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奉化区 >> 萧王庙街道 >> 塘湾村

塘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塘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塘湾村简介

  萧王庙街道塘湾村是江南特定的区区小村,位于萧王庙街道东部,地处平原。
  塘湾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唐朝时期,塘湾最早太公来自鄞州茅山杨家,到塘湾一带逃荒求乞,杨氏太公看到塘湾一带四处粮田,是本人谋生存的福地,后来在杨家定居下来。汪家太公来自安徽省濠州,当时安徽兵荒马乱,汪氏太公四兄弟和乡亲一道四处逃荒求乞,来到棠云汪家村。潘岙居住。汪氏太公四兄弟到潘岙居住不久,就迁到塘湾汪家居住。四兄弟房号分为:“前房、后房、东岸、西岸”。其中,前房大兄弟在汪家安居不久去世,因此,只剩下“后房、东岸、西岸”三兄弟。朱家太公两兄弟来自鄞县洞桥。楼家旦太公来自万竹。后来王家、竺家、何家、沈家、傅家、陈家太公先后来塘湾一带种田居住落脚。当时形成:“张家、傅家、汪家、陈家、王家、朱家、前杨、后杨、沈家、楼家旦、马家、蒋家、老朱家、金家、何家、樊家、竺家、楼家园”等18个自然村。18村其中金家最为热闹,市面非常之好,有蔬菜市场、豆腐作坊、南货店铺、咸货店铺、肉铺、点心店、药店等许多店铺。还有许多船只停靠金家堰下的何家桥头,船只通往内婆碶,外婆碶一遍至新桥下落江口江至宁波,另一边至南渡、方桥、姜山、茅山至宁波。唐朝时期塘湾一带村庄兴旺发达,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尤其道路条件特别优越,从萧王庙三角里头至塘湾金家行人走路赶市,不管下雨下雪不用走湿路,大路两旁全是村庄,路上搭上廊屋,路面全部铺上横铺石板。
  塘湾有“三庙、二寺、一庵”。三座庙宇,即“三界庙、杜中丞庙、中丞祖庙”;二座寺院,即“禅悦寺、自龙寺”;一座庵堂,即“樊家庵”。方圆几十里的香客烧香拜佛络绎不断前来敬崇。
  杜中丞庙的杜胜是唐朝时期的御史,是江口杜家人,当时朝廷还有个御史名叫贺知章,两人结拜为好朋友,他们俩对朝廷施政不满,双双辞职回家,杜胜在江口杜家隐居,贺知章在家乡鄞州马湖隐居,这两个御史还经常一道到江口塔山湾钓鱼。杜胜爱民如子,每年看到咸潮席卷塘湾一带,老百姓庄稼减产减收,严重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他心里闷闷不安,然后他决定要兴建一棣大塘,拦住咸潮侵蚀,他出钱带领当地百姓兴建筑起大塘,从楼家旦到沈家至金家堰墩直到马山,弯弯绕绕,筑起阔1丈、高2米的塘城,同时塘墩上种了树木,工程规模宏大。从此以后,咸潮到来时期再不会威胁塘湾一带种植的庄稼。当地百姓后来把这棣弯弯绕绕的大塘称为“塘湾”,所以塘湾村名就被这样留传下来了。杜胜去世后,塘湾一带百姓敬崇这位爱民心切、造福百姓、功德无量的杜胜建造起了两座庙宇。塘里一座庙宇取名为“杜中丞庙”,塘外一座庙宇取名为“中丞祖庙”。
  “三界庙”传说:三界庙尊神,在宋朝后期做太医,他医术高明,特别医治小孩“出瘄”方面医术特别高超,人们称他为“瘄子”医生。后来朝廷派他来奉化一带做巡医,他不但为百姓治病不收分文,而且还经常自己出钱买糖果、糕点送给患病小孩、老人品尝。时间一久,他这位神医名扬四方。他日夜为民治病,常常废寝忘食,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塘湾村的张家、傅家、汪家三村交界的地方,这三村百姓为纪念这位医术高明、百病百治、为民义务治病的神医,在张家、傅家、汪家三村交界地建造了一座庙宇,遂命名为“三界庙”。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83005 315000 -- 查看 塘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塘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塘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滕头村

  奉化市滕头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村民343户854人,外来人口16000余人。2012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63.73亿元,利税6.86亿元, 村民年人均纯收入45000元。滕头村相继荣膺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等国际级荣誉和全国首批文明村等7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并作为全球唯一乡村案例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推荐理由:近年来,滕头村小的纠纷矛盾不出墙门、厂门,大的纠纷矛盾不出村,营造了大综治、大调处格局。    村里成立以村-为组长的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并把调处网络延伸到10个村民小组,民主推选产生的村民小组长具体负责滕头村民小组日常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每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协助村民小组长做好日常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同时,村里建立了一支15人组成的专职护村治安队伍,风雨无阻,坚持每天夜间巡逻,做好防范、安全、治安等工作。多年来,本村治安、刑事发案率均为零,做到了一般纠纷不出组,矛盾不上交。    村里还打造起了村企联合的安全防范体系。由滕头集团公司协同当地派出所、交警部门等,建立“护厂治安队”,加大防控力度,为滕头经济园区企业保驾护航,保证了滕头村70多家企业十多年来发案率为零。    通过不懈努力,滕头村实现了生产发展、村民生活富裕、村庄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泰民安,治安、民事纠纷调处率达100%的和美家园。   

何应村

  何应村位于萧王庙街道南部,距奉化市区5公里,离国家级风景旅游胜地溪口镇5公里,靠近生态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村现有农户638户,1753人口,山林面积4500亩耕地面积   

云集村

  云集村位于泉溪江之滨,由原来良浪溪、汪家库、柳家、集胜、罗村、石桥6个村在2004年下半年撤并而成,共有799户人家,2332人,现为萧王庙街道第三大行政村。   我村的环境治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影响村容村貌的古老“茅房”纷纷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卫生的新厕所;随地乱扔的垃圾不见了,环保的垃圾桶派上了大用场;村中的小道也日日有人清洁维护,村中一派和谐、和乐的景象。   

前葛村

  前葛村位于萧王庙街道西北面,剡江以东,泉溪江以西,毗邻甬金高速公路。全村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1331亩,山林1215亩,共有715户,总人口2170人。村里种植芋艿头、花木、水蜜桃。前葛的芋艿头远近闻名,“要吃奉化芋艿头,请到前葛牌岭头”。在第二届奉化芋艿头节中,前葛芋艿头供不应求。2008年前葛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6800元。现前葛村有村民小组24个,村民小组长24个,村民代表24个,党员共有5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  

五星村

  五星村隶属萧王庙街道,由紧靠于江拔线两旁的杜郎坪、黄家娩、周陈黄、丰岭岙四个自然村撤并而成。现有村两委会成员9名,村民小组18个,党小组4个,村民代表25人。行政村总人数1891人,总户数654户,总面积1.7平方千米。本村历来有种植花木的优良传统,借助于便捷的交通,将花木、芋艿头、杨梅等特色产品运输到外地,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在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五星村建起了新的办公大楼,拆除了简易厕所,建造了14只公共厕所,浇溉了连通村子的水泥路,连上了自来水,同时引进了数家企业落户本村,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在加强村内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不忘提升文化、体育氛围,通过安装运动措施来引领村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村级的篮球比赛中,还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领导班子思想开阔,目光长远,早在10年前就开始打造乡村旅游,现今的杜郎坪农家乐园、五代古刹——慈觉禅寺都声明远扬,每天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新时代、新面貌的五星村期待各位的到来。  

陈家岙村

  奉化市萧王庙街道陈家岙村位于奉化市西端,西临甬金高速,三高连接线从村前穿过连全国先进滕头二公里路距,交通便捷。全村现有农户240户,人口716人,其中女性306人,女劳力220人,女党员5人。全村耕地面积787亩  

傅家岙村

  傅家岙村位于奉化市萧王庙街道东南郊,距市区约5公里,村域3.5平方公里,村从北到南1.7公里,东西宽2公里。全村共有468户、1288人口;耕地面积1030亩;有0党员30人,全村经济总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00元。近几年来,傅家岙村坚持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村美、户富、班子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塘湾村

  萧王庙街道塘湾村是江南特定的区区小村,位于萧王庙街道东部,地处平原。   塘湾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唐朝时期,塘湾最早太公来自鄞州茅山杨家,到塘湾一带逃荒求乞,杨氏太公看到塘湾一带四处粮田,是本人谋生存的福地,后来在杨家定居下来。汪家太公来自安徽省濠州,当时安徽兵荒马乱,汪氏太公四兄弟和乡亲一道四处逃荒求乞,来到棠云汪家村。潘岙居住。汪氏太公四兄弟到潘岙居住不久,就迁到塘湾汪家居住。四兄弟房号分为:“前房、后房、东岸、西岸”。其中,前房大兄弟在汪家安居不久去世,因此,只剩下“后房、东岸、西岸”三兄弟。朱家太公两兄弟来自鄞县洞桥。楼家旦太公来自万竹。后来王家、竺家、何家、沈家、傅家、陈家太公先后来塘湾一带种田居住落脚。当时形成:“张家、傅家、汪家、陈家、王家、朱家、前杨、后杨、沈家、楼家旦、马家、蒋家、老朱家、金家、何家、樊家、竺家、楼家园”等18个自然村。18村其中金家最为热闹,市面非常之好,有蔬菜市场、豆腐作坊、南货店铺、咸货店铺、肉铺、点心店、药店等许多店铺。还有许多船只停靠金家堰下的何家桥头,船只通往内婆碶,外婆碶一遍至新桥下落江口江至宁波,另一边至南渡、方桥、姜山、茅山至宁波。唐朝时期塘湾一带村庄兴旺发达,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尤其道路条件特别优越,从萧王庙三角里头至塘湾金家行人走路赶市,不管下雨下雪不用走湿路,大路两旁全是村庄,路上搭上廊屋,路面全部铺上横铺石板。   塘湾有“三庙、二寺、一庵”。三座庙宇,即“三界庙、杜中丞庙、中丞祖庙”;二座寺院,即“禅悦寺、自龙寺”;一座庵堂,即“樊家庵”。方圆几十里的香客烧香拜佛络绎不断前来敬崇。   杜中丞庙的杜胜是唐朝时期的御史,是江口杜家人,当时朝廷还有个御史名叫贺知章,两人结拜为好朋友,他们俩对朝廷施政不满,双双辞职回家,杜胜在江口杜家隐居,贺知章在家乡鄞州马湖隐居,这两个御史还经常一道到江口塔山湾钓鱼。杜胜爱民如子,每年看到咸潮席卷塘湾一带,老百姓庄稼减产减收,严重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他心里闷闷不安,然后他决定要兴建一棣大塘,拦住咸潮侵蚀,他出钱带领当地百姓兴建筑起大塘,从楼家旦到沈家至金家堰墩直到马山,弯弯绕绕,筑起阔1丈、高2米的塘城,同时塘墩上种了树木,工程规模宏大。从此以后,咸潮到来时期再不会威胁塘湾一带种植的庄稼。当地百姓后来把这棣弯弯绕绕的大塘称为“塘湾”,所以塘湾村名就被这样留传下来了。杜胜去世后,塘湾一带百姓敬崇这位爱民心切、造福百姓、功德无量的杜胜建造起了两座庙宇。塘里一座庙宇取名为“杜中丞庙”,塘外一座庙宇取名为“中丞祖庙”。   “三界庙”传说:三界庙尊神,在宋朝后期做太医,他医术高明,特别医治小孩“出瘄”方面医术特别高超,人们称他为“瘄子”医生。后来朝廷派他来奉化一带做巡医,他不但为百姓治病不收分文,而且还经常自己出钱买糖果、糕点送给患病小孩、老人品尝。时间一久,他这位神医名扬四方。他日夜为民治病,常常废寝忘食,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塘湾村的张家、傅家、汪家三村交界的地方,这三村百姓为纪念这位医术高明、百病百治、为民义务治病的神医,在张家、傅家、汪家三村交界地建造了一座庙宇,遂命名为“三界庙”。   

后竺村

  后竺村地处萧王庙街道北面,东邻江口街道,南与滕头村毗邻,北靠剡江,36省道、甬金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后竺村是行政撤并村,由新宅、东房、西房三个自然村,现有农户1012户,人口3021人,外来人口1000余人,两委会干部9人,党员91人,村民代表31人。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4亩,山林4787亩,2009年人居收入689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主要以山地租赁(茶叶山、毛竹山和杨梅山)、酒厂出租等为经济收入来源。2009年荣获奉化市文明村、萧王庙街道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村主任竺科成荣获萧王庙街道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支委竺成华荣获奉化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潘前村

  潘前村位于萧王庙街道东北部,由潘村和前竺两个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总户数达226户,共有人口621人,耕地面积486亩。有村民小组9个,村民代表18人,党员25名,现有村三委干部6人。  

慈林村


塘湾村特产大全




塘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