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塘村位于大洋镇东北面,距政府驻地东南面1.5千米。东邻兰江,西接金字山、南至三河村,北至大洋村。原以村口路边有口大塘得名路塘。其时村中有陈、唐、黄三大姓,后来唐姓占优势,因唐姓郡望为“东鲁郡”,就以“鲁”代“路”,遂名鲁塘。村以驻地得名。
现村域在并县前系建德县地界。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宣政乡;明万历六年(1578)属孝行乡;清雍正六年(1728)属南小洋庄;清光绪八年(1882)属八都;民国三十年(1941)属大洋镇。解放初属大洋乡,1950年10月为大洋乡鲁塘村,1955年为鲁塘初级社,1961年7月为大洋公社鲁塘大队。1983年11月为大洋乡鲁塘村,1985年8月起属大洋镇。
村委会驻地鲁塘。辖洋坞垄、坟坞垄、白坟、乌淇头、鲁塘、东岳殿6个自然村。区域面积5.22平方千米,有耕地32.27公顷,山林251.6公顷。主要出产稻谷、柑桔等。县道白沙—章家公路穿村而过,村域内有麻车大桥东接县道三都—将军岩公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182107 | 310000 | -- | 查看 鲁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徐店村 |
建德市大洋镇徐店村位于景色如画的兰江畔,距镇政府二公里,白章线江南公路穿境而过,东与大洋村相邻,西同里黄村相邻,北与胡店村隔河相望,南同上源村交接,交通非常便利.本村行政区域总面积3.57平方公里, 由里张、徐店、下埂坞、麻车里、里埂坞、大坪6个自然村组成,有28个村民小组;常住居民户360户,常住人口1145人,劳动力765人,其中男劳动力420人,外出人口200人;耕地面积859亩,林地3644亩,花卉苗木200亩,蚕桑180亩,环境宜人,风情淳朴。 近年来,徐店村村两委会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村内加强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硬化道路,美化环境;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生态的理念发展徐店村的特色经济,促进本村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2002年被评为建德市村民自治模范村,2003年被评为建德市“五好”村党支部和建德市花卉苗木特色村,2004年被评为建德市“三八”红旗集体和大洋镇花卉苗木特色村,2006年被评为建德市2005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大洋镇2005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2008年度被评为土地执法模范村。 |
倪家村 |
倪家村 倪家村位于原三河乡政府所驻地,东有兰江,南与建南村交界,西与贺宅村交界,北有外俞村。现有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0个,现有人口1145人,334户。全村现有耕地面积975亩,山林面积1660亩,鱼塘水面积80亩,村内共有企业1家,其中有规模以上企业1家。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100元等。 |
江东村 |
江东村位于大洋镇东南面、兰江下游东畔,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现有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2个,431户,人口1568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04亩,山林面积11685亩,优质柑橘基地1200亩,生态河蟹基地200亩。村内共有企业7家。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8元。 |
建南村 |
建南村 建德市大洋建南村位于建德市南部,金衢盆地边缘,与兰溪市接壤,共有人口2315人.连绵不绝的低丘缓坡,孕育了该村的特殊产业——枇杷。枇杷生产在建南村有较长的历史。目前,全村已有枇杷基地6000亩,2006年枇杷总产近6000吨,总产值达到2700万元,枇杷产业成为建南村农业支柱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1年建南枇杷被评为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银奖;2003年被评为杭州市都市农业枇杷专业村、建德市效益农业枇杷特色村;2006年通过浙江省无公害枇杷的认定的论证。为了加快枇杷产业的发展步伐,建南村两委在枇杷主产地1997年建立了枇杷交易市场,面积3000平方米,有钢架结构简易棚2座,以方便农民就近交易,并注册了“万马岭”牌商标,通过对枇杷的分级包装销售,以提高枇杷种植经济效益;2008年对该市场进行扩建1000平方米营业房10间。 |
麻车村 |
麻车村 麻车村位于建德市大洋镇东南部,原麻车乡政府所在地。由原来麻车、小吉、向阳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8.76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1082户,总人口3703人。分35个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组成。2008年全村农业总收入1664万元,工业总收入1580万元,村集体收入8.65万元,人均收入6092元。全村有耕地面积2627亩,其中水田面积2365亩,山林面积15330亩。我村种植业主要有茶叶、蚕桑、柑橘、杨梅等,尤其是杨梅占为首要,我村现有杨梅基地6000亩,年产量400吨,产值280万元,是我村今后农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
柳村村 |
柳村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就是这一个拥有朴实的民风、美丽的风景、一直前进的小村庄。 大洋镇柳村村位于建德东南部的边缘地带,距大洋镇政府24公里,东、南面都与兰溪相邻,西至杨桥村,北与青源相连。柳村村在2007年7月由原柳村村和葛田垅村撤并而成。全村区域总面积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2亩,山林面积7620亩,现有村民小组18个,农户447户,人口1427人。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2.5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5375元.,境内青山绵绵,山泉叮咚,风光十分怡人。 近几年来,柳村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次被评为市镇先进集体。 |
上源村 |
上源村 上源村于2007年由原行台、塘下、南山三个村合并而成,距大洋镇1公里,东与大洋村,南与鲁塘村,西与庆丰村,北与徐店村交界,全村行政区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上源村共有村民小组29个,农户646户,总人口2209人,其中村民代表60人,党员72人。现有山林面积15937亩,其中8000亩为生态公益林;耕地面积1626亩,其中水田1026亩。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700元。 上源村与徐店村、倪家村、江东村、建南村、麻车村、柳村村、大洋村、三河村、里黄村、新源村、胡店村、高垣村、新源村、庆丰村、鲁塘村、青源村、河源村、贺宅村、杨桥村相邻。 |
大洋村 |
建德市大洋镇大洋村座落在兰江口畔西岸,位属大洋镇政府所在地。大洋村是由原大洋镇周边5个行政村调整合并而成的,即原新建村、小洋村、突沙村、新成村和渔民村调整为一个行政村。大洋村总人口为1436人,现有农户447户,其中劳动力为813人,村民小组22个,村两委干部8名,村民代表34名。占地总面积为19.65平方公里,共有耕地795亩,园地3556亩,林地26590亩,属于大洋镇中心村的水面519亩。我村农业主导产业主要有柑桔生产、水产养殖及林业生产。现有优质柑桔生产基地1800亩,08年柑桔产量达到700万斤。高效水产养殖500亩,大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大洋螃蟹肉肥味美,远近驰名,很多食客慕名而来。另外蚕桑生产也是我村的主要产业。我村的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方面,但也有30%左右在搞工业经济,其中大洋最有实力的大洋化工有限公司、大洋实业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我村村民,他们为我村工业经济带来巨大的帮助。我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部分房屋出租的资金和各项目所得承包款,主要是鱼塘和桔园。我村荣誉也很多,有“建德市优秀班子”、“建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建德市优秀支部”、“07年度投资环境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
三河村 |
三河村 三河村位于大洋镇南部,于2007年由原三河自然村、新联自然村及陈村自然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5个,346户,人口1127人,其中村民代表31人,党员54人。全村行政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50亩,山林面积9500亩,村内共有企业9家,其中有规模以上企业2家。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91元。 三河村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努力建设新农村。 |
里黄村 |
里黄村位于建德市东南面,距离大洋镇4公里。北与梅城镇望山村交界,是大洋镇的门户;东与本镇徐店村、胡店村相接;西邻新源村;南面是本镇庆丰村和上源村。白章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相对比较方便。区域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0余亩,林地面积13600余亩,是建德市林业重点村。现有农户464户,人口1564人,辖大廊坞、蔡坞、黄胡家、关家四个自然村,共15个村民小组。2011年村人均收入为8774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茶叶、毛竹,桑蚕、家禽家畜等农产品收入,当地镇、村企业打工收入以及部分外出务工。本村现有服装、针织以及其他个私企业6家,茶叶专业大户3家,养殖大户5家。 |
新源村 |
新源村位于大洋镇西北偏西,距镇政府驻地7.5千米。2007年7月,由下徐、杨村两村合并而成,以新村居大洋溪流域源头段而得名。东至里黄村,西至下涯镇联和村、更楼街道邓家村,南至兰溪市黄店镇朱家,北至下涯镇丰和村。 现村域在并县前系建德县地界。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宣政乡;明万历六年(1578)属孝行乡;清雍正六年(1728)属姜山庄;清光绪八年(1882)属八都;民国三十年(1941)属里和乡。解放初属大洋乡,1950年10月为杨村乡下徐村、杨村村;1956年5月为大洋乡下徐、杨村初级社;1961年7月为大洋公社下徐、杨村大队。1983年11月为大洋乡下徐村、杨村村,2个村自1985年8月起属大洋镇,2007年7月合并。 村委会驻地杨村。辖塔塔岭、姜山、庄头、西坞、下徐、岩根、田头坞、前岩、杨村、井坑、井坑坞、刘坞、毛山岭等13个自然村。区域面积39.1平方千米,有耕地63公顷,山林1948.87公顷。主要出产稻谷、原木、茶叶、蚕桑等。村道西南向通兰溪市黄店镇,东向通县道白沙—章家公路。 |
胡店村 |
胡店村座落在兰江口北岸,距离集镇0.5公里,自然环境优越。我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胡店村全村区域面积为6.6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10人,现有农户410户,其中劳动力为526人。目前60岁以上老人为224人,占总人口数的16%。全村现有耕地面积930亩,山林面积6300亩,村内共有企业10家,其中有规模以上企业1家。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00元等。 |
高垣村 |
高垣村位于大洋镇东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江,自然环境非常优美,绿化率达到80%以上,空气清新,环境怡人。现有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5个,户数798户,人口2573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31亩,山林面积9162亩,村内共有企业4家,其中有规模以上企业1家,经济合作社2个。2008年全村经济收入333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96元等。 农业经济主要为生产粮食、柑橘、茶叶、水果、桑蚕、养殖、禽蛋、花卉苗木等。全村全年生猪出栏数6000余头,家禽出栏数20万羽,桑蚕2000余亩,毛竹1500余亩,花卉苗木基地200余亩,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我村经济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和生猪生态养殖合作社,是建德市蚕桑新品种示范基地、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
庆丰村 |
庆丰村在大洋镇政府以南,距大洋白章线过境公路6公里处,离以后将实施的临金高速和高铁出口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0.78平方公里,耕地725亩,山林面积1.5万亩,全村总人口1645人,总农户501户,22个村民小组,党员43名,村干部4人,一条主河道贯通整个村,可谓依山傍水。庆丰村没有入驻的工业企业,工业经济空白。村民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等为主要收入。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为13400元,村集体通过实施项目实现收入300万元。 庆丰村除了有青山绿水外,还有高高天雷尖上的“五大奇”、一口自然的泉水井、一座水面3600㎡的大宅里山塘、120亩黄金茶基地、1200亩毛竹基地、500亩油茶基地等良好的自然资源,是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资源丰富的好地方,适合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竹干坞自然村位于庆丰村的东北面,整个自然村的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130亩,山林面积3600亩,总人口266人,其中常住人口69人,总农户67户,2个村民小组,党员5名,85%的房屋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泥房。村民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等为主要收入。2014年作为庆丰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通过美丽庭院、河道治理等工作,竹干坞自然村的环境卫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一年来接待来访客人1万余人次。 |
鲁塘村 |
鲁塘村位于大洋镇东北面,距政府驻地东南面1.5千米。东邻兰江,西接金字山、南至三河村,北至大洋村。原以村口路边有口大塘得名路塘。其时村中有陈、唐、黄三大姓,后来唐姓占优势,因唐姓郡望为“东鲁郡”,就以“鲁”代“路”,遂名鲁塘。村以驻地得名。 现村域在并县前系建德县地界。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宣政乡;明万历六年(1578)属孝行乡;清雍正六年(1728)属南小洋庄;清光绪八年(1882)属八都;民国三十年(1941)属大洋镇。解放初属大洋乡,1950年10月为大洋乡鲁塘村,1955年为鲁塘初级社,1961年7月为大洋公社鲁塘大队。1983年11月为大洋乡鲁塘村,1985年8月起属大洋镇。 村委会驻地鲁塘。辖洋坞垄、坟坞垄、白坟、乌淇头、鲁塘、东岳殿6个自然村。区域面积5.22平方千米,有耕地32.27公顷,山林251.6公顷。主要出产稻谷、柑桔等。县道白沙—章家公路穿村而过,村域内有麻车大桥东接县道三都—将军岩公路。 |
青源村 |
大洋镇青源村由原金宅、黄山岗二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村东与兰溪柏社乡交接,南与柳村、杨桥相邻,西连麻车、高垣村,北连梅城镇。距离大洋集镇15公里,是个山区行政村。目前有农户491户,人口1638人。行政村区域面积13.48平方公里,22个队组。现有耕地1050亩,园地1975亩,林地13582亩,其他2912亩,青源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打工。山上有毛竹、板栗、茶叶、杨梅、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2010年和2014年通过两次住房改造,95%以上的农户都在麻车大溪口将苑新村安置。 |
河源村 |
建德市大洋镇有一村,离市区八十公里,名叫河源村,从兰江沿小溪步行四十米。愿望有做天津山(盘山),云雾缭绕。上有一庙。名曰龙王庙。山如盘山大佛。脚下居着几百户人家。村前村后青松翠竹,流水潺潺,春暖花开,杜鹃花漫山遍野,花香袭人。山泉瀑布飞流直下。若遇大雨,波涛汹涌。浊浪滔天,像一匹脱缰野马直奔兰江。 夏日水底见石,游鱼无数,小孩大人捉鱼尝鲜。游泳、洗衣。其乐融融。夜晚坐河边乘凉,微风吹拂,心旷神怡。瞭望天空,白云朵朵,星月相伴,其幽静寂。 秋日到来,红叶似火橘子柿子又黄又红。林中鸣鹿声声,鸠鸡啼鸣,兔子在林中穿梭。人见人爱。秋收季节,男耕女帮,家家忙碌。 冬天到来,河水结冰,孩子见雪花飞舞,蹦蹦跳跳,欢天喜地。汽笛声声公路弯弯曲曲,从塞纳河到河源二十多里。平平坛坦坦,环水直达天雷尖下。山水环绕。一路山花烂漫。过一村又一村,真如唐诗中写的一样“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村村各有不同。 有一石城畈,三面环山,瀑布飞流直下,山前青岩上村口岩石锁门,像一道石门。关公把手,天神一般,气宇轩昂,中间良田百亩,果树无数。 又逢一村,山口瀑布飞流千尺,像白布悬挂门前。有一石桥又高又陡,桥边建有一石佛菩萨,小庙桥下积水潺潺,轰轰作响。村中又建造大会堂,学校,四周林木参天翠竹。一望无边。进村大约四五公里,有一令公庙,常年香火不绝。新安信女朝拜看病,不远处有山名曰:天雷尖。石猪栏山中古木参天,鹿鸣林中,野猪成群。小兔鸣鹿无数,动物群居。很少有人游览观看。山静水秀,花香满山,果木累累茶香飘逸,真不愧人间胜境,避暑胜地。 |
贺宅村 |
贺宅村 贺宅村位于大洋镇南部,西南面与河源村交界,北与三河乡交界,东与倪家村交界,三面环山,风景秀丽。距镇区15公里,距新安江市区50公里。 贺宅村由外贺宅、里贺宅、谷子坞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一个行政村,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1508人。粮食种植面积760亩,山林面积7465亩,园地面积475亩。 |
杨桥村 |
杨桥村 杨桥村位于建德市大洋镇境内,全村耕地面积8090亩,山林面积7500亩,人口1201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2009年村庄园地面积650亩,村庄绿化面积170亩,村庄绿化率达25%。绿地面积1206m 2,村民人均绿地面积6m2。村内有一个休闲小公园面积在560m2.村内乔木树6种。村内绿化树种混交模式3个,已实现四季常绿。单位庭园、农民住宅有绿地,宜林绿化率35%。村庄绿化整齐、美观、无严重病虫害、有专人养护。村周围若有山林,林分郁闭度为0.7。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