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临安区 >> 清凉峰镇 >> 马啸村

马啸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马啸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啸村简介

  马啸乡马啸村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由原陈家塘村、日升村、吕家村、方家村合并而成。全村有1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450户,1455人。地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2112 310000 -- 查看 马啸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啸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马啸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顺溪村

  顺溪村位于临安市西端,在清凉峰东南麓。西界安徽歙县,以古关昱岭关为标志建筑。古为军事要隘,现为省文保单位,离顺溪村4公里许。南接淳安县。村以溪得名,古称唇溪,亦称蜃溪。据传清咸丰七年,山洪暴发,溪流直冲,改称顺溪。《昌化县志》载。顺溪为自皖入浙的边关村,喻为临安的“西大门”,辖顺溪、祝川2个自然村。海拔360米,耕地569亩,山26350亩(横、直两源)。共有19个组,599户,1780人。产水稻、小麦、茶叶、木材、山核桃,村企业以小木加工为主,有山核桃加工经营。   顺溪溪呈南北方向串村流向昌化溪,呈东西方向的02省道和杭徽高速公路串村而过,与溪交叉成十字形,构成一幅美丽的村境图。02省道(杭徽古道)在颊口桥东折向西北,到达安徽绩溪,在龙岗转向西北经浙西大峡谷到岛石与绩溪、宁国接壤,交通十分便利。村周围有古关《昱岭关》,旅游区有大明山、清凉峰、浙西大峡谷,为以顺溪为轴心的旅游业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顺溪因海拔高度较高,地形起伏,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各气候要素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具有高山气候特点。独特的地形、地势、气候、光照等因素条件,给顺溪坞培育了多品种及珍稀植物,甚至有多种中草药材,如青风、楠木、冬青、山茶、木荷、黄山松、檫木、茅栗、甜储、杜鹃、映山红、一枝黄花、三七、前胡、黄莲、三叶青、金银花、夏腊梅等等。山上盛长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高矮错落,常年翠绿。春天百花争艳,夏天避暑逍遥,秋天野果美味,冬天异彩交融,身临其景,诗请画意,由然而生。盛藏珍稀植物的顺溪坞,已确认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域,位于龙塘山的东南方向,属于昱岭关山脉的西段,南北走向,长约1500米。地理坐标北纬30°02′――30°03′,东经118°55′――118°57′。地形南高北低,较高山峰雨伞尖,海拔1459.8m,大岭塔位于顺溪坞西侧,主峰海拔1446.5m,四周山梁环绕,中间是下坳谷地,谷地两侧山体陡峻,谷底相对平缓,形成了天然独特的旅游风光。山梁中奇峰、怪石、瀑布,苍劲多资的丛林遍满峰峦。垂直景观,冰凌奇观,偶尔高山云雾,身临其景,山风吹过,树随风摇,瀑布呼啸,让人惊心动魄,又爽身怡情。千层壁,仙人造桥,风洞岩,白水涧,古松迎客,情人岩,八字瀑,三连瀑,剪刀峰,雨伞峰,被条石,乌龟石,狮石等等名不胜举,大小景观目前有近百处。(详见顺溪浏览线路图和照片、画册)。石岩峰、剪刀峰、石门峡谷、小黄山、龙潭瀑、斤线潭、龙门瀑、覆船岗已认定为一级旅游资源;千层壁、仙人造桥、风洞岩、万石谷、石楼、雨伞尖、风洞瀑、螺丝潭、三连瀑、二人行、蛙石、情人岩、南方红豆杉、海狮石认定为二级旅游资源;燕子洞、古松迎客、兄弟铁杉、天梯、天水挂壁、发财潭、山龟觅食、鹈鹕石、石蛙问天等30余处景观确认为二级旅游资源;古迹遗存有古石桥、古民居、杭徽古道、邵氏娘娘太公墓等名胜古迹。周边旅游景区繁多,已开发的大明、瑞晶石花洞、浙西大峡谷等,待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景区有清凉峰、昱岭关、湍口温泉等,还有红军抗日伏击战战地,方志敏部队扎营地,方腊大破昱岭关等战事发生地。顺溪可为旅游轴心,四面辐射。千年造就的处女地,等待您的开发。那美女的千姿百态,音容笑貌向您频频招手,顺溪人民欢迎您。顺溪百姓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在这块处女地开垦、劳作、生活,繁衍生息,他们创造和留下了许许多多动听、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和历史传说,积累了很多民谚甚至民歌。如《仙人桥》、《斤线潭》、《苦念湾》、《耖石潭》、《马龙山》,方腊攻打昱岭关经过的龙门关,洪秀全失败逃生住过的庵址,《上梁歌》、《哭娘歌》,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春霜不露白,露白一日晴等等。这许许多的传说不但生动形象,而且与那地形地貌又是那么吻合、默契,令人神奇,耐人寻味,经久相传。这为奇特的神奇风光又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从而又增添了它的欣赏价值和好奇吸引力,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那顺溪溪,源于盐冈,从花冈岩石和沙石中流出的清水汇集成河,经顺溪坞向北串村而过。无任何污染的溪水终年不断,清澈见底。炎热的盛夏在河边小憩,真为清凉怡情,悠然自得。口干舌燥时,喝上一口清泉,顿感全身凉爽,再细细一品味,凉中略带一丝甜味。若在溪潭中游泳,那舒适感,如醉如仙,春晖气爽。顺溪村民风俭朴,历来成风。种粮养殖,纺纱织布勤俭精明。靠山吃山,出门爬山,富饶的资源被充分利用。米、麦、杂粮经过细加工,制成五花八门的美食佳肴,可谓天堂生活。顺溪刀面汤、豆腐干、大方茶叶历来闻名。火熜、火缸、烘篮、铜罐、蓑衣、笠帽等农家具特别是竹器家具,引人入胜,令人稀奇、赞不绝口。那民俗风情更具特色,令人向往。贴春联、互拜年、包粽子、做馒头、蒸发糕、打麻糍、过清明、过端午、闹元宵、庆中秋、届时热闹非凡,偶尔年分的越剧戏班子、跳马灯共庆佳节,同凑热闹。顺溪地处浙皖两省  

湖门村

  湖门村是临安市马啸乡政府所在地,属于临安市西部山区,距离杭徽高速公路颊口出口7公里,离临安市区80公里,交通便利 。全村有25个村民小组,农户691户,1917个人口,该村西部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景区相连,和著名的徒步旅游线路-徽杭古道相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湖门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村里有着距今300多年历史的陈家祠堂,是目前保存的比较完整和完好的古迹,随着村民的保护意识的增强,该村的其他人文古迹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湖门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文化条件齐全,人们可以再这里尝到野土菜,吃生态杂粮,住农家土屋,过田园生活,真山真水真空气,能给人们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   

马啸村

  马啸乡马啸村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由原陈家塘村、日升村、吕家村、方家村合并而成。全村有1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450户,1455人。地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浪广村

  浪广村位于马啸乡西北部,北靠太子央,南望清凉峰,东、西分别与石长城村和浙川村相邻,西北与安徽濆溪一山之隔。地处随偏,然生态尤好,发展旅游景观有一定的潜力,随着浪源公路的开通和银龙坞至浪广路段的拓宽,交通较之过去大为改善,这为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现在浪广村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主要有两块,一是高山蔬菜种植业,二是山核桃产业。其次,部分村民外出打工也带来一定的收入。    未来,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本村干部的正确带领下,在广大村民的团结拼搏中,浪广一定建设成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鸠甫村

  鸠甫村东与原马啸阳建6公里,南与林竹村相临5.5公里,西与顺溪村连接7公里,北与清凉峰国家保护区接壤11.2公里。   全村总人口616人,退休干部14人,13个村民小组。   茶叶、毛竹委屈要提高档位,望政府早立项、早提升、村民早利益。  

新都村

  清凉峰镇新都村由石朋、洙浪村合并而成于2007年11月。村委会驻地塘塍自然村,北纬30°08',东经119°03',海拔185米,距镇政府驻地桥东东2.8公里,东连九都村,南界河桥镇,西邻颊口村,北界龙岗镇。村域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6公顷,山林面积866.93公顷。全村663户,1817人国,分布14个小组,5个自然村。有中共党员87名,企业18家,娱乐场所2家。2010年人均收入8120元,主要来源山核桃、企业等。  

杨溪村

  清凉峰镇杨溪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东麓,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2007年11月村规模调整中,由原义干村、洲头村合并组建,现有农户497户,农村人口1549人,辖23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为8.8平方公里。杨溪村通过二00六年以来的新农村建设及围绕杨溪村“打造中国忠孝文化第一村”的建设,先后荣获浙江省文化示范村、临安市文化示范村(社区)、临安市文明村、临安市致富型农村党支部、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集体、省远程教育示范点、省党建示范村等荣誉,是杭州市美丽乡村,临安市文化特色村、临安市文化礼堂提升创建村。   杨溪村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全村共发展私营企业14家,其中包括桃源食品厂等知名企业、个体工商户28户。   杨溪村地势平坦,山青水秀,人文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浙西地区的重要文化村和教育基地(现昌化中学始创于杨溪村),是太平天国前浙西地区最大的人居村落,素有千家村美誉,有着十八条弄、七十二口井的传说,也是“忠孝”文化的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晚年隐居于此,卒后葬于后山建有韩世忠墓;元末村民陈斗龙六年寻母终得骨肉团聚,明世宗旨敕赐“孝子”坚匾,以示表彰,除此之外还有五圣桥亭、郎氏宗祠、如来佛等文化古迹。  

大鹄村

  大鹄村由原路口村、诸如村、鹄山村经过村规模调整合并而成,村总面积达到25492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3%。    大鹄村由2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1881人,农户总户数661户,其中党员人数88人。耕地总面积1214.1亩,其中水田面积1022.7亩,旱地191.4亩,人均耕地0.53亩。男劳动力808人,工业劳动力424人,人均年收入8721元。    本村是个山多耕地少、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区村,村民主要产业为山核桃及农作物生产,村年均山核桃产出近200吨,是本乡“山核桃生产第一村”、“山核桃加工第一村”。   

九都村

  九都村是2007年村镇规划调整后重起名,也是恢复历史严格的继承,由原株柳、北坞两村合并组成。他处于清凉峰镇东大门与龙岗镇无他村毗邻,区域面积为19.2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人。村行政机构设党总支一个,支部5个,92名党员,村民组织负责村务工作,设20个村民小组,负责650户农户的行政职能。   以株柳片的工业功能区和北坞片的高山蔬菜总体布局,辖区内的工业企业30余家,蔬菜专业合作社3个,就业人员1000多人,耕地面积1258亩,山林面积22428亩,2013年农户人均收入31000元,农户主要收入来自企业及山核桃经营。   村域辖区内硬化村道20多公里,覆盖全村村民;桥梁18座,山塘水库15座和分布各林区的作业道路;污水处理池7只,垃圾房20多处,村级卫生所1个,全村全部用上自来水。路灯亮化率达90%,建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健身广场1个,绿化公园1个,配备多处健身活动器材。   九都村株柳曾是历史悠久的昌化县四个重镇之一,是杭徽要道,分东镇、西镇。东有玉露亭和明代建造的东明殿和戏台,古楼山的文昌阁,西有万春桥,茶亭;有骑杭徽要道设有五井的清代“状元及第”潘思恩的祖祠,有明代御书“为国忧民”的潘安故里和皇帝敇建仿午朝门的三府里门楼等名胜古建筑,街上商铺昌盛,是五都、九都十都、十一都、十二都方圆百余里的集市中心,曾有“千灶万丁”(明代中期有三千多人的记载)之称,三里长街、非常繁华。   何时有了钉螺和血吸虫病,无从考证,解放时血吸虫病已遍及株柳和周边村庄,男人都有鼓张病,年纪轻轻就结束了生命,解放时株柳人口已经降至400多人,而寡妇却有76位,农田荒芜,没有一个健康的男人,严重到死人安葬,到外村去请抬棺人,如程浩源一家兄弟21人,先后血吸虫病死去20人,到七十年代初只剩下五包户葵花老太太一人,确是“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景象。   解放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毛主席的“送瘟神”的光辉思想照耀下,1956年起开展了全民动员,彻底消灭钉螺,根治血吸虫病的运动。在省、市、县医疗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血防委员会,成立了专业灭螺队,组织了血吸虫病普查组和医疗队,对患者进行了2300余人次的免费治疗,六十年代后期人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1966年开始有了合格青年参军,七十年代已经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从此不再有“鼓张病”。   如今九都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株柳村人口已经增至1300多人(包括外出迁出)是解放时的三倍,参军人数百余名,大学生300多人。现在九都村高楼林立,人丁兴旺,身体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增强,已成为远近文明的富裕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进一步深入人心,正激励着全村人民团结一致,带领群众向更高更好的目标前进,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石长城村

  石长城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445户,1398人。共有耕地面积759.5亩,山林面积35000亩。  

颊口村

  颊口村地处临安市昌西地区,是清凉峰镇的中心村,毗邻马啸乡,02省道、杭徽高速纵贯其中,交通便捷,距大明山旅游风景区(国家4A级)6公里,清凉峰自然保护区20公里,大小石门风景区10公里,浙西大峡谷30公里。颊口村共有家庭户1132户,2995人;村庄总面积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3亩,林地面积19500亩,植被丰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域内种植主要以高山蔬菜、水果为主,生态、绿色、无公害的特点,深受城市居民喜爱,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颊口村党委会,有党员208名,下设五个党支部,党员人数多,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营造了敢学比超的良好氛围;建立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调解室、计生服务室、卫生服务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等配套设施健全;根雕、根塑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浙西文化的重要部分,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昱岭关村

  昱岭关村位于临安市西端,浙皖交界处,杭徽公路贯穿其间,是临安市的西大门,也是杭州和黄山两个旅游城市的中点。现昱岭关村是由原新燕和阳川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5个,农户542户、农业总人口1700余人,村行政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村庄面积1.8平房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46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49亩,林地总面积49500余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3465亩,山核桃林面积为11000余亩,农户竹林面积为500余亩)  

新峰村

  新峰村位于临安西部边陲,清凉峰镇的西南部,辖区总面积6.892平方公里。全村拥有耕地面积871亩,人均耕地面积0.51亩,其中水田749亩,旱地122亩。林地面积约为7474亩,其中山核桃林面积所占比重很大,面积在5017亩左右。全村人口1700余人,由沙干、邵家两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共19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8301元,2009年人均收入继续攀升,提高到9500元左右,2010年更是稳中有升。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峰村两委也加紧村各项事业的进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长足的发展,林道路的扩宽、村主干道的浇筑、防洪堤的加固、村委大楼的新建、保洁工作的维持、亮灯工程的开展等等,都彰显了新峰村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工作作风,我们相信在上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村两委的密切配合下、村民朋友的全力配合下,新峰村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林竹村

  林竹村地处浙西边陲,位于黄山、天目山脉主峰清凉峰的山麓,沿杨溪两岸建房,散居在东西走向近2公里的范围内,有15个自然村,24个小组,681户,常住人口1921人,全村党员64人。全村山林面积25120亩,仅龙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占有947亩,耕地仅834.5亩。  

玉屏村

  玉屏村地处临安市清凉峰镇,东邻镇政府驻地3.5公里,与颊口村接壤,西与大鹄村相邻,南与杨溪村隔山峰,北倚大鹄山。2007年11月村规模调整由原阴山和大成合并而成,全村山林面积10525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耕地面积490.5亩。全村设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民631人。村有大小不等规模食品加工厂7家,大大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另有小型水电站一座。2012年度获得临安市“最清洁乡村”示范村,2013年杭州市“美丽庭院示范村”,2014年“杭州电子商务村”。   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支部、村委团结和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抓好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四方面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河道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四化目标。全村的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浙川村

  清凉峰镇浙川村地处马啸西面,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永来村交界。东临大石门,北靠浪广,南临龙塘山自然保护区,浙吉线从村内穿过。浙川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由四个自然村(浙基田、大地、黄头坵、银龙坞)组成。全村由13个村民小组,294户农户,人口969人。境内生态公益林近14000余亩,耕地390.8亩。浙川村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林地32893亩,村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是集“山、水、田、村”为一体的生态居住区域,是典型的山水秀美的生态村。  

白果村

  一、白果村简介:   清凉峰镇白果村位于天目山脉最高峰清凉峰腹地,村内拥有著名的国家AAAA级大明山风景区,是由原申明、乾山、里仁、岭下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农户1150余户,总人口3200余人,区域总面积为43.5平方公里,是本镇最大的行政村。这里交通便捷,从杭州出发上杭徽高速向黄山方向一个多小时在白果收费站下高速即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小黄山’的秀丽风光,还可以感受被朱元璋封为“大明之山”的历史风韵;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享受特色的农家美食,还可以汲取被誉为“教师村”、“人才村”、“大学村”的传统耕读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到俊秀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欣赏到马灯队、龙灯队、健身球队、腰鼓队的精彩表演;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带走本地山核桃、白果、小笋干等农特产,还可以带走一份享受自然人文景观的愉悦心情。白果村竭诚欢迎你来清凉峰探奇、大明山观光、白果村休闲。   二、白果村地址:   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镇白果村委会(311323)白果村网址:http://blog.sina.com.cn/baiguocun或http://39236.zjnm.cn   三、联系方式:村党委书记陈大勇——13336100708村委会主任王清宇——13336100888村主任助理陈助理——057163627633   四、自驾车指南:   从杭州西站出发,沿02省道(往安徽方向)途径临安、淤潜、昌化、颊口即可到白果村(车程约在两个半小时);或者从杭州高速留下站上杭徽高速(往安徽方向),到高速互通白果站出口,即可到达白果村(车程约在一个半小时)。   五、特色活动:马灯、腰鼓等表演,磨豆腐、采茶叶、垂钓、挖竹笋、攀岩、包粽子、打草鞋……   六、周边景区:大明山风景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瑞晶洞、龙潭山、石长城……  


马啸村特产大全




马啸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