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村位于锦北街道西北侧处,全村面积13平方公里。2007年经村规模调整,由龙浮. 元家. 石桥. 上东四个行政村合并组建而成,现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2011年在册户数638户,在册人口1772人,山林面积19346亩。
近年来,上东村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合力攻坚,团结拼搏,在新农村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新农村建设村”“污水处理工程示范村”“杭州市园林绿地”“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杭州市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清洁能源利用特色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杭州市模范集体”“临安市调解先进集体”。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11007 | 310000 | -- | 查看 上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径山社区 |
西径山社区:位于锦北街道以北6公里处。 |
马溪社区 |
马溪社区:位于苕溪以北,保锦路以东,东湖路以西。总面积3.99平方公里。总户数5870户,人口18720人,51个住宅小区,653幢住宅楼,划分为19个网格和60个居民小组。 |
西墅社区 |
西墅社区:位于临安区西北部,成立于2002年9月,所辖范围包括保锦路以西,苕溪北路以北,临西桥以东。辖区总面积1.9平方公里,总户数2086户,2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760人。 |
林水社区 |
林水社区:位于环北路北侧,林水山居小区。 |
集贤村 |
集贤村,故称棋园里,宋、元、明代曾出十八个进士,文风蔚然,贤才辈出,故名集贤。集贤村位于青山湖西北,南连浙江农林大学,西接金马村,北靠高虹镇,东邻泮山村及科技城。科技大道擦村而过,大学路直达村中,临横公路贯穿全村,地域优越,交通便利。 集贤村总面积9.1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600亩,山林竹地面积9500亩,全村15个村民小组,农户850户,人口2255人,其中有0党员75人,全村有李王庙、庄头、井堂、外棋园(外村)、水碓头、里棋园(中村)、文湾、后塘、上村、大平山、平山廊等自然村。 集贤村坚定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 集贤村在2007年被评为临安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08-2010年连续获得“先进党组织”、清洁庭院长效管理先进村”、“妇女工作先进集休”、“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信用村”、“文明富裕村”等等先进荣誉称号。2010年开始集贤村迎来跨越发展的巨大际遇,一批省市重点项目落实集贤,浙江省警察学校、科技高新园区已落实集贤,西径山风景旅游区提升改造项目已经出台。未来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集贤面临更高的建设目标:创建“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建设标准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打造适宜休闲、旅游的生态度假村和旅游风景区。 集贤村领导班子成员7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一致,工作较为出色,群众反映基本满意。 集贤村党组织组织健全,工作出色,2010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集贤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临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
马溪村 |
马溪村位于锦北街道东处,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现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由马溪、许家头、徐家弄三个自然村组成,2011年在册户数358户,在册人口844人,山林面积350亩。 2006年开始,马溪村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借着我市开展“创国卫”活动的契机,发起了“庭院革命”。通过组织党员、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和宣传发动,决定以家庭包干形式开展卫生整治,马溪村的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庭院革命”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树立村级班子威信的作用,为之后马溪村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2006年9月,马溪村被列入我市首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城中村”。与其它“城中村”先拆后建的思路不同,马溪村在改造过程中,锦北街道定下了“政府主导、村级主体、市场运作”的创新思路,简单来说,就是项目实施完全交由马溪村自主开发,先在村旁边造一个新住宅区,按照自愿知情的统一原则,村民不要政府一分钱,自行拆除旧房,搬进新区。前期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项目的建设、规划、管理中来,大降低了项目的开发成本。12月,旧村改造项目——“马溪苑”工程正式启动。项目占地37亩,总投资约4700万元,于2007年10月全部竣工。共建成排屋、多层公寓楼共计158套,建成的小区除了满足村民落户外,剩余部分则向社会公开出售,所得资金交由村集体支配,用于还贷、支付土地、建设等费用。通过这样的操作模式,马溪村不仅盘活了土地,而且为村集体积累了六、七百万的原始资金,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本。 马溪村的“换颜”工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证实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改善了生活质量,让马溪人的幸福感大幅度提升。 如今,马溪苑的基础设施、管理等都纳入了城市体系,同时引进了物业管理,城市化管理得到了提升,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村民的观念、生活方式也与城市居民进一步融合,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马溪村村民对这一民生工程表示满意。 马溪苑的建造不仅盘活了土地,为如何开发三产用地找到了突破口,也壮大了马溪村的集体经济,为马溪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8年10月份又启动了临安科技孵化基地项目,该项目是我市重点项目,基地北邻环城北路,南邻马溪河堤,占地60余亩,总投资6500多万元。经过6个多月的奋战,建成了以科技孵化楼为主的研发区,内设会议室、办公室、实验室,面积6624平方米,配备自动电梯,停车位200多个,水、电、气、排污等配套设施齐全;产业区,共建有三层标准厂房14幢,面积4.58万平方米;综合服务区建有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楼3幢,面积5118平方米;项目建筑总面积达5.7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0余家。每年租金收入达到400余万元,现在每个村民每月都能拿到450元左右的租金收益。该基地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杭州市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先进企业”。 2010年10月继马溪苑、临安科技孵化基地项目后,举全村之力重点推进了又一村级重点项目——马溪东苑城市有机更新项目,马溪东苑项目占地面积29亩,总投资1.6亿元,共建成排屋29幢,高层公寓1幢,共计245套,安置村民57户,总建筑面积45280平方米,马溪东苑项目的建成,标志城市化改造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将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先后荣获了临安市卫生先进集体、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杭州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临安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临安市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竹林村 |
竹林村位于锦北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全村面积约3.07平方公里。现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858户,在册人口2039人,山林面积约2000亩。 近年来,竹林村在市政府、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上级的各项政策在得到积极的贯彻和实施,两委会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精诚团结,奋发向上,依托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投资成立了临安竹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小区建设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完成了平山路、湖塘下、塔水路等地的出租房建设工作,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投资新建了村办公楼和村民活动中心,为人民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竹林村先后被评为杭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杭州市卫生村、临安市安全文明村、临安市科普示范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相信竹林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富裕、和谐发展。 |
金马村 |
金马村位于锦北街道北部,毗邻高虹镇,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810.269亩,山林面积5261亩。全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农户958户,人口2672人,其中党员102名。2011年人均收入13444元。2007年11月20日由原吴马、大马、黄金合并成为金马村。 金马村坚持科学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在中央、省、市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政策下,金马村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2008年被列为新农村建设“整治村”,2009年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建成了标准化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经过三年的发展,2010年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金马工业区落户。 金马村班子成员现有7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做好村内及上级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2009年7月,街道党工委在考虑我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研究决定由金马村党支部升格为金马村党委,并下设四个党支部,为促进我村党建工作、增强组织战斗力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通过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市卫生村”、临安市“清洁乡村”示范村、临安市“清洁庭院”示范村、“临安市文明村”、临安市“清洁乡村”明星村、“临安市能源利用特色村”、“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杭州市先进团支部”、“杭州市五好学用示范点”等荣誉 |
龙马村 |
锦北街道龙马村位于锦北北面,由孟家、龚家、石壁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1951人,674户,共22个村民小组。本村耕地面积1327亩,山林面积8831亩,村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雷竹、蔬菜、水稻等作物。 龙马村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龙马村从2009年起对龚家、孟家、石壁三个自然村进行村庄整治,通过整治建设,各自然村的道路基本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为村民创造了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 |
上东村 |
上东村位于锦北街道西北侧处,全村面积13平方公里。2007年经村规模调整,由龙浮. 元家. 石桥. 上东四个行政村合并组建而成,现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2011年在册户数638户,在册人口1772人,山林面积19346亩。 近年来,上东村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合力攻坚,团结拼搏,在新农村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新农村建设村”“污水处理工程示范村”“杭州市园林绿地”“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杭州市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清洁能源利用特色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杭州市模范集体”“临安市调解先进集体”。 |
泥川村 |
泥川村位于天目山东麓,锦北街道北端,地处杭州市西郊50公里,距临安市城区20公里,紧邻13省道,太湖源流域源头,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原属全国首批环境优美乡镇太湖源镇。2007划入锦城街道,2010年归入锦北街道。全村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93亩,山林(竹)地4933亩。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农户123户,人口385人,居住人口600余人,其中党员18名,分泥沟里、马笑地两个自然村居住聚集区,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资源相当丰富的小山村。 泥川村坚持科学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多年来,通过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近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园林绿化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村”、临安市“清洁乡村”示范村、临安市“清洁庭院”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 “杭州市生态文明村、临安市环境整治村”等荣誉称号。 |
民主村 |
锦北街道民主村位于临安市东面。今年七月临余公路开通后,距市中心约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人口1396人,分布10个村民小组,农户数503户,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随着政府的土地征用开发,现剩山林面积1000余亩,三产留用地100亩。本村辖区内现有房地产开发单位6家。村民以外出进厂上班、务工和参加开发单位附属工程施工为主要经济来源,上年度人均收入为12109元。 民主村坚持科学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民主村先后被评为临安市示范综治工作室、临安市文明村、临安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村、临安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村、2011年代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四星级示范村、杭州市示范综治工作室、杭州市民主法治村、现正在创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相信民主村将会更加美好、富裕、和谐的发展。 |
西墅村 |
锦北西北,大朗山下,西墅村居已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沿革,这历史里包裹着西墅村深厚的底蕴、世代的智慧和勤劳淳朴的至真民情。“临安旧治向在西墅”,曾经的牌坊林立、花园毗连,曾经的苕溪商埠、千舟竞发,业已化为历史遗韵,沉淀在西墅巷间的古木遗迹之中。西墅居委会至2011年底共有农户632户,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28人,西墅居委会区域总面积4173亩,计2.7726平方公里。 西墅桥,这座由西墅企业家投资兴建,以西墅命名的大桥,横跨苕溪,结束了西墅无桥的历史!大桥的建设与万马路的北拓将西墅居委会与城市中心联为一体,打开了西墅发展的崭新局面。雕栏凭柱,卧架南北,西墅桥正是西墅居委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神采剪影! 万马路与新环城北路的交界处原本是大朗山下的一方荒野土地,现今兴建起一座占地四十五亩、建筑面积五万余方,集排屋和多层一体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小区承西墅文化遗韵,名为“西墅花园”。信步西墅花园,南感城市繁华,北享山林娴静,在闹市喧嚣之外得一颐和安居之境。 而在这新农村宅居之美的恬然背后,涌动着的是西墅经济迅猛拓进的力量!为从根本上转变往昔卖地营利的粗放发展模式,西墅居委会于2009年首创性地投资成立了村民拥有完全所有权的西墅房地产有限公司,史无前例地向国土局和邻村收购土地,相继开发了“西墅花园”、“西墅锦园”,并承担西墅居委会后续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为集体公益事业的创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村级股份制企业积极参与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投资入股八千里大酒店,年投资收益百万;回购大梁山庄,改造水库环境,将其打造成为综合性餐饮休闲场所。通过短短的四年发展,西墅居委会的集体资产已从2008年的500余万,跃升到了目前的近三个亿。 两年前热烈的奠基场面依旧记忆鲜活,而如今在西墅锦园之北,浙江省内最大的村建文化中心——“西墅文体中心”已岿然而立。文体中心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准则,集文化、体育、娱乐、教育训练、图书阅览、剧场于一体,用地10亩,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5500万元。中心内设有标准羽毛球馆、体育健身场馆、网球场、台球房、图书阅览室,为村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场所,极好地满足了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立于西墅文体中心的顶层向北俯瞰,与中心共建的“西墅文化公园”怡然呈现。公园面积65亩,是临安市第一个村级投资城市公园,其原址水邱氏墓为重点保护遗址。在公园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保护历史遗迹,传承历史脉络,因地制宜,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公园内草坡起伏,林木错落,史书中西墅花园毗连的景致仿佛在千百载轮回之后,重现这片故土。拂晓时分,环绕公园的径道将流转起村民快走锻炼的身影;夜幕降临,公园北部的两方小广场将回旋起村民文艺排舞的曼妙舞姿。西墅文化公园将成为真正属于每一位百姓自己的公园! 西墅文体中心、西墅文化公园的相继建成也意味着西墅的文化民生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度。2008年以来,在居二委会干部的大力支持下,西墅居委会先后成立了老年锣鼓队、老年球操队、女子铜管乐队、女子舞蹈队,在提高村民自身文化品位的同时,也推进了村整体精神风貌的建设。这些文艺团队不仅丰富、优化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而且积极投身村、街道、市举办的各类节日庆典活动,并在省市文艺比赛中屡获殊荣。这是西墅居委会“种文化”种出的丰硕果实,遍及全村的“种文化”活动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这文化的种子必将扎根西墅,茁壮成长。 大朗山这座拥有着众多传说和神迹的大山,在村北默默见证着西墅几个世纪的变迁。而今,大朗山和西墅的每一寸土地一样,在发展的脉动下蓬勃出时代的生机,承载起西墅对于未来的梦想。正在建设的大朗山生态公园,属临安城北的第一高山公园,集休闲、娱乐、旅游、养生为一体,工程建设总投入约6000万元。 立于新拓宽的大朗山水库坝面,目光拂略碧水而过,新修建的林道从库区开始蜿蜒而上,时隐时现在古木山岩之间。9华里林道所修之处,草木被同时栽种,岩壁开凿处的古老巨石被完整地保留,成为沿途不可多得亦不可再造的自然风景。大朗山的生态开发,蕴含着的正是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发展与继承相衔接的理念。 位于西墅牛跑坞山腰处的一个山谷中,2010年在130亩起伏的坡地上种满了香榧的幼株达3000余株,香榧树三年结果,千年不衰,将会带给我们村民带来长远的福利和经济提升。穿过隧洞,沿着山间林道而行,新修建的水库碧波粼粼,向阳处的开阔之地上,梅园、果园依势而建。漫步穿梭于梅树、枣树、桃树、枇杷树、杨梅树之间,及近5000多米的毛竹林环山游步梯,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不由让人畅想,来年这里将是怎样的山花烂漫,怎样的果实丰硕;这园中游客们、村民们是如何地舒畅惬意,采摘果子的孩童们又是如何地喜逐颜开。 风过高岗,俯瞰西墅,四年的光景,旧村已是一派新颜。今昔的对比,感概万千,西墅已开创了临安市农村发展的诸多先例,成为第一个成立村属房产公司的村;第一个向邻村收购土地的村;第一个在村级组织中成立慈善基金会的村;第一个在村级发放奖学金和按月发放老年金的村…… 穿梭的工程车、新拓的工地无言的告示着,西墅居委会的变化不会定格如今,未来十年的发展已在脚下铺呈! 继西墅花园、西墅锦园后的第三期临西桥区域80余亩的商业住宅区开发,及大朗山下,西墅文体中心之侧,占地50余亩的西墅工业园,将孵孕青年创业之梦想,成为西墅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朗山岗,五星级的度假酒店亦将依山而建,尽览锦城锦北风景;天目颐和苑,将星罗大朗山中,与生态公园一同构筑起国家级养老养生基地;山坳青岚,新海会寺亦将恢弘而立,汲大朗山之灵气,承千古遗存之佛音…… 一张张蓝图,勾画的是当下的梦,呈现的是明日西墅现实的风景!“发展经济、普惠民生”,村民的福祉和这片土地的变化交融在一起,在一张张笑脸之上,我们相信,这份笑容将更加灿烂! |
潘山村 |
潘山村位于杭州西郊锦北街道的东面,总面积11.3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9.2度,北纬30.14度,平均海拔41.6米。交通便捷,科技大道穿越而过。东临青山街道,接壤省府杭州。南邻碧波荡漾的国家旅游胜地青山湖,西与新联村结界,北面丘陵绵绵,群峰叠恋。共有11个村民小组,652户农户组成,农业人口1925人。2010年 ,人均收入达12300 元,山林面积 7563 亩,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潘山村坚持科学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潘山村班子成员现有7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做好村内及上级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群众反映较好。2009年7月,街道党工委在考虑我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研究决定由原潘山村党支部升格为潘山村党总支部,并下设三个党支部,为促进我村党建工作、增强组织战斗力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通过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获得临安市“清洁乡村”示范村、临安市“清洁庭院”示范村、“临安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新联村 |
新联村在2007年村规模调整时由原来的新联和长桥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地处临安市锦北街道高新园区规划区域内,临余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农户369户,人口930人,现有劳力579人。村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新联村经济发展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大为改观。随着临余公路(科技大道)的畅通,已成为我村的主要交通要道;二是村民生活有保障。依靠地理优势,土地被征用后,现村民已享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达到老有所依;三是民情淳朴,村民勤劳致富意识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村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村党支部的提议下,自2008年起,村两委采取向上争取、自身挤压的办法,完成村道路硬化、低产田改造、生态公墓、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工程的建设。不仅使得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村集体资产和收入也稳定增长, 新联村班子成员现有6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做好村内及上级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群众反映较好,曾荣获2008年度妇女工作和2010年度农村财会工作先进集体等。 从本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全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上水平,但也有制约我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村安置小区尚未落实。二是村三产用地未落实。三是新村办公大楼未落实。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由于高新园区规划建设未完成,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境恶劣,不具备条件进行产业化生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不够完善。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就业技能和竞争力;六是外来人员颇多,素质偏低,管理难度大。 针对以上情况,新联村“两委”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村实际,深入分析研究,制定了本村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到2013年底,争取落实村安置小区、三产用地、村办公大楼等问题,协助完成青山水库第二次移民工作;新农村建设规模扩大,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力争村集体收入到2013年底增长10%以上;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为把新联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东湖村 |
东湖村位于锦北街道东北端,是个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美丽村庄。东北至集贤村,南至苕溪北路,西邻浙江农林大学。全村区域面积3.3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67公顷,山林面积231.33公顷。现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011年在册农户297户,人口982人,其中党员42名。分布在外西湖、东湖小区、东湖、上仓等自然村(区块)。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东湖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农民生活。东湖村大力推进经济发展,举办多期村民培训班,帮助农民提高知识水平,提高其创新致富能力。抓好村容村貌,搞好环境建设。对村进行绿化美化,栽种各种绿化树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居住、出行条件,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对村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设置了多处垃圾箱,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局面。 多年来,通过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获得临安市“清洁乡村”示范村、临安市“清洁庭院”示范村、“临安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平山村 |
锦北街道平山村,地处风光秀丽的西径山脚下,浙江农林大学以西,经济适用房以南,环北路以北,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96人。近年来,平山村两委会在街道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带领村民,以发展和稳定为主题,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主线,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
回龙村 |
回龙村位于锦北街道北面,东面与东湖村相邻,南面与马溪社区和竹林村相邻,西面与竹林村相邻,北面与林学院和平山村相邻,交通便利。村位于环北路南北两边,距临安市3公里。 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30亩,山林(竹)地1100亩。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农户372户,人口836人,0员48名,分布在姜家头、白湖畈二个自然村,有固定资产1230万元。 回龙村坚持科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回龙村班子成员现有5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做好村内及上级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群众反映较好。干部能统一思想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给村民参加了失地养老保险,在工作上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
大罗村 |
大罗村位于锦北街道北处,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2007年经村规模调整,由大坞里、罗家头两个行政村合并组建而成,现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2011年在册户数223户,在册人口705人,山林面积6400余亩。多年来,通过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获得临安市“清洁乡村”示范村、临安市“清洁庭院”示范村、“临安市文明村、临安市信用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