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临安区 >> 天目山镇 >> 西游村

西游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游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游村简介

  西游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脚下,东邻门口村,西与天目山接壤,北邻一都村,村域面积27203亩。全村现有农户407户,人口1009人,村民小组12个。分居于6个自然村落,辖12个村民小组,森林覆盖率2010年已达到了95%以上。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竹笋、农家特色旅游业为主,2016年西游村村民人均收入达26293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2116 310000 -- 查看 西游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游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游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长六村

  天目山镇长六村位于天目山中部山区,不在主要省道沿线,相对交通比较闭塞,但是山清水秀,自然环境较好,长六行政村由原来的长村、六海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9.33平方公里,现有农户520户,人口1509人,其中有新安江移民200余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番薯面、农林业和外出务工经商为主,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25825元。  

横塘村

  横塘村位于藻溪镇东侧,由原方塘、甫上、麻泥三村合并而成,人口2521人,区域面积9.4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90亩,耕地面积1518亩,2007年横塘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8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为37.6万元,人均收入8900元。  

亭口村

  亭口村由原来的亭口、新坑、下徐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5.07平方公里,全村有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7户,人口1428人。该村是水库移民村,有新安江等水库移民450人,村耕地486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12147元。   亭口村地处杭徽高速公路沿线,高速服务区和车辆检测站都设在村中,2011年完成了村金坞塘除险加固、公墓山道路浇筑工程,开展了村庄整治、清洁庭院的活动。  

藻溪村

  藻溪村是镇政府所在地,由原藻溪村、董家村、新寺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7.28平方公里,有33个村民小组,739户,1934人,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90元。现有0党员96人,预备党员3人,党支部委员委员5名。藻溪村人口集中,商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主要以窗帘、围巾等织机加工为主。   

严家村

  严家村位于天目山镇南端。西邻顶山;南接富阳市;东北毗落云村。有两条村级公路分别穿过我村的下安、百丈岭自然村和大岭山、严家村。我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设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9户,总人口923人,占地面积约11.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8亩,水面660亩,人均纯收入11670元。我村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拥有村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广大村民可享受医疗服务,健身休闲。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以满腔的热情、昂杨的斗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作出不懈努力!  

闽坞村

  闽坞村地处临安市天目山镇,藻天线公路两侧,离天目山8公里,该村由凌家、百亩和闽坞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共有15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有农户354户、1114人。村民主要从事家庭织绸加工、竹笋、花卉苗木种植和外出务工经商。近年来先后获得“杭州市劳动模范集体”、“杭州市全面小康示范村”、“杭州市清洁乡村先进单位”、“浙江省园林绿化示范村”、“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闽坞村争先创优、抢抓机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成功创建了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通过开展各类评比、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网格化服务、提升村民福利待遇等措施,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保障水平等建设。村庄各项事业取得了不断发展。   现在的闽坞村是一个山清水秀、花苗成片、树木成荫、风景优美的生态型村庄,是藻天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肇村村

  肇村村位于藻溪镇西侧,是2007年11月由原上肇、下肇两个村组建成的,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48人,历史上村中姓“赵”较多原称赵村,后因农民起义被称“肇事之村”,改赵为肇,是藻溪镇畜牧业最发达的村。肇村两委班子很团结,自新村建成后,投资近200多万元,对村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及绿化,2009年又投资100万元,新建了杭州市示范社区服务中心,村面貌日新月异。  

九里村

  九里村素来是一个农业大村,是临安市的重点产粮村,规划建设出临安市第一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根据发展需求,成立九里植保合作社以来,已建立的杭州市级粮食功能示范区,其中核心面积约1000亩,辐射面积将近2000亩,被列为农业部水利高产创建示范区,现亩产值达到1吨以上;九里村牢牢把握机遇,牵头成立的淼南小香薯合作社,大力培育新兴特色小番薯种植产业,拓宽广大种植户销路;九里村种植茶叶历来已久,为了进一步发展九里村的茶叶文化,村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已建立了天目青顶品牌的种植、观光基地。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九里村也十分重视二、三产业的发展,是现在闻名遐迩的来料加工专业村。在村两委的重视下,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产业,现在部分经纪人已从起初的家庭作坊式经营,逐步发展到创办有各种绸机的纺织厂、印染厂。现在,九里村的围巾、窗帘、织锦已成为天目山镇轻纺业的一个亮点,产品通过柯桥、义乌等市场远销世界各地。   

告岭村

  天目山镇告岭村位于临安市东北部,与安吉县毗邻,是个典型的自然山区村,溪流交纵,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交通便利,著名的天目石谷景区就坐落在我村境内。全村由东关、后院、钟家三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其中,东关自然村坐落在海拔600多米的山区中。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共586户,1639人。村支两委会人员共10人,有1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3人,村民代表50人。行政区域面积27.5平方公里。告岭村村民勤劳质朴,多以种植竹笋、山核桃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农家乐的红火发展,部分村民利用本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景区效应,开设农家乐。到2011年为止,共有农家乐23家,2011年度农家乐经营收入达到了600多万元。告岭村在发展各业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村庄清洁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完善村庄规划,配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农闲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交口村

  交口村有24个村民小组,共1269人,有正式党员47名,预备党员2名。村域面积为7540亩,耕地面积1092亩。201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其中经营性稳定年收入2万元,村人均收入达12266元。      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把我村打造成为成为天目山镇新的经济发展重点区域。   1、文化教育中心:交口职高和少科院均坐落于交口村内,教育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   2、交通运输中心:8路车起发站,02省道复线,交通便利。   3、新工业集聚地:有4家规模企业建设中,分别是临安通达机械配件厂、临安海宁精制膨润土有限公司、临安钱塘汽车零部件厂和临安天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厂房位于交口仁山岭和闽坞岭一带,沿藻天线向上可与镇中心企业创业基地连接。   4、农贸交易中心:竹笋市场,由交通局临安路政道班房建设。   

杲村村

  临安市天目山镇杲村村地处02省道横塘村进去2公里处。全村共有750户农户,总共2121人。区域面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8亩。   杲村自然村环境秀丽,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生活水平逐年递升,农民人均收入每年上升,到2010年止,人均纯收入达到12147元。   

武山村

  临安市武山村位于天目山镇西北部,由原吴家、武山、老庵三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地域面积13.58平方公里(20371亩),下辖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6户,总人口1282人。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武山村按照分区域发展的思路,依托老庵优美的自然生态和凉爽的气候环境,打造生态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农家乐。经过多年经营,农家乐从无到有,向品质化、规模化、规范化趋势发展。目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家乐产业链,并且在长三角及其它地区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赏农村风光、品田园风情、吃乡村土菜、住农家小院”的农家乐旅游已成为推动武山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武山村坚持一、三产业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农业产业优势,着力发展香榧产业。境内山林面积8000余亩,其中竹林面积4500余亩,利用竹林套种方式,种植香榧3万多株,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由此武山村被纳入临安市首批10个香榧产业发展示范村。  

徐村村

  徐村村:坐落在天目山山麓,由齐农、盛村两村合并而成,辖齐农、金猫坞、西山坞、桥头、盛村畈、赤坞、山边等七个自然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439户,人口1249人,地域面积5.4平方公里。  

周云村

  天目山镇周云村地处临安市的中部地区,南临藻溪村,西临桂芳桥村,毗邻02省道,交通十分便利,占据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是发展传统农业:竹笋、茶叶、笋干的良好基地。同时周云村坐落于南天目山脚下,南天目风景区的开发和发展,给周云村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全村由16个村民小组,405户农户,人口1240人所组成。村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9亩,是个山多耕地少、森林资源丰富、风景秀美的生态型村落。周云村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经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加大自然生态保护,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  

西游村

  西游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脚下,东邻门口村,西与天目山接壤,北邻一都村,村域面积27203亩。全村现有农户407户,人口1009人,村民小组12个。分居于6个自然村落,辖12个村民小组,森林覆盖率2010年已达到了95%以上。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竹笋、农家特色旅游业为主,2016年西游村村民人均收入达26293元。  

白鹤村

  天目山镇白鹤村地处天目山南麓,距临安市区28公里,交通便利。由白鹤、沈村、过溪三个自然村于2007年合并组成,共有14个村民小组、487户农户、农户人口数1433人。全村地域面积10992亩,耕地面积1202亩,人均耕地面积0.85亩,林地面积8151亩。2016年人均收入26685元。  

天目村

  临安市天目山镇天目村坐落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景区天目山南麓,2007年村规模调整后,原大有、张庄、天目三个相互毗邻的自然村合并为现在的天目村,全村总面积9268亩,耕地面积761亩,山林面积7463亩,有12个村民小组,382户农户,1093人。天目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使旅游业逐渐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村旅游热潮的兴起,村民积极致力于农家乐产业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有农家乐经营户97家。   近年来,天目村先后获得了“杭州市生活品质、休闲生活”特色农家乐、“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杭州市民最喜爱的“醉美乡村”、“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特色村等殊荣,已成为农家乐旅游的佼佼者。  

门口村

  门口村位于西天目与东天目的交界处,是进入东天目的必经之路,全村村域9393亩,下辖东河、汪干、车站、门口、西畔、西河、溪西、阴山八个小自然村,拥有13个村民小组,430户,1178人。2016年末人均收入25255元。   门口村坐落在美丽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边上,风景优美,村庄由清澈见底的河道一分为二,故有“东河”、“西河”之由来。据说门口村之得名,缘由此地在历史上出现过一名“宰相”,因府邸大门口之阔气,而相传得名门口也。近几年来,全村上下齐心开展村庄整治建设,为更好的服务于民,通过上下联动、群策群力,一个崭新的门口村正阔步走来。  

对石村

  对石村:位于02省道沿线,杭徽高速横穿其间,位于天目山镇的西面。2007年11月由原对石、松溪、长亭和朱直等4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1.64平方公里。共有32个小组,农户792户,人口2222人。  

桂芳桥村

  桂芳桥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由平越、桂芳两村合并而成,473户,总人口1352人。区域面积7.21平方公里。  

一都村

  一都村:紧邻于天目山和天目大峡谷景区,有三个自然村,分别是俞家、夏家、留西门,户籍人口1415人。山林总面积25632亩。  

九狮村

  九狮村:坐落于天目山脚下,行政区域面积13010亩,有农户407户,总人口1248人,分居于7个自然村,辖15个村民小组。  

月亮桥村

  西天目乡月亮桥村地处天目山南麓,由陈家、陆家、金坞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内现有人口847人,285户,10个村民小组。为建设一个村强、户富、环境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根据临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及西天目乡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要求,特对我村的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    该工程的设计,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既体现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正常运行时尽可能不产生或少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采用地理式紧凑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地制宜设计,应用无动力厌氧净化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池容积为200立方米,铺设污水管道1100米。    该工程于2010年6月由杭州临安兴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实施,并于2010年8月顺利完成。月亮桥村污水处理池及纳管工程总投入为28.5万元,该工程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村庄环境,减少了水源污染,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西游村特产大全




西游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