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富阳区 >> 灵桥镇 >> 光明村

光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光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明村简介

  富阳区灵桥镇光明村位于富春江南岸的山区,东靠安顶平坞,南连里汪村自然村,西朝大源镇东方村,北接羊家埭自然村。村委会驻外汪自然村,距杭千高速灵桥出口处800米。小源溪穿村而过,村落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方菖钱南北贯村,杭千高速灵桥出口、灵礼线、灵大线交汇于光明村方家墩,交通便利。2007年由原光明村和梓树村合并为新光明村。全村辖方家墩、周川坞、外汪村、张千堂、梓树坞五个自然村,辖区面积8.6平方千米。有12个居民小组,本地人口2117人。有耕地776亩,山林4000多亩,毛竹山1331亩。辖区内有孙过庭故里及书画院(规划设计中)、灵桥镇中学、礼泉完小、灵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国家电网荷花变电站、周川坞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中)、杭州佳兴镀锌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事业单位。村民以办厂、务工为主。2014年全村工农业产值2.24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3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万元。
  光明村党委下辖方家墩、外汪村、民主、“非公”四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4人。改革开放以来,光明村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光明村党的组织,重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光明村是全区最早开展“三务公开”的村级组织之一。“三务公开”做到组织落实,计划和措施落实,受到了省、市、区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扬。杭州市有关领导和富阳区主要领导多次到光明村调研指导,省、市、区多家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由于“三务公开”扎实开展,光明村干群关系融洽,领导班子成员团结。村中各种矛盾纠葛显著减少,有力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村的各项事业走在前列。先后荣获“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杭州市民主法治村”、“浙江东海文化明珠”、“杭州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光明村成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谐稳定,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1118 310000 -- 查看 光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光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外沙村

  灵桥镇外沙村位于富春江南岸,东邻江丰村,南连董家桥村荷花池自然村,西接春江街道八一村,北临富春江。外沙村是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辖区面积约6平方千米,以富春江为界分为两个区块,富春江以南区域称江南片,面积约4平方千米,新沙岛上区域称沙头上,面积约2平方千米。村内人口集中在江南片,共有农户525户,人口1996人,分为8个村民小组。全村无山林,耕地面积约1300亩。辖区内有新桥小学、国臻实业、鸿鑫彩印、新沙岛-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2015年集体总资产约27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约40万元;村民以务工、办厂为主,201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约2.5万元。   以往外沙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农业项目和企业的引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村干部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百千工程”、道路硬化工程、村委大楼建设和装修工程、池塘整治工程、村庄室外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机埠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建)、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在建)、新农居点建设(在建)等。近年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环境有了较大提升,村容村貌得以改善,村民生活品质得以提高。   外沙村党总支下设先锋党支部和阳光党支部,现有党员72人。改革开放以来,外沙村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外沙村党组织重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新一届两委班子重视规范化制度建设,蒋“三务公开”、“五议两公开”、便民服务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受到市、区、镇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扬,富阳区分管领导多次到外沙村调研指导,曾在人民日报、浙江公共新闻频道中报道。   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各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里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光明村

  富阳区灵桥镇光明村位于富春江南岸的山区,东靠安顶平坞,南连里汪村自然村,西朝大源镇东方村,北接羊家埭自然村。村委会驻外汪自然村,距杭千高速灵桥出口处800米。小源溪穿村而过,村落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方菖钱南北贯村,杭千高速灵桥出口、灵礼线、灵大线交汇于光明村方家墩,交通便利。2007年由原光明村和梓树村合并为新光明村。全村辖方家墩、周川坞、外汪村、张千堂、梓树坞五个自然村,辖区面积8.6平方千米。有12个居民小组,本地人口2117人。有耕地776亩,山林4000多亩,毛竹山1331亩。辖区内有孙过庭故里及书画院(规划设计中)、灵桥镇中学、礼泉完小、灵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国家电网荷花变电站、周川坞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中)、杭州佳兴镀锌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事业单位。村民以办厂、务工为主。2014年全村工农业产值2.24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3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万元。   光明村党委下辖方家墩、外汪村、民主、“非公”四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4人。改革开放以来,光明村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光明村党的组织,重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光明村是全区最早开展“三务公开”的村级组织之一。“三务公开”做到组织落实,计划和措施落实,受到了省、市、区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扬。杭州市有关领导和富阳区主要领导多次到光明村调研指导,省、市、区多家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由于“三务公开”扎实开展,光明村干群关系融洽,领导班子成员团结。村中各种矛盾纠葛显著减少,有力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村的各项事业走在前列。先后荣获“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杭州市民主法治村”、“浙江东海文化明珠”、“杭州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光明村成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谐稳定,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利民村

  利民村位于富阳市东部,富春江南岸山区,隶属灵桥镇,距离富阳市区约10km,交通、通信设施较为完整。200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原汪村、方家村和应家坞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49人,其中党员70人,属于礼源片规模较大的行政村之一。利民村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毛竹,至今还保留着手工竹纸的生产工艺,出产的元书纸、宣纸销售到全省各地,深受好评。村内山林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菖蒲坑村

  富阳市菖蒲村位于灵桥镇最南端,礼源溪的源头,全村环山淌水傍山而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域面积约9.7平方公里,耕地223亩,山林6600亩,总人口1197人,有党员61人,村民小组4个,村民经济收入以在外务工和在家从事竹夹钳加工制作为主,2015年创人均收入25000元。   菖蒲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庄秀美,乡风文明。从2000年开始,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挖掘、保护名人文化古迹,陆续修建了李氏宗祠,修缮了“太平庙”,建架村入口景观石、筹备文化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文化体育设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乡土文化教育基地。   先后获得杭州市卫生村、富阳市文化示范村、富阳市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蔡家坞村

  蔡家坞村位于富阳市灵桥镇南部,是灵桥礼源溪的上游地,四面环山,与杭州萧山区相邻,蔡家坞村山青水灵,山上绿竹茂盛,溪中山泉清澈。全村总山林面积9230亩、土地170亩,人户394户,总人口为1300人,其中党员70人。依山傍水,蔡家坞村民发挥自有资源的优势发展了历史悠久的独特产业------手工造纸,村里处处都有古时造纸用的遗迹,有些至今仍在使用,如村民上山伐竹后用于运输的放竹古道、磨竹料用的大石碾、煮竹料用的皮镬。  

陈村村

     陈村村地处富阳市灵桥镇东南面,村庄狭长,两面环山,中间一条小溪贯穿全村。陈村村村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耕地(山地为主)面积162亩 ,山林面积6738亩。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270户,总人口928人,现有党员52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   陈村村主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主要种植竹子、玉米、毛笋等经济类作物,以养殖业为辅,主要养殖土鸡、野兔、水鸭等禽类,另外,迷信纸的生产加工是本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全村的自来水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道路及桥面全部硬化,村中的绿化面积达95%以上,村内溪道全部砌石,保证了河道的安全。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村支两委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陈村村先后进行了村“百千”工程建设、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村溪道的修复、村主干道及桥梁的拓宽硬化、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等惠民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此外,陈村村还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万村联网工程新农村示范网站、省万村联网杭州市级示范网站、杭州市计划生育示范协会、杭州市卫生村、富阳市文明村、富阳市无-村、灵桥镇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灵桥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灵桥镇村庄整治先进单位等。   陈村村两委班子始终做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经过全村村民多年的努力和奋斗,陈村村已成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富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山基村

  山基村位于富阳市灵桥镇东南部,与光明村为邻,全村共有农户375户,总人口1233人,其中党员49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各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山基村紧紧围绕“开发生态休闲旅游、打造品牌农产品”这一目标,致力于造纸传统产业、安顶云雾茶、高山西瓜、半边山休闲旅游的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得到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登山道的建设及林道项目的开挖,为山基村打造休闲文化新农村展开了新的卷面。  

永丰村

  永丰村成立于2007年12月,由原羊家埭、赵家墩、俞家爿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行政村规模调整之后灵桥镇的第二大村。新村共有农户813户,总人口2669人,土地总面积为1738亩,山林总面积为1862亩。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为5.28亿元,人均收入为12630元,已达到小康水平。永丰村位于杭千高速出口,优越的地理优势,促使我村的经济蓬勃发展。村里的经济结构侧重于工业,村0有大小企业79家,其中500万元以上企业9家。作为江南对外开放的门户,我村一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团结一致,励精图治,为努力成为经济繁荣兴旺、环境整洁优美、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生活方式文明健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风貌奋发向上、社会管理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而奋斗不懈。  

董家桥村

  灵桥镇董家桥村位于灵桥镇西面,杭千高速富阳出口延长线和春永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占地2007年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由原联合村、董家桥村、荷花池村合并而成,面积1.17平方公里,有耕地848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19800余元,全村集体收入130多万元。全村现有农户516户,人口1716人,党员107名,下有5个自然村,设四个党支部,8个村民小组。2011年先后被富阳市委和富阳市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富阳市十佳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努力创建“生态董家桥、和谐董家桥、示范董家桥、小康董家桥”,先后完成了董家桥自然村生态村整治工程、荷花池综合整治工程、村中池塘整治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我村的整体面貌,让老百姓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2012年,我村以公益金建设项目为契机,考虑到我村邓家自然村道路情况比较差,该村村民一直以来走泥泞小道,尤其是下雨天时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制约了自然村的经济发展,村支两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论证,最终决定进行邓家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   

王家宕村

  王家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作为样板村受到过上级的多次好评,此次精品村的建设是作为我村升级的一个重要良机,我村深感机会难得,深知应该牢牢把握。自我村被市里定为十个精品村之一以来,村两委班子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并多次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并且开展走访宣传活动,统一思想,让广大村民认识到精品村的建设是我村是一次宝贵的发展契机,希望更多的村民能够认识到机会的难得,全力支持精品村建设的推进,从而推动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更好开展。    结合“富春山居美丽乡村”精品村工作来开展新农村的建设,按照“五美”标准,将王家宕村建设成一个精品乡村。   1、村貌悦目协调美。对村内的外墙进行全面美化,拆除老房及违规建筑物;选举村中三线最杂乱的地段进行整治,将电力线、广播线、电视线等进行实施整理,做到管线下地,让整个村庄看起来协调整齐,赏心悦目。   2、村容整洁环境美。在我村现有的基础上,开展环境整治,对村中死角、闲置杂乱的空地进行规整,环境整治面积达到2500余平方米;垃圾户投和集中收集率达到100%,卫生改厕覆盖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增加我村公共环境的绿化覆盖率,绿化提升2500余平方米,增植树木千余株,以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全面硬化村中道路,利用村中空地建设小公园、健身场地等休闲场所;对村中庭院整治相对落后的户数进行整治,使其达到示范户要求;对村中河塘、沟渠进行整治,达到水清景美的效果。   3、村强民富生活美。我村作为工业主导型的村庄,村民基本上都在附近的造纸厂打工上班,不少村民有自己的小企业,我村已经于2010年成功创建“富阳市充分就业村”,全村劳动力整体就业率为98.5%,转移就业率为100%,生活相对富裕,生命阳光。   4、村风文明身心美。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我村的村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因而村民的文化素质及精神素养也相对较高。我村经常利用远教平台组织村民进行学习,也多次组织村民参加市、镇举办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和计划生育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5、村稳民安和谐美。完善民主管理机制,重大事项全部采用五议两公开方式;对村务、党务、财务及时做到三公开;对村级财务收支每月进行主笔公开,接受老百姓监督;对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我村的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以及党建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   通过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我们紧紧抓住这次“富春山居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的契机,王家宕村的村庄面貌和环境卫生状况都已经焕然一新,通洁化美化居住环境,提升群众文化品位,让王家宕村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更上一层楼,全体村民在文明向上,环境优美的氛围下安居乐业。   

江丰村

  江丰村三角潭,位于村中心,绕村成三角状,自古水清鱼肥,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江丰人,村民对其呵护有加,现又结合高科技技术,承包养殖业,为村民创富增收。不愧为江丰村的母亲河。  

灵桥村

  灵桥村位于富阳市东南面,春永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原灵桥村、黄泥沙村、胜利村和观坞村合并而成。灵桥村总户数1473户,农业总人口3987人,非农业人口624人。。产业结构形式多样化,外出经商、务工的第三产业人员占全村总劳动力的72%。2001年至2008年度,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为 “文明单位”、“计划生育合格村”、“抗台救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农村党支部和先进调解委员会;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生态村创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村支两委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有了起色,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大部分村民盖起了新房,村里修建了水泥公路、建起了健身点,目前正积极争取申报“杭州市生态村”。    灵桥村毗邻灵桥工业园区,主要以造纸、化工、包装等工业为主,也有大型的农垦区,如罗山畈,黄泥沙畈,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观坞自然村山地较多,以茶叶、柿子、毛竹等经济作物为主。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主要道路硬化100%,绿化面积达75%以上,紧邻富春江,村内水系纵横,春永公路和杭千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    几年来,灵桥村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村两委班子做到了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想到的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以开发灵礼路集镇建设为出发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是灵桥村发展的目标、“勤劳、朴实、善良”是全村村民的真实体现。经过全村村民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力争形成一个以工业生产为主,农业发展为辅,商业发展为突破口的产业格局。建设一个村民安居乐业,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光明村特产大全




光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