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镇海区 >> 澥浦镇 >> 余严村

余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余严村谷歌卫星地图)


余严村简介

  余严村位于镇海区澥浦镇北部,329国道、兴业路、石澥路等主干线穿越村行政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0.84平方公里,以慈镇运河为界分为河东、河西两个自然村。
  全村共有516户村民,其中农户393名,居民123户,总人口为1020人。目前登记在册的外来暂住人口为2960人。全村分为8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7名,党员48名。
  全村现有土地约为520亩,其中山林地450亩,耕地70亩。村内有41家大小私营企业,2008年度实现工农业产值1亿2千万元,08年度村级可用收入为84万元。
   近年来,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环境整治、清洁美化家园行动,做好全村大小弄内、屋前屋后的美化,增补绿化面积,对全村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实行卫生清扫动态保洁、垃圾桶装上门收集、河槽及公厕冲刷保洁等。全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后,使得村风村貌显著改变,道路硬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基础设施的加强,也使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07年度被评为市级生态示范村、市级卫生村和区级“清洁美化家园”示范村;08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和省级卫生村。
   余严村是区里第一个完成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的村,并先后顺利地通过了区级、市级村落文化建设的验收,成为村落文化示范点。文化设施的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村民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有村舞蹈队在例行排练,老年活动中心里天天有老人们在进行娱乐活动,中老年健身队、村老年歌唱队等文体队伍每周都会开展活动。村民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的热情高涨,选送表演的节目分别获奖:06年度被区文广局评为文体表演赛第二名;07年度荣获镇海区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银奖;2008年“和谐联动,多彩澥浦”舞蹈比赛中获得铜奖,8月举行的“豪情舞新风”农民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11100 315000 -- 查看 余严村谷歌卫星地图

余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余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汇源社区

  汇源社区是浙江省宁波镇海区澥浦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30211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211。邮政编码为31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4 ,车牌号码为浙B。与沿山村、湾塘村、庙戴村、觉渡村、岚山村、澥浦村、十七房村、余严村相邻。  

沿山村

  沿山村位于329国道西侧,澥浦镇西北部,沿山大河穿村而过。329国道旁。全村面积3.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0亩,山林面积1700亩。村属企业56家,去年工业产值2.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7000元,村可用资金300万。2001年6月,袁家、金张、滕山三村合并调整为沿山村,目前下辖袁家、三七房、龟山、金张、滕山5个自然村,现在农业户数712户,常住人口1635人,外来人口2230人,总人口3767人。   村委会地址:329国道西侧(三七房1号),电话:55335898。   

湾塘村

  湾塘村位于澥浦镇东南端,与澥浦镇岚山村和蛟川街道南洪村相邻,中有岚炼公路和万弓塘河从中南北纵向穿过。辖区常住居民2146户,5163人,面积为3平方公里。村落周边围有蛟川工业园区、国家储备油库、海田林带和绕城高速绿化带。湾塘村农田较多,以种植蔬菜水果为主,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为副。目前种植还是以散户和小规模为主。近年来湾塘村获得了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森林村庄、宁波市体育示范村、宁波市全面小康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村委会位于炼澥路东侧(顺风桥对面),联系电话 86636079。   

庙戴村

  庙戴村位于镇海区北端,329国道沿村而过,区间道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距宁波20公里,距镇海区政府城关镇15公里,面积2.34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居民1160户,居民2556人。新村于2001年由原乔里戴、庙戴、通德、曲塘四村合并成立,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937亩,山地100亩,下辖6个自然村。庙戴村农业经济以传统作物为主,包括粮食和经济类蔬菜;工业经济主要以紧固件和电器产品为主,多种产业并存,共同发展。   村委会位于澥浦镇广源路东侧(原启绪小学内),电话:86509276。   

觉渡村

  觉渡村位于镇海区北端,澥浦镇政府、329国道以西,其西端与九龙湖相接,距宁波18公里,距镇海区政府城关镇13公里。觉渡村于2001年6月由原觉渡、方针、罗家、王家村合并成立。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963亩,林地720亩,在册户籍1008户,2322人,外来人口4027人。   村委会位于329国道觉渡段西侧,电话:55336330。   

岚山村

  岚山村概况   澥浦镇岚山村位于镇海区东北部,北与本镇澥浦村山脊为界,东至大海,南与湾塘村相邻,西与十七房村农地相郊。距宁波市25公里,距镇海区府12公里。新村于二○○一年六月十二日由原中星、殿跟、核心、岚山四村合并成立,全村现有耕地2980.7亩,下辖4个自然村,在册户籍1653户,3748人(其中非农135人),外来人口1635人,村内现有工业32家,二○○五年工农业总收入2.3亿元,村可用收入57万元.   本地属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日光雨量充足,灾害性天气较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靠东海边缘一年四季海鲜货源供应充足,土地肥沃。在七十年代并二次出席全国棉花生产会议,曾受到-总理、-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本村以农业为主,几年来经村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努力,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内道路纵横交叉,交通便利,已开发形成区级、市级蔬菜基地,大棚花卉场一个占地20亩,工业企业不断引进,从而解决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现有企业主要以有色金属、五金件、橡塑密封件、电器产品为主。   村级经济不断增强,(原村净资产由原来510万元现增至为951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村民的福利待遇和生活环境,对全村年满(女55周岁、男60周岁)的老年人平均每年每人津贴约100元,农村医疗保险率达94%,对参加医保的每人每年补贴10元,同时为减轻村民负担,全村的农用排灌工、费均由村经济合作社承担。全村道路硬化率已达85%以上,生态形新型农村已初步形成,村建有健身与绿化配套的娱乐性休闲场所和老年活动室以及农产品集贸市场。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户厕入户率达95%以上,村内环境整洁,无露天粪坑,已建有公厕12座,标准垃圾箱 56 只,垃圾中转站4处。经过村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于二○○三年被评为区级卫生村。   本地习俗悠久,民风淳朴,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人间交往重情讲义、婚丧喜事、建户乔迁等大事历来相互礼尚往来,这里的村民均乐善好施,乐于助人,较多的习俗均与其他各地一样。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吃汤圆、清明时节祭祖祀0及已故先人、立夏吃蛋及糯米饭、端午节吃蜂糕,各家门户挂艾蒲以之辟邪,中秋佳节家家户户以求团圆吃月饼,除夕祭0后合家团圆吃年夜饭,也有长辈分“压岁钱”的惯例,等等丰富多彩的乡俗还有许多……   岚山村村级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的要求,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开拓创新、尽职尽责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切实提高村民素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文明和谐社会。   

澥浦村

  澥浦的地理位置仅次于镇海县城,是甬北重镇。旧时,澥浦有两座城,一是水陆管界巡检司城,在凤凰山南坡。据光绪《镇海县志》记载:“(澥浦城)高一丈八尺,广二丈,周围二百二十七丈四尺,初设二门,后塞其北,惟南面一门。旧建年月不可考,全城多圮。”该志记载依据乾隆时《镇海县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乾隆年间,就已经不知道澥浦城修建的年代了,足见澥浦城的久远历史。其实,依据民国《镇海县志》,宋嘉祐八年(1063年),将原建在镇海县城东100多步的水陆管界巡检司移置澥浦(水陆管界巡检司,北宋初置,嘉祐八年移澥浦,设军士120名)。该城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信国公汤和建造。   

十七房村

  十七房村以“郑氏十七房”明清古建筑闻名,是一个有着重而不杂的建筑群体和充满浓浓江南水乡风味的文化村落。   一、基本情况   镇海区十七房村坐落于澥浦镇中南部,紧邻329国道,村委会驻地在郑家自然村西面。2001年6月由原郑家、路沿郑、庙后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2009年全村总户数1168户,在册总人口2505人,外来流动人口3448人,共有党员99人,村民代表43名,团员48人。全村可用收入150万,人均11233元。   获得的荣誉   2002年12月 宁波市卫生村   2003年05月浙江省达标交通安全村   2006年 宁波市社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余严村

  余严村位于镇海区澥浦镇北部,329国道、兴业路、石澥路等主干线穿越村行政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0.84平方公里,以慈镇运河为界分为河东、河西两个自然村。   全村共有516户村民,其中农户393名,居民123户,总人口为1020人。目前登记在册的外来暂住人口为2960人。全村分为8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7名,党员48名。   全村现有土地约为520亩,其中山林地450亩,耕地70亩。村内有41家大小私营企业,2008年度实现工农业产值1亿2千万元,08年度村级可用收入为84万元。    近年来,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环境整治、清洁美化家园行动,做好全村大小弄内、屋前屋后的美化,增补绿化面积,对全村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实行卫生清扫动态保洁、垃圾桶装上门收集、河槽及公厕冲刷保洁等。全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后,使得村风村貌显著改变,道路硬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基础设施的加强,也使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07年度被评为市级生态示范村、市级卫生村和区级“清洁美化家园”示范村;08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和省级卫生村。    余严村是区里第一个完成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的村,并先后顺利地通过了区级、市级村落文化建设的验收,成为村落文化示范点。文化设施的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村民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有村舞蹈队在例行排练,老年活动中心里天天有老人们在进行娱乐活动,中老年健身队、村老年歌唱队等文体队伍每周都会开展活动。村民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的热情高涨,选送表演的节目分别获奖:06年度被区文广局评为文体表演赛第二名;07年度荣获镇海区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银奖;2008年“和谐联动,多彩澥浦”舞蹈比赛中获得铜奖,8月举行的“豪情舞新风”农民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  


余严村特产大全




余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