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岱村位于临安市中心城区锦城的南边,距市区0.5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紧邻杭徽高速,交通便利,属于典型的城郊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比较发达.全村下设9个村民小组,共有278户,总人口达701人,有外来人口4000多人,自来水普及率100%,设有垃圾收集房45只,绿化面积达16000㎡。
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党员和村民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一直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齐心协力,勇于创新,力争完成卫生村创建的各项任务指标。目前我村已经取得不俗成效,主要事迹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创建卫生村领导小组,村主任亲自抓,村支两委分管干部具体抓,全村村民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爱国卫生氛围。
2、健全和建立创建卫生制度,完善和规范日常检查,工作措施到位。
3、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设置宣传栏,根据工作重点,定期更换内容,请专家来村组织健康讲座、卫生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村民健康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
4、建有长效保洁队伍,保洁工作落实,村内环境优美,村道硬化,公共场地及农户房前屋后绿化,杂物堆放整齐,无卫生死角,河道、溪渠无漂浮物和堆积垃圾,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配备了七名保洁人员,做到垃圾及时清运。
5、开展 “鲜花杨岱、和美家园”创建活动。在街道发放菊花、牵牛花、太阳花、矮串红、百日黄等近十个品种花籽给村里的基础上,从5月下旬以来,村里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发送鲜花籽,还发动党员干部、妇女、青年团员在房前屋后种植鲜花。同时,该村还投资12万,在全村包括杨岱工业园区的路两边栽种鲜花,每20米按放一只大花箱,大花箱里一年四季有的鲜花,让鲜花点缀杨岱的村容村貌。
6、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疏通沟渠,清除死角,控制“四害”孳生场所,普及村民科学除害知识,督促村民开展家庭除“四害”活动。
7、村内食品生产经营和理发等行业符合卫生要求,几年内未发生集体中毒事件。
8、群众卫生满意率达95%以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12005 | 310000 | -- | 查看 杨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卦畈村 |
卦畈村:于2007年由玲珑街道调整到锦南街道,东至兰锦村,南至杨岱村,西至东山村,北至锦溪,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91户,村民908人。 |
锦源村 |
锦源村:位于临安城南九公里处,距锦南街道仅一公里。2007年由深湖、甘山、甘岭三村合并而来,拥有人口1771人,辖1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27户,总面积8.16平方公里。 |
市坞村 |
市坞村于2007年10月由原来的锦城街道划分至锦南街道,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共371户,总人口1031人(其中党员33人),土地面积4564亩(其中耕地面积764亩,园地300亩,林地3500亩),09年农民人均收入8856元,较去年增长9%。村两委会大力推进村庄道路整治,完成了多个道路浇注、拓宽工程,以改善乡村风貌。 市坞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以务农及外出务工为主,同时以节能减排为前提,用足用好村集体用地,推进农村工业发展,09年11月,投资5120万元的杭州创美实业有限公司在锦南街道市坞村竣工投产。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征程,我们要紧紧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以低碳经济为核心,逐步把市坞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村风民风和谐、产业模式多样、社会保障健全、乡土文化深厚、农民生活安康的新农村。我们相信,只要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创新实干,“村绿、家美、民富、人和”的生态家园美好蓝图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世人面前。 |
上畔村 |
锦南街道上畔村,位于临安市中心城区锦城的南边,距市中心2公里,紧邻杭徽高速,交通便利,属于典型的城郊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比较发达,一、二、三产业发展平衡。杭州市二十个重点项目之一的“锦南新城”建设使上畔村区位优势突出,带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街道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新城建设中企业外迁,打开了上畔村发展的门户。全村下设16个村民小组,农户623户,总人口1640人。农业用地2935亩,其中耕地761亩,林地1840亩。村集体经济薄弱,希望能通过新的有效途径扩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近几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各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使锦南街道上畔村在持续的新农村建设中,以村民、村级组织积极参予为起点,以工业经济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为契机,以人口众多、居住集中的村情资源为条件,以国家政策扶持为动力建设上畔村,顺利完成杭州市农村重点整治村建设。盛世多和谐,大地又逢春。新的一年里,上畔村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开展村各项建设工作。 上畔村村委工作电话:63765019 |
横岭村 |
横岭村位于临安锦南街道的南面。全村行政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距临安是中心约12公里的高山上,全村共有392户,总人口1094人,分居于9个自然村落,编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有毛竹、小竹山核桃、香榧、笋干、放山鸡、鸡蛋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据村庄整治工作要求和年初的工作计划,近一年来,努力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方面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横岭村建设,努力实现“河道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四化目标,党支部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全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目前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横岭村村委工作电话:63929408 |
兰锦村 |
兰锦村属临安市南部城郊区,位于锦城街道的城南片区。全村3个村民小组,农户259户,总人数598人,人均收入为10000余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60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为28万元。 兰锦村地处锦溪河畔,村落比较集中,区域内东面为兰锦村砖厂南侧为宽30米的规划道路,西侧为一山丘,北面锦溪河,中部为一条贯穿南北的规划道路,其宽为30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兰锦村的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贯彻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以他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来触动党员的思想,统一认识,引导村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
上甘村 |
上甘村是经2007年11月村规模调整后,由原樟村村、长春村、大同村三村合并组成的新村。全村辖10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986人(其中劳动力887人),土地面积3982亩,(其中耕地面积893亩,园地150亩,林地2920亩,水面12亩)。上甘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为毛竹、竹笋、扫帚草;特色产品是水果种植:主要有樱桃、黄花梨和葡萄等;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从事第一产业)和外出务工;全村共有大小企业14家。自村规模调整以来,在上甘村党支部(共86位党员)的带领下,以“-”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调动村民的参政议政热情, 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部就班,0地完成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如下:支部书记:石荣莲; 村委主任:俞益明; 支部副书记:陈兰英支部委员:吴松荣、蒋元良、俞关其; 村委委员:赖红战、赵金权妇女主任:陈建云 团支书:杨超 报账员:俞国荣新班子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情绪带领广大村民如火如荼地开展上甘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使上甘村村民踏上致富之路…… |
杨岱村 |
杨岱村位于临安市中心城区锦城的南边,距市区0.5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紧邻杭徽高速,交通便利,属于典型的城郊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比较发达.全村下设9个村民小组,共有278户,总人口达701人,有外来人口4000多人,自来水普及率100%,设有垃圾收集房45只,绿化面积达16000㎡。 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党员和村民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一直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齐心协力,勇于创新,力争完成卫生村创建的各项任务指标。目前我村已经取得不俗成效,主要事迹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创建卫生村领导小组,村主任亲自抓,村支两委分管干部具体抓,全村村民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爱国卫生氛围。 2、健全和建立创建卫生制度,完善和规范日常检查,工作措施到位。 3、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设置宣传栏,根据工作重点,定期更换内容,请专家来村组织健康讲座、卫生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村民健康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 4、建有长效保洁队伍,保洁工作落实,村内环境优美,村道硬化,公共场地及农户房前屋后绿化,杂物堆放整齐,无卫生死角,河道、溪渠无漂浮物和堆积垃圾,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配备了七名保洁人员,做到垃圾及时清运。 5、开展 “鲜花杨岱、和美家园”创建活动。在街道发放菊花、牵牛花、太阳花、矮串红、百日黄等近十个品种花籽给村里的基础上,从5月下旬以来,村里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发送鲜花籽,还发动党员干部、妇女、青年团员在房前屋后种植鲜花。同时,该村还投资12万,在全村包括杨岱工业园区的路两边栽种鲜花,每20米按放一只大花箱,大花箱里一年四季有的鲜花,让鲜花点缀杨岱的村容村貌。 6、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疏通沟渠,清除死角,控制“四害”孳生场所,普及村民科学除害知识,督促村民开展家庭除“四害”活动。 7、村内食品生产经营和理发等行业符合卫生要求,几年内未发生集体中毒事件。 8、群众卫生满意率达95%以上。 |
柯家村 |
柯家村位于锦南街道东北方向,毗邻上畔村、杨岱村、市坞村,柯家村分6个自然村,14个小组,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山林面积600亩。常住人口在户达1730人以上,常住流动人口1000人以上。党员84名,拥有规模企业17家。距临安市中心2公里,于2006年建设柯家新村,杭徽高速穿村而过,有极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柯家村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建立了城郊蔬菜基地,以绿色无公害而闻名远近,近几年来蔬菜基地趋向于统一化、规模化管理,由部分菜农大面积承包,在市农办、街道农办的帮助下,品种不断优化,科学种菜,科学管理,销路有保障,正向着品牌化发展,纲架大棚蔬菜面积不断扩大,菜农也取得了可观的收入。 柯家村在工业上发展也很好,目前村内有17家规模企业,柯家村主要以服装、皮革、手套等环保型企业为主,在办服装、手套厂具有25年的历史经验,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锦南新城的开发,柯家村在今后几年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百姓生活也将越来越好。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