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建德市 >> 三都镇 >> 和村村

和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和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和村村简介

  建德市三都镇和村村位于三都东南部,总人口1117人,耕地面积808亩,山林2490亩。2005年创建成三星级新农村。全村种植西红花560亩,是其主要农业特色产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82108 310000 -- 查看 和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和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和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梓里村

  梓里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总人口1547人,耕地面积880亩。2008年通过创建成为三星级新农村。生产白茶、西红花等特色农产品。  

羊峨村

  羊峨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面,同兰溪、浦江交界,距离三都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市区新安江约50公里。2007年村级规模调整,将羊峨、里中垅、尖竹山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现羊峨村。全村分成羊峨、中山、里中垅、尖竹山、西山5个大片。共有16个村民小组、406户、1317人。行政村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共有山林面积15491亩,耕地面积894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77元。村民主要经济收入靠种桑养蚕、养猪养鸡、高山蔬菜、茶叶西瓜等。其中蚕桑和高山蔬菜是我村特色,村民种植管理正规化,产量高,质量有保证,欢迎企业,超市来我村洽谈收购。  

绿源村

  绿源村地处三都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全村240户,总人口797人,党员34人。村域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8亩,山林面积10484亩。自2008年来,村党支部书记叶金华带领村支两委,组织全村34名0员,认真学习-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重温入党誓词,永保0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性,凭着对党对人民的一腔忠诚,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将绿源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先后被评为04年建德市村民自治模范村,05年度先进党支部,08年建德市“双百联结”先进集体,08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三等奖,09年建德市卫生村等多项荣誉。   2008年,绿源村在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在充分发动群众,多方筹备,投资20余万元,硬化各自然村内路面,基本实现村民出行风天无土,雨天无泥。绿源村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两委"班子健全,干群关系融洽,治安状况良好。另外我村以农业种植为主,种植结构正在不断的调整中,其中香榧是我村今后发展的重点,目前种植良好,希望有识之士来我村收购。我村正在不断的发展,生活环境正在不断的改善。村两委将不断吸取新知识,使绿源村的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圣江村

圣江村  圣江村位于三都集镇东面,行政村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东与本镇和村村交界,南与本镇马宅村接壤,北与本镇潘溪比邻,西距三都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为原梓里乡政府所在地,梅梓公路穿村而过。1992年梓里乡并入三都镇,因2007年6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的圣江村包括卸比山、江台村。现有农业人口1398人,户数413户,山林面积4768亩,耕地面积970亩,水田857亩。我村几年来在上级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经过村两委会协调努力,展现出新农村建设的风范:村主要道路硬化率100%,全村100%村民饮用合格自来水,组建老年协会及老年体协,新建了无动力厌氧净化池、休闲凉亭、小型公园等活动场所,村民的精神风貌全面大改观,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马宅村

  建德市三都镇马宅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前源溪下游,距三都集镇3.5公里,地域面积11、7平方公里,22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0个自然村,目前全村共有户数653户,人口2060人。耕地面积1700亩,山林面积11800亩,生态公益林600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柑橘、芦荟、茶叶、蓝莓、蔬菜、种养殖业等。2010年村集体纯收入11.59万余元,人均收入8329元。近年来,获得了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杭州市基层社区老年体育协会先进单位、杭州市三星级老年协会、杭州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五好”学用示范点、杭州市示范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卫生村、杭州市“春泥计划”实施示范村、杭州市生态村、杭州市民主法治村、建德市三星级党建示范点、建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建德市文明村、建德市平安村、建德市无-村、建德市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建德市2009年度综合考核业绩优秀行政村、建德市先进妇代会、建德市“五好”村妇代会、建德市森林消防示范村、建德市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示范村、三都镇清洁乡村长效管理示范村、三都镇妇女工作先进集体、三都镇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三都镇综治三等奖、三都镇综合考核目标管理一等奖等荣誉。  

春江源村

  春江源村位于三都镇东部,分布于富春江北岸,总人口1314人,耕地面积1249亩,园地1973亩,水面546亩,山林10029亩,全村土地总面积13797亩。本村自然条件优越,全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个综合农业生态区。拥有两大特色农业产业:一是柑橘产业,全村种植柑橘3901亩,年产7556吨优质柑橘。二是水产养殖,全村546亩水面,全部实行鱼珠混养,年总产值300万元。辖区内有天洋洋制伞厂、健康车架厂两家企业。   

东方村

  建德市三都镇东方村位于集镇的东南面,与大唐村、寿峰村毗邻,距离三都集镇约20公里,2007年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由上姜村、王皮坞村合并而成。全村有农户201户,常住人口672人,区域面积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3亩,林地面积15700亩。村党支部有党员43人,8个村民小组。2008年以来,村两委围绕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确保农民利益,引导农民发展效益农业的措施。现有王皮坞塘边畈密梨基地150亩,有机茶400余亩,制作龙井茶叶机30多台,毛竹基地500余亩。我村在2009年发展了新种香榧300亩,新种山核桃50亩,新种毛竹200亩,抚育毛竹400亩。为了使种植的香榧能得到更好的培育管理,通过项目立项、村筹集资金,我村新装滴灌300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村准备继续加大香榧的种植力度,预计在2010年,发展新种香榧300亩   

大唐村

  建德市三都镇大唐村位于镇中心的东部,与乌祥村、凤凰村毗邻,浦江交界,距离三都镇约21公里。现有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1个,261户,人口874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53亩,山林面积16591亩,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7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828元。广阔的山林使得我村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借助资源优势,我村大力发展香榧、毛竹产业。目前香榧种植面积达一千余亩,四万余株。毛竹种植面积达数千亩,且每年不断有新的投入。高山蔬菜是我村的另一特色,借助地理优势,精心培育的高山蔬菜在口感和营养价值方面都要优于普通蔬菜。近百亩的高山蔬菜也使得高山农民的经济来源有了保障。  

寿峰村

  寿峰村位于建德市三都镇东部,由原里钱、里陈、西塘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有农户323户,共1054人。村区域面积为13.5平方公里,耕地489亩,山林18894亩。2008年底全村集体经济收入2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09元。寿峰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盛产高山白茶、香榧、石笋干等农产品,并建立了高山白茶基地和香榧基地。   

乌祥村

  三都镇乌祥村位于建德市东部,毗邻浦江县,与乾谭镇相邻,是建德市的东大门,距三都镇政府20公里。2007年7月由原乌祥村、南华村合并成新的乌祥村。乌祥村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人才辈出,是革命烈士蒋治、周水林同志的故乡。该村现有面积10.98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8个,387户,总人口1254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80亩山林面积13000余亩,本村自然条件优越,生产茶叶、毛竹、药材、香榧及高山蔬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辖区内有玄武岩矿业有限公司、科兴伞架厂、嘉城体育用品厂等多家企业,乌浦公路穿村而过,距义乌小商品市场1小时车程。   

新和村

  新和村:位于三都镇东面、明山南麓,距镇政府4千米。由原新和、明山两村合并而成。东至梓里村,南至樟村畈村,西至和村村,北至三都村。村驻地新和,辖青龙山、王家、张家、明山、吴家、新和、短湾等7自然村。区域面积5.5平方千米,拥有人口405户,1415人。县道杨梓公路穿村而过。  

镇头村

  镇头村位于三都镇东南,总人口1249人,耕地686亩,园地660亩,山地11313亩。通过创建达到一星级新农村建设标准。   

和村村

  建德市三都镇和村村位于三都东南部,总人口1117人,耕地面积808亩,山林2490亩。2005年创建成三星级新农村。全村种植西红花560亩,是其主要农业特色产业。   

三都村

三都村  三都村现有户数854户,2589人,30个村民小组,52个村民代表;10个党小组,104个党员。耕地面积2047亩,园地2804亩,林地24788亩,水面275亩,总辖区面积24.191875平方公里。由原三都、高庵、潘溪调整合并为现在的三都行政村。辖区内有小流域河道三条,总长10.5公里。村级拥有茶叶山150亩,桔子山120亩;鱼塘250亩;房产有东房旅馆,关龙桥老厂房,三都村老大礼堂,粮食加工厂,东方红桥头综合商场,三都汽车站,村中转仓库,老年协会等。拥有1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座,大小堰坝15条,农用水渠2万余米。  

前源村

前源村  前源村地处三都镇东南部,距三都镇镇政府18公里。东与本镇绿源村交界,南与本镇伊村接壤,北与本镇凤凰村毗邻。中心村胜华村是原前源乡镇府所在地。现有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23个,住户448户,人口1545人,村党支部有党员58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172亩,山林面积18240亩,村内共有企业2家。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815元。通过前源村村两委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及群众的大力支持,几年来的村粮、林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基本形成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立体经营的格局。低山缓坡及旱地以高山蔬菜为主,浇灌条件好的耕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03年以来积极利用本地优势发展青梅及茶叶产业,全村现有青梅基地200多亩,茶叶基地400多亩。近两年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引进适合本村种植的新型经济作物——蓝莓,创建了蓝莓培育基地,明年全村计划种植蓝莓100亩,为农民致富创造新的途径。  

樟村畈村

樟村畈村  三都镇樟村畈村距三都集镇3公里,是原梓里乡所在地,整个行政村辖7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5.75平方公里,耕地867亩,山林547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柑桔、吊瓜、西红花等。全村有农户239户,共815人。村民小组16个,村民代表为33名。村党支部下设经济合作社和老龄协会,共有党员29名。村设村民委员会一个,村三套班子成员共6名。现村干部7名(包括一名大学生“村官”),三套班子交叉兼职。   近年来,我村认真贯彻党的-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全体村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荣获建德市文明村、建德市先进党组织、建德市党建工作示范点。为配合镇创建杭州市卫生镇活动,我村计时配备了保洁员,做到了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制度到位。把清洁乡村管理工作落实到了实处。村委会落实专人负责,经常督促保洁员及时清理公共场所和固定垃圾箱内的垃圾。村干部还不定期组织参与。  

三江口村

  三江口村:位于三都镇西南,距镇政府驻地3千米,以村濒临兰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汇合处而得名。东至龙门山,南至梅城镇滨江村,西南和西北为大江所环,北至松口村。村驻地徐家坞,辖双桥头、徐家坞、大坞山、余家、杨家等5自然村。区域面积7.3平方千米,拥有人口458户,1450人。县道三将公路穿村而过。  

松口村

  松口村:位于三都西面,居于苔溪入河口的南岸,富春江畔,距镇政府2.5千米。由原松口、郑家垄、和塘等3村合并而成,东至三都村,南至三江口村,西至东偏东北环于江。村驻地郑家垄,辖和塘、里垄、郑家垄、张坪墈、松口、徐家塘等6自然村。区域面积6.3平方千米,拥有人口286户,1045人。  

凤凰村

  建德市三都镇凤凰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总人口1666人,区域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0亩,林地面积25361亩。主要农业特色产业有茶叶(1763亩)、香榧(360亩)、高山蔬菜(150亩)、中药材(300亩)。  


和村村特产大全




和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