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村 余杭街道宝塔村是余杭街道的城中村,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小组,村民432户,总人口998人,党员53人。近年来,我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双强百佳”行政村,杭州市“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杭州市“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村”、杭州市“劳动模范集体”,余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余杭区新一轮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余杭区“十佳‘两网合一’民情联系服务示范村等荣誉。2012年村级可支配资金76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89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10013 | 310000 | -- | 查看 宝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山西园社区 |
山西园社区于2003年5月23日成立,2006年2月20日原人和社区和山西园社区合并重组为山西园社区,调整后的社区位于余杭街道安乐路14号后三楼,范围东至宝塔山,南至山西园路,西至南湖塘东围堤,北至南渠河。 社区占地面积为72.96万平方米(未包含西花庭),绿化面积13995平方米(未包含西花庭),居民小组38个,常住户5068户,常住人口13825人,共有社区专职人员9人。 社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有室内活动场所1100余平方米,设有一门式便民服务大厅、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党员服务中心、阅览室、健身室和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电化教室等多个服务网点。社区有登记注册的文体服务团队16支,各个服务团队有序开展活动。社区区域内还有室外健身苑点、塔山公园、文体活动中心等多个文化场所,2003年成立至今,社区以党建为龙头、以和谐社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社区的民主自治职能,全面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
通济社区 |
通济社区位于古镇余杭北面,苕溪河边,东至凤山路延伸段,南至南湖塘,西至彭余公路,北至通北路,占地面积0.54平方公里,是余杭街道的老城区。现有办公、活动用房达630平方米以上,现住户数3545户,现住人口7799人(户籍数:2244户,户籍人口:5740人),按区域划分20个居民小组。社区现有党员252人,主要以退休、失业党员为主。社区现设党委、居民代表会、议事协商会、居民委员会四大主要组织机构和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警务室、司法调解室、计生服务室、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室、市民学校、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服务机构。 社区自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坚持“为政府排忧,不遗余力;为群众解难,尽心尽力;为社区建设,竭尽全力”的原则,以创建为载体,以服务为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区,使社区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止2012年底,社区已通过区级“规范化党员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省级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的验收;通过创建,获得了区一级示范社区、区五星级服务社区、区文化示范社区、杭州市文明社区、杭州市和谐社区、杭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先进单位、杭州市充分就业社区、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杭州市四星级体育社区等荣誉称号。 同时社区不断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以社区社会组织为力量,充分发挥社区空竹队、健身队、腰鼓队、女子乐队、骑游队、老年协会、计生协会、和事佬协会等群众队伍的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以活动丰富生活,以活动提升素质。 为此,社区将继续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服务居民为根本,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为促进社区发展、构建和谐社区而共同努力。 |
南安社区 |
余杭街道南安社区成立于2003年5月,2006年2月经社区重组由原宝林社区和南安社区合并为现在的南安社区。社区位于余杭街道城区中心,东起狮山路、南接联兴路、西临南湖塘、北至山西园路。占地面积0.671平方公里,住户6396户,人口13999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人口943人,流动人口1223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1516人,已婚育龄妇女1683人,失业人员69人。有360幢居民楼,四处自建房和一处别墅区,划分76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75人。社区现有党委、居民委员会、公共服务工作站、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协商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社区服务用房465平方米,建有社区警务室、卫生计生服务室、劳动保障室、党员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科普学校、科普阅览室、市民学校、老年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图书室、多功能服务室等。 南安社区在册党员295人,根据党员居住区位划分为十三个党支部。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1名,两委班子人员7名,其中已有4人经自学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7人通过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主要做好社区党建、卫生、文体宣传、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民兵、劳动保障、民政救助、城建城管等工作。 社区一直以来以创建服务型特色社区为抓手,以提升辖区居民满意度为工作目标。在上级部门、领导的正确指导、辖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和全体社工的努力工作下,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绿色社区、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杭州市第二届邻居节十佳最有创意社区、杭州市绿色社区、杭州市先进卫生单位、杭州市科普社区、杭州市和谐社区,杭州市民主法治社区、区级和谐创新社区、区级一级示范社区、区级文明社区、区级文化示范社区、区级生育文化示范社区、区级先进党组织、区级绿色社区、区级五星级服务社区。 |
南渠社区 |
余杭镇南渠社区位于余杭街道老城区,东至东门桥,南至南渠河,西至白家弄,北至西险大塘,占地面积42.16万平方米,现共有户藉2832户,人口达7096人,划分为19个居民小组。 社区设有一门式办事大厅、市民学校、党员远程教育点、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几年来,社区通过创建省和谐示范社区、省体育先进社区、省充分就业社区、省文化示范社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等为契机,努力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 在紧紧围绕“加快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总体目标,通过每年开展的邻居节为载体,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基础,以为老服务为重点,以民主协商为依托,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体生活,倡导和宣传社会文明与公德,着力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还通过冠名党员服务站这一平台,切实发挥好广大党员群众的力量,共谋社区发展。 |
上文山社区 |
余杭街道上文山社区位于余杭街道南部,社区包括原上文山村、庭院深深小区、白云深处小区、小白菜文化园,2011年底户籍人口587人,行政区域为1平方公里。2007年,我社区经济总收入为3915.8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2195元,实现可分配收入预计为120万元。近年来,我社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努力,社区在小区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先后获得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五好党支部”、村级档案管理达标单位、“区级生态村”、“省级文明村”、“区级五星级星级村”、“区级绿色社区”、“区级充分就业社区”等称号。 |
凤联社区 |
凤联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凤联路25号。 |
沈家店社区 |
沈家店社区自2007年撤村建居以来已经全面完成了农居点的建设,下设14个居民小组,社区面积共4.5平方公里,常驻户730户,人口2324人,常年流动人口2300余人。 |
仙宅村 |
仙宅村位于余杭街道的西北部,西倚舟枕山,南连015省道、207省道,距杭州市中心约30公里,相传因茶仙陆羽偶居于此编著茶经而得名。全村区域面积为7.86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84户,总人口3146人。仙宅村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一路一景、一村一景,布局有序、环境优美的农村新貌。仙宅村目前拥有12个健身苑、3个活动室、2个篮球场,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达3平方米以上。2014年,仙宅村建起了崭新的文化礼堂,其文化展示长廊、演出舞台、道德讲堂,成了传播文明的殿堂。在基础设施增量提质的基础上,仙宅村更以便民服务大厅为平台,强化服务理念。中心大楼建筑面积为1650㎡,其中“一门式”服务大厅面积100㎡。设有民政、劳保、综治、信访、农业、三产、村建、水电等多个服务窗口,配备有齐全的办公设备和专兼职人员,以“一站式”的服务模式,切实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仙宅村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党建责任“领衔制”、村级事务“领办制”、美丽乡村“领跑制”、乡风文明“领头制”,不断增强班子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实效,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绿化示范村、省体育俱乐部、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区五好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
洪桐村 |
洪桐村是位于余杭城北的中心村,全村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共有21个自然村组成,设立25个村小组,农户数834户,总人口2731人。 目前,全村共硬化道路5万多平方米,共投入资金320余万元。盘活存量土地,建造标准厂房4360 m2,投入资金380万元,并投入80万余元新建商业楼、老年活动中心、村会议室、体育活动室、图书室。全村共有休闲健身场所7个,村庄绿化种植2.5万m2,新建公共厕所2座,路灯亮化等工程。全村经济收益18236万元,人均收入10957元。近年来前后获得“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清洁余杭”示范村、“五好党支部”、“星级村”、“杭州市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绿化卫生村”、“区文明村”、“余杭区生态村”、“杭州市畜禽生态示范点”等称号。 2012年,洪桐村完成“清洁绿化健康文明”重点提升村创建,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环境面貌,2013年将再接再厉,奋发向上,努力完成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工作。 |
永安村 |
我村位于余杭镇的东北面,濒临东苕溪,由原永安村、姚村村、下木桥村三村合并而成,辖28个自然村30个村民小组,农户892户,人口2928人,村域面积7.092平方公里。我村拥有耕地面积5224亩,2009年完成区级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我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 “区综治先进单位”、 “杭州市卫生村”、“市级动物防疫规范化村”、“余杭区民主法制村”等荣誉称号。2011年我村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创星“十百千”工程示范村、“余杭区文明村”。 |
竹园村 |
竹园村位于余杭镇西北面,与临安市相邻,舟青公路穿村而过,属半山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34户,总人口3430人,村域面积达2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7316亩,茶园1412亩,果园1691亩,人均山林面积达5.4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全村农户主要以水果、茶叶、种植、养殖为主,村级可分配资金150万元,人均收入达16000元以上。 |
义桥村 |
义桥村位于余杭镇的西北面,彭余公路和舟青公路穿村而过,属于半山区,生态环境好,绿化覆盖率高,由原义桥村、新和村和郎宅村三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0余平方公里,有29个村民小组,1089户,3708个村民. 被余杭区委、区政府授予区级“文明村”、区五好先进党组织、“卫生村”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党组织。 近几年来,义桥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创建了“省级示范村”、“星级村”、并通过首批“清洁余杭”验收。新建通村道路9公里、健身苑(点)5处,标准篮球场1个。2008年6月在区关工委的主持下,创建了余杭区首个村级关工委组织,给青少年有一个学习上网的健康场所。 村里现有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左右,村级年可分配收入100万元,人均年可分配收入10800元。余杭镇工业城义桥区块,从2003年至今已征地800余亩,有18家企业投产和即将投产。 |
水产村 |
近年来前后获得“文明村”“市级小康建村”、“五好”村党组织、“五好”村党支部、“新农村”、“公共卫生”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 栖凤南苑,安居乐业。 按照城镇规划和村庄编制,水产村高标准、高起点实施了“栖凤南苑”农居点建设,努力改善广大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新农居点规划面积21.2655亩,总建筑面积达10860平方米,总投入2800万元。绿化面积达4253余平方米,配有大型健身点1个。如今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型农居点已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并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实现广大村民安居乐业。 二、 健全组织,构建和谐。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始终把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与发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民自治组织的有机结合作为发展村级经济,加快村民致富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倡导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
宝塔村 |
宝塔村 余杭街道宝塔村是余杭街道的城中村,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小组,村民432户,总人口998人,党员53人。近年来,我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双强百佳”行政村,杭州市“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杭州市“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村”、杭州市“劳动模范集体”,余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余杭区新一轮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余杭区“十佳‘两网合一’民情联系服务示范村等荣誉。2012年村级可支配资金76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89万元。 |
上湖村 |
余杭区余杭街道上湖村位于余杭街道西郊,由原来的上湖、安山、七里三村合并而成,现全村区域面积为7.99平方公里,有23个村民小组,社区设有人力社保服务窗口,有3名人员从事人力社保服务工作。总户数1005户,常住人口3464人,非农总人口708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07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98人,全村共有党员140人,劳动年龄段人数为1558人,农村劳动力为1558人,已就业人数为1310人,劳动者总体就业率达到98.8%以上,实现转移就业人员1179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8.97%,2014年村级经济可分配收入9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0元,比上一年增幅11.3%。 |
下陡门村 |
下陡门村:位于余杭街道西北8公里处。 |
溪塔村 |
余杭区余杭街道溪塔村位于京杭运河南端的苕溪北岸,是一个富有浓厚文化气息,又富饶美丽的村庄。东面、南面至苕溪,西临上湖、义桥村,北靠洪桐村。村庄面积约有6.352公顷,有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社区文体服务中心、社区居家服务养老中心。全村有32个村民小组,1173户农户,户籍人口约4330人,是余杭街道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溪塔村党委下属7个支部,共有党员208人。溪塔村境内有舒公塔、万岁桥、龙王祠、吴道台府、永丰闸等众多古迹。全村有道路主干路16条,分干道4条,全长20公里;河道3条,全长6.7公里。 近年来,溪塔村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的-精神指导下,以“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弘扬千年古韵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这一工作目标,广泛调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村民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农村新风尚,进一步增强广大村民的文明意识,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将农村文体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强凝聚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先后获得省、市、区文化示范村,省、市卫生村,省村级体育俱乐部,市、区民主法制村,市、区巾帼示范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区级“五好”村党组织,区生态村,区科普村,区安全村,区扶残助残爱心单位,区文明村,区庭院整治示范村,区“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区五好学用示范点,区信用村等等荣誉。 |
凤凰山村 |
凤凰山村位于余杭街道南大门,是我街道的城中村,属于半山区,东至余杭街道华坞村,南依附中泰街道的桃源社区、郭家村、石鸽社区,全村总面积3.564平方公里,共有10个村民小组,507户农户,总人口1758人。目前凤凰山村党委党员人数106人,有非党员村民代表33名,组成了村民情联系网,为村民提供友情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镇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凤凰山村村民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积极配合,科学推进,和谐发展。近年来,先后被上级评为村貌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模范单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过程中,被区政府评为“四星级”星级村,如今的凤凰山村正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貌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阔步前进。 |
华坞村 |
华坞村位于余杭街道南大门,紧邻杭徽高速出入口与凤凰工业园区,属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较明显。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280户,户籍人口1095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8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村民代表38名。 近年来,华坞紧紧围绕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的工作思路,致力将华坞村建设成为“和谐、美丽、舒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4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82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6141元,村级可分配资金288.06万元。 |
金星村 |
余杭镇金星村,村民大多数解放前来自绍兴、金星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余杭组团中心城镇余杭镇的东侧,杭州市西郊,杭州市城市主干道文一西路横贯金星与余杭镇连接.随着金星村工业区块的进驻,金星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村民安居乐业,甚或质量不断提高。 金星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740人,流动人口4500人,居民696户,出租户444户,共有党员人数111人,村域面积4400000平方米。现有13个组已经拆迁。 村设有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警务室、村文体服务中心和村老年活动室,我们将本着“一心一意和村民交朋友,千方百计帮村民办实事”的宗旨,为村民谋福利。 |
中南村 |
余杭街道中南村位于东苕溪上游、南湖北岸,临近余彭公路、余永公路,交通便捷。村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立地属丘陵河谷平原,土壤肥沃,温光良好,空气洁净,被省农业厅确定为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0人,其中农业人口1215人,总户数383户。2011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195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58.7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812元。 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为保障,加大了“建设新农村、争创星级村”工作力度,科学规划,整体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着力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星级村”的创建活动,是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杭州市“科普示范村”、杭州市“计划生育示范协会”、杭州市“五好村妇代会”;余杭区“五好村党支部”、余杭区“十佳平安示范村”、余杭区“文明村”,连续两年被评为余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村。 我村始终把如何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每个班子成员的工作重点,壮大经济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并且把提高村级收入放进重要日程表,形成以五金仪表工业为主的主导产业,并在周边地区具有明显产业优势。在发展的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加大对全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的力度,对村剩余组级道路进行硬化、亮化和绿化工程建设,现本村所有道路都完成硬化工作。 历史上以杨毕案中的准堤庵、燕子洞被人们熟知,20世纪80年代因水稻高产而闻名,今天又伴随南湖保护与整治倍受关注,是一个在余杭镇西很有发展前途的城郊结合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