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士港村位于集士港镇中心,全村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共有666户,村民1619人,外来人口600余人。近几年来,在村党支部、村民委、经济合作社的正确下,积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星光工程建设”,部署建造了文化娱乐中心、标准篮球场和网球场等娱乐设施,投建了2个小花园,村庄的许多角落花草丛生、绿荫遍部,村容村貌不断美化,环境卫生有了极大的改变,村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人安居乐业,秩序井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村以及多项先进集体称号等。
村级文化礼堂也将于近期开放,届时不仅会有村文化相关内容的展示,也会有方便村民的婚丧事宜的宴请场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03115 | 315000 | -- | 查看 集士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春华社区 |
春华社区成立于2009年12月,以格兰春晨、迪赛缘园小区为主,后续接管集发楼、格兰春晨二期及水木清华3个小区,未来将新交付印象巴黎及水木年华小区。社区位于集士港镇中心,东起科欣路,南至新河(风棚碶河支流),西接科创北路,北靠工贸四路。因社区驻地毗邻春华路而得名。社区现有总规模户数为4718户,现已入住2216户,入住人数4358人。 春华社区办公楼坐落于格兰春晨16号。以“服务无极限方便在身边”为宗旨,以党建为纲领,实施网格化管理、打造精细化服务,为小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一楼服务大厅设有综治、户籍、计生、劳动保障等窗口;二楼、三楼设有会议室、办公室。社区主要居民活动场所位于迪赛缘园小区,包含综合会议中心、党员活动室、综合健身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老年活动室、亲子乐园、瑜伽舞蹈室等。 |
井亭社区 |
井亭社区于2011年5月底被区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社区,所辖范围东起广盛路,西至香雪路,南接泽兰路,北至春华路。社区由井亭家园、半岛悦城、万科金色城市三块组成,共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井亭家园为安置小区,半岛悦城、万科金色城市为商业小区。社区现有住户3520户,常住人口8556人,外来人员589人。拥有办公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宣传栏、健身房等设施。 社区坚持“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服务为重点,以平安和谐为理想,以文化为载体,始终把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区的工作重心,整个社区呈现居民祥和安乐,环境整治舒适,社会秩序井然的良好氛围。 |
明馨社区 |
集士港镇明馨社区成立于2007年7月,该社区东至规划建设中的镇行政中心,南至联丰路延伸段连接,西至集古公路,北靠望童公路。社区建筑面积16.72万平方米,由原来的集士港居委会、明仕丽庭、德馨园、港都名仕等七个商住小区组合而成。社区现有住户2250户,常住人口5460人,外来人员656人。拥有办公室、党建活动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卫生计生服务站、宣传栏、健身房等设施。 社区坚持“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服务为重点,以平安和谐为理想,以文化为载体,始终把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区的工作重心,整个社区呈现居民祥和安乐,环境整治舒适,社会秩序井然的良好氛围。 |
双银村 |
双银村地处半山区之地,东与湖山村交界,南与四明山相连,西至深溪村交界,北与山下庄村相连,全村共有人口1056人,378户人家,党员共29名,其中1名为预备党员,3名党员为女性,共有山林面积2355亩,耕地面积826亩,三面环水,南面朝银山,山顶上有一座革命先烈纪念碑,曾经有新四军、三五支队,作为革命基地。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坡上面种植了杨梅、梨、桃等果木。一年四季的大批竹笋销售各地,全村已成为环境优美、风景独特,山青水秀的地方。 2006年被评为区级卫生村、文明村,镇级农业先进集体、中老年体育先进集体;2007年镇级三星级民主法治村,镇级社会安定先进集体。 |
广昇村 |
集士港镇广昇村地处集士港西北面,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35亩,有9个自然村,广昇村户籍人口为1877人,外来人口1400余人(其中育龄妇女683人),党员共计68名,其中女党员8名,村内共有43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00万以上)4家,全村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销售2.8亿,出口创汇0.8亿,利润0.8亿。 从新村委会班子成员成立以来,村委会班子成员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把改变村容村貌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文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投入资金建造休闲亭子、篮球场、老年文化乐园、图书室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广昇村有一支老年门球队和一支妇女健身队,其中门球队曾获得区级三等奖和区级第一名的好名次,妇女健身队在“迎奥运,创和谐”比赛活动中也一举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广昇村开设了村民事务办理中心,为外来人口办理暂住证,成为镇综合治理的得力内勤窗口,作为镇唯一的特色窗口深受村民好评。广昇村有一支由4人组成的专职护村队,确保村治安稳定发挥很大的作用。 现在全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形成了路净、灯明、水清的良好环境。 |
董家桥村 |
董家桥村位于集士港镇中南部,是由原湖里陈、井亭张、董家桥三村合并而成,集古路、联丰路、四明路、石矸北路等主干道都是董家桥村的主要进村道路,交通十分方便,现在董家桥村已被集士港镇列入住宅区重要开发地块,全村人口2160人,户数828,村民代表56名,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1400亩,下辖工企业39家。2011年,董家桥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7.5亿元,村级年可用资金156万元,村级净资产4859余万元,人均纯收入16582元。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镇级“先进党组织”、镇级“十佳党支部”、“市级文明村”、“区级全面小康村”、“市级生态村”、“市级体育特色村”、“省级体育俱乐部”等荣誉。 董家桥村从村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出发,修建了灯光篮球场、老年活动室等村民活动场所。拥有室内文化活动场所1500平方米,设置有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影视播放、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内容的活动室。多媒体培训大教室,可容纳近200人,拥有完善的投影设备、电脑、音响、VCD等先进设施。图书阅览室拥有各类书刊2500册,报刊25种,年新增图书200册。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配置可供上网的电脑11台。 |
杨家村 |
集士港镇杨家村地处集士港镇东南部,距镇1.5公里,联丰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地域区位十分优越。杨家村共有10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西许、东岸、3队、4队、10队、荷花漕、汇头王、西唐、徐家、鲍家,2005年荷花漕、汇头王拆迁安置在井亭家园,2008年鲍家自然村拆迁安置在井亭家园,2010年西许、东岸、3队、4队、10队拆迁,即将安置在杨家馨园,2015年徐家自然村也签订了房屋拆迁协议,现惟有西唐自然村尚未拆迁,全村共有党员49名,团员32名,现有常住村民652户1817人,另外还有流动人口385人,尚有耕地面积209亩。杨家村有租赁厂房,有企业43家。村级集体净资产902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410万元左右,农民收入23586元,今年以来各项经济发展都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
元禾村 |
元禾村地处集士港镇辖区,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0亩,有3个自然村,元禾村户籍人口为1514人,外来人口1500余人(其中育龄妇女474人),党员共计36名,其中女党员4名,村内共有62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00万以上)7家,全村实现工业产值3.6亿元,销售3亿,出口创汇1亿,利润0.8亿。 从新村委会班子成员成立以来,村委会班子成员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把改变村容村貌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文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投入资金建造休闲亭子、篮球场、老年文化乐园、图书室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元禾村有一支老年象棋队和一支妇女健身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元禾村开设了村民事务办理中心,为外来人口办理暂住证,成为镇综合治理的得力内勤窗口,作为镇唯一的特色窗口深受村民好评。元禾村有一支由4人组成的专职护村队,确保村治安稳定发挥很大的作用。 现在全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形成了路净、灯明、水清的良好环境。 |
卖面桥村 |
卖面桥村地处宁波市区西门外集士港镇东大门,东北边与高桥镇蒲家村、秀丰村、联升村交界,东南面与高桥镇古庵村交界,杭甬高速公路、望童公路、鄞西中塘河穿村而过,村内人口众多,工业经济发达,村庄错落有序,地理位置优越。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20亩,常年种植蔺草和晚稻以及大棚蔬菜和西瓜。村内有自然村11个,农村住户4668户,人口11000人,其中卖面桥村户籍1240户,人口3089人;有中共党员66人,其中女性党员7人;全村有工业生产经营户85家,年工业产值3亿元,农业总收入60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5亿元。 现村村道路都浇筑成水泥路,道路安装了路灯,夜里灯亮路明,全村河道近年来都进行了疏浚,主要河道还进行了砌石,村里还建造了休闲公园、老年活动场所、戏台、篮球场,还组建了自己自己的腰鼓队,给节日增添了许多的气氛。 |
丰成村 |
丰成村地处集士港镇政府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南与横港村相邻、西与杨家村相邻、西北与祝家桥村相邻,现已是望春工业园区开发地带,联丰路延伸段穿村而过。村内有丰惠庙,“惠”通“穗”,先名“丰穗村”,后“穗”简写作“成”,故而叫丰成村。 全村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9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400亩,因为原60%耕地已被工业园区征用。村里主要种植水稻、蔺草等。2013年粮食总产230.4吨,主要工业企业为南方工贸实业有限公司、瑞铭机械有限公司、华达音响设备厂、思味特食品有限公司等。全村在册人口987人,其中男912人,女951人,党员47人,村民代表46人,社员代表45人,外来人口3000人。 201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27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6743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0758元。 |
祝家桥村 |
祝家桥村地处集士港镇东面,联丰中路、望童公路、北路道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已有耕田面积1400亩,总户数1200多户,总人口3200多人,有18个自然村,设11个村民小组,目前全村有党员97名,其中妇女党员13名。近年来,随着我镇、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积极推进工业产业化进程,村周围的工商企业星罗棋布,现有个私企业200多家,工农业总产值达6亿多元,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农业方面以蔺草和粮食种植为主。集体固定资产近1000多万。2002年区里优秀调解治保委员会,2004年镇里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区级综合管理流动人口优秀服务站。现正大力开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矮笆新村一期、前李二期正在规划。村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 |
新后屠村 |
新后屠桥位于宁波市西郊重镇集士港镇的北面,地理位置优越。在村北部杭甬高速穿境而过,南面与甬金高速延伸段相连,距栎社机场不到8公里,到市区车程也不过15分钟,可以说是一个山清水净,交通便捷的村庄。 新后屠桥村于2004年由原后屠桥行政村、新庙跟行政村和陶坑移民新村合并而成。现有共产党员73人,其中9个女党员,常住人口2046人,村庄总面积30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2000多亩,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456元。 新后屠桥村因1944年三五支队四中队的后屠桥战役而闻名。现有“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是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祭奠烈士,特别是清明时节,“烈士陵园”更是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的最好场所。 2007年,集士港镇政府出巨资对后屠桥烈士陵园进行扩建和修缮。扩建后的烈士陵园在原基础上扩建2195平方米,总面积达到5746平方米。新的烈士陵园拥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墓以及一道反映革命英雄战斗场面的景墙浮雕。此外,为了更好的发挥后屠桥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新的烈士陵园还增设陈列室、功能室、播放室,配备投影仪等一些先进的硬件设备。全部工程已于2008年清明节前竣工。“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宁波市内各界人士开展爱国教育、入党入团宣誓和缅怀先烈的最好场所。 |
翁家桥村 |
翁家桥村地处集士港镇区东北部,相邻高桥镇。村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4亩,有田中央、朱吴家、马家大、方家、翁家桥5个自然村组成。人口共有1335人,党员43个,其中女党员7个,大小企业20家,工农业产值2亿元,人均收入9268元。杭甬高速公路横穿,交通便利。 曾有奶牛基地,并历年被评为“畜牧业生产先进集体”,在法治村创建过程中,被评为“三星级民主法治村”,曾多次被评为计划生育工作模范村,06年度被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群防群治先进集体”、“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在翁家桥村文化礼堂内,有非遗传承—大头和尚的展览厅,有挂着“省级书法村”匾额的书法基地,有老年活动中心等,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民间文艺团队也不在少数。 |
深溪村 |
深溪地处海曙西部与余姚市大隐镇云溪村相接,深溪村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历史悠久,这里居住着五百多户人家,共有一千五百多人口,经营着一千多亩水田,五千多苗山林。 改革开放后,使得深溪村起了巨大的变化,昔日拥挤低矮破烂昏暗的住房,变成了一排排整齐,明亮,崭新的楼房。交通四通八达,公交车也通了到了村里。 深溪村是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夏天立足于山溪边,清风吹来,忘却尘世。“一汪清泉,从西山深处而来,穿村而过,缓缓不断。”这就是深溪村名的由来。流水孕育生命,深溪民居皆傍溪而筑、鳞次栉比、绵延数里。民居尽头,继续沿山溪一路上行,是延绵不绝的山林。 深溪村在新世纪中前进着,万众一心,朝着生态林花园村的奋斗着。欢迎有士之士前来旅游投资。 |
横港村 |
横港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西乡卖面桥南、距离市区5公里、距集士港镇3公里,是镇政府最东南的村,东至高桥镇古庵村、南至古林镇,西至本镇丰成村,北至卖面桥。 全村有10个自然村组成,包括横港、王家漕、里漕、外漕、水仓头、杨苏漕、李家、小漕底、石道地和履端桥等自然村,总面积约有2.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550亩,主要种植水稻、蔺草等,主要企业为昌吉工艺编织厂等。在册常住人口1533个,582户,非农业人口54人,外来户289人;全村村民代表38人,党员31人,其中:女村民代表8人,女党员5人;全村有个体、私营企业18家。201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690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5772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8080元。 村中有经堂庵和清宁观,清宁观中有戏台。 |
万众村 |
万众村座落在宁波西乡,原有方家、孙周、前孙、丹凤新村、后村、庵漕、姚家、顾家港、九河桥、西港、后街、前街、曹家、王家14个自然村组成,地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2007年底全村总人口1123户,2986人。全村耕地面积2500亩,均为水田,农业主要以种植蔺草、晚稻为主,另外有大棚西瓜250亩,农业总收入达到1275万元。2007年全村有大小企业108家,主要以生产机电、塑料、五金、模具为主,全年工业产值6.3亿元,销售收入5.6亿元,利润5577万元,外贸15231万元,2007年人均收入9578元。 村名来历:前身属方家、杨观桥、望春三村2004年5月。区域调整三村合并,因原来有万隆大队、双万大对之称,又是三个村合并,就是要把三个村的人民群众的心连在一起,故名万众村,有“万众一心,共创未来”之意。 所获荣誉:2004年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2004年区级优委治保(调解)会、2004年区级先进妇代会、2005年学习型行政村、2005年先进党组织、2005年区级妇女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区级科普村、2006年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06年市级文明村、2006年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6年区级五届一批文明村、2006年区级妇女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区级先进党组织。 |
四明山村 |
四明山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的西南部半山区,西边与余姚市交界,距集士港镇6公里,距宁波市区15公里。村域面积4.2平方公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村后山林茂密,风景秀丽,美丽的西岙水库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银山果园基地的中间。全村现有农户422户,人口1146人,党员49人,耕地面积1027亩,山林面积5300亩。几年来,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村集体经济不断增长,群众生活逐步提高。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帮助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可发展资源,开发了“金银山”果园基地,种植了各种名、优、特水果品种。树立了“金银山”品种,其中“金银山”密梨品种多次获得省、市优质产品,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为提高村级经济创造了条件。全村多项工作获省、市、区先进荣誉称号。其中2000年获区级卫生村,2005年获宁波市卫生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和宁波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2006年获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7年获宁波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鄞州区示范文明村、宁波市先进妇女组织和鄞州区巾帼示范村。 |
山下庄村 |
山下庄村是海曙区集士港镇最北面的一个半山区村,属大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全村有527户人家,人口1417人,外来人口400多人,有党员48名,党员平均年龄45岁,村民代表36名,有五个自然村,分六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耕地1500多亩,山林4200亩,农业主要以水稻、蔺草为主。村民大多从事务工、经商、办企业及从事副业为主,村三委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山林优势,发展多种经营,种植花卉苗木、果树等。村属山下庄公墓是鄞西地区较著名的经营性公墓,2007年产值达200万元,村集体可用资金100万元。村里现有个私企业十余家,私营八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2007年工业产值1亿元,销售近1亿元,利润800万元,0完成镇下达给的工业任务,农业产值8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9300多元。 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已把脏、乱、差的旧村,建成了灯明、路平、树荫、花红,到处洁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及各类先进基层党组织。 |
岳童村 |
岳童村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北部,村域面积2.3平方公里。2004年由白岳、岳阳、童家横三个行政村撤并而成,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在册人口679户、1719人,现有党员102名、村民代表44名。并村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扶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法制宣传为先导,以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各项制度为抓手,围绕村民自治的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环境优美,邻里和睦,连续八年无违建,村干部正直无私,村民勤劳善良。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十分重视对党员、村民思想教育,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建立村民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广大村民进行《农村科技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等专题讲座,邀请先进人物对村民进行宣讲,同时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村民自发地把在环境整治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以及村里环境面貌发生变化的成果,编成了快板、说唱、小品,进行知识抢答和趣味游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湖山村 |
湖山村地处集士港西北方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960亩,有11个自然村,共788户,人口达到3897人,其中村常住人口2016人,是区级小康村、文明村。 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把改变村容村貌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造桥梁6座,修建全村全部机耕路达到农田标准,全村主要道路全部浇上水泥路,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文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投入资金50余万元,建造老年文化乐园、图书室、乒乓室、篮球场和村民活动广场等。2006先后开展“星光工程”“和美家园”市文明村等创建工作,通过一系列学习培训和各种评比活动,使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文明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现在全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形成了路净、灯明、水清的良好环境、村庄面貌一新。 |
集士港村 |
集士港村位于集士港镇中心,全村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共有666户,村民1619人,外来人口600余人。近几年来,在村党支部、村民委、经济合作社的正确下,积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星光工程建设”,部署建造了文化娱乐中心、标准篮球场和网球场等娱乐设施,投建了2个小花园,村庄的许多角落花草丛生、绿荫遍部,村容村貌不断美化,环境卫生有了极大的改变,村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人安居乐业,秩序井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村以及多项先进集体称号等。 村级文化礼堂也将于近期开放,届时不仅会有村文化相关内容的展示,也会有方便村民的婚丧事宜的宴请场所。 |
西陆村 |
西陆村地处集士港镇政府以北4.5公里处,北纬29度53分,东经121度25分,集高公路沿线,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有七个自然村组成,包括堰头、陆家、田屋、张家、屠家庄、前柳漕和陆南等,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总户数406户,1051人,其中非农43人,以村委会原驻地村得名。 从2006年开始村政建设投入300多万元改善村境,其中住宅河道砌石2500米,村级水泥路7000米,种植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现有水田857亩,主要种植水稻、蔺草等。2013年,粮食总产467.5吨。主要工业企业有明森毛针织制衣有限公司。201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786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6957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8137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