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京 >> 浦口区 >> 泰山街道

泰山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泰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泰山街道简介

  泰山街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北端,与南京主城一江之隔,一桥相连,是江北的桥头堡,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余人,流动人口5万余人,辖14个社区。
   新浦口区成立以来,泰山街道主动融入沿江大开发和南京跨江发展战略之中,围绕城市化主题,实施整建制拆迁,从03年起,六年来完成拆迁2万户,拆迁面积260万平方米,5万农业人口全部安置转为居民。经济发展特色日益彰显,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三大特色经济板块。明发、苏宁、大华等20多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登陆泰山,成为南京楼市中的亮点,六年来已经累计开工700万平方米,竣工500万平方米,未来五年累计开工1500万平方米,40万左右人口落户泰山。红太阳、金盛、金宝等家居建材市场不断向新型城市商业业态转变,红太阳华东销品茂、沃尔玛大型购物广场、华侨发展大厦、明发江景酒店、英国乐购超市等重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江北第一商圈已初步形成。按照楼宇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总规划面积为300亩的泰山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开园,二期、三期正按时序进度推进。发展壮大总部经济、集团经济,形成“巨人方阵”。六年来,泰山街道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市形象明显改观。
   新区成立六年来,泰山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04、05、06连续三年荣获南京市镇街综合实力第一,05年获“发展杯”金杯、06年获“增收杯”金杯、07年获“和谐杯”金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大力推进发展富民、实事惠民、保障安民、服务便民、平安利民五项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就业推荐力度,通过各种形式为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坚持应保尽保,结对帮扶、慈善救助,构建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困难群体落实减免政策,满足居民对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健全惠民医疗网络,大力兴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推进社区二级服务,方便了老百姓办事,维护了社会稳定。
   泰山已成为最适宜人居住、客商投资创业、百姓充分就业的热土,一个宜商宜居宜乐的滨江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0万人 45平方公里 320111001 210000 025 查看 泰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泰山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花旗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花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桥北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桥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锦城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锦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柳洲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柳洲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天景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天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桥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大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浦东苑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浦东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津浦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津浦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沧波门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沧波门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铁桥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铁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码头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码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中浦社区 ·浦口区旅游·浦口区特产·浦口区十大特产·浦口区十景·浦口区 0

----

查看 中浦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泰山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泰山街道

  泰山街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北端,与南京主城一江之隔,一桥相连,是江北的桥头堡,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余人,流动人口5万余人,辖14个社区。    新浦口区成立以来,泰山街道主动融入沿江大开发和南京跨江发展战略之中,围绕城市化主题,实施整建制拆迁,从03年起,六年来完成拆迁2万户,拆迁面积260万平方米,5万农业人口全部安置转为居民。经济发展特色日益彰显,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三大特色经济板块。明发、苏宁、大华等20多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登陆泰山,成为南京楼市中的亮点,六年来已经累计开工700万平方米,竣工500万平方米,未来五年累计开工1500万平方米,40万左右人口落户泰山。红太阳、金盛、金宝等家居建材市场不断向新型城市商业业态转变,红太阳华东销品茂、沃尔玛大型购物广场、华侨发展大厦、明发江景酒店、英国乐购超市等重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江北第一商圈已初步形成。按照楼宇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总规划面积为300亩的泰山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开园,二期、三期正按时序进度推进。发展壮大总部经济、集团经济,形成“巨人方阵”。六年来,泰山街道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市形象明显改观。    新区成立六年来,泰山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04、05、06连续三年荣获南京市镇街综合实力第一,05年获“发展杯”金杯、06年获“增收杯”金杯、07年获“和谐杯”金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大力推进发展富民、实事惠民、保障安民、服务便民、平安利民五项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就业推荐力度,通过各种形式为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坚持应保尽保,结对帮扶、慈善救助,构建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困难群体落实减免政策,满足居民对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健全惠民医疗网络,大力兴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推进社区二级服务,方便了老百姓办事,维护了社会稳定。    泰山已成为最适宜人居住、客商投资创业、百姓充分就业的热土,一个宜商宜居宜乐的滨江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顶山街道

  顶山街道位于国家森林公园老山森林东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0′,北纬32°6′。南临长江,与南京市区隔江相望,北和永宁镇接壤;西连江浦街道;东与泰山街道毗邻。312国道、津浦铁路交错穿境而过,2004年,总面积39.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2公顷,水域面积近700公顷,街道辖4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2个村民小组,70个自然村。境内有南京浦镇车辆厂、南京5302装具厂、警官学院和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等40多家驻街单位。全街道有1.1832万户,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外来人口407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05.8人。   顶山北高南低,北部山岭起伏,南部地势平坦。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无霜期长,物产丰富,实为鱼米之乡。水产资源丰富。1975~1996年,顶山大部分水面挂蚌育珠,经过加工的珍珠销往全国各地,广大农民迅速脱贫致富;街道境内有如定山寺、珍珠泉、卓锡泉、石佛寺、三元庵等名胜古迹。早在一千多年前,顶山就成为游览胜地,吸引了众多名人和文人墨客前来观瞻、畅游、赋诗、题词,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物。座落境内的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有山有水,风景资源独具特色,“山秀、石美、泉奇”。六朝(梁)著名诗人沈约赞美其中的定山:“倾壁斜置,绝顶变弧圆”,“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有的如“崩云裂岸”,雄奇壁立,上多磨崖石刻,苔痕斑剥;有的巨石斜出,中开一线,宛如沈阳千山风景区著名的“夹扁石”,所以定山之石,非同凡响,故称石美。   顶山多泉,以珍珠泉与卓锡泉著名,泉出苍崖壁下,清溪流玉,且为温泉,水温23℃,泉水量多质好,供以饮用,延年益寿。明代的江浦县志载:“远近游人络绎不绝,绮罗弦管映出谷而珠泉遂甲于江北矣!”如今,经过开发建设的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誉满全国。   20世纪80年代初,来珍珠泉公园(当时的名称)旅游度假的人络绎不绝,逐年成倍增长,现在,珍珠泉度假区已成为发展浦口区旅游业最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顶山街道境内还有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多处,其中南京市第一个0组织活动场所,两浦(浦口、浦镇)铁路工人“二七”大-指挥所旧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市级和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   顶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顶山先民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公元前571年西周灵王元年,被划归楚国棠邑县。随历朝的兴衰更替,顶山地区的隶属多变,随朝时期属六合县,民国18年(1929),属江浦县,1956年,划入南京市浦口区,1963年,顶山人民公社成立,1983年建顶山乡,1989年撤乡建镇;顶山地区的南门镇,民国3年(1914),属金陵道,更名为浦镇区,新中国建国后,属南京市第八区(后为浦口区),1995年,南门镇撤销并入顶山镇,2002年,撤销顶山镇建顶山街道至今。   顶山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据南朝《齐书》记载:南朝宋明帝年间,贫苦农民王元初在六合山(今顶山)聚众起义,先后打退刘宋、萧齐封建统治者的多次围剿,在宋、齐王朝心脏地带坚持斗争10多年。南宋时,金兵不断南侵,浦口连罹兵火。绍兴三十一年(1161),后军统制崔皋率兵击溃金主完颜亮的精锐部队,保卫了南宋的安全。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顶山人民积极征办粮饷,尤其是柳伏洲的群众,给太平天国政权以十分有力的支持;太平军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两次力破浦口清军江北大营,击毙清军提督周天培等高级将领,动摇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后,民国8年(1919)5月,浦镇机厂(今浦镇车辆工厂)300多名工人和学生、商人、市民走上大街,00,声援北京反帝-,这是浦口地区最早的、最有组织的一次工人运动。   民国11年(1922)秋,浦镇机厂工人0员王荷波等在浦镇建立南京地区最早的党组织----浦口党小组,揭开了浦口革命斗争史崭新的一页。   浦口党小组成立后,通过工会组织为工人谋福利,利用工人夜校等多种形式,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在铁路、港务工人中建立工会基层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发展优秀分子入党,壮大党的组织。民国11年(1922),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两浦(浦镇、浦口)铁路工人进行了卧轨斗争。民国14年(1925),上海爆发了“五卅”反帝-,浦镇机厂工人两次过江参加南京各界人民反帝0大0。民国16年(1927),为配合北伐军胜利进军,两浦工人缴获军阀孙传芳部队一个连的武器;还组织20名工人参加国民革命军铁道连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0南京市委在顶山地区建立了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九袱党支部。党支部在贫雇农中运用算账对比的方法启发农民觉悟,号召抗租抗税,领导农民与地主控制的“黄枪会”开展斗争。抗日战争时期,0南京市委、0淮南津浦路东地委、0皖江区委在顶山地区成立浦镇机厂支部、石佛支部等,建立秘密交通联络点,开展抗日宣传和武装斗争;顶山人民奋起抗日救亡,许多有志青年奔赴解放区,奔赴抗日前线浴血战斗;地方百姓以锄头、铁叉等为武器与日军展开面对面的撕杀;关押在日军“战俘集中营”(座落顶山地区)的部分八路军、新四军以及-被俘官兵先后举行4次-,民国31年(1942)8月,打死日伪警卫,夺取机枪1挺,有32人回到新四军,继续参加抗日斗争。1949年4月,0两浦区委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胜利来之不易,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顶山地区的英雄儿女为国捐躯,其中有中国0的早期优秀领导人王荷波、买雨田等,有陈兆春、许立双、杜秀山等革命烈士,还有许多解放军战士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但他们的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留人间。   新中国成立后,顶山的英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杀敌、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成学如、王述迨、余少先、陈守普等烈士是他们的杰出代表。1995年4月,浦口区暨顶山街道0员、共青团员、工会会员、青少年学生还有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建成浦口烈士纪念馆(碑),座落在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被列为浦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告诫人们永远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图强,共创浦口、顶山明天的辉煌。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顶山人民保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涌现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李玉、崔玉明、周光裕、黄自山、周波、-发、姚素华、石天慧等全国劳动模范、华东地区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顶山人民在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顶山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但是,新中国建国前山区易旱,圩区易涝,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很低。新中国建国后,在中国0和人民0的领导下,1951年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贫苦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业生产关系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演变,李玉领导的互助组、合作社被誉为“南京市第一面互助合作红旗。”崔玉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书面经验介绍材料在华东地区农业增产模范代表会议上交流并转发。1958年,顶山人民在人民公社的领导下,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山区挖塘建库,保水蓄水;圩区开沟降渍,固堤消险,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和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等“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虽然1962年,顶山乡认真贯彻0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1966年开始的长达十年的“0”,使顶山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1978年,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引进、推广作物良种,改良耕作制度,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979年,粮食总产第一次超过千万斤大关,达到5163.13吨,菜籽总产量95.83吨,1982年底,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飞跃发展,1984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5506.9吨,继后,农业由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结构逐步过渡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新阶段。2003年,顶山街道成为无粮种植街道。2004年,实现农业产值2965万元,村级集体收入实现420万元,围绕做精,做优,做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面积33.33公顷,其中立项配套面积33.33公顷;创农业品牌2个;完成无公害农业基地认证项目1个;成功注册“绿夏”牌菜秧、“勤富”牌草莓、“飘香”牌田藕、“佛童”牌茶叶等农副产品商标;水生蔬菜打入南京超市,非常走俏。   顶山南临长江,又有312国道,津浦铁路纵横贯穿全境,为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早有现代工业萌芽,清光绪34年(1908),南京浦镇机厂(今浦镇车辆厂)建立,1945年,大益面粉厂(今南门米厂)兴办,后两厂逐步发展壮大,至今蒸蒸日上。   1958年“-”,在大办地方工业的热潮中,顶山人民大办炼铁小高炉,曾形成大新村炼铁群,并始建公社农具厂等企业,20世纪70年代,兴办了砖瓦厂、车辆配件厂、采石场,各大队办起了粮食加工厂;南门镇兴办了五金厂、木器厂等,80年代顶山南门镇掀起了大办工业的热潮。   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搞活”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乡镇工业异军突起,顶山闯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业发展道路,全乡工业经济开始出现飞跃。南门镇创建了南京太阳能设备厂,生产太阳能热水器,销往全国各地。    20世纪90年代,-南巡讲话发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顶山的民营企业、私营(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外资企业纷纷落户顶山。特别是浦口服装商城的兴建,使顶山工业经济如虎添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形成了飞跃,完成从农业经济为主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历史跨越。南门镇兴办了南京橡塑件厂、浦镇友好金属改件厂等。   2004年,顶山街道104个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5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4.15亿元,实现利税3350万元,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01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60万美元;出口创汇完成455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50万美元。   关于第三产业,新中国建国初,顶山、南门镇仅有米行、茶馆、饭店、酒店、眼镜店、浴室、典当等私营商业几十家,其中以元祥布店,洪兴申粮号、金城米店、三友书店、浦六茶社、第一村饭店、沂兴泉浴室等较为著名。   新中国建国后,国家对私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引导私营业主走公私合营和合作商业的道路。“0”时期,商业发展受到控制,集市贸易被取缔,个体商贩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受批判,被禁止。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国家、集体、个体商业迅速发展,集市贸易得到恢复。   20世纪80年代,随着服装旅游、房地产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珍珠泉旅游小商品市场,浦口服装商城、五星级宾馆等应运而生,一个多渠道流通,多种经营并存,多种形式经商的局面逐步形成,市场空前繁荣。   新中国建国前,顶山街道的农民、居民由于地主、资本家、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剥削压迫,祖祖辈辈受苦受难。新中国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生产和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逐步提高。   2003年,顶山街道人均收入3506元,比1980年的137.86元增长19倍。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20世纪50~60年代,农户一般没有手表、缝纫机等消费品。70年代,部分农户陆续购置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四大件。80年代后,电视机、录像机、空调、录音机、电扇、洗衣机的家用电器和摩托车、轻骑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21世纪开始,少数家庭购置客、货私驾车。翻建新建楼房的家庭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后,居民住房逐步由量向质转化,有不少住户建起别墅。2004年,顶山街道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    新中国建国后,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顶山乡、南门镇建立图书馆、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等文化娱乐单位。改革开放后,舞厅、卡拉OK、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等文化娱乐设施通布城镇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京剧票友队、老年合唱团、老年腰鼓队、小燕子艺术团常年开展群众性娱乐活动。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顶山街道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了义务教育必备条件合格街道验收,创建了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   科技兴街硕果累累。顶山街道拥有各类科技人员60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9个,企业生产的二次热风炉、粘土标准实心砖、北京四型沼气灯、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和一些农业注册商标产品,市场非常走俏。城乡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建国前,顶山农村血吸虫横行乡里,农民深受其害。新中国建国后,建立顶山乡血防领导小组,把血防工作作为大事来抓。1980年,全街道基本消灭血吸虫病。20世纪80年代,除驻区的浦镇车辆工厂、浦口监狱分别建立了医院外,顶山、南门地区还自建了南门镇卫生院,顶山中西医结合院;4个村,村村建卫生室。居民和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   顶山街道人民的艰苦奋斗,使顶山大地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变化.2007年顶山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境内有南京浦镇车辆厂、南京5302装具厂、警官学院、海螺集团、浦口监狱、戒毒所等企(事)业单位209家,工业企业123家、商业服务86家。2007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财政收入1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50元。    随着跨江发展、中心区建设的规划、启动,顶山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未来将成为浦口区集政务、商业、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街道上下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会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围绕中心区建设求发展、服务中心区建设求发展,放大中心区建设求发展,顶山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日可待,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展现在勤劳文明的顶山人面前。   

沿江街道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   国民经济发展综述   2005年,全街道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5728万元,同比增长39.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070万元,增长22.45%;第三产业增加值8450万元,增长31.19%。全年财政收入13575万元,同比增长35.35%。  农业 农林牧渔总产值2182万元,绿化造林1650亩,新增城市绿化2万平方米。水利总土方16万方。  工业 工业经济实现总产值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7%,工业销售收入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22.61%。工业企业(按统计口径)74家,在职职工3219人。规模企业20家,主要有冶金、印刷、机械制造、建材、汽车修理等行业;有个体私营企业146家,其中当年新增36家。  第三产业 全街道注册个体工商户580户,从业人员2210人,实现增加值8450万元,同比增长31.19%。  开放型经济 全年引进横联企业49家,注册资本6438万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20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44%;实际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增长188.89%。  社会事业 投入150万元建成了组级灰色化道路10.87公里,投入500多万元,完成泰冯路一条街改造出新。投入500万元新建沿江文化站,投入50多万元新建市民文化广场、停车场、公厕,新增路灯150盏。投入100多万元完善桥北路两侧绿化。新增绿地1200亩  人民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6551元,比上年增长11.29%。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8%。自来水普及率100%,实现有线电视组组通。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全年社会福利投入近70万元。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15人次,推荐就业875人次,区外劳务输出625人。   五个社区全部进入全市百强   2005年,街道综合实力位列全市镇及涉农街道第18名,并获发展杯“银杯”。所属五个社区综合实力全部进入全市百强行列,冯墙、路西、新化、京新、复兴分别位列第7、31、53、59、79位。   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认真开展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基点,通过“规范程序、量化标准、强化督导”等有力措施,坚持“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创新,0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教任务。区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曾在街道召开现场会、市委组织部金实副部长也莅临街道听取汇报并予以肯定。   工业经济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005年,街道加大支柱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草根经济”。全街道20个规模企业总产值达9亿元,同比增长24.36%,销售收入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18.29%,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56.29%,比重进一步提升。   房地产开发带动三产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苏宁天润城”、“威尼斯水城”、“乾阳房产”、“江岸水城”、“旭日新家园”、“越宁房产”、“环都房产”等房地产项目的推进发展,围绕住宅小区建设与居民生活有关的餐饮、百货、文化娱乐、物业管理等一系列三产服务项目逐步启动,街道三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明显增强   2005年,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了1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8000平方米的市民文化广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少儿阅览室、棋牌室、练歌房、乒乓室、桌球室、多功能厅等14项活动室,其中图书阅览室各类藏书已达到13000册。  

江浦街道

   江浦街道是浦口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长江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隔江相望,历代王朝称它为“京都拱卫”、“省会屏藩”。地理坐标为:北纬32度04分,东经118度35分。江浦街道于2006年3月26日由原珠江镇改街而得,全街道总面积195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145个村民小组,2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7个为村委会、居委会合署),总人口十三万余人,是省级平安镇街、卫生镇街、文明镇街,是南京市最近的卫星城镇、新市区,是浦口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江浦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南京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三桥是江浦街道连结南京主城的两条重要通道,在建的过江隧道和规划中的地铁都直达江浦街道,使江浦街道与南京主城融为一体,312国道、宁乌省道、宁淮高速穿境而过,距南京国际机场、码头车程仅一小时。近年来,先后投入10亿多元,用于街道和道路新建和拓宽改造,形成了六横八纵“内城网、外需环”的城市道路新格局。      江浦街道作为浦口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核心区域,南有滔滔长江如云带缠绕而过;北为国家级老山森林公园,其间山峦叠翠,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84%以上;西边的狮子岭兜率寺,建于明朝末年,雄居深山,群峰环抱,古木苍天,风景优美,“狮岭秋色”被列为南京“新四十景”之一;风光旖旎的白马湖,则如璀璨明珠镶嵌在街域山水间;数百幢造型新颖、风格各异的新楼、街心花园、市民休闲广场,以及绿地、花坛、喷泉、人工瀑布等将江浦街道打扮得格外漂亮,使江浦街道成为“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优美人居环境。   江浦街道还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南京市民旅游的好去处。在江浦街道,建有省、市书法培训教育基地。求雨山文化园享有“当代兰亭”之美誉。“金陵四老”---- 一代“草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康有为弟子、书法家萧娴,曾轰动全国的“兰亭序辨”作者、著名学者、书法家高二适,一代国学大师、金石家、书法家胡小石等 纪念馆汇集于此。求雨山茂竹成海,松柏长青,已吸引海内外众多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和旅游观光者到此参观、学习。南京工业大学等5所院校座落境内,可谓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物华天宝,有“金陵后花园”的美誉,街道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唯一的水生花卉特色种苗基地南京艺莲苑花卉有限公司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其主产品荷花、睡莲等远销荷兰、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有万亩湿地生态林,绿荫葱葱,适合种养殖、休闲渡假等旅游项目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江浦街道紧紧抓住省市沿江开发、江北区划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坚持工业发展第一方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目前,街道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0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余家,有轻工、机械、电子、塑料制品、印刷、建材、纺织、服装加工等10多类近千种产品。其中珠江工业集中区首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省、市级重点示范园区,东邻省级浦口经济开发区,西接南京三桥经济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形成配套。江浦街道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禽蛋、茶叶、干鲜果、水产品及各类观赏花卉、苗木。   

桥林街道

  桥林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84.95平方公里,人口6.7万人,管理12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浦口区桥林镇,位于长江北岸,浦口区西南面,与南京市区隔江相望。是南京辐射苏北、皖北 和西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2004年9月桥林镇被确定为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城九镇”之一,2006年1月桥林工业区被确定为市级工业区,2006年7月桥林镇被确定为省重点发展的百家乡镇之一。.  

汤泉街道

  汤泉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3.35万人,管理9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   汤泉镇地处浦口区西北部。南依老山,与老山林场搭界,北临滁河,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 ,西连汤泉农场,西南与星甸镇、东北与永宁镇接壤;312国道、江星桥线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素以温泉、苗木著称,有“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鹭林、亿株雪松田”等生态资源和秀美景观。温泉和惠济古寺被列入“金陵新55景”之一。是江苏省新型示范镇、江苏省花木之乡、江苏省环境优美镇。   汤泉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岭起伏,北部圩区平坦,中部为一带状岗地。气候温和 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酸碱度适中,极宜发展苗木生产。雪松、蜀桧、龙柏、白 玉兰、广玉兰等观赏苗木和花卉覆盖全镇,成为闻名全国的“苗木之乡”。山区盛产中药材 ,共有97科307种,其中明党参、柴胡、首乌畅销全国。有鸟类百余种、兽类50多种。地热 资源丰富,有“十里温泉带”之称,温泉泉眼分布呈东西向,总流量达4590吨/日,最高水 温达47℃,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此外还有石英石、石灰石、红砂等矿藏,储 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境内名胜古迹甚多, 旧有八景:龙洞观云、凤山积雪、千佛晚照、惠济晓钟、石坝飞涛、温泉吐雾、尚书故宅、 寄老茅庵。另有梅花古埂、平湖秋月、西关交易、三步两桥、九步十三坡、万年台、太平桥 、鸡鸣井“八小景”。南朝刘宋时,宋武帝刘裕曾万乘来游。明代,惠济寺已成为“江北第 一游观之所”。民初,合肥太史龚景张在汤泉购五柳泉,建龚氏庄园,首开利用温泉开发旅 游业之先河,来汤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由古而今络绎不绝。旅游业越来越成为汤泉新的经 济增长点。惠济寺遗址三株千年古银杏以及新开发的银泉庄园、天泉宾馆和大吉温泉度假村,已成为发展汤泉旅游业最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汤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汤泉先民已在杨山头生产、生活、繁衍生息。据传春 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过昭关时,曾途经汤泉。南北朝时,《南史》有“宋主如尉氏观温 泉”的记载。南朝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曾在汤泉院(惠济寺前身)读书,并沐浴温泉,因此 留下“太子泉”和“太子松”的遗址、遗物。北宋建镇,隶淮南路西路和州历阳郡乌江县。 元代立寨。明太祖朱元璋曾驾临汤泉,改汤泉为香泉..  

盘城街道

  盘城镇位于浦口区东北部的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东与南京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接壤,南与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紧邻,西与安徽省来安县隔滁河相望,北与六合区以马汊河为界。新盘城镇2002年由原盘城镇和永丰乡合并而成,总面积51.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5万人,流动人口1万余人,辖9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新镇成立四年来,盘城镇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创发展优势。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固定资产投入3.22亿元,比上年增长80.75%;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29元,比上年增长23.82%。.  

星甸街道

  星甸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41.19平方公里,人口5.04万人,管理8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    星甸街道位于南京西郊,东北紧临南京老山森林公园和汤泉旅游风景区,西与安徽接壤。宁合高速公路、南京绕城公路和长江三桥穿镇而过,经宁合高速至南京长江大桥,距浦口火车站、浦口码头各 18 公里,至板桥汽渡 7 公里,距南京机场和新生圩外贸码头分别为 35 公里和 38公里,乘车 1 小时可抵达合肥机场。水路南有长江,北依滁河,公路在镇内纵横交错。    山清水秀,闻名遐迩的国家级老山森林公园绵延数十里,有千年古刹兜率寺、九峰寺,有名胜古迹斩龙桥、晾夹寺、更有神奇传说的龙洞、天井洞、乌龙潭、仙人床等自然景观。   物产丰富 风景秀丽    星甸镇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2.5 度,日照 2000 小时,降雨量 1030 毫米 ,全年无霜期 227 天,境内 80% 土地均是 15 度以上的坡地,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星甸镇物产资源丰富,雄居境内的翠云山常年绿荫笼罩,风景秀丽,期间蕴藏的石灰石总储量达 10 亿吨,可供年产 1000 吨的水泥厂生产 100 年以上,黄砂,石英石储量巨大,品位极高,拥用万亩杜仲林的镇杜仲林场现有成材林 4000 亩,附加值很高,合作开发利用前景远大。   设施到位 服务一流    星甸镇工业园区现已建成 1000 亩,在建 1000 亩,建成区面积在全区位列靠前。入园企业 46 家,其中开工生产 21 家,正在建设 7 家,还有 18 家正在规划设计扩建,即将开工,在全区名列前茅。2000 年初,我镇率先成立外向型经济办公室,并通过几年来的人才引进和优胜劣汰、打造了一支 30 多人的专业招商队伍,人人都能在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独挡一面。同时成立厦门、苏州、南京等招商办事处,长期开展异地招商。.  

永宁街道

  永宁街道地处老山北麓,滁河腹地,东临南京高新区,北与安徽滁州接壤,辖18个村(居)委会和18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   区位交通便捷,104国道和宁滁省道穿境而过,宁淮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有宁启、津浦两条铁路,宁西铁路开工在即。农业资源丰富,全镇三分之二面积地处圩区,沿滁堤防77.65公里,耕地面积58000亩,水面29000亩,山林地10000亩,拥有温泉、冷泉等丰富资源。农业主要以特种水产、特禽养殖、苗木花卉、意杨种植、绿色蔬菜为主。工业企业近50家,以轻工机械、服装制造、电力金具、石材加工等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有永宁、花旗两个工业集中片区,目前园区总面积达800亩,园区内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入园企业近30家。教育布局调整后,现有中学2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5500人。   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9708万元,财政收入7212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0218万元,工业增加值8336万元,农业总产值38883万元,农业增加值19074万元。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71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80万美元,出口创汇310万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48万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2元。.  


泰山街道特产大全




泰山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