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富阳区 >> 场口镇 >> 白石皎村

白石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白石皎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石皎村简介

  本村处于富阳市西南部,东接上图山村,北连下图山村,西与桐庐县江南镇隔溪相望,是富桐两县市的周边地区,俗称富阳市西大门,江南公路串村而过,320国道直通,杭新景高速贯通,交通便捷。行政村由陈后、赵村坞、白石皎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域面积约为6.5平方公里,住户425户,耕地面积739亩,山林面积1505亩。2011年工业产值 5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25元,有工业、手工业规模企业一家,主要经营造纸机械及配件的制造和销售,玩具加工企业多家。近几年我村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改善,村内绿化面积大幅提高,村内道路基本完成硬化和加宽。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政策的响应下,我村党员干部积极进村入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努力为百姓服务。近年来,我村村民普遍感到生活幸福指数上升,积极配合村内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干群关系融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1110 310000 -- 查看 白石皎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石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白石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前街社区

  前街社区:位于场口镇政府所在地。  

叶盛村

  叶盛村座落于美丽的杭州市西郊濒临320国道、省道交通便捷。叶盛村527户,总人口1625人,其中低保户27户。村支两委干部人数4人,有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3人,预备党员2人),下辖1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及组长32人,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0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山林总面积1934亩。全村有劳动力人数1274人,年人均收入8057元。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以企业打工为主。目前叶盛村有712亩土地列入开发区域,该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开发大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经过村支两委共同努力,村及组织建设良好,党员队伍逐步向年轻化、能力化方向发展。其中有一批年轻党员干部创业致富,帮助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今年新一届村民代表组长队伍年轻,有能力,正义感强,其中不乏思路开阔,眼见远大,能说会道的人。近年来村务、党务工作规范化、公开化、公正化、人性化,尤其在村级重大问题上必须有全体村民代表组长共同讨论表决。村级财务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所有收支由报帐员在镇政府财务室的管理下进行,有效的防止了多报、谎报、滥报等严重损害集体利益事件的发生。经过村支两委共同努力多次获得“村级优秀党支部”、“富阳市文明示范村”、“安全生产村”、“先进综治”等荣誉。   叶盛村以搞好农村生活生产为目标,围绕建设“村美、户富、班子强的总体要求”,一步一步将我村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经过几年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叶盛村腰鼓队,增添许多文化艺术气息,腰鼓队在今年三八节全镇的比赛中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叶盛村还创建了“新光老年之家” 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业余活动场所,丰富了文化生活。2007年叶盛村完成了村后三条路的硬化、建立了一个250平方米的健身场地和一个2.5亩的生态公墓,该生态公墓于2008年3月底通过验收。新一届村干部承诺要创建一个图书馆、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和做好全村的排水沟工程,还要对全村的卫生情况来一次彻底的改变,加大投入,原来由一个人打扫增加到两个人打扫,还有专门人负责卫生管理。   与此同时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村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计划生育率100%,治安状况良好,安全防范措施有效落实,村里无群体-件发生,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安定。   

马山村

  场口镇马山村位于富阳市西南部,南临320国道和杭千高速,北濒风景秀丽的富春江,距富阳市区2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居住环境较为优越,沿村段江面为富阳境内富春江最宽处。富阳至桐庐百里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马山村由原先的周家闻家2个自然村组成,党员73人现有15个村民小组,54位村民代表,总人口2301人。  

青江村

  青江村位于富阳市西南部,座落于东吴大桥北面,东临320国道,西濒风景秀丽的富春江,距富阳市区2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整个村庄沿江而建,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居住环境较为优越。总人口2336人,农户787户,村支两委干部职数6人,党员77人,其中预备党员4名,下辖1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6人,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粮田面积1600余亩,山林面积1500余亩。当前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企业务工和种田务农为主, 2011年人均纯收入11083元。农民主要以粮食种植和鱼塘养鱼为主;工业主要以天线加工为主;三产主要以船舶运输业为主。  

联群村

  (一)自然概况:联群村位于富阳市西南部,座落于“孙权故里”—王洲,南临320国道和杭新景高速,北濒风景秀丽的富春江,距富阳市区2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居住环境较为优越。整个村庄沿江而建(沿村段江岸线为1公里)。是原王洲乡政府所在地,是现场口镇王洲片主要农产品集散和销售中心。2007年行政规模调整后由联群、金家、大路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总人口1392人,农户469户,下辖1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0人,区域面积1.41平方公里,粮田面积880亩,山林面积805亩。联群村是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富阳市首批“百千”工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富春山居”美丽村。自2001年起一直是杭州市级文明村,2009年2月获浙江省文明村荣誉称号。   (二)经济状况:当前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经商、企业务工和三产服务业为主,全村年龄段劳动力人数744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19503元。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列全镇前例。    (三)优势产业:农业主要以西瓜、大白菜种植为主;三产主要以船舶运输业、楼宇经济为主。   (四)社会事业: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村级卫生室、老年人活动室、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宣传长廊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100%,住房参保率达100%,卫生改厕率95%,自来水入户率达100%,计划生育率100%。   (五)班子情况:村支两委成员共7名,村党总支下辖近江、商贸两个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60名。村党总支班子团结,战斗力较强,两套班子之间关系协调,运转正常。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团支部、民兵连、妇女等组织能发挥作用强。党员“联户服务区、联事先锋岗”的“双联”活动、“网格式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网组片”活动等深入开展,建立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党员菜单式小班化培训等一系列经常性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村级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三务”公开及时规范,“五议两公开”制度深入执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党员群众对村两副班子的满意度在95%以上。在上半年的创先争优成效评比中,联群村班子荣获富阳市“和谐村班子”荣誉称号。党总支荣获“富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六)取得的荣誉:近年来,联群村村支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村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市“清洁城乡”活动先进村、富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富春山居美丽村等诸多省市级荣誉。   

徐家村

  场口镇徐家村北靠美丽的富春江,南临320国道和场口新区,交通较便捷,全村有山林面积403亩,耕地面积1278亩。由原竹园村、大元村、塘华村组成,于2007年11月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心村设于大元自然村,人口1800余人,农户630余户,村民人均收入9200元,主要来源为农耕生产,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村内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个,村务活动室1个,广播室1个,图书活动室2个,体育健身场所3处,放心店3个,设置农民信箱和党员远程教育播放点3个。近年来,徐家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多个重大民生工程,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百丈畈村

  场口镇百丈畈村位于320国道以南,杭千高速以北,交通十分便利;同时地处场口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突出。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8名,农户337户,人口1019人。   

赵欧村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赵欧村临近美丽的富春江畔,由原赵家村、欧家溪二自然村组合而成。北临富春江,东与东梓关村相接,西与桐庐县江南镇横山村相接,南有320国道并与桐庐江南镇荻浦村相连。全村共有人口1090人,农户309户。耕地面积615亩,山林面积128亩。自合村以来,村民相处融洽,民风淳朴。相信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赵欧村的新农村建设将更加出色。  赵欧村与红星村、叶盛村、马山村、青江村、联群村、徐家村、百丈畈村、东梓关村、上图山村、下图山村、真佳溪村、前街社区、华丰村、鸿丰村、新元村、洋沙村、瓜桥埠村、上沙村、上村村、洪家塘村、乌畴溪新村、宋家溪村、场口村、白石皎村相邻。  

东梓关村

  场口镇东梓关村位于场口镇西部,地理位置独特,紧靠秀丽的富春江,背靠小山群,相距杭州府、严州府各135里,距富阳、桐庐县城各45里,离场口、江南镇各15里,东有10里洋涨沙,西有10里桐州岛,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居住环境较为优越,是两府、两县、两镇的中心点。行政村由东梓村、屠家村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645户,总人口1877人。因郁达夫同名小说而著名。村内有近百座明清古建筑,不少还是精品;它还是古代著名水上关隘,存有不少颇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古迹,如“官船埠”遗迹、“越石庙”、古驿道。另外,还有当代名闻遐迩的东梓关骨伤科医院,郁达夫小说中描写到的徐家大院、“春和堂”药铺,秀美风光与动人传说融为一体的“姐妹山”等。  

上图山村

  上图山村概况   上图山村位于富阳市西南角,村东面是常安镇,南面是甄山,西面是白石皎村,北面是下图山村。本村被东西向的公路桐常线和南北向的乌畴溪划分为四个片区,本村村民也由此被划分为四个片区19个村民小组。据统计,本村2012年有农户622户,计1928人,其中党员49人。本村耕地面积1153亩,三林面积5053亩,工业以手套、围巾加工业和羊绒玩具制造业为主,农业以芦笋种植业为主,2012年GDP为2874万元,农业产值为1115万元,人均收入7658元/年。在新一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我村的经济和农民的收入在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提高和发展!   

下图山村

  场口镇下图山村位于富阳市西南与桐庐交界,东西两面环山;北与新佳庄村相邻;南与上图山村接壤,属革命老区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4人,农户316户,人口938人,劳动力692人,外来人口26人,外出劳动力215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26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4027元。全村发展党员37名,其中女党员8名,60周岁以上党员12名,大专以上文凭5名。耕地面积711亩,山林面积980亩。我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村民以种植业为主,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内妇女以针织品加工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经村支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良好,获得以下荣誉:“村级优秀党支部”、 富阳市“双基工程”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村党支部、“文明示范村”、富阳市爱国卫生先进村及“生态示范村”等。  

真佳溪村

  真佳溪村位于场口镇东北端,风景秀丽的壶源溪贯穿全村,杭千高速经过我村,水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全村农户1149户,人口3687余人,由红溪、后溪、前溪、化竹四个自然村组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截止2007年底,农民人均收入达7818元。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环境污染情况也日益严重,老危旧房也逐渐增加,我村党员干部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和改造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红星村

  场口镇红星村地处杭州市富阳区西南部,坐落于美丽的富春江南岸。距杭州55公里,距富阳区中心18公里,距场口镇中心2公里。村域面积1.67平方公里,田地面积1260亩,山林面积3717亩,红星村共有人口2048人,664户,一共分为3个网格,12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69人,全村共有党员58人,共分为2个分支部,农业支部28人,商贸支部30人,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党员12人,村支两委共6人,支委3人,村委3人,后备干部5人。  

华丰村

  华丰村:位于场口镇东北4公里处。  

鸿丰村

  鸿丰村,曾名凌家,凌姓世居,尊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凌统为先祖。宋朝末年,凌统长子凌细二第二十四世孙凌谨移居富春王洲,定居成族,以姓名村。现沿用鸿丰大队之名,为鸿丰村。鸿丰村位于场口镇西南角,相邻红星村、青江村,总人口1545人,总户数496户,下辖9个村名小组,村民代表51人,区域面积1.05平方千米,良田面积1099亩,山林面积1818亩。当前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是以外出经商、企业务工为主,平时在家里,老百姓主要以农耕、装天线、穿羽毛球拍为生。群团组织有老年会、妇女组织、民兵连,文化组织有腰鼓队一支、梅花锣鼓队一支,舞龙队一支。   鸿丰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村党总支下辖农业、商贸两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42名。近年来,鸿丰村党总支部以加强自身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抓党建固根基、办实事安民心、强服务促稳定、谋发展创和谐”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艰克难,努力进取,实现鸿丰村各项事业稳定的发展。  

新元村

  新元村位于富阳市中南部,座落于“孙权故里”—王洲,临320国道和杭千高速,南濒风景秀丽的富春江,距富阳市区2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居住环境较为优越。   新元村由张家、三堡、元旦三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069人,农户349户,村支两委干部职数4人,党员45人,下辖1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2人,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粮田面积726亩,山林面积1500亩,劳动人数749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列全镇前例。   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支两委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元村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通过“空心村”整治、土地整理、赤膊墙粉刷、庭院绿化、卫生洁化、道路硬化、亮化、村庄环境美化等工程,村庄环境有了实质性改观,村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成效的取得深得群众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赞扬,获得了2008年度富阳市爱国卫生先进村、2008年度富阳市城乡“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先进村、场口镇2011年度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二等奖、场口镇201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二等奖、场口镇2011年度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三等奖、2011年度杭州市卫生村、2014年度场口镇村级目标考评三等奖、场口镇2014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等荣誉。  

洋沙村

  洋沙村位于富阳西南部,距富阳市区20公里,南临320国道和杭千高速,北濒风景秀丽的富春江。全长83公里的壶源溪与瓜江汇合后向西北注入富春江,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由原洋沙和大塔两个自然村组成,划分为三个片区11个村民小组,共村民代表51人。据统计,现有农户438户,总人口1350人,大部分为农业人口,耕地面积784亩,设党支部一个,共有党员37人,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入党申请人1名。由于是平原型的地质面貌,因此十分适宜百姓生活与居住。   随着农业项目的引进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村干部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村综合服务大楼;三江两岸精品线路;村自来水工程改造;场口镇农业园道路建设”等工程项目。近年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环境有了较大提升,村容村貌得以改善,村民生活品质得以提高。新一届两委班子重视规范化制度建设,将“三务公开”、“五议两公开”、便民服务、五水共治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受到镇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肯定。  

瓜桥埠村

  场口镇瓜桥埠村位于富阳西南部,坐落于美丽的富春江南岸,距富阳城区20公里,北临富春江,南临瓜江,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2007年村级规模调整由华家、前金、瓜江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农户490户,常住人口1517人,党员67人,下辖三个组级支部(商贸支部、农业支部、老年支部),有11个村民小组,51名村民代表。全村区域面积0.7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000余亩,土质肥沃,村民以种植西瓜、大白菜等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   近年来,在上级各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新农村面貌取得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提升,陆续完成了“百千”工程,生态公墓建设、低产畈改造、排水工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瓜桥埠村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班子成员共同团结,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关系协调,运转正常,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团支部,民兵连,妇女等组织发挥作用明显。村级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广泛倾听民意,及时在“三务公开栏”公开,并深入开展党员联系农户活动。   全面开展“两学一做”。瓜桥埠村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掀起一股学习的热潮,同时结合镇党委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党员教育,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个人学和线上学、线下学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分片领导上党课、党组织书记上党课、二级支部书记上党课,开展党史党纪知识测试和第一阶段学习专题讨论会,总结前段时间学习收获,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整改措施。   丰富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根据上级统一要求,结合瓜桥埠村实际,制定党员固定活动日年度计划。以学习、志愿活动、集中讨论、服务G20等多种形式开展,并将党员固定活动日定于每月的15日召开,提高党员参与率。   接下来,瓜桥埠村希望不断开拓助民致富新渠道,增强村级发展后劲,不断夯实村级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上沙村

  上沙村地处场口镇中西部,临近富春江,全村有农户552户,人口1750多人,农田1500亩,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耕生产,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村内无工业企业,集体收入基本没有,属经济欠发达村。上沙村村支两委7人,党支部成员37人。  

上村村

  上村村位于富阳市西南部,距离富阳城市24公里,距离场口镇政府2.5公里,道路交通便利,有320国道与县级公路汤横线穿梭而过。常住人口1532人,农户数507户,有村民委员会一个,村民小组10个,党员人数54人,村民代表51人。村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4亩,山林496亩,水域269亩。   村庄紧邻富春江南面,北面是富阳市第三大畈立山畈,历来是富阳的一个重要产粮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富春江畔鱼米之乡。上村是三国曹操后裔集居地,曹姓村民占村内总人数80%以上,村内历史文化古迹遗存较多,现村内还留有明清徽派古民居二十多幢,其中堂楼、盘根堂厅、绣花楼规模较大,都是三进式的,村内最大的古建筑就是曹氏宗祠,建于乾隆57年,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在富阳地区也属罕见,2002年列入市级文保单位。  

洪家塘村

  富阳市场口镇洪家塘村位于富阳市西南边缘,临近桐庐县,风景秀丽,320国道从村庄北面穿过,杭千高速公路从村庄东面穿过,交通便捷。于2007年12月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洪家塘村、冯家两个自然村合并,现有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457户,人口1550人,下设15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1人。全村正式党员38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其中女性党员13名,60周岁以上8名。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村民以种植业、针织品加工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随着农业项目和企业的引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村干部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二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建设、池塘整治工程、生态公墓新建工程、、生活污水治理等。近年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环境有了较大提升,村容村貌得以改善,村民生活品质得以提高。新一届两委班子重视规范化制度建设,将“三务公开”、“五议两公开”、便民服务、五水共治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乌畴溪新村

  乌畴溪新村位于富阳市西南部,场口镇西面,紧邻镇百丈畈开发区,北接320国道,南面杭新景高速横穿过村庄,距高速入口3公里,交通便捷。2007年12月经行政村合并,下辖五个自然村,即老山坞(212户,682人)、新佳庄(217户,683人)、苏家(75户,231人)、乌畴(120户,439人)、赵家庄(71户,245人)五个自然村辖区面积4.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04亩,林地4093亩,养殖水面305亩。全村共有人口2286人,农户695户。   村级组织设置。有16个村民小组,69名村民代表;村党委按照自然村区域及流动党员等情况,分设三个组级支部:村南支部(集中新佳庄自然村的党员),村北支部(集中赵家庄、苏家、乌畴自然村的党员)、村东支部(老山坞自然村党员)。目前共有党员86名,其他群团组织设立健全。   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行政村办公地点设置在乌畴自然村,落地面积200平米,共三层,设有大社保服务室,平安中心工作站、维权工作室、调解处、党员服务中心等站所。五个自然村除苏家自然村外健身器材齐全,有五个篮球场。  

宋家溪村

  场口镇宋家溪村位于富阳区西南与桐庐交界,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4亩,山林面积422亩。全村共有农户283户,人口904人,下设8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9人。全村正式党员35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其中女性党员7名,60周岁以上6名。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村民以种植业、针织品加工、安装天线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一、班子建设方面:本届村支两委干部职数5人,本期班子较为团结,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良好。积极落实值班和例会制度,严格执行村干部“底线”考核管理;预计培养3名后备干部。   二、队伍建设方面:规范执行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规定每月15日下午准时开展。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形式相对比较多样。主要是专题讨论、教育培训、公益先锋等。2016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宋家溪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学习讨论,并发放党员读本,组建微信群,不时在群里发送一些学习资料,动员党员关注参与“红芯汇”。   三、制度建设方面:按照要求全面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执行重大村务决策“五议两公开”程序。班子认真梳理村干部权责清单,同时严格遵守各项规范制度,奉行公开监督,严格遵循村级工程、资源的公开招投标、招租制度,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的有效管理。   四、工作业绩方面:上届领导班子在职期间,完成了很多的民生工程,如自来水改造工程、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村委大楼工程等等,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和一直好评。换届以来,领导班子继续精诚合作,为民服务,目前溪堤结合工程正在政策处理中。庙塘水库改造及周边绿化工程也在筹备中,预计年底施工。  

场口村

  场口村:位于场口镇东北1公里处。  

白石皎村

  本村处于富阳市西南部,东接上图山村,北连下图山村,西与桐庐县江南镇隔溪相望,是富桐两县市的周边地区,俗称富阳市西大门,江南公路串村而过,320国道直通,杭新景高速贯通,交通便捷。行政村由陈后、赵村坞、白石皎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域面积约为6.5平方公里,住户425户,耕地面积739亩,山林面积1505亩。2011年工业产值 5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25元,有工业、手工业规模企业一家,主要经营造纸机械及配件的制造和销售,玩具加工企业多家。近几年我村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改善,村内绿化面积大幅提高,村内道路基本完成硬化和加宽。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政策的响应下,我村党员干部积极进村入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努力为百姓服务。近年来,我村村民普遍感到生活幸福指数上升,积极配合村内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干群关系融洽。   


白石皎村特产大全




白石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