。乡镇企业有选铁、淘金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杂粮。牧养牛、羊。林果业主要产油松、板栗、安梨。乡境为冀东长河川抗日根据地。. |
旧城乡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旧城乡,1958年属红专公社,1961年建上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0.8万。大(同)秦(皇岛)铁路、三(屯营)抚(宁)公路过境。滦河流经南境。辖旧城、榆树峪、北孙家峪、银洲峪、碾子峪、巴家峪、粳子峪、前河东寨、后河东寨、白沟、大董沟、吴家峪、郭沟、唐沟、龙王庙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牧养牛、羊、猪。盛产板栗。. |
尹庄乡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尹庄乡,1958年属联星公社,1961年建尹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忍字口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1.8万。野(鸡坨)兴(城)公路过境。滦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北。辖尹庄、刘庄、刘王坎、偏崖子、高台子、高峪、磨石庵、大傅庄、尹山、马兰峪、刘台、干河草、樊庄、房官营、瓦房峪、林场、忍字口、船庄、新赵庄、钓鱼崖、洪葛峪、北山、尹家铺23个村委会。矿藏有磁铁、膨润土等。乡镇企业有选铁、烧结、钢球、机械修造、机砖、涂料、地毯、绢花、编帽、猪羊毛加工、制鞋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谷子、花生、芝麻。. |
东莲花院乡 |
该乡共有16个行政村,总面积63.2平方公里,3825户,11360口人,共有耕地面积15093亩,经济林面积13649亩。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莲花院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开拓进取,治山十万余亩,植果百万余株,实现了依山奔富路,依果奔小康。现全乡出产干鲜果品十五大类,五十三个品种,安梨、大李子、雪花梨、大枣等多种果品都以其优良的品质而远近闻名。该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春季花香四溢,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长期居住在这里绝对使人延年益寿。这里交通便利,迁唐公路由此通过,距京沈高速公路只有20公里。水利资源丰富,电力设施齐备。一流的环境,纯朴的民风,丰富的铁矿及白云岩矿产资源,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现已建成铁选厂一处,白云岩粉料加工厂一处,太阳能0焊接厂一处,均已初见效益。 200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8000万元,纯收入4000万元,人均纯收入3300元。 东莲花院乡党委、政府携全乡人民,树立服务第一观念,欢迎八方来客,诚招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共图发展!. |
新庄子乡 |
迁西县辖乡。1953年建新庄子乡,1958年属联星公社,1961年建新庄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1.3万。丰(润)董(家口)公路过境。引滦入津明渠由境内通过。辖新庄子、临河、龙塘、牵马岭、田家峪、常甸、大峪、向阳、米城庄、杨家峪、上庞店、下龙店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陶瓷、水泥、建筑、运输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饲养牛、羊、猪、禽。盛产板栗、安梨、苹果、葡萄。乡境有大峪林场。建有冀东抗日烈士纪念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