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余杭区 >> 良渚街道 >> 金家渡社区

金家渡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金家渡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金家渡社区简介

  金家渡社区位于良渚街道南部,紧靠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西湖区的三墩镇,104国道线、古墩路延伸段、大吉路和朱家路、金家渡路、好运路延伸段路、规划金昌路等道路贯穿金家渡社区,交通非常便利。金家渡社区共有居民421户,整体分布为金家渡南苑102户,中苑171户,北苑114户,一组吴家塘33户,总人口1910人,总面积约有1平方公里。
  多年来金家渡社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地理位置优势,搞好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内有麦德龙超市,规划建宜嘉天地家居市场、综合农贸市场、金家渡幼儿园、金家渡综合楼服务区等大型项目。居民大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工作和房屋出租等服务行业,生活条件较为富裕。
  社区组织体系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层”,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层”。设劳动保障、综治信访、人口计生、环境卫生组织。社区共有9名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内的各项行政事务。
  在区、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项目开发、搞活经济这篇文章,为把社区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居民富裕、环境健康的和谐社区而努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0010 310000 -- 查看 金家渡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金家渡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金家渡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良渚文化村社区

  良渚文化村社区位于余杭区中部,距离杭州市中心16公里,离良渚遗址保护区2公里。既靠近著名的文化遗址,又有距杭州周边郊区的丘陵、绿地、水网、森林等生态环境。良渚文化村社区目前入住的有白鹭郡北、白鹭郡东、白鹭郡南、白鹭郡西、阳光天际、竹径茶语等6个小区,常住人口6000余户,约11000人。户籍人口826户,1688人。   社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文化地蕴浓厚,设有玉鸟流苏幼儿园、安吉路实验小学等高标准、现代化的教育场所。此外,还有超市、食街、菜场等等的配套服务设施。良渚文化村社区将“田园城市”的理想、有机生长的理念与特定地域的历史文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值得纪念的当代社区田园生活体验。   

逸居城社区

  逸居城社区位于杭州农副物流中心园区内,紧邻物流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目前社区主要管辖逸居城小区,辖区东至吴家门路,西至港虹东路,南至逸盛路,北至储运路,总面积32万平方米,共有53栋住宅楼,2520套住房,目前入驻居民1500余户。   社区办公地点位于小区东大门吴家门路227号,社区用房达756平方米,配套有公共服务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及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实施。   社区目前采用“社区+物业”的管理模式,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了社区、物业共同推进小区建设的格局,为小区居民提供集常规性公共服务和经营性多种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   在新的一年里,社区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区”为宗旨,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完善公共配套建设和强化社区服务,努力把逸居城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良、秩序井然、管理规范、人际和谐的新型城市社区。   

崇福社区

  崇福社区(原崇福村)是良渚街道通过完成撤村建居而成立的首个新型农村社区,2009年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社区驻地顾家埠农居点,农居点建成于2006年,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公里。   社区总户数500户,有1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170人。现有在册党员100名,下设 4个二级支部。经民主选举产生,共有居民代表54人,社区“三委班子”成员6 人。   自社区成立以来,便树立了“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村民变居民”的观念,打破传统观念局限,通过为居民服务为重点、以文化为载体、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树立居民观、市民观、城市观,来迎接新时代融入大杭州;致力于社区的和谐发展,以稳定为基础、以和谐为根本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社区;以五好为目标,发展党组织建设,扎扎实实,至此不渝地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确保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建设为方向,多角度、全方位落实好、改善好、服务好全体社区居民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居委会的四自功能,以服务居民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开、公正的程序,切实体现议事协商等委员会的功能,监督好、维护好各类组织建设,确保社区健康、快速发展。   社区建有文体(老年)活动中心,内设图书、棋类、健身、乒乓、电教等五室,图书3000余册,活动设施齐全。通过社区班子共同努力,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体育小康村、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园林绿化村,区级安全村、卫生村、文化(示范)村、文明社区、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社区-:冯云德 社区主任:张宇挺   办公地址:良渚街道崇福社区顾家埠农居点内   办公电话:0571 – 88767170   

管家塘社区

  管家塘社区2006年实现了全征全迁,2010年4月正式撤村建居,辖区面积共0.533平方公里,现有1个居民小区,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73人,流动人口3900人,集体经济股份制评估总资产逾千万元。社区拥有健身场1个,成立了居民健美操队,购置了音箱设备1套,党员活动室1个,阅览室各一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全社区农户拥有各类小型汽车45辆,太阳能热水器拥有率达到95%以上,电脑拥有率达到90%以上。社区的区位商业氛围越来越明显,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机。拟建农居点配套用房,建筑面积22603平方米,楼高六层,总投资2500万元。该项目自主研发,社区集体股份占项目55%。村民股份占项目45%,产生的纯利润按社区集体提留,按比例股份分红。这又进一步壮大了社区集体经济,同时也增加了居民的经济收入。  

北秀社区

  北秀社区是浙江省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301100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110。邮政编码为310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1 ,车牌号码为浙A。与崇福社区、东莲村、逸居城社区、小洋坝村、勾庄村、纤石村、港南村、西塘河村、良渚村、长桥村、东塘河村、南庄兜村、运河村、管家塘社区、石桥村、大陆村、行宫塘村、良渚文化村社区、安溪村、金家渡社区、施家湾社区、万年桥社区、新桥社区、亲亲家园社区、棕榈湾社区、新港村、荀山村、良港村、杜甫村、七贤桥村、谢村村、吴家厍村、铭雅社区相邻。  

棕榈湾社区

  棕榈湾社区位于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余杭区良渚街道,整个小区空气清新,景色迷人,属杭州市“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格局中的“北秀”之核心区块。   总占地面积近300亩左右,总建筑面积30万余平方米,绿地率40%,社区共有住户数2580户(含商铺),已入住2085多户,近万余人。社区现有户籍数677户,户籍人口1098人。社区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一共7人。社区本支部共有党员29名、双报到党员47名。   良渚街道棕榈湾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区一级示范社区、五星级服务社区、文明社区、卫生社区、绿色社区、文化社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等一系列的荣誉。通过社区与政府、物业、居民的良性互动,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热爱、人人享有的安全、团结、幸福、和谐的大家园。   

铭雅社区

  铭雅社区成立于2005年5月,位于杭州良渚新城东南角,东至金家渡港、南至长渠港、西与西湖区三墩镇北相邻,辖区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户数3140户(含商铺)、常住户数2030余户、常住人口60000余人(其中户口在册440户,927人),分铭雅苑和蓝郡华庭两个住宅小区,分别有20万平方米、总户数1900户(含商铺)、常住户数1500余户、常住人口4500余人(其中户口在册397户,851人)和20万平方米、总户数1240余户(含商铺)、常住户数530余户、常住人口约1500人(其中户口在册43户,76人)。人户分离现状突出,租住人口密集,属典型城郊结合部,公安管控重点区域。   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0名,支部党员数34名,社区以党建为核心,建立并完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开展为居民提供户籍、劳保民政、综治消防、计生卫生、流动人口等公共服务,小区内配套有警务室、文化礼堂、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劳动和社会保障站、市民学校等,另有会馆、幼儿园、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等,服务站点齐全、社区活动丰富,是一个安全、温馨、环境优美的社区。   社区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小区居民的热情支持下,社区工作取得了诸多荣誉:2007年度计生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2月余杭区一级示范社区;2009年2月余杭区文明社区;2009年3月杭州市(村)计划生育示范协会;2009年3月余杭区区级绿色社区;余杭区卫生社区;杭州市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2009年12月余杭区充分就业社区;余杭区文化示范社区;余杭区五星级社区;2015年7月杭州良渚新城年度先进党组织。   

亲亲家园社区

  亲亲家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5月,隶属于良渚街道管辖区。位于良渚街道金家渡,是杭州向北延伸的新居住小区之一,东到朱介桥港,南到金家渡路,西至五洞星桥港,北至王家兜港。亲亲家园分三期开发,总建筑面积达100万㎡,总居住户数6000户左右,社区现居住人口约17328余人,居民代表29人,文明家庭473户,学习型家庭203户,平安家庭968户,绿色家庭204户。现有党总支部一个,下设二个支部,总支部书记一名,在册党员65名,双报到党员187名。社区两委班子、社工、义工一共10人。   社区现有办公用房356平方米,活动用房1200平方米。社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5700人,社区建有“星光老年之家”免费为老年人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亲亲家园具有非常明显自然氛围的围合式的庭院生活,项目的绿化率在35%以上,有许多名贵树种。社区环境清洁、优美,卫生管理有序,套设备齐全,内设有会所、商业文化中心、大型超市、幼儿园、游泳池、篮球场、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目前图书室藏书达5000册,阅览室座位100余个。   社区成立了亲亲家园艺术团,下设健身队、舞蹈队、太极队、腰鼓队、木兰队及合唱队等分队。社区还有老年协会,有书法班、电脑班、编织班、名乐队等10多个队伍。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亲亲家园社区在良渚街道的正确领导下,把和谐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做起,以“社区居民无小事”为宗旨,以人为本为理念,从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逐步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几年来社区硕果累累,先后获“全国和谐社区”“浙江省和谐示范社区”、“杭州市绿色社区”、“杭州市文明社区”、“杭州市廉政示范社区”、“余杭区五星级服务社区”等五十多项光荣称号。   亲亲家园以“现代邻里,都市街坊”为核心理念,倡导邻里价值的回归和情感交流,以期打造一座充满温情和活力的生活之城。   

新桥社区

  新桥社区位于良渚新城的北部,现有常住人口650户,人口1290人,北与德清县接壤,南至安溪工业园,东、西与杜城村相邻,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东苕溪穿境而过,辖区有东明山森林公园,杭州市安康医院,杭州市戒毒所等单位。   自2004年社区成立以来,在新城及街道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余杭区一级示范社区、余杭区文化示范社区、余杭区五星级服务社区、余杭区绿色社区、余杭区文明社区、余杭区科普社区、杭州市体育先进社区、杭州市文化示范社区、浙江省体育社区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围绕建设现代文明和谐社区的总体要求,在工作中初步形成以社区为基础,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合力共建社区的格局,为进一步抓好社区各项建设,积极扩展各类社区服务项目,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稳固社区治安,开展创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居民满意的新型社区。   

万年桥社区

  万年桥社区位于良渚街道南侧勾庄集镇,104国道穿社区而过,交通便利,商家云集。社区于2004年4月由原居委会改制而来,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有住户1308户,常住人口4208人,其中外来人口3215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650平方米。社区下设7个居民小组,有9名专职工作者,党员在册人数55人,设有“六室”、“三校”、“二栏”、“一场所”。辖区有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农村商业银行良渚支行、勾庄中心小学、良渚医院等共建单位12家。   近年来,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共驻共建和社会团体志愿者为民服务作用,社区先后开设了老年电大学习室、老年食堂、居家养老服务室等多个便民利民所场,深入开展送信、送餐、老年人免费理发等服务。社区先后获得了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市民主法治社区、市文明社区、区一级示范社区、区满意社区等20余项荣誉称号。   万年桥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将始终坚持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的新型社区而努力奋斗。   

施家湾社区

  施家湾社区位于良渚新城集镇中心,104国道、东西大道从辖区西南部和北部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施家湾社区由花苑新村、中心花园、玉都佳苑、老农场、茅庵村、东栅门、书林苑、教工宿舍以及良博路、良港路、玉琮路等居民区组成,总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000余户,户籍人口420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人,党员122名,辖区共有17个居民小组。社区服务设施丰富,信息化程度较高,拥有自己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了社区办公自动化和服务资源共享。   社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文化地蕴浓厚,高标准、现代化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职高、成人业余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场所一应俱全;此外,还有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良渚中心休闲广场等配套服务设施。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自身努力,施家湾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杭州市四星级体育社区、市文明社区、市和谐社区、市科普社区、区一级示范社区、区五星级社区、区文化示范社区、区绿色社区、区体育先进社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等荣誉。   施家湾社区坚持围绕“创服务型特色社区,共筑温馨美好家园”的工作目标,密切联系社区实际,不断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民主自治建设。在今后的工作中,施家湾社区也将继续本着“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难、解群众所忧”的服务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团结、开拓、高效、争先”的精神,提高社区服务新理念,全力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平安幸福的新型社区,努力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金家渡社区

  金家渡社区位于良渚街道南部,紧靠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西湖区的三墩镇,104国道线、古墩路延伸段、大吉路和朱家路、金家渡路、好运路延伸段路、规划金昌路等道路贯穿金家渡社区,交通非常便利。金家渡社区共有居民421户,整体分布为金家渡南苑102户,中苑171户,北苑114户,一组吴家塘33户,总人口1910人,总面积约有1平方公里。   多年来金家渡社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地理位置优势,搞好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内有麦德龙超市,规划建宜嘉天地家居市场、综合农贸市场、金家渡幼儿园、金家渡综合楼服务区等大型项目。居民大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工作和房屋出租等服务行业,生活条件较为富裕。   社区组织体系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层”,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层”。设劳动保障、综治信访、人口计生、环境卫生组织。社区共有9名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内的各项行政事务。   在区、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项目开发、搞活经济这篇文章,为把社区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居民富裕、环境健康的和谐社区而努力。   

纤石村

   纤石村由原沈家门、上欠埠、花园桥三村合并而成,位于良渚镇北5公里,东临仁和镇,西与新港村相邻,南至石桥村接壤,北邻东苕溪,距市中心2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937户农户,总人口3660人,其中外来人口176人,全村主要以水稻、果树、蔬菜种植、鱼虾养殖为主导产业,2007年人均年收入10240元。村内有企业19家,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超五千万元,集体可分配资金38万元。 2006年我村被余杭区列为卫生整治村, 2007年被列为市级卫生村、园林绿化村,2008年被区列为第二批重点推进村、绿化特色村和生态村争创对象。今年4月份,村委经过改选,新一届村委班子由8人组成,-、村民主任亲自抓生态村各项建设。 我们纤石村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昔日农村变成了“道路宽广路灯亮,绿化满园树飘香,生态品牌响四方,男女老少精神爽”的新农村。  

运河村

  运河村无缝接轨杭州主城区,东临京杭大运河,南至勾运路,西接勾庄工业园区,北接绕城高速。杭州市交通大动脉上塘—中河高架南北向纵贯全村,宣杭铁路东西向横贯全境,京杭大运河沿村东部南北穿行,杭行路、良康路已在建设中,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体系。   全村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民小组,1132户村民,常住人口4576人,全村共有党员178名,分设四个党支部,村民代表90人。    近年来,村党委、村委一班人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依托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金恒德国际汽配物流广场、大松树集装箱码头、勾庄工业园区等一大批省、市、区重点项目落户,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商业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潜在价值日益凸显。   在良好的历史机遇条件之下,敢打敢拼的运河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融入大杭州。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该村先后获得了市文明村、市小康村、区文明村、区文化村、区卫生村、区“五好”村党组织、平安家庭示范村、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清洁绿化余杭”卫生长效保洁先进村等多项荣誉,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方面率先迈出了坚实步伐。  

南庄兜村

  良渚镇南庄兜村位于杭州市城北与余杭区交界的京杭运河西侧,是5000年良渚文化的故里。南与本镇运河村接壤,由衢州路贯通杭州主城区,西与本镇行宫塘村相临,北与仁和镇为界。杭宁高速公路、绕城公路穿村而过,形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互通枢纽——杭州绕城南庄兜互通立交。   南庄兜村区域面积4000余亩,20个村民小组,农户949户,人口3884人,0党员132人。村内建有国内一流的集农副产品交易、检测、加工、仓储为一体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经营水产、肉类、果品、蔬菜、粮油五大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并有运河码头、宣杭铁路货运站、公交191路192路、仓储冷藏等配套设施,建有“天下良仓”网络市场,功能齐全、交通四通八达。   现在,新一届南庄兜村领导班子,决心以搞活农副产品流通环节为抓手,带引农业生产发展、产业结构自主调整,带动延伸物流、房租等产业链,开创农村股份制体制创新、专业合作社横向联营。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制为载体,建设沿街店面房、标准厂房、钢结构仓库,总面积约80余亩,联结农业生产、运输、交易各环节投入的资金链和信息链,把农业生产、科技投入、供求关系、价值体现、价格波动等与一线生产的农户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扶农的优惠政策,达到信息共享、面向市场、互利共赢的目的。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来我村投资开发、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东塘河村

  良渚镇东塘河村由原吴家桥、孟家湾、盛家斗三村合并而成,位于良渚镇东南部,杭州城北,古运河畔,南接省政府驻地杭州城,北壤仁和镇,东邻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横穿本村中心地域而过,将本村地域分成南北两块,在其它路网的贯穿连接下,使全村四通八达,各个组级块状经济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全村总面积2.23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小组,住户943户,常住人口4050人,外来人口60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0余元,村级2009年度可支配收入73余万元。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139名党员。近年来,村班子领导带领全村村民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良渚村

  良渚村位于良渚镇政府驻地东500米。东连仁和镇石房桥,西接荀山村,南临西塘河村、良港村,北界石桥村。      村委会驻地良渚镇良渚路170号。   1983年12月良渚、仰家塘、吴家埭3个大队分别改建良渚村、仰家塘村、吴家埭村。2003年9月村规模调整时良渚、仰家塘、吴家埭3个村合并命名良渚村。   “良渚”村之名,据考良渚到瓶窑一带过去是一片河滩,后被改造为良田而得名良渚,村又以近靠良渚镇得名。    现有耕地面积4500亩,种植水稻,兼营蔬菜、水产养殖等。原吴家埭村蚕桑经营素负盛名。解放后,外宾来良渚参观,重点是参观该村的蚕桑事业。全村辖33个自然村,共1468户,6120人。企业有杭州余杭华兴印刷厂、杭州良渚服饰有限公司等16家,以印刷、针织、润滑油等行业为主,产品销往上海、湖州、海宁等地。    良渚村名人辈出,中医泰斗莫尚古、农-动带头人金阿耀、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人施昕更都出生和曾生活在这里。民风淳厚的良渚村民,知书达理,村民之间互相体谅,科学致富已蔚然成风。    村委联系电话 88771473  

行宫塘村

  良渚镇行宫塘村位于良渚镇东南部,坐落于美丽的古运河西岸,南邻杭州市拱墅区康桥镇,北连仁和镇,东接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南庄兜立交,西邻东塘河村。新宣杭铁路横贯全村,并设有行宫塘站;杭州绕城高速穿村而过,地处杭州北部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捷。2003年9月由行宫塘、厍头斗、上坝儿、陈国潭四村合并而成,面积4.59平方公里,有23个村民小组,1069户,常住人口4287人,其中党员155人,村民代表97人。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9196万元(工业6004万元、农业31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66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90万元(其中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拆迁工作经费175万元)。   我村为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开发所在地,该项目在我村共需征地1500亩,拆迁370户,目前征地和拆迁均已完成近50%。今天动工建设的勾仁大道涉及我村征地60余亩,拆迁10户。   村党委、村民委员会两副班子现有9名成员,结构合理,团结进取。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围绕“强组织、抓经济、办实事、谋发展”,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通过共同努力,我村先后获得区先进党组织、“五好”党组织、区社会治安安全村、区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区治保战线先进村等称号。   

港南村

  余杭区良渚镇港南村位于良渚镇政府北4公里,东良渚镇新港村,西良渚镇杜城村,南良渚镇荀山村,北良渚镇新港村。现有耕地面积1931亩,其中种植水稻 1251亩、花木320亩,果树110亩、大棚蔬菜200亩、葡萄50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共520户农户,常住人口1931人,暂住人口近800人;村内共有私有企业12家,工业总产值 4000 万元,工业销售 4000万元,利润 160 万元  

大陆村

  大陆村位于良渚文化村东西大道的南侧,东邻杭州市西湖区,南接仓前高教园区,新仓路、良仓路贯穿全村,土地资源丰富,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决定了我村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有农户884户,总人口3558人,现有19个村民小组,人均年收入11750元,村区域范围规模以下企业25个。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大陆村委一班子人本着高效务实、勤奋清廉的工作作风,凝心积力谋发展,一心一意办实事,立足农业,拓宽工业,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挖掘潜力,盘活存量资产,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较快的提升。大陆村现有标准厂房出租,面积7.5亩,已建有厂房3000平方米,适合无污染企业、仓库。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洽谈和投资开发。   联系人:徐孝庭 电话:15957121558   

石桥村

  石桥村位于良渚镇北侧,由原小桥村、石桥村、朱家荡村三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4023人,土地4222.3亩,辖有18个村民小组,党员143名。石桥村地理位置优越,良安公路贯穿其中,自然环境优美,有着水乡湿地风格的潭头洋,有着4000多亩肥沃农田,有着良渚文化的依托,特别适合开发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杭州市向山园艺有限公司和杭州野芦湾生态休闲观光园两大生态旅游景区座落在我村。村党总委书记金元红,村委会主任沈水潮携村三副班子、广大村民热诚欢迎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事前参观、投资。   

勾庄村

  良渚镇勾庄村由吴王、沈港塘、白洋合并而成。位于杭州市北侧,良渚镇的南大门,104国道穿村而过,处于城郊结合部,行政区域4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874农户,常住人口3508人,外来人口1万多人。村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173名党员。   近年来,村班子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7年全村总资产达到2100万元,可分配收入达到16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被命名为杭州市 “文明村”,2006年度省级“卫生村”,余杭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余杭区2007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星级”星级村、2007年度余杭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2008年“清洁余杭”行动示范村、连续被评为良渚镇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小洋坝村

  小洋坝村,地处良渚镇南部,南接壤上城工业园,西临104国道(莫干山路),全村面积3平方米,农户528户,人口2286人,有12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勾运路、好运路、通运路三条城市化道路,横贯全村,村内规模企业在50家以上,由此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到2009年度外不人口已上升到20000人左右,旅馆、饭店、商店等商贸行业获得迅猛发展,据初步调查统计,村内有各类经营户达400多家。小洋坝村利用勾运路拓宽改造契机,结合城市化的进程,对勾运路两边进行整治,将沿路新建的商贸用房,通过租赁的形式开办旅馆、饭店、超市等各类商家,逐步形成商贸一条街。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服务农家致富和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东莲村

     东莲村成立于2003年,由原四郎桥、屠家坝二村合并而成。东莲村位于良渚镇的西南角,东与七贤桥村相连,西与仓前镇连俱村接邻,南至仓前镇寡山村,北为瓶窑镇,东西大道穿村而过,与104国道、02省道相互连接。在建中的杭长高速公路位于东西大道南侧,穿村而过。全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690户,总人口2802人,耕地面积2402亩,山林面积1122亩。东莲村党委下设4个支部,-员133名。   自村规模调整以来,村全体班子成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重要思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中心,开拓创新,合力拼搏。村三副班子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本村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努力抓好村级经济建设。借助“中国良渚文化村”、“新湖香格里拉别墅”项目的开发推进,村集体资产宝灵公墓的扩建、发展,非农建设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村级经济稳步增长。至2011年年底,东莲村经济总收入22223万元,其中规模以下企业收入8100万元;人均收入16373元;村级可分配收入达273万元。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村三副班子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全村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跟进。全村全面实现了“路路通”工程、亮灯工程,基本实现每个村民小组一个健身点,并设有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等,各项农业基础设施优良,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已投入使用。该村特别重视村庄的环境问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对村庄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并建立了长效保洁管理机制。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区“文明村”、市“卫生村”、“市级园林绿化村”、 区“文化村”、市“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东莲村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引,面难不惧,开拓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稳健的步伐,为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富裕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长桥村

  长桥村位于良渚街道南侧,东边紧靠上塘高架,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全村区域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6个村民小组,255户村民,常住人口1099人,外来暂住人口6000多人。    近年来,长桥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辖区内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图书室等设施相继建成,外来人员子女就读的良山学校也坐落于此。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长桥村先后获得优秀党组织、重点项目推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目前,杭行路、金恒德等大型项目也涉及到该村,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必定会对村级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村三副班子将抓住项目建设开发的有利时机,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民致富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努力开创长桥美好灿烂的明天。    联系方式:0571-88757083  

新港村

  良渚街道新港村位于杭州市北郊,距杭州主城区10公里,地处良渚遗址保护区块,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由原三合村、塘东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11亩,下辖1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74户,总人口2373人,党员117人,村民代表54人。   新港村现已引进杭州智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杭州九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杭州风逸荷塘农业园四家大型农业园区,新港村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配有健身公园、老年活动室、农村书屋等。   新港村村委会于2007年建成,设有多个办公室及便民大厅。便民大厅设有党员服务、综合服务、计划生育、民政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等服务窗口。本着服务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新港村村民办实事、谋福利。   

吴家厍村

  吴家厍村位于良渚街道南端,与拱墅区祥符镇接壤,地处城郊结合部,杭行路、好运路、通运路、金昌路(规划)纵横贯穿全村,东临上塘高架,西近莫干山路,交通十分便利。    吴家厍村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72户,常住人口1158人,流动人口5000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二级支部,共有党员51名。    近年来,吴家厍村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兼顾日常事务管理的模式,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村级经济、村容村貌都有了明显提升,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先后获得清洁绿化余杭·长效保洁先进村、党务工作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庭院整治示范村、计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相继建成了村农居点配套综合大楼、村老年活动中心和村委办公综合楼。2010年实现村级经济收入2847万元,村级可分配资金125万元。下一步工作中,吴家厍村将紧紧围绕村级留用地项目做文章,为实现全村小康奠定基础。    联系电话 0571-88747318  

谢村村

  谢村村地处良渚街道东南部,南与杭州老城区接轨,东临美丽的古运河,地处城乡结合部。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364户村民,在册常住人口1631人,流动人口约1.33万人。2010年谢村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6396元,其中“出租房经济”尤为发达。    随着“运河新城”城北副中心总体概念的规划出台,位于运河新城核心区内的谢村村,其价值和潜力不断提升。这项备受瞩目的工程已于2010年底正式启动建设,谢村村将被全征全迁,并于2011年初起启动了多层公寓农居点的征迁工作。    展望五年之后的谢村村,将被拔地而起的运河新城所取代,届时,谢村的老百姓将生活在一个集生活居住、商务办公、商贸物流、观光休闲、创意文化等功能于一身的魅力新城、活力新区。    联系电话 0571-88170643  

七贤桥村

  七贤桥村位于良渚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7公里,东连崇福社区,西接东莲村,南临杭州西湖区,北界瓶窑镇长命村。七贤桥村由原七贤桥、沿山、九曲桥及水产村合并而成,全村行政面积约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05亩,共下辖20个自然村,877户村民,户籍人口3370人,村民代表90人,党员178名,并成立了村党委,下设四个党支部。    七贤桥村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越,东西大道穿村而过。近年来,在良渚文化村、大陆工业园区、杭长高速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下,七贤桥村积极盘活村级资产,建设标准厂房、综合大楼,村级经济稳步发展。    七贤桥村还十分注重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完成了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工程,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了市文明村、市小康村、区文化村、区卫生村、先进党组织、平安家庭示范村、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民政工作先进集体、“清洁绿化余杭”卫生长效保洁先进村、庭院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工作中,村两委将紧紧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创新,为构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杜甫村

  杜甫村由杜甫、立早、新圩三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49人,外来人口3000余人。杜甫村村委会位于该村17组曹家斗自然村。    该村北靠104国道,西邻中国良渚文化村,南接杭州市郊,东西大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村内有尚未开发的大片土地资源,是投资开发的最佳选择。    联系电话 0571-88765518  

良港村

  良港村地处良渚街道中心地带,老104国道北侧,东西大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该村于2003年由原太平村、周家里村、打网村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3.3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843人,外来人口1200余人。2010年,良港村已拥有总资产1197.6万元,村级可分配收入68.3万元。年人均收入14867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推进,良港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文明村、卫生村、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先进集体、爱国卫生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特别是随着良渚新广场以及北秀蓝湾、十六街区、东田房产等大型房地产项目在该村中心地段相继建成,九衡公寓、望城房产、玉都枫景等在建项目初具雏形,良港村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抓住项目开发带来的机遇,良港村将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建设良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联系电话 0571-88780429  

荀山村

  荀山村位于良渚街道西侧,良渚文化保护区内,是良渚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老104国道穿村而过,东有东西大道与104国道交汇,南有大运河支流流淌,西有美丽洲路与104国道相接,交通十分便利。    现荀山村于2003年由原荀山、杨村、马家角三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积3757亩,下辖21个村民小组,1262户村民,常住人口5268人。    荀山村西南侧是良渚美丽洲公园,园内有著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院,其建筑出自英国首席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是浙江省唯一专题博物院。美丽洲公园东侧的良渚玉文化产业园涵盖了玉器收藏、鉴赏、展示、开发、交易、拍卖以及玉文化研究与交流等多方面内容,已于2010年10月开园。同时,该村马家角内还有大大小小的河塘分布,为农业(杭州春溢蔬菜专业合作社)、生态休闲旅游业(野芦湾生态休闲观光园)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荀山村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末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0773万元,其中工业总收入22007万元,人均收入17892元,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工厂务工为主,并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服务性经济收入将逐步增加,同时形成了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联系电话 0571-88778171  

安溪村

  安溪村座落在东苕溪畔,属良渚新城。2003年,由下溪村、安溪村、中溪村、上溪村、石岭村合并为新的安溪村。全村范围地域较广,所辖12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1044户农户,村民4102人。有山林面积11000亩、茶地400亩,山塘水库三座。安溪村的产业结构主要以水稻、毛竹、茶叶、早竹为主,村级经济以毛竹、茶叶为主。   安溪村便民服务中心围绕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宗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以“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为理念,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提供优质、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   

西塘河村

  西塘河村地处104国道东西两侧,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贯村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区域面积4.6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94户,常住人口3741人,外来人口5378人。现有党员165人,下设五个二级支部。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村辖区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1家,规模以下企业46家。2010年度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158.7万元。2009年9月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本村蔬菜种植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优势,为规范管理、农民创收致富搭建了有效平台。    西塘河村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安定和谐。配备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健身点4个,老年活动中心3个,文体中心1个。通过多年来的发展,该村先后被授予省卫生村、市卫生村、余杭区首批示范性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区文明村、区文化村、区“五好”村党组织、区“先进基层组织”、区健康促进村、平安家庭示范村、平安创建和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星级村等荣誉称号。    进入到“十二五”发展新时期,西塘河村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机制,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挖掘新潜力,创造新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继续努力奋斗。    联系电话 0571-88754518  


金家渡社区特产大全




金家渡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