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桥社区坐落于远近闻名的沙地围垦---新湾街道。社区地处新湾商贸中心,东依新湾初级中学,西靠新湾路,南至塘新线,北接南沙大堤。辖区内有80多家单位机构,是集商贸、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具有丰实的共建资源。新北桥社区的前身是新湾街道居委会,后因体制改革调整和办公室坐落位置而得名为新北桥社区,经萧政发【2004】138号文件批准于2004年9月13日重新命名为新北桥社区。
目前,社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绿化覆盖面积为35%。管辖住宅小区有7个,住户1828户,人口4158人。其中在册户籍709户,在册户籍人口1499人。社区现有工作者5人,下设11个居民小组,有中共党员78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376人,有企业退休管理人员232人,外来暂住人口2659人。设星光老年之家活动室,四周环境优美,东西两侧为文化公园和文化中心,设有晨练点,健身器达20多台。公园的夜景喷泉让人感到回归自然,每天来这活动的人有200多人。同时,拥有党员帮教队、自愿者服务队,还有由太极拳队、扇子舞队、腰鼓队、舞剑队等多支队伍组成的老年文体队。我们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探索创新,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社区组织机构健全,制度、硬件设施齐全,社区治安良好,服务网络功能完善,社区保障、计划生育工作深入仔细,分别获得区级“文化社区”、“绿色社区”、“卫生社区”、“工会先进集体”、“无-社区”和杭州市“文明社区”、“和谐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社区”、“充分就业社区”、“综合治理社区”及省级“老龄工作规范社区”等先进集体荣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09009 | 310000 | -- | 查看 新北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北桥社区 |
新北桥社区坐落于远近闻名的沙地围垦---新湾街道。社区地处新湾商贸中心,东依新湾初级中学,西靠新湾路,南至塘新线,北接南沙大堤。辖区内有80多家单位机构,是集商贸、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具有丰实的共建资源。新北桥社区的前身是新湾街道居委会,后因体制改革调整和办公室坐落位置而得名为新北桥社区,经萧政发【2004】138号文件批准于2004年9月13日重新命名为新北桥社区。 目前,社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绿化覆盖面积为35%。管辖住宅小区有7个,住户1828户,人口4158人。其中在册户籍709户,在册户籍人口1499人。社区现有工作者5人,下设11个居民小组,有中共党员78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376人,有企业退休管理人员232人,外来暂住人口2659人。设星光老年之家活动室,四周环境优美,东西两侧为文化公园和文化中心,设有晨练点,健身器达20多台。公园的夜景喷泉让人感到回归自然,每天来这活动的人有200多人。同时,拥有党员帮教队、自愿者服务队,还有由太极拳队、扇子舞队、腰鼓队、舞剑队等多支队伍组成的老年文体队。我们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探索创新,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社区组织机构健全,制度、硬件设施齐全,社区治安良好,服务网络功能完善,社区保障、计划生育工作深入仔细,分别获得区级“文化社区”、“绿色社区”、“卫生社区”、“工会先进集体”、“无-社区”和杭州市“文明社区”、“和谐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社区”、“充分就业社区”、“综合治理社区”及省级“老龄工作规范社区”等先进集体荣誉。 |
共兴村 |
共兴村位于新湾街道最南端,西与义蓬相邻,南接党湾镇。全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农户408户,农业人口1201人,村民代表35人,党员62人,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内外耕地1164.7亩。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2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500万元,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4428万元,村集体可分配收入48.8万元,人均可分配收入3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75元。本村的主要特色是以种植扁柏、桑秧等经济作物为主,销往山东、江苏等地。 共兴村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杭州市级文明村、杭州市“庭院整治”工作示范村、萧山区生态村、信用村、新农村建设优胜村、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五星级村、村民自治模范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萧山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区级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四星级村、“整洁庭院内外、共建美好家园”先进村、“整洁庭院”工作“户投”示范村、“五好”妇代会、三星级民主法治村、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范村、杭州市平安农机示范村等荣誉。 |
共和村 |
共和村属萧山区新湾镇垦区重镇,紧靠钱塘江南沙大堤,位于新湾镇东南部,东依梅林湾农场,南靠党湾镇,萧山实施“1918”道路时,塘新线和梅林大道贯串我村,交通便利,是临江开发区,江东开发区,下沙开发区和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所经之地。全村内外耕地1650亩,村民小组18个,总人口1765人,党员66名,村民代表39人,农民人均收入14480元,村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村辖企业6家。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及建筑构件为主,农业以多种生产经营为主,主要种植胡瓜、毛豆、辣椒、豇豆、水稻为主。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主要道路硬化100%,绿化面积10000多平方,主干道路全部安装路灯,村内渠排全面砌石及安装V50板、70板、90板,确保农业排灌畅通,旱涝丰收,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4127万。 几年来,共和村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村三委班子做到了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想到的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千方百计增加经济收入,村三委会强抓住机遇:招商引资投资2000万元,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增加村就业人数。 另外共和村多次被评为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集体、卫生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美、户富、班子强”是共和村发展的目标、“勤劳、朴实、厚道、善良”是全村村民的真实体现和村风。经过全村村民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已形成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产业并存的产业格局,村内村容村貌整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实,村庄布局合理,规划井然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公交换乘: (1)、K743(K313) 汽车总站至前进(吉化集团) 萧:5:30-18:20临:5:05-18:00 多票制全程6元 前进线:汽车总站,中医院,金马饭店,商业城,衙前,坎山,方千娄,解放桥,靖江,义盛,蜜蜂村,金星村,二号桥,三号闸,前进;,农场线:汽车总站,中医院,金马饭店,商业城,衙前,坎山,方千娄,解放桥,靖江,义盛,杨家桥,灯塔村,火星村,新湾市场,一分场,,二号桥,吉化集团。 (2)、K878(K808) 新湾公交站至瓜沥新:5:50-18:00瓜:5:50-18:00 一票制,每票2元 新湾公交站,新湾闸口,共建桥,新湾医院,新南村,共兴村,老埠头村,梅西八字桥,梅西医院,裕民桥,新石桥,申流桥,单木桥,长沙桥,李氏桥,生产湾桥头,黄公娄,塘头桥,瓜沥 (3)K879(K809) 新湾至萧东村新:7:00-16:00萧:7:30-16:30 多票制全程2元新湾,创建,宏新,创新,临江,三丰,东庄,萧东村 (4)K511 临江工业园区临首6:30末16:45 庆首7:00末17:15/新首5:30末18:00 庆首6:30末19:30 全程7元,分段计价 新湾站(临江开发区),二号桥,墩农一场,临江佳苑,聚才桥,红星桥,新湾公交站,三新村,火星村,灯塔村,金星村,建一村,杏花村(河庄南),岩丰路口,龙虎路口,观潮城,赭山路口,红山二分场,红山农场,-支队,红垦,省农业科技园,鸿达路塘新线口,高新九路,钱江农场,高新三路,北环岛,陆路口岸,宁围文化中心,宁东村,恒逸南岸明珠,建设三路,松岗机电,俞家潭北,兴议村,观音塘小区,采荷新村,庆春东路,庆春广场 (5)萧山线 城北停车场6:00-18:00 前进街道6:30-18:30 分段 计价,2元起步,全程5元,每年3,4,10,11月,全程4元,可用IC卡:各类IC-用 城北停车场 - 萧山歌剧院 - 金帆学校 - 萧山区人武部 - 开发区医院(萧山区) - 新世纪市场(萧山区) - 新华村 - 盛中村 - 府前桥 - 塘新线鸿达路口 - 红垦农场 - 红山农场 - 赭山路口 - 观潮城 - 岩峰路口 - 杏花村 - 建一村 - 金星村(萧山区) - 杨家桥 - 新建路口 - 梅林大道塘新线口(共和村) - 农二场一分场 - 前进科技 - 临江村 - 梅林大道江东一路口 - 梅林大道江东二路口(前锋村) - 梅林大道江东四路口(三丰村) - 梅林大道江东五路口 - 梅林大道江东六路口 - 梅林大道临鸿路口 - 前进街道 2、自驾线路 全程(约36.9公里/1小时4分钟): 1. 从萧山区人民政府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金惠路行驶170米,在西大浦桥右转进入市心中路 2. 沿市心中路行驶490米,在永安桥左转进入金城路 3. 沿金城路行驶5.8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G104 4. 沿G104行驶720米,左转 5. 行驶10米,直行进入塘新线 6. 沿塘新线行驶4.3公里,朝红十五线方向,稍向右转 7. 继续沿塘新线行驶1.1公里,在鸿浦桥朝红垦方向,稍向右转 8. 继续沿塘新线行驶710米,直行进入红十五线 9. 沿红十五线行驶4.5公里,朝南阳/义蓬方向,稍向左转 10. 继续沿红十五线行驶8.6公里,朝靖江方向,直行 11. 继续沿红十五线行驶690米,朝临江工业园区方向,稍向右转 12. 继续沿红十五线行驶4.2公里,朝临江工业园区方向,稍向右转 13. 继续沿红十五线行驶1.1公里,朝党山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4. 沿匝道行驶350米,左转进入党农线 15. 沿党农线行驶3.4公里,左转进入塘新线 16. 沿塘新线行驶630米,到达共和村终点(在道路左侧) |
创建村 |
创建村位于南沙大堤以北,东临宏波村,西靠七公段直河,北依二号闸横河;距新湾街道办事处约2公里,区级宏图公路贯穿全村南北,即将动工的新湾大道延伸工程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区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设置有14个村民小组,村三委人员四名,工作人员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名;2010年底,全村总人口为1487人,党员人数50名。 该村为1969年的围垦土地,于1977年成立创建大队,由当时的梅西公社三个大队迁居农户组成5个小队,并于1979年经当时的宏图公社党委批准成立创建大队党支部;1981年先后由当时的新湾和党湾两个公社农户迁居后,重新进行区域划分,创建大队也由原来的5个小队扩展为14个小队,隶属于宏图公社;1984年改名为创建村;1992年撤扩并后,隶属于新湾至今。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大江东新城建设的深入,新湾已撤镇设街,正在动工的九桥连接线新湾大道延伸工程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域优势明显。 |
新南村 |
一、基本情况: 我村地处于萧山区东北部,是杭州市萧山区新湾街道所辖的一个村,位于新湾街道正南面。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2个,农户379户,总人口1223人,外来暂住人口450人,党员54名。村区域面积0.96平方公里,内外耕地面积912亩,其中内地747亩。全村拥有企业6家,全村农户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第三产业。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55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3078万元,实现销售36389万元,实现利润1101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57万元,实现农业产值14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405元。从创建文明村至今,我村曾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区级标兵村、村民自治模范村、治安安全村、生态村整治村及富裕和谐新农村等。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文明村的创建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二、经济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1.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牢固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收入稳步前进。 2. 工业生产稳步前进,不失时机,抓住机遇,积极鼓励农户劳动力转移。 3. 发挥本地优势,壮大村级经济。 三、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1.做好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工作。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由村主任领导该项工作。实行专人负责,设立各自然村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本村育龄妇女登记工作,进行定期保健检查,由综治办配合,及时掌握外来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并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己民主管理。 2.文教卫生进一步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落实,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对于村的重大会议、决策、投资等,一定要有存档记录,使各项事务均有据可查。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先进村的经验,逐步实现标准化档案管理,更好地为日常工作服务。 3.公共服务健全。全村十分重视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在绿化全村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环境。公交车在村内公路上通过,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 四、改善村民生活设施,美化生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为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美观的环境,我村在环境整治方面舍得投入。 1.在整治点的基础上,对全村3户以上的农户进行了道路硬化。并严格按照投标审批制度,签订了垃圾清运工及保洁员2名的工作职责。 2.对村庄内所有的道路进行硬化建设,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全村道路硬化1.68公里,交通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露天粪缸对环境影响很大,是村容的一个软肋,也是街道、村集中整治的重点。为解决村民的粪便出路,我村合理布局,考虑周详,投入资金进行整改。 五、培养和造就“四有公民”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关键”。围绕这一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四有公民”。 1.加强理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教育和宗旨教育,要求大家加强廉洁自律意识,秉公办事,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党员重温党章和学习江总书记“-”重要思想,严格组织生活。 2.强化公民教育,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经济越发展,群众对社会风气的要求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本村及各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规划,通报重大的经济、文化活动,让村民及时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本村的发展情况。 3.重视社会宣传,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文明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 4.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协调发展。继续认真贯彻和教育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综合治理暂行规定》,教育村民履行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应尽义务,继续加强对村民建房、外来暂住人口及私房出租的管理,增强了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抓好移风易俗教育,提倡婚事简办,做好普法教育。积极配合镇党委开展“十佳新人新事”、“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提高了村民的思想素质,优化了社会风气。 六、党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党要管党的方针,重视党的思想教育。坚持用“-” 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学习“-”重要思想活动中,支部成员积极备课作主题发言,与党员干部们共同探讨、弄懂“-”的真正含义,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我们还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注意源头上预防-,重视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为创建文明村工作而努力。 六、未来工作计划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充满困难和挑战的工程,我们村创建文明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上级领导和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作的不足之处。新的征程仍在我们的脚下不断延伸。新的挑战要求我们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先进的方法、更加强劲的力度,加快聚金村发展的步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巩固提升文明村建设成果,紧紧围绕四大文明建设。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不断推进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村党支部将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争取再攀新。 |
三联村 |
鹿山街道三联村地处剡城以西由姚宅、潭头、演头组合而成,共有531户,1268人口,37省道嵊义线二公里西侧,交通便利,环境整洁,村风文明。 三联村在鹿山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要求,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三联村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文明、富裕、和谐的小康新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