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村辖区面积1.68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26个,农户1130户,人口4190人。龙虎村水陆交通便捷、自然资源丰富,农工贸副各业兴旺,村级经济发展较快,201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村级可用资金581万元,人均收入24571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村民,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开展村企、村银共建和向上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现已形成村民生活富裕、居住环境优美、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的新局面。龙虎村将迈出“龙腾虎跃”的新步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09006 | 310000 | -- | 查看 龙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阳社区 |
南阳社区共有总户数534户、9个居民小组、1个集体居民组、1个散户组、2个商品房开发小区居民组,总人数在册为1239人。其中有中共党员65人。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433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79人。有社会化管理的退休职工415人。4050人员享受国家每月补助有65人。享受政府买单的老年人23人。二委人员5人,工作人员1人。 |
赭山社区 |
赭山社区是浙江省杭州萧山区南阳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301090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109。邮政编码为310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1 ,车牌号码为浙A。与南兴村、坞里村、南丰村、永利村、红山村、龙虎村、南阳社区、远大村、横蓬村、赭东村、岩峰村、南翔村、雷山村、东风村相邻。 |
南丰村 |
南丰村:位于南阳街道北侧。 |
永利村 |
永利村:位于南阳街道西南3公里处,西邻南阳经济开发区,南接红十五线公路。行政区域为1平方公里。共有村民小组10个,402户,人口1575人。 |
红山村 |
红山村系17世纪90年代淤涨成陆,18世纪初(禅机山)狮子山冯氏来此开荒析居繁衍遂成村落。山民历史较早,南宋为赭山里,属长乐乡,濒海产盐,设有盐场,村内之镇海殿建于乾隆初年(1736年),1958年新建高级社,1961年为红山大队,1984年改为红山村至今。 我们红山村是南阳街道规模较大的行政村之一,地处街道西南,与瓜沥镇、坎山镇、红山农场为界,全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内外耕地2142亩,村民小组20个,农户908户,户籍人口3495人,现有党员105名,下设4个党支部。水陆交通便捷,村庄规划有序,布置合理,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美化家园、创最佳人居环境是红山村几代人的追求。 全村农业主体为小麦、油菜、晚稻等,经济作物有黄豆、蔬菜、苗木等,养殖业有鸡、鸭、蟹、虾、鱼等专业户,工业企业有30余家,其中直报企业5家,产品有造纸、化纤、五金机械、针织内衣、雨伞、卫浴等门类,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11亿元。 几年来,我们红山村在上级党工委、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争创农村示范村为目标,进行河道整治、洁美家园、新农村建设、道路美化、亮化、绿化、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们红山村先后获得省级农机安全村,市级文明村、卫生村、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区级文化村、安全文明村、新农村竞赛优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建设示范村、统计达标村、生态村、信用村、财务管理三星级村和镇级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等荣誉。 |
龙虎村 |
龙虎村辖区面积1.68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26个,农户1130户,人口4190人。龙虎村水陆交通便捷、自然资源丰富,农工贸副各业兴旺,村级经济发展较快,201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村级可用资金581万元,人均收入24571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村民,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开展村企、村银共建和向上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现已形成村民生活富裕、居住环境优美、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的新局面。龙虎村将迈出“龙腾虎跃”的新步伐。 |
远大村 |
长远村地处狮子山麓过去的长圆湾畔,故名。南围村俗称小围垦,曾名新丰大队,地处镇经济开发区中心,北依乌龟山,东南紧靠狮子山。现长远村和南围村合并为远大村。几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在“-”重要思想指导下,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等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好评。 |
横蓬村 |
横蓬村过去以煎晒盐泥蓬多横式而名,位于南阳街道东,南临南阳横湾,北与河庄街道建设村为邻,东与义蓬街道蓬园等村直河为隔,离萧山城区23公里,交通便捷。村部设在南虹公路横蓬段中,街道工业配套园区坐落在前半村。 全村有23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组,有农户932户,人口3071人,外来人口4200余人。内外耕地2603亩,属南阳街道比较大的行政村之一。全村拥有100余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主要以制伞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以羽绒、针织、服装、卫浴、车篮、水产、室外休闲等主导产业,08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1.8亿,销售总产值11.19亿,工业增加值1.62亿,农业总产值21.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241元,三产增加值2552万元。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横蓬村屡获各级殊荣,先后被评为“区二OO八年度粮食生产优胜村”、“区‘整洁庭院’工作先进村”“区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等。 建一流的人居环境,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始终是横蓬人的奋斗目标。横蓬村干部群众,愿借新城建设之东风,积极向上,不断提升村庄品位,力争实现村庄环境建设与文明建设的双赢。 |
赭东村 |
赭东村位于南阳镇东南部、南靠瓜沥镇大园村、西接永利村、北靠东风村、东临南翔村。全村共有耕地3225亩,人口3919人,设22个村民小组和一个非农组,2009年底人均收入16305元。村内主体农业为小麦、油菜、晚稻等,经济作物有大豆、胡瓜、苗木等。养殖业有生猪、蟹、虾、鱼等种类。2009年底农业总产值为4605万元。村内工业企业主要有48家,其中直报企业有7家,产品有针织、伞业、机械、化纤等。2009年工业总产值4.5亿元。几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在“-”重要思想指导下,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等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好评。 |
岩峰村 |
岩峰村位于南阳街道东北3公里处,面积约3.37平方公里,村民2775人,耕地2754亩。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8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6562元。村党委下辖党支部5个,现有党员139名。近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岩峰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先后荣获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文明村、省绿化示范村、省卫生村、省双强百佳村、省森林村庄;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杭州市最清洁村庄先进村、动物防疫示范村、小康体育特色村、清洁能源利用特色村、计划生育模范村;区级新农村建设竞赛优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廉政示范村、文化村、生态村、信用村等荣誉。 |
南翔村 |
南翔村位于萧山区南阳镇东南部,2005年因村规模调整,由万丰村和南阳村合并而成。南靠赭东村,西接东风村,北靠南兴村,东临横蓬村。全村共有耕地2625亩,人口3388人,设19个村民小组和1个非农组。 我村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以杭州福莱特塑料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江南世家药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全村共有大小企业45家。主要工业产品有卫浴、伞、药品等。农业以小麦、油菜、晚稻、大豆、胡瓜、苗木等作物为主,配合生猪、蟹、虾、鱼等的养殖。到2007年底农业总产值达3800万元,人均收入达11900元。 在发展工农业的同时,我村不忘村容村貌建设,全村主要道路浇上了柏油路面,并装上路灯,重要十字路口安装缓冲带,并在道路二侧种上了绿化,以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路面整洁完好,道路畅通明亮。清除简易茅厕及露天粪坑,建造公厕,减少传染病传播途径。建造老年活动室,不定期的组织医生对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提高了老年人的家庭地位,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在村委干部的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相信我们南翔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雷山村 |
雷山村位于萧山区南阳街道东南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北面,红十五线横穿东西。因村内有座“雷山”而得名。全村14个村民小组,一个居民组,675户,2373个村民。各类工业企业60余家,支柱产业为雨伞和针织服装。农业以小麦、油菜、晚稻、大豆、胡瓜、苗木等作物为主,配合生猪、蟹、虾、鱼等的养殖。 在2008年的机场二期征迁工作中,我村的三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0的成功。全村有193户村民拆迁,并在2009年搬迁到村安置用地中建造新农村。同时,村企合作建造休闲公园,村投入资金建造老年过渡房、老年活动中心。以此次机场拆迁为契机,调优发展布局和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工程,加快我村融入集镇、实现集镇化得步伐,使我村的新农村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
东风村 |
东风村简介 东风村位于南阳街道中部,东距街道办事处驻地2公里,东为南翔村,南为赭东村,距西北方向的南阳街道钱塘江观潮城仅3公里,北靠南阳横湾,村域面积1.57平方公里。2012年底全村有耕地873亩,共453户,人口1759人,现有党员80人(其中2个预备党员),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12个村民小组。 东风村原名陈家园村,其土地在古代位于钱塘江北岸,属海宁县,约于明末清初钱塘江江道变迁,移到钱塘江南岸,村民多由海宁县南沙农民迁居到此。建国初属赭东乡,为3村,农业合作化时曾建立赭三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初属红旗公社,1959年属瓜沥公社赭东管理区赭东生产队,1961年属赭山公社,建陈家园大队,后改名为东风大队,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属赭山乡,1992年起属南阳镇。 村农业在计划经济时,以种植络麻、棉花为主;改革开放以后,主体农业为春粮、油菜、水稻;经济作物有蔬菜、大豆、胡瓜、辣椒、花生、玉米、甘蔗等;养殖业种类有生猪、家禽、鱼类、蟹等;种植类有苗木等。 村区工业有伞业、卫浴、轻纺、建材、机械等门类,共有24家企业。全村村民以务工为主,另有部分村民从事建筑、交通运输、商贸和其他第三产业。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201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473万元,其中村级可分配总收入为249万元,村集体总支出为121万元,村本年收益为12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为18192元。 我村先后多次获得街道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集体,区级整治村、生态村、区级统计达标村、区级计生工作模范村、区级充分就业行政村、信用村、文明村、社会治安安全村、村民自治模范村、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市级4星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 2008年起伴随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全面展开,做为拆迁户安置区块的东风村面貌发生巨变,特别是横穿、竖穿东风村的两条“龙”----向阳路和赭东直路,将是东风村的发展中心,东风村正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步前进。 |
南兴村 |
南兴村是2005年5月由原南北和南联二村合并而成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南阳镇北,东靠横蓬村,北接岩峰村,西邻南丰村。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7个,农户788户,总人口2700人,耕地2193亩,人均收入12396元。 工业企业48家,直报企业4家,行业有五金机械,针织内衣,伞业等门类,全年完成工业产值2.5亿,利润758万;农业以水稻、小麦,大豆、蔬菜、苗木等为主;养殖业有鱼、虾、蟹等种类。村庄规划有序,布置合理,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积极向上,体现了南兴村村民勤劳、淳朴、厚实的民风。美化家园、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是现代南兴村人的追求。 几年来,我们南兴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进行河道整治、洁美家园、新农村建设、道路硬化亮化及绿化、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们南兴村被授予萧山区卫生村、文明村、安全文明村、村民自治模范村、三星级民主法治村等称号,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
坞里村 |
坞里村因三面环山,故名。行政面积(包括钱塘江水域)3.12平方公里,东北紧贴赭山自然镇,西南靠红山农场,村三面青山环绕,西北紧靠驰名中外的钱塘江,交通十分便利,赭十四线、南新线(阳城大道)及 “红十五线”公路贯穿全境。为南阳历史最早也是唯一没有坍过江的村落。村设党总支(下属4个支部)村民委员会及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村民小组6个,农户508户,村民1513人。耕地面积342亩,山林944亩。坞里村是杭州市文明村、卫生村,萧山区现代化建设标兵村是南阳镇经济强村现有村属企业30余家,2007年实现销售产值4亿元。 坞里村在古代位于钱塘江北岸,约于明末清初江道变迁,在钱塘江南岸淤涨成陆,其村民多由原属县海宁迁来,其中冯姓于明永乐年间由慈溪迁居赭山、胡姓于明代从绍兴华舍迁至赭山。坞里村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有“赭山坞里好风光,三面青山靠钱江”美誉,南宋乾道年间翰林院命名的“赭山十景”位于境内。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