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海曙区 >> 高桥镇 >> 江南村

江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江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江南村简介

  江南村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西边,东临高桥村,南靠石塘村,西至岐阳村,北枕余姚江。从长远看,我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甬梁线穿过南边田阳、汪家自然村,新建通途路从中间贯穿整村,在建轻轨一号线起始点亦预设在我村境内,江南村整个囊括于宁波市新城区规划的环城高速圈,可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交通概况
  江南村临近高桥镇中心,交通较为便利,公交125路直达,另外可选坐市中心公交33路,301路,156路及647路至“江南站”下即可。
  人口概况
  江南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总户数1195户,总人口3272人,流动人口1000余人。全村共有党员99名,村民代表62人。
  经济概况
  201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两万余元。2011年度,村级可用集体资金210万。
  工农业概况
  江南村目前拥有民营工业小区一个,包括大小企业60余家,代表企业有宁波翔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骏捷气动有限公司、蓝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星光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和宁波平诚纺织制品有限公司等。
  江南村主产梨树、蔺草、猪、鱼类、西瓜和葡萄。其中梨树种植面积达80亩左右,经济效益4000元/亩;蔺草种植规模达1700亩左右,年收益5000元/亩;有母猪40~50头,存栏400—500头,年毛利润可达300万元左右;目前有专门的池塘养殖青鱼、龙虾等,规模达到80亩左右,年收益10万元左右;西瓜种植规模达200亩,收益在5000元/亩左右;葡萄种植规模达20亩,年收益可达1万/亩。
  新村建设概况
  近年来,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解决大龄青年安置需要,我村积极开展新村建设旧村改造计划。村三委会领导班子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紧密结合群众,与老百姓及时沟通,了解村民心声。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将新农村建设进行到底!不管是土地审批问题、还是违章建筑拆除问题,我们都将动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尽最大的努力予以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
  实现对现有宅基地的整改,提高现有宅基地利用率,将会大大改善我村的人居环境,为提升绕城以内、姚江南岸高桥段的形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12113 315000 -- 查看 江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江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江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民乐村

  惊涛的骇浪将具有7000年文化底蕴的宁波推向了财富、文明、潮流的浪尖,这里有被喻为“东方鹿特丹”之称的北仑港,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这里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钓鱼山传说,这里就是鄞州区高桥镇民乐村。   2004年4月,马车桥村、后山村行政合并,并得名为民乐村,现全村共有马车桥、后山、姜岱三个自然村,行政合并后的民乐村就像一面迎风而歌的旗帜,集结全村村民的力量,在适应社会、发展经济、服务村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进取,实现了一个个新的跨越!   和谐民乐   “民乐,民乐,村民安乐祥和。”新一届的村委将“共创和谐民乐”作为工作目标,渗透到了村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狠抓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让民乐村成为了一股新兴的后进力量,不断地散发出它特有的魅力。2008年村级可用资金就达到了24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562元,完成工业产值11亿元。   我村现有五支特色队伍,即村委会队伍、党员队伍、村民代表队伍、村民理事会队伍、巾帼维稳志愿者队伍。这五支队伍在村级村务发展、人文环境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魅力民乐   在村委班子的带领下,打平了原来的钓鱼山山地,引进钓鱼山工业园区,从此,村级的各项事业在这片厚实的土地上遍地开花,村办公大楼、村级卫生服务站等等。几年来,民乐村累计引进企业15家,如香豪莱宝、斯卡达电器厂等,为村新增工业产值10个亿。   在搞好工业经济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现我村有农业百家园项目3个,观赏鱼养殖园80亩,水果种植园300亩,2007年,引进了经营面积达500亩的宁波明凤水产养殖公司。   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民乐村,还大力支持发展观光旅游服务业。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民居博物馆是一家以展示古家居古装饰为主的博物馆,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在今年10月正式开馆前就已先后接待了市委书记-、区委书记寿永年等市级区级多位领导的参观与指导,并对社会资金走旅游路线给予了高度肯定。   由于民乐村的三个自然村相互之间距离较远,日常管理很不方便,2006年3月19日经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拆除旧村,建设新村,将分散的三个自然村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中心村,规划的新村建筑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目前,新村一期106套连排住宅已于今年四月交付,新村二期正在施工基础。   活力民乐   为加强、加快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我村积极创造各种文化载体,近年来,新建了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为村民提供活动场所,并组建了巾帼维稳志愿者队伍,举办了“三八”文艺汇演、“民乐杯”交通安全知识墙画比赛,村-动会、爱心基金会成立仪式等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此外,还注重村民的综合素质教育,通过请有关老师来村上课的形式,满足村民们对各类知识的需求,比如,《如何教育下一代》、《仪表美》、《公民法律法规知识》、《消费者保0学习》、《家庭财产关系与家庭和谐》、《怎样做一个好公民》等等,从刚开始合乎胃口的培训到如今已经进入了法制教育培训。   《民乐季报》是由民乐村人自行投稿、自行编辑出版的报纸,创刊以来,一直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采用铜板纸制作的彩8K对开,每期四个版面,印刷后分发到每户村民的家中,使村民对村务实事有所了解,起到了宣传沟通的作用。   信心民乐   “强村富民莫等闲,且教民乐闹春风。”看现在的民乐村,就像雨后的春笋一样,新村一期顺利交付、二期正在热火施工中、引进的企业厂房拔地而起……   几年来,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民乐村先后获得省级巾帼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远程教育示范点、市级文明村、市级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绿化示范村、鄞州区“五星”级行政村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看似寻常最曲折,成龙容易却艰辛”。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民乐人胜券在幄,他们正昂首阔步奔向未来,正像凌云的雄鹰博击在浩瀚的天空,奏响着一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辉煌乐章,为祖国母亲的六十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岐阳村

  岐阳村位于高桥镇政府西侧,甬梁公路旁,离宁波市区12公里,杭甬高速大隐出口2公里,北对宁波市母亲河姚江,生态环境优美。由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869户,总人口2223人,共有党员71名,村民代表51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594亩,山林面积2718亩,大小企业45家,村级可用资金200万左右。   07年我村先后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区级“和美家园”、区级文明村、“星光工程”二星级村。  

石塘村

  一、地理环境   石塘村,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位于宁波西部,距甬城10公里,公路纵横交错,国道线、杭甬高速绕城高速公路横贯全村,全村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664.4亩,下辖8个自然村,827户人家,2215人口。外来流动人口1480人,有党员72人。   二、人文故居   翁文灏故居位于高桥镇石塘村码头旁,始建于清朝,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前后二进二层楼房,为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住宅。   石塘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村六进士”之说,翁氏家族因出过我国物理学博士学位第一人——地质学家翁文灏院士,中国地震预测专家翁文波院士,名医、内科学专家翁心植院士,享有“一门三院士”之美誉。   翁文灏,《鄞县志》记载他是中国现代地质学、地理学、地震学的创始人之一,编绘了我国第一张彩色地质图《中国地质约测图》,也是第一位引用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中国学者,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解放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翁文灏是“有爱国心的-军政人员”。翁文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勘探之父”、自然灾害预测大师。翁心植,著名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控烟之父”。此外还有曾任石油部总工程师、“中国输油第一人”翁心源,曾任美国总统顾问、著名钛金属专家翁心梓,其余的也都是教授、学者、医生、银行家、技术专家,翁氏家族称得上是真正的“科技世家”。   鄞县高桥镇石塘村的翁氏家族,以经商致富而崛起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翁景和,在上海南京路上开设大丰洋布店,是当时沪上专营英美洋布的最大原件批发字号,独家经销,财源滚滚,每年的利润达10万银两左右,人称“翁大丰”。发展到20世纪,这个绅商世家与时俱进,逐渐形成了崇尚科学文化的现代家族之风,涌现出一个科技人才群体,其层次、密度之高,举世罕见。他们中有中国现代地质学、地理学、地震学的创始人之一,翁文灏(1889-1972) 于1908年考取浙江省官费留学生,负笈西行比利时,入鲁汶大学攻读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勘探之父”、自然灾害预测大师,翁文波(1912—1994)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选择了地球物理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控烟之父”、医学家,翁心植 出生于1919年,在抗战的烽火中辗转南北,刻苦求学,最终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由美国纽约州医学院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从此走上了漫长而又不凡的内科学研究之路。   曾任石油部总工程师、“中国输油第一人”翁心源,曾任美国总统顾问、著名钛金属专家翁心梓,其余的也都是教授、学者、医生、银行家、技术专家,真正称得上“科技之家”。使翁氏家族实行现代转型的关键人物是翁文灏。他的辉煌成就,使献身科学、科教救国的思想纳入了其他家庭成员人生价值的追求之中。   三、新农村建设   一、强化文化基础,巩固文化阵地   我村始终坚持把发展文体事业作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努力从工作上严格要求,资金上全力支持,设施上不断完善。2012年初,为强力推进我村文化、体育与传媒服务事业发展,通过以创建“天天乐、天天读”工程项目为载体,我村先后投资了约160余万资金用于文体类工程项目,使我村用于文体活动的室内场所增至1600余平方米,有力的保障了我村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石塘村“天天乐”文体活动中心改造工程。为丰富我村村民文化生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天天乐”、“天天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春泥计划”等惠民工程,我村在缪家坊、戚家点投资建造了石塘村“天天乐”文体活动中心,面积约13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26.78万元,其中财政奖补80万元,筹资3.8万元,集体投入42.98万元。文体活动中心设有文艺剧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乒乓室、台球室、棋牌室、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多功能厅等多种活动场所,作为我村村民群众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工程已于10月初完工并交付使用,各项配套设施正在陆续进场。   2、石塘邵家老菜场改建为石塘村娱乐活动中心工程。经我村三委会研究讨论,村民代表同意,我村投资了约30余万元将废弃的石塘邵家菜场改造为娱乐活动中心,供村民办理婚庆、排演节目等事宜。该活动场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音响、投影仪等室内外配套设施完备。此项工程已余8月底全面完工。   3、石塘杨家娱乐活动中心改建工程。为了本村文体工作更加深入、广泛的开展,促使文化生活向全村辐射,全方位覆盖。我村计划于2013年在杨家点改建一处新的娱乐活动中心。目前,该项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二、文体组织网络健全,队伍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加强村级文体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开展文体工作的重要保证。在上级领导和党支部重视下,本村将文体工作纳入新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不断完善村文体的组织机构,挖掘和发挥有利资源。石塘村“巾帼”文体队成立于2008年,历经3年的努力,通过不断挖掘文艺人才和文艺爱好者,文体队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余人。文体队涵盖了戏曲、小品、歌舞、腰鼓、秧歌、乐器等各类表演队伍。她们来自农村,活动在农村,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陶冶居民的情操,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为更好地提升各类节目的可看性,我村邀请了几位文艺老师傅作为“巾帼”文体队的指导老师。因此,自编、自导、自演正悄然地成为该文体队的特色。通过几次大型的文艺演出,带动了全村村民,尤其是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掀起了一股全村性的“文艺风”。   三、社区文体活动开展正常有序、成效显著。   在我村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了群众文体生活,达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目的,为全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1、庆“三八”文艺晚会精彩纷呈。2012年3月7日,石塘村为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成功举办了庆“三八”大型文艺晚会。本次晚会大力支持妇女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把妇女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全村形成共同关心妇女发展、支持妇女工作的良好环境。更加关注妇女整体利益,找准妇女工作和石塘村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多搭建平台、多开辟领地、多创造机会,着力推动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向妇女倾斜,使更多更广泛的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2、第二届《情系石塘》大型文艺晚会。2012年5月7日,在高桥镇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个月的积极准备,我村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情系石塘”大型综艺晚会。本次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口计生教育、法制教育、文明新风、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等理念。   3、军民共建“八一”联欢会。2012年7月31日,接宁波武警八中队邀请,我村“巾帼”文体队奔赴武警八中队驻地,参加军民共建“八一”联欢会。真实的上演了一出军民鱼水情深,军爱民来民拥军的生活片段。   4、东吴镇民俗节的开幕式。应东吴镇北村邀请,“巾帼”文体队于2012年10月29日参加东吴镇民俗节(菩萨生日)的开幕式。   5、喜迎“-”暨石塘村“天天乐”娱乐活动中心典礼仪式开幕式。随着本村各类文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天天乐”娱乐活动中心的正式落成,我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于2012年11月13日举办一次“天天乐”娱乐活动中心典礼仪式开幕式,喜迎-。这是一次完完全全的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活动。自发排演各类节目,自发筹钱,可以说这是历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也必将标志着石塘村将迎来崭新的文体工作历史新篇章。   6、4月27日晚,高桥镇石塘村将原定的第三届《情系石塘》文艺晚会改为《情系雅安,大爱无疆》慈善晚会。晚会上,广大群众在党员干部和巾帼维稳志愿者队伍的带动下,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善款5235元,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重塑幸福生活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江南村

  江南村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西边,东临高桥村,南靠石塘村,西至岐阳村,北枕余姚江。从长远看,我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甬梁线穿过南边田阳、汪家自然村,新建通途路从中间贯穿整村,在建轻轨一号线起始点亦预设在我村境内,江南村整个囊括于宁波市新城区规划的环城高速圈,可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交通概况   江南村临近高桥镇中心,交通较为便利,公交125路直达,另外可选坐市中心公交33路,301路,156路及647路至“江南站”下即可。   人口概况   江南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总户数1195户,总人口3272人,流动人口1000余人。全村共有党员99名,村民代表62人。   经济概况   201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两万余元。2011年度,村级可用集体资金210万。   工农业概况   江南村目前拥有民营工业小区一个,包括大小企业60余家,代表企业有宁波翔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骏捷气动有限公司、蓝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星光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和宁波平诚纺织制品有限公司等。   江南村主产梨树、蔺草、猪、鱼类、西瓜和葡萄。其中梨树种植面积达80亩左右,经济效益4000元/亩;蔺草种植规模达1700亩左右,年收益5000元/亩;有母猪40~50头,存栏400—500头,年毛利润可达300万元左右;目前有专门的池塘养殖青鱼、龙虾等,规模达到80亩左右,年收益10万元左右;西瓜种植规模达200亩,收益在5000元/亩左右;葡萄种植规模达20亩,年收益可达1万/亩。   新村建设概况   近年来,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解决大龄青年安置需要,我村积极开展新村建设旧村改造计划。村三委会领导班子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紧密结合群众,与老百姓及时沟通,了解村民心声。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将新农村建设进行到底!不管是土地审批问题、还是违章建筑拆除问题,我们都将动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尽最大的努力予以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   实现对现有宅基地的整改,提高现有宅基地利用率,将会大大改善我村的人居环境,为提升绕城以内、姚江南岸高桥段的形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高峰村

  高峰村地处宁波近郊,位于高桥镇镇区,省道甬梁公路贯穿村而过,南临高桥镇工业区,北倚姚江,全村占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639户,总人口1634人,外来人员3110人。全村现耕田面积650亩,村属自然村9个(包江岸前岸、包江岸后岸、包家、任家漕头、小庄、马浦、黄泥墙、大杨家漕、小杨家漕),全村党员42名,全村村民代表41名,其中党员兼村民代表18名。下属企业36家,2008年度全村工农总产值10.2亿元,其中农民家庭总收入13500万元,村办企业收入4859万元,人均收入14200元,村可用资金75万元,集体固定资产870万元。  

蒲家村

  我村位于宁波近郊,高桥镇南,距镇政府约2公里左右,属于镇工业开发区规划范围。东接高桥镇秀丰村,西至集仕港镇后屠村,南到集仕港镇卖面桥村,北连高桥镇新联村。由蒲家、祝家汇、王家漕、王千里、边庄陈5个自然村组成,共有村民638户,人口1714人,党员51个,村民代表42个。全村占地面积约2.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500余亩。近几年来,我村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现在,我们村正借着宁波市海曙区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在我村落地的契机迈开新村建设的步伐。(上图为新村效果图)   蒲家村欢迎大家的到来!   

新联村

  高桥镇新联村地处高桥镇区,省级甬梁公路拆肩而过,杭甬高速公路贯穿本村。村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069亩,全村分布12个自然村,总户数701户,常住人口1999人,流动人口1900余人,外来务工人员接近了常住人口,带动了我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新联村与民乐村、岐阳村、石塘村、江南村、高峰村、蒲家村、高桥村、望江村、长乐村、宋家漕村相邻。  

高桥村

  高桥村位于鄞州西部,高桥镇中心,东穿甬金高速延伸段,北靠通途路,与宁波市区仅4公里路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有9个自然村,1312户村民,在册人口3784人,外来人口2210余人。村现有耕地面积1660亩,有工业企业72余家。   高桥村的后塘河(官塘河)是鄞州区最大、最长的塘河——从东到西横贯全境,水陆交通十分方便。走进高桥村,沿后塘河向西走,就可以看见横跨在后塘河与大西坝河汇合处的“宁波市十佳名桥”——高桥。雨中的高桥让人着迷,桥脚下的河畔边几个农妇正在汰洗,几只小舟从桥下悠悠而过,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地从桥上走过……高耸的石桥虽然没有昔日人来舟往的热闹和繁华,却荣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十佳名桥”等称号。   村党支部书记:齐朋飞。加强党政班子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村主任:徐再龙。组织好村委会做各项村务工作,带领村民进行村庄管理和新村建设。    副社长:姚树芳。负责做好农林水机电等为农服务,做好全年的农资供应、生产技术辅导、农田水利建设、畜牧生产、绿化造林等各项工作。    妇女主任:李秋萍。保护妇女权益,发挥妇代会作用,团结、动员妇女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关心青少年、提倡科学、开展文体活动。    文书:王继松。记好相关明细帐和登记簿,做好财务公开工作,做好社长参谋,做到各项经济业务的实施程序相符,操作合规。    治保主任:吴岳定。认真摸清本村治安状况,做好两释人员和失足青年的帮教工作。调解治安纠纷,做好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登记工作。   全村有龙头企业:兴明工艺、摩士集团、国合旭东等规模以上企业12家,其它各类企业60家,主要以金属铸造加工、服装生产加工、塑料模具生产为主,年产值6亿多,销售5.7亿,利润3000万左右。村年可用资金200万,其中村年厂房租赁收入158万元。农业主要以粮食和蔺草为主,辅以其它经济作物。2010年人均收入17288元。    今年来我村通过全面建设,使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得到了和谐发展。村投资兴建老年活动室、文化室、篮球场等公共活动设施,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7平方米。   目前,为解决本村大龄青年经济适用房,在横河地块新建48套约5000平方米的大龄青年房,现已交付使用。    近三年来,通过创新、努力,我村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卫生村、鄞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村、鄞州区“和美家园”达标村、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望江村

  解放初期属万兴社,1956年万兴社、联兴社、联盟社三社合并为红旗高级农业社,属望春乡。1958年属上游公社大队,1959年更称为红旗大队。1983年改名为新安村。2004年与厦庄村合并改名为望江村。望江村地处宁波市海曙区边缘,北与余姚江相连,由唐家漕、王家、徐江岸、后钟、倪家、施家、李家、叶家、沃家、胡家等10个自然村组成,地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1100户,总人口2814人,共有党员91人,耕地面积2820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和蔺草为主,村属各种企业38家,产品以铸造、纺织、塑料为主,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近年来,村立足村情,围绕强村富民的目标,通过调整农村农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狠抓村级经济发展,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关心重视下,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把望江村建设成环境舒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乐村

  长乐村位于高桥镇东部,宁波市近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省级主干线甬梁公路横贯全村,交通极为便捷。长乐村地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有注册住户1144户,常住人口2732人,外来人口8500多人。全村党员52名,有村民代表37人,辖3个自然村和一个新村。近几年以来,特别是党的-以来,村领导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工业强村、商业富村”的新农村建设理念,使长乐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村现有企业120余家,其中500万产值规模以上企业41家,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五金、塑料制品等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销售4.3亿元,利润1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237元,村级集体年可用资金850万元。  

宋家漕村

  宋家漕村概况   我们宋家漕村地处高桥镇的东南大门,与宁波海曙区徐家漕社区唇齿相连,只隔了一条中塘河。公交7路、238路、512路、630路直达村内。村行政区域约1.3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约 500 亩,这些土地都是村里流转经营,村里剩下来三户人家土地没有征用,其余村已安置征用好。村有农户820户,村在册人口2082人,暂住人口近7000人,全村出租房屋2700多间。这几年,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紧紧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村内有企业106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30 家,村级经济实力雄厚,村内民风朴实,邻里团结和睦,村里大大小小10个自然村庄,村有党员62人,村民社员代表  51人。村内有学校3所,村小学一所,一所镇级中学——望春初级中学,一所高级中学——同济中学。困难老人、残疾人家庭在我们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们村连续2年被评为区级慈善先进集体。但是近3年来,随着周遍村庄(社区)新村建设的推进,村周边房产陆续开发已经把村给包围起来了,迎春花园、清水湾小区、河风丽庭、西城春天、迎春水岸,紫薇小区,再加上占地93亩13万平方阳光银亿地块房产开发和华茂地块开发,我村老百姓的新村情结也越来越浓,他们每天期盼着能早日实现旧村拆迁新村建设,这也是我们宋家漕村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村民要求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呼声很高,新村建设也是我们本届村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去年批下来的60多亩土地指标基础上,我们已完成前期的一部分手续包括规划方案的评审、发改委项目的立项、部门初审新村办同意建设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环评、新村建设配套桥梁等。全村房屋的丈量评估工作也已完成初步定稿,一期拆迁地块的确定和拆迁率,大龄青年、无房户的分步安置方案等问题都在村民自治章程中加以总体说明。下一步需进行规划粗扩设计、部门会审,预算招投标等工作。以新村建设为中心,使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富裕、环境美化,让发展深化。   


江南村特产大全




江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