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街道后横村地处街道东南方向,属于原河网平原地带。全村有农户428户,人口1109人,行政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后横村有原后横村和原中横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农田1500亩,2009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达6250元。 后横村近年筹资修筑了多条道路,使其交通便捷。美丽的“县江”在村里通过,已竣工的“三高连接线”重点交通道路工程也在村旁通过。
2007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套班子,充分发挥并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佳绩,荣获了宁波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后横村经济形势喜人。全村有个体企业5家。村两委会成员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理清思路,在稳住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规模性的种殖业,利用平原大棚种植西瓜、草莓等。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村两委会经多方集资,建造了两条进村道路,同时把村内道路拓宽,目前已竣工使用。并建立了宣传窗,置办了健身器材等,定期对广大群众进行科普文化宣传教育,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还村里成立了义务执勤夜巡队,使群众生活有了安全感。 如今,后横村环境优美、路平灯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远景规划图而继续努力,相信后横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83003 | 315000 | -- | 查看 后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陈傅村 |
陈傅村位于江口街道东南面,据街道3.5公里,村共有农户184户,538人。村民小组12个,村民代表36人,正式党员26人,有耕地面积593亩,村现有两委会干部2人。近几年来,陈傅村坚持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柱石村 |
柱石村位于奉化市城北,紧临剡江,三面青山环绕,是个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村庄,全村现有225户,644人,有村民小组4个,村民代表28人,正式党员18人,有耕地面积520亩,村现有三委会干部4人。2002年我村成为奉化市文明村,2006年又创建成为宁波市文明村。 柱石村与陈傅村、周村村、新塔村、后胡村、下横村、前胡村、张村村、江口村、郭范村、上下张村、庄家村、南渡村、前横村、后横村、坝桥村、朱应村、浦口王村、沈家堍村、王溆浦村相邻。 |
周村村 |
周村地处江口街道西面,全村现有515户,常住人口1302人,外来人口60余人,一个党支部,47名党员,支委3人,村委会成员3人,合作社成员3人,村民小组14个,村民代表30名,是奉化市级文明村。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0亩,山林502亩,全村经济总产值1078万元,村内企业12家,企业职工100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人均收入8292元。周村地处江口街道西面,全村现有515户,常住人口1302人,外来人口60余人,一个党支部,47名党员,支委3人,村委会成员3人,合作社成员3人,村民小组14个,村民代表30名,是奉化市级文明村。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0亩,山林502亩,全村经济总产值1078万元,村内企业12家,企业职工100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人均收入8292元。 周村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共有蔬菜种值面积500多亩,全村近一半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 |
新塔村 |
新塔村位于江口街道的东南面,近邻甬临线,由中宅、下宅、汤果岙、长田等5个自然村组成,现共有村民小组12个,322户,人员1015人,党员37个,有耕地面积1500亩左右,农作物主要以水稻、葡萄、花木为主。 |
后胡村 |
后胡村地处江口街道西南面,全村现有255户,常住人口710人,外来人口650余人,一个党支部,32名党员,支委3人,村委会成员3人,合作社成员3人,村民小组3个,村民代表32名,是宁波市级文明村。全村总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亩,山林210亩,全村经济总产值2800万元,村内企业7家,企业职工320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42万,人均收入7500元。 |
下横村 |
下横村位于江口街道南面,距街道约5公里。村共有农户230户,603人,有村民小组12个,村民代表36人,正式党员15人。 |
前胡村 |
前胡村地处奉化北大门,江口街道南端,甬临线省道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总面积0.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08亩,全村有农户339户,人口885人,有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0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00多 |
张村村 |
张村位于江口街道西南,南是全球五百佳滕头村,西是萧王庙接到塘湾村,全村有302户人家,823人口。土地面积1055亩,山林面积25亩,河道面积72亩,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35000元左右。2009年被列入市级环境整治村,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村二委会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出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部署,采用规划先行,措施跟进的工作方针,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为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政治”工作作出不懈的努力。 |
江口村 |
江口村位于江口街道北端,地处宁波至溪口,奉化国道的交界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共有612户,1612人,耕地面积1088亩。近年来该村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全村早已有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田边绿树成荫,河塘切石驳岸,工厂整齐清洁,地面草坪成片,健身器材完善,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 |
郭范村 |
郭范村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江口街道西南,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民多郭、范两姓。耕地面积30亩,山林90亩,人口387人,党员16人,村民代表30人。该村先后被评为市卫生村、市文明村等一系列荣誉。 郭范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子,名噪一时的“郭范甘蔗”曾经成为村里的传统农业,为村民带来不少的经济收入。几年里,引进企业10余家,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是郭范村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收益。村区域内有奉化市城北中学,教育设施完善,教育氛围浓厚。 近几年来,我村在郭金康书记的带领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快村庄环境整洁,制订村庄发展规则,交通便捷,获得过“小康村党支部”、“奉化市卫生村”、“奉化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努力实现郭范村更高的目标。 |
上下张村 |
上下张村地处江口街道东南面,全村共有341户,885人口,一个党支部,33名党员,支委3人,村委会成员3人,16个村民小组,32名村民代表。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84亩,全村总产值已达到502.4万元,人均收入6083元。 我村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规范村里的各项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同德,把三个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发台阶。 |
庄家村 |
奉化市江口街道庄家村地处江口街道东北方向,距街道约3公里,距宁波市区约18公里,全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庄家、张家、王家)共人数697人,户数257户,一个党支部,支部委员3人,村委会3人,32名党员,8个村民小组,32名村民代表。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64亩,蔺草种植专业户4个,个私企业7家。2008年,全村总产值已达到94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0万元,工业产值550万元,第三产业190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 |
南渡村 |
南渡村地处奉化市江口街道东南部,离奉化市区7公里左右,全村耕地面积1129亩,由蒋家村、琎琳村、上街村、下街村四个自然村及原南浦居民区组成。全村有34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400户,共有村民989人,其中0党员41人,另外,全村还有外来人口514人。全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全村大部分青年外出经商或务工,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西瓜、葡萄等经济作物今年来发展迅速。南浦中心小学坐落在南渡村,上街自然村的广济桥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渡村利用原南浦乡合并前留下来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目前村里有多家服装、五金等私营企业,既拉动了村经济的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从农业看,土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并行,以“社会化、市场化”形式搞土地流转,以每亩每年一定价格承租给种菜大户,搞大棚蔬菜反季节种植,根据市场需求,借助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西瓜、葡萄、花木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蔬菜、林果产业化的进程。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南渡村近年也逐渐加强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按照“总体规划,统筹兼顾,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量力而行,有序的推进村庄各项事业的发展。各自然村都建造了老年人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施供老年人娱乐;村里落实环境保洁人员,做好村级环境清洁长期保持工作,今年村里又重点就环境整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前横村 |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目前村内已引进企业5家,工业总产值达928万元,一个农业示范园(葡萄园),4个畜牧业养殖户,一个150亩以上,六个20亩以上种粮大户,全年农副业总产值208万元,第三产业5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8218元。 村里连年投入巨资兴办公益事业。村内道路已基本硬化,部分池塘已砌石护岸,村内绿化面积不断上升。近年来,村陆续投资新建了老年活动室1个,健身广场1个,篮球场1个。2008年,投入80万元浇制了城乡联网公路,大大方便了前横村村民的出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对生活的要求、质量、水平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住房问题,由于近几年来,国家限制了农民自建房子,矛盾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于是,在国家政策的响应下,在街道政府各界领导的带领下,在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全村上下正积极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现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是二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旧房子的拆迁、房子规划、图纸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开展旧村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前横村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
后横村 |
江口街道后横村地处街道东南方向,属于原河网平原地带。全村有农户428户,人口1109人,行政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后横村有原后横村和原中横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农田1500亩,2009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达6250元。 后横村近年筹资修筑了多条道路,使其交通便捷。美丽的“县江”在村里通过,已竣工的“三高连接线”重点交通道路工程也在村旁通过。 2007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套班子,充分发挥并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佳绩,荣获了宁波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后横村经济形势喜人。全村有个体企业5家。村两委会成员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理清思路,在稳住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规模性的种殖业,利用平原大棚种植西瓜、草莓等。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村两委会经多方集资,建造了两条进村道路,同时把村内道路拓宽,目前已竣工使用。并建立了宣传窗,置办了健身器材等,定期对广大群众进行科普文化宣传教育,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还村里成立了义务执勤夜巡队,使群众生活有了安全感。 如今,后横村环境优美、路平灯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远景规划图而继续努力,相信后横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
坝桥村 |
奉化城东十余公里有一座灞桥,桥在西坞与方桥的东江之滨,在朝霞暮色之中状如彩虹,矗立长天秋水之间,颇有“0东来渡灞桥,青门垂柳万千条”的诗情画意。 奉化灞桥所在的江口街道坝桥村与鄞州沈西、走马塘村隔江相望,有渡舟沟通往来。桥下的柏树港清流,贯通源自镇亭和雪窦的县江。这里一遇风潮,咸水倒灌,交通阻塞。于是世居此地的周氏家族,在三百年前的清代初年议造桥梁,终成于乾隆,后重修于嘉庆元年(1796)。 |
朱应村 |
朱应村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江口街道东20余里,包括朱应、外应、窑头三个自然村,村民多朱、应两姓。耕地面积1111亩,人口945人,党员28人,人均年收入8000元。该村先后评为市三星级民主示范村、市文明村、宁波市级文明村、宁波市村务公开管理村等一系列荣誉。 朱应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子,名噪一时的“朱应淘箩”曾经成为村里的传统家庭副业,为村民带来不少的经济收入。几年里,引进企业10余家,除了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村民种植经济作物,提高了农田收益。村里出钱添置了篮球架、乒乓台等运动设施。建立村服务中心,除了老年活动室外,理发室、用于婚丧喜事的场所、现在刚搬到新办公楼下的村医务室都集中在这里。屋前舍后有条件的还砌了小花坛,里边种着香樟、杜英、桂花、茶花、红枫等树木。 |
浦口王村 |
浦口王村位于江口街道东南面,距街道约10公里。村共有农户765户,2052人,有村民小组57个,村民代表57人,正式党员61人。有耕地面积3084亩。村现有三委会干部6人。近年来,浦口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带领全村村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曾先后获得奉化市卫生村,奉化市文明村、宁波市文明村、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星级民主法治村等多项荣誉。 |
沈家堍村 |
沈家堍村地处江口街道东南面,距街道约11公里,与四明东路、三高连接线相邻,交通便捷。由沈家堍、王家塔、六板桥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426户,1053人,一个党支部,有三委会干部6人,村民小组18个,村民代表46人,正式党员31人。有耕地面积1813亩。近年来,沈家堍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带领全村村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同时,大力投入环境整治工作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高。2010年,奉化市县江开发区段(二期)拆迁工程在村里全面展开,为旧村改造及全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 |
王溆浦村 |
王溆浦村位于奉化市江口街道西南,由王溆浦和洪江岸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630户,常住人口1742人,19个村民代表小组,60名党员,7名村干部,宁波市级文明村。全村现有耕地1700亩,工农业总产值3800万元,村年集体收入32万元,人均收入715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