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富阳区 >> 大源镇 >> 史家村

史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史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史家村简介

  史家村位于富阳市东南方向,距美丽的富春江约30公里,是一个环境优美、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村庄。地域面积约3.9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民小组,农村住户298户,总人口1027人,0党员42人,预备党员1人。全村 山林面积约4645亩,主要以封山育林为主;耕地面积约197亩,以籼稻、粳稻、蔬菜、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为主。副业以农用车运输为主。 近年来,史家村因地制宜,按照市“百千”工程考核的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全面开展实施“百千”整治工程,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村环境大有改观,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获得了文明村、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村两副班子一帮人思想统一,共同努力,决心把史家村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繁荣、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1117 310000 -- 查看 史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史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史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源社区

  大源镇居委会位于集镇区域,无单独行政区域,主要负责大源辖区内居民户口(原农牧场、回迁居民、部分退休人员等)的管理。目前,居委会设立党支部,由居委会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   

新关村

  大源镇新关村位于富阳区东南方,距富阳市区12公里,是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才辈出的半山区村。2007年通过村级规模调整后,由新关、兰庄、墨斗山、方家地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域面积6.03平方千米,总人口2244人,622户,16个村民小组,耕地49.33公顷。   近年来,新关村两委以“谋发展、求突破”为工作思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开展了“百千重点村”整治,自来水网改造和清洁城乡等活动。全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村容村貌有了巨大的改变,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先后获得“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富阳市“文明村”,“富阳市体育先进村”,“五好村党支部”和“信用村”等荣誉。全村村民决心以新的姿态,积极进取,寻求发展,实现村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上一层楼。   

觃口村

  觃口村地处大源镇东南方向,距富阳市区20公里,19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经商办厂和在企业打工所得,经济条件较好。全村共有农户726户,分成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538人。村设党委,有党员106人,下设3个组级支部,有山林面积7977亩(其中毛竹面积3594亩),耕地面积503亩。   自改革开放以来,觃口村干部群众大胆创业,兴办实业,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党员基础和人文基础。2010年,列入杭州市中心村培育。几年来,村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带领群众进行和谐新农村建设,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五好”村党支部、“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富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富阳市“-”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村、富阳市城乡“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先进村、富阳市篮球之村等荣誉称号。   

大同村

  大源镇大同村位于大源镇南部,交通便捷。2007年经过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来的庄家村、兆吉村、朱家村合并调整为大同村。现大同村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500亩,耕地305亩。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835户,常住人口2840多人,其中正式党员115名,预备党员1名。近几年,大同村村支两委以“谋发展、求突破”为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把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勤功村

  勤功村位于富阳市大源镇最南端,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有365户人家,人口1178人。走进勤功村,你会发现这里处于青山环抱,秀水袅绕之中,空气非常清新,不免让人有世外桃园的遐想。虽然地处偏僻山区,但我村创建文明村的劲头很足,信心很大。村支两委从山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倡导文明新风,合理营造美好家园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绿色环保、民风淳朴、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林地4334亩,毛竹林3千亩,干果基地300多亩(香榧、山核桃),村内高楼林立,村民和谐相处,家家安居乐业,全村拥有私营企业150多家,主要以加工金属、门窗为主,遍布全国各地,还有球拍、球类、包装类等企业,并头共进,总值已愈2亿,人均已超1.5万余元。    在坚强、团结、进取、奉献的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与时俱进,进进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建设要求,以“百千工程”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为重点。目前村中道路已全部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新建三处休闲公园,一个灯光球场,一个舞厅,一个阅览室,专供村民健身娱乐之用,还修复了2处祠堂和大礼堂,至此全村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因此历年来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先后获得杭州市、富阳市“文化示范村”、“双整治、双建设先进村”、“农业产业先进集体”、“杭州市文明村”、“浙江省文明村”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杨元坎村

  杨元坎村位于富阳东南部,杭千高速及连接线公路贯穿而过。原属富阳市灵桥镇,在2007年12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中,为全市统一规划、发展需要,划归大源镇所有。现有农户264户,人口878人,2008年该村经济总收入7090.4万元,村集体收入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1.121万元,比07年同比增长13%。   近年来,杨元坎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省、市、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同本村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已有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在基层建设、村庄规划、环境整治、民生民计、新村发展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史家村

  史家村位于富阳市东南方向,距美丽的富春江约30公里,是一个环境优美、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村庄。地域面积约3.9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民小组,农村住户298户,总人口1027人,0党员42人,预备党员1人。全村 山林面积约4645亩,主要以封山育林为主;耕地面积约197亩,以籼稻、粳稻、蔬菜、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为主。副业以农用车运输为主。 近年来,史家村因地制宜,按照市“百千”工程考核的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全面开展实施“百千”整治工程,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村环境大有改观,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获得了文明村、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村两副班子一帮人思想统一,共同努力,决心把史家村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繁荣、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骆村村

  大源镇骆村村位于富阳市的西北部,距富阳城市约20公里,距大源镇城区约15公里,村内地形为丘陵地带,地势高低起伏,村庄建设位于一处山间峡谷,四周环山,是一个山清水秀,村民淳朴,四周环山,风景怡人的山村。村庄总面积约为10.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404亩,山林13167亩。村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山林毛竹成为骆村的主要自然资源。2007年底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骆村行政村得到了新的发展,合并后由骆村、秦骆、秦坞、张村坞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897个农户,11个村民小组  

虹赤村

  大源镇虹赤村,位于富阳市南部,富春江南岸,紧邻萧山和诸暨,是一个处于丘陵地区的山村。本村离富阳市区20公里,省道横樟线和市运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风景宜人的山村。村庄总面积约为7.6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78亩,山林6924亩,主要经济作物为毛竹。2007年11月,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由虹赤、大兆、菖阳、康北坞、下阳五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共有538户农户,7个村民小组,1553人。   全村共有工业企业40余家,2013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40350.3万元,以卷门制作为主导产业。2013年农业总产值1765.7万元,人均收入达21668元。   村内基础设施齐全,有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小学为大源镇第二小学虹赤校区,规模6个班,全校学生96人,老师10人,全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村内有卫生所3处,其中位于虹赤自然村的卫生所服务整个原新建地区(包括史家村、三岭村、虹赤村),医务人员2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9℅。   虹赤村党总支,下设老年、农业、企业三个组级支部,共计党员85名,其中男性党员73名,女性党员12名。2010年虹赤村被列为杭州市级中心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被列为杭州市中心镇后,村党总支带领全体村民,抢抓机遇,踏实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村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卫生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虹赤村正走向文明、和谐、富裕的美好明天。   

东前村

  大源镇东前村位于镇西南,由原宫前和溪东两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46平方公里,人口1712人,是当地典型的依山傍水的村落。东前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朝,当地至今还广泛流传着方腊义妹“百花公主”的传说,而那些遗留下来的古迹也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千年古村所经历的沧桑。   

三岭村

  大源镇三岭村位于富春江南岸,离富阳市区18公里,行程25分钟。村庄四周环山,房屋沿山而建,成狭长的丘陵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毛竹成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宜居的好地方,新开光的胡公苗成为本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7年经过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来的三支、岭下两个村合并调整为三岭村。现三岭村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境内道路全长5.5公里,硬化率达100%。全村有农户554户,分为10个村民小组,纳入2011-2012年低保、困难、残疾保障户共计38户,常住人口近1800人,其中60岁以上占20%。村党总支共有正式党员82名,预备党员2名,下设老年、阳光、和谐三个组级支部。村民主要从事运输、建筑、卷闸门行业,本村的年青人在外地经商为主,村中有6家小型厂房,以造纸为主,基本能解决6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截止2011年年底全村实现村民人均收入16117元。   近几年,三岭村村支两委以“谋发展、求突破”为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把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思广益,使全村的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发展。为了增强村集体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发展思路,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封山育林、绿化带建设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大大改善了全村的生活环境。社会治安良好,村民安居乐业,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   

青山村

  大源镇青山村位于富春江南岸,紧连省道横章线和市运线,离富阳市区15公里,行程20分钟,交通十分便捷。2007年经过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来的班峰、青山、居仁3村合并调整为青山村。现青山村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农户590余户,常住人口1800多人,其中正式党员73名,预备党员4名,外来人口500多人。近几年,青山村村支两委以“谋发展、求突破”为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把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思广义,加大了村内规模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全村的经济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为了增强村集体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发展思路,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封山育林、绿化带建设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大大改善了全村的生活环境。几年来,先后获得富阳市城乡“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蒋家村

  富阳市大源镇蒋家村,由原蒋家村和东方村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约8.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3亩,山林面积9991亩,总人口3780人,农户1118户,村民小组24个,党员174人。2009年8月起成立党委,下设5个组级支部,分别为上片、下片、对门、企业和老年支部。村民以造纸、卷帘门为主要产业,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6699元。   蒋家村东西两面为山,南北汽觃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人才辈出、山杰地林”闻名于富阳市。新农村建设以来,蒋家村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稳步前进,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齐头并进。   

大源村

  富阳市大源村位于富春江南岸,杭千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2007年经过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来的浦东、潘塘、永庆、望仙、下郎五村合并调整为大源村。现大源村区域面积4.95平方公里,26个村民小组,农户1159户,常住人口3780多人,其中正式党员184名,预备党员7名,外来人口6000多人。    大源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金属门窗制造、加工、造纸等。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多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7870元,生活富裕,和谐稳定。特别是通过“百千重点村”的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了污水处理池、公厕、垃圾房,进行了空心村整治、赤膊房粉刷,对两处文化、健身场所进行了修建,建造了一座老年活动心,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大源镇违法建筑-工作先进集体、大源镇“双整治、双建设”工作一等奖、大源镇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一等奖、富阳市“五好”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多年来,我村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稳中求进,积极争创示范村,力争我村建设成为大源镇集镇上的“村美、户富、班子强”社会主义新农村。   


史家村特产大全




史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