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村人均收入5300余元,集体经济11万余元。村里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毛竹、木材,近几年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道已全部硬化,宽敞的村民之家也成了农民经常光顾的地方。正在新建的红山岙到嵔岭的环乡公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建起了垃圾填埋场,规划了新农村建设点,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27216 | 310000 | -- | 查看 范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范家村 |
范家村人均收入5300余元,集体经济11万余元。村里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毛竹、木材,近几年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道已全部硬化,宽敞的村民之家也成了农民经常光顾的地方。正在新建的红山岙到嵔岭的环乡公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建起了垃圾填埋场,规划了新农村建设点,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
合屿村 |
院桥镇合屿村位于院桥镇镇中办事处管辖范围,北靠下店村,南对苏楼村,东接灯塔、横林后岸,西与沙埠镇接壤。交通方便,院沙路穿村而过,与高速公路出口相距不过500米,规划中的北院大道南北纵贯,村中山地丘陵起伏、平原水网交织,自然条件优越。合屿村由下山头、王岙、赵家、前村与合屿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数约1600人,总户数为461户,民风淳朴,村两班子团结、凝聚力强,富有战斗力。 近年来,我村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完善农村路灯、道路硬化、垃圾箱建造、农田水利等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积极建设合屿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合屿村王岙自然村农房改造试点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乡风文明日渐成效。 |
黄川村 |
安阳乡黄川村是一个库区村全村共有农户315户,人口1003人,2011年人均收入达到9500余元,村集体经济12万元,村公益林7600千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和养鱼及蚕桑产业。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的改变,村公园和路灯亮化工程建设完成,污水池处理池一座,改变了村里的环境。村级道路硬化3680余米,小流域治理2千余米,解决了村里的农田灌溉和防洪难题。建设了村民老年之家,农家书屋,增添了各种活动器具,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 |
五堡村 |
五堡村由原陈家村和五堡村合并而成,是一个库区村全村共有农户210户,人口680户,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5600余元,村集体经济10.12万元,村公益林8000千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和养鱼及蚕桑产业,有机提子产业成为旅游观光产业。村里公益事业建设有较大的改善:新建污水池一座,村级道路硬化4600余米,新建防洪堤一处,解决了五堡自然村60余亩农田的灌溉难题。新建生态公墓一座,拆除了砖瓦厂一座,改变了村里的环境。 |
山下村 |
山下村由原来的山下和乾源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农户186人,人口686人,人均收入5000余元,集体经济10万余元。 村里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蚕桑、木材,近几年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道已全部硬化,建设了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规划了新农村建设点,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
昌墅村 |
安阳乡昌墅村位于安阳乡东大门,与里商乡相邻,是由原昌墅村、泉水村、下门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283户,880人,耕地面积685亩,其中水田面积571亩,旱地面积114亩,园地面积1738亩,林地面积12893亩,茶叶面积1574亩。2007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985元。该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以白茶为主的优质早生良种茶园,并且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的基础,欢迎有识之土到此投资兴业。 |
嵔岭村 |
嵔岭村是一个山区村,由嵔岭和茅坪两村合并而成,共有农户210户,人口860户,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5300余元,村集体经济11.1万元,村公益林9100千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和毛竹。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的改变,新建50立方污水池处理池一座,改变了村里脏、乱、差的环境,道路硬化2500余米,小流域治理1.6千余米。建设了村民老年之家,增添了老年活动器具,改善了老年人的娱乐生活。村民活动健身场所和公共厕所建设完工,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
黄家源村 |
安阳乡黄家源村全村共有农户90余户,人均收入5400余元,集体经济11万余元。村里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木材,村口的古树见证了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道已全部硬化,经过整治的河道干净清彻,美丽的公园是农民饭后常常光顾的地方,崭新的村民之家也常常吸引着农民;垃圾填埋场的建成使村道变得更加整洁干净。 |
外畈村 |
外畈村:共223户,718人。山林面积11122亩,耕地面积425亩,水田面积397亩,旱地面积28亩。 |
红山岙村 |
安阳乡红山岙村,地处淳安西南部,背靠延绵千里的千里岗山脉三井尖,距离千岛湖县城50公里,地域面积11.58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自然村,126户,现有人口501人,拥有林地面积17084亩,其中毛竹1420余亩,茶叶1200余亩,生态公益林6840亩。2008年人均收入6328元,茶叶、毛竹是村里的主导产业,该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晰,民风淳朴,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 红山岙村与范家村、合屿村、黄川村、五堡村、山下村、昌墅村、嵔岭村、黄家源村、外畈村、陈家门村、乌龙村、安阳村、上梧村、桐川村、下栖梧村相邻。 |
陈家门村 |
淳安县安阳乡陈家门村共有农户150余人,人口586人,人均收入5600余元,集体经济11万余元。村公益林5000余亩。 村里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是安阳乡的茶叶大村,拥有全乡最大的茶叶市场,茶叶远销国内外多个城市。近几年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道已全部硬化,投资35万元新建了新的茶叶市场,改变了茶农的制茶难题,规划了新农村建设点,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小洋房一座比一座漂亮。 |
乌龙村 |
乌龙村地处海拔1281米的千里岗山脉三井脚下,全村108户农民332人居住在23平方公里深山老林里,耕地面积稀少,林地广袤,人均拥有林地63亩,这里气候宜人,是天然的避暑山庄,这里山青水秀,山势磅礴,瀑布飞流,是尚未开发的旅游胜地,这里有浙西罕见的原始森林,这里是珍稀动物的天堂,绿色的海洋,是远近著名的生态示范村,茶叶是这里的农民的支柱产业,林木是这里山民的生活之根本。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土前来观光休闲、投资兴业。 |
安阳村 |
安阳村位于淳安县安阳乡西北部,全村307户,总人口数1021人,村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 推荐理由:2010年以来,安阳村紧紧围绕平安村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发挥大调解功能作用,扎实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全力化解不稳定因素,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安定的保障。 安阳村两委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把平安村建设纳入村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坚持每季召开一次专题例会;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做到隐患矛盾每月一排查;积极发挥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村经济发展和全村和谐稳定。 在工作中,该村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落实到位,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配足配强力量,积极发挥作用。同时,制定普法规划,在村民中坚持每年进行一次法制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守法、懂法意识。近年来,该村坚持村务公开透明,村两委办事公正规范,村干部未发生过违法违纪案件。 |
上梧村 |
上梧村:现有863人。山林面积5303亩,耕地面积803亩,水田面积769亩,旱地面积34亩。 |
桐川村 |
桐川村:共282户,851人。山林面积8828亩,耕地面积561亩,水田面积532亩,旱地面积29亩。 |
下栖梧村 |
安阳乡下栖梧村全村共有300户农户,979人口,耕地767亩,山地5879余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600余地亩,有茶园面积550为亩,已发展毛竹150亩,森林覆盖率为78%。2007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3.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39元。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2007年度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支部。浙江省无-示范村、杭州市科普示范村、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建设社会新农村为契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