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公桥社区:位于衙前初中南侧。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09108 | 310000 | -- | 查看 毕公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毕公桥社区 |
毕公桥社区:位于衙前初中南侧。 |
创业新村社区 |
创业新村社区地处衙前老集镇西南面,地理位置优越,环境良好,交通便捷,是凤凰村创新社会管理、探索新萧山人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一个成功典范,成为杭州市首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的建制社区。 社区占地面积35亩,有16幢民工公寓楼、2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可为4000人提供居住。社区本着“同一片沃土,同一个家园”的理念,创业新村社区围绕“高档次配套,社区化管理,小区化服务,居民自治”的工作理念,加强配套服务,实行一站式公共服务站,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职工培训学校、电子书屋、图书室、星光老年之家、娱乐中心、建身公园等。着力为新衙前人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
四翔村 |
四翔村:位于衙前镇东南部,西与项漾村毗邻,西南濒西小江,南接明华村;北接山南富村与凤凰村,104国道、杭甬运河穿越而过。全村总人口2527人,总户数632户。拥有耕地77.7公顷。 |
山南富村 |
山南富村位于衙前最东部,与瓜沥镇长巷村相邻,在2005年村规模调整时由山南、同富两村合并,取名为山南富村。区域面积2.7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小组20个,农户630户,人口2317人。现有耕地35.1公顷。 自开展村庄整治以来,山南富村改观了村容村貌,修建了公园,老年活动室,供村民休闲、娱乐、健身。通过电力、有线电视、自来水管网改造,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村三委班子人员各条线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项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681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960元。 |
明华村 |
明华村位于萧山区衙前镇最南端,其东、西、南三面与绍兴县钱清镇接壤,北与四翔村隔河相望。104国道与萧绍运河、杭甬铁路贯穿境内,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村辖7个自然村庄,全村总人口2022人,农户485户,设14个村民小组。现拥有耕地46.7公顷。 明华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加快村庄现代化建设。经多年的艰苦创业,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精神文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连续多年来被评为区级标兵村、50经济强村、现代化标兵村和经济发展十强村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了“杭州市园林绿化村”“生态村”“杭州市文化村”。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9980元。 |
吟龙村 |
吟龙村位于衙前镇中部,北靠104国道,南靠萧明线,萧绍运河及北海塘从中穿过,东靠衙前村,西连新林周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现有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自然村5个辖,吟龙闸、大树下、何三房、新桥头、湾头徐,15个村民小组,具有兴惠、东南、开氏集团工业厂区,家庭个人营企业50多厂,一般工业企业10多余家,全村总人口1740人,农户424户,设立党总支委员会,下设农业,工业,综合支部三个,共有党员86名。耕地面积20.2公顷。 近几年来吟龙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体经济,使村庄环境保持美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社会秩序安定,家庭和睦,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吟龙村先后被评为萧山区文明村,萧山区生态村,新农村建设优胜村,先进党支部,富裕清洁和谐优胜村等荣誉称号。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1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9297元。 |
衙前村 |
衙前村是衙前镇区划调整后新的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非常方便。2005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原里东徐、新发王、韩戴、田里胡四个自然村合并,新组建的衙前村有村民小组24个,农户801户,总人口3095人,耕地53公顷。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896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000万,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29913元。 |
螺山村 |
螺山村位于衙前镇西南部,由散落于大螺山脚下的山南畈、蒋沈、夏家桥、后陈和徐家等5个自然村组成,距市区8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0公里,东与杨汛村毗邻,南濒西小江与绍兴县杨汛桥镇隔相望,西与新塘办事处的桥南沈、傅楼等村接壤,北靠南庄王村。新螺公路、杭甬铁路穿过村境。倚山临水,土地平广、肥沃,河港交叉,水陆交通都非常方便。全村现有农户479户,人口1947人,耕地面积31.7公顷。近年来螺山村紧紧围绕“发展经济、美化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总目标,加强对村庄现代化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成功创建为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248万元,人均收入31230元。 |
项漾村 |
衙前镇项漾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紧靠104国道,2005年6月村级规模调整,由项家村、优胜村、项甬村、草漾村四个自然行政村合并为项漾建制村。全村地域面积2.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8亩,现有农户904户,常住人口3276人。 项漾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加快村庄现代化建设。村辖区内有初中、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共有个私企业95家,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71亿元,完成利税623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4360元,村集体可用资金739.9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文明村、标兵村、经济强村、先进党组织、治安模范村、整治村、文化村等,2006年度获“杭州市园林绿化村”。 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步伐,适应-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村全面启动了“道路硬化、地面绿化、环境美化、区间配套规范化”的“四化工程”。结合生态环境,实施以园林式为主题,以绿色为基调的新农村建设。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村庄园林化、生活现代化,一个繁荣而整洁具有现代化新农村气息的园林绿化式项漾村正展现出来。 |
南庄王村 |
南庄王村位于衙前镇西端,距市区8.5公里。东邻新林周、祥里施村,南与螺山村接壤,西隔小河与城厢镇城东楼下陈村交界,北接新街镇元沙村。104国道和杭甬铁路、萧绍运河由西往东贯穿村境。全村由南庄王、十房、小祥、前王、庙前周、叶家埭6隔自然村组成,其中以南庄王村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定为村名。南庄王自然村系王姓聚居地,相传最初有王氏兄弟从山西太原迁来,到南庄王村中的一条河边定居,农耕为业。后兄弟分家,一居河南一居河北,居河南者繁衍发族,人称南庄王,村名酒流传至今。现王氏已传至24世,共有族人6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1374人的44%。其中女性668人,总育龄妇女338人。 |
新林周村 |
新林周村成立于2005年5月,由原新林周、东庄王、祥里施三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农户645户,常住人口2405人,所辖18个村民小组。我村位于衙前镇西侧,萧明线穿村而过,交通网络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村庄环境优美、民风纯朴、村民生活富裕和谐。 |
杨汛村 |
一、地理位置、面积 杨汛村位于衙前镇西南隅。距萧山区中心8.5公里。东北邻新林周村,南临西小江,与绍兴市杨汛桥镇隔江相望,西接螺山村。村北靠杭甬铁路。螺东公路东西向穿村而过。交通比较便利。杨汛村面积1.2平方公里,总户数426户,人口1638人,其中女性为852人,男性为786人。全村有劳动力895人,有从事工业、有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生产,有从事建筑业,有从事商贸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杨汛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村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村民人均收入达1872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0843万元。村级可用资金突破220.35万元。 二、工业经济 杨汛村共有大小企业15家。以纺织业为主。主要生产化纤布和针织布。11年度全村实现工业产值2.9亿元。2012年度全村实现工业产值3.53亿元。全村最大的企业是杭州城盛布业有限公司。此外还有家庭作坊30家。分布在村庄建设区内。主要为绣花加工和纺织加工。 三、农业 全村有耕地面积606亩。其中内地483亩,围垦123亩,内地几乎全是苗木。围垦有苗木30亩,其它为蔬菜。杨汛村在大螺山有70亩的山林山上有10亩竹园和2亩茶园。目前有30亩山林地被租给镇人民政府建造生态公墓。养鱼主要为西小江的网箱养鱼。规模不大。11年全村农业收入达815.76万元。2012年度全村农业收入达893.64万元。 四、第三产业 全村从事“三产”的主要为布业等,商品返销,运输业及开饭店等。村里最大的三产企业为杭州江顺金属建材有限公司。位于西小江边,占地15亩主要经销运输钢材。 五、社会事业 杨汛村村庄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均有较大幅度的发展。目前杨汛河东翼已建成新农村示范小区60户,西侧已建成10户。目前第三期小区正在建设中,小区全部实行村统一尺寸,统一外墙,统一绿化。投资14万元的河西公园已建成。内设健身器材。南边设有篮球场。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村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卫生洁化工作。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目前全村共建有垃圾箱74只,公厕15只。全配有三格式化粪池。村内河道大部分进行了砌石护岸及河道改造。全村配有专门保洁人员进行保洁,垃圾清运,河道疏通和绿化养护等。实行包干责任制度。 六、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生态安全。富裕和谐的新农村目标。充分发挥杨汛村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和基本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将杨汛村建设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村庄整洁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和萧山中部地区的生态家园。 |
凤凰村 |
凤凰村位于萧山中东部,东接中国轻纺城,北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衙前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党领导下中国现代农-动的发源地,是为农运而英勇献身的李成虎烈士的故乡。水陆交通便捷,104国道、萧绍运河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2005年6月,村规模调整时,由原凤凰村、交通村、卫家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2.44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5个,农户590户,人口2146人,耕地856亩。 近年来,凤凰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加快村庄现代化建设,村级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加快凤凰新农村建设步伐,是实现村“十二五”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幸福、美丽、文明新凤凰的重要保障。2013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49.24亿元,创利税3.97亿元,村级可用资金388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77元。 凤凰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敬老模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双强百佳”行政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浙江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杭州市新农村科技示范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市基层党建工作100示范群”、“杭州市平安农机示范村”;区美丽乡村“精品村”“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和谐班子”、“区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五星级村”、“区级生态村”、“区级土地管理示范村”、区“森林村庄”、“区一级文化村”、“军民共建示范村”、萧山区“十大和美之地”、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巾帼示范村”“基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先进村”、“优秀妇女之家”、区总工会“优秀基层(职工)俱乐部”、“整洁庭园工作先进村”、“区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区“红色讲坛”教学科研基地、“萧山区对外形象基地”等荣誉。2014年4月29日萧山区衙前镇凤凰村民委员会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