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奉化区 >> 尚田镇 >> 下王村

下王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下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王村简介

  下王村座落于尚田镇东南面,耕地490亩,山林300亩。共有132户,人口356人,4个村民小组,党员20人。村里的特色产业是草莓种植,很大一部分经济收入来源于此。近几年随着尚田草莓种植的大力推广,下王人开始走出浙江,向上海等外地拓展草莓种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83103 315000 -- 查看 下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王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下王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下蒋村

  下蒋村地处奉化市尚田镇半山区,距市区约20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15亩,山地面积2135亩,共有162户,总人口368人,4个村民小组,党员22名。村民经济收入以茶业生产,加工,进企业打工为主要来源。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下蒋村是奉化市和宁波市二级文明村、卫生村。  下蒋村与鸣雁村、方门村、杜家村、孙家村、木吉岭村、下王村、后谭村、尚二村、尚三村、尚西村、金地寺村、畈头村、梅岭下村、方家岙村、葛岙村、沙栋头村、西岙村、桥棚村、楼岩村、山岙村、柴家岙村、汇溪村、条宅村、九龙村、杨家堰村、溪汪村相邻。  

鸣雁村

  鸣雁村地处奉化市南端,甬临线、同三高速与甬台温铁路在村旁经过,交通便利。全村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26亩,山林2500亩,总人口 978人,其中外来人口190人,2008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60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008元。     近五年来我村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奉化市环境整治先进村、奉化市小康示范村、奉化市文明村、宁波市卫生村等十余项荣誉。   鸣雁村始终围绕发展主题,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下,为加快村级发展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方门村

  方门村位于尚田镇南部,是尚田第一大村,全村共588户,1838人口,有党员80名,是尚田镇重要的草莓生产基地。近年来,尚田镇把改善村容村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引导村民积极治理村庄环境,美化家园。  

杜家村

  杜家村地处方门江、东江交汇处,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常住户240户,人口610人,耕地面积602亩,林地面积1170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委会全体成员团结合作,发挥党员精神,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依靠水源优势,杜家村大力发展养殖畜牧业,被评为“养殖专业村”。积极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做好绿化工作,争创“市级绿化示范村”。 杜家村与下蒋村、鸣雁村、方门村、孙家村、木吉岭村、下王村、后谭村、尚二村、尚三村、尚西村、金地寺村、畈头村、梅岭下村、方家岙村、葛岙村、沙栋头村、西岙村、桥棚村、楼岩村、山岙村、柴家岙村、汇溪村、条宅村、九龙村、杨家堰村、溪汪村相邻。  

孙家村

  孙家村地处奉化市尚田镇建成区南面,紧靠甬临线。全村共有188 户,496人,党员30名,6个村民小组。农业以种植草莓和养殖禽类为主,村民人均收入近8000元。近几年来,我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孙家为出发点,以满足村民“求知、求乐、求富”的多元化需求为入手点,通过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相继获得了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和浙江省卫生村等荣誉。  

木吉岭村

  木吉岭村位于尚田镇东南面,全村耕地面积242亩,山地面积1120亩,共有110户,总人口330人,4个村民小组,人均收入4598元,党员21名。近几年来,木吉岭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和村两委会的集体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全村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先后获得了奉化市文明村、环境整治村、卫生村、草莓专业村等荣誉。  

下王村

  下王村座落于尚田镇东南面,耕地490亩,山林300亩。共有132户,人口356人,4个村民小组,党员20人。村里的特色产业是草莓种植,很大一部分经济收入来源于此。近几年随着尚田草莓种植的大力推广,下王人开始走出浙江,向上海等外地拓展草莓种植。  

后谭村

  尚田镇后谭村位于尚田镇西南部,北邻长山脚,南界下王村,西交尚一、尚二村,东接西坞街道上宅弄村。全村有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6户,人口805人,土地总面积2137亩。全村山林面积1314亩,耕地804亩,园地19亩。2008年村集体总收入16万元,年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 后谭村与下蒋村、鸣雁村、方门村、杜家村、孙家村、木吉岭村、下王村、尚二村、尚三村、尚西村、金地寺村、畈头村、梅岭下村、方家岙村、葛岙村、沙栋头村、西岙村、桥棚村、楼岩村、山岙村、柴家岙村、汇溪村、条宅村、九龙村、杨家堰村、溪汪村相邻。  

尚二村

  尚二村位于尚田镇建成区内,距奉化市区5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1151亩,林地1190亩,人口1557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奉化市环境卫生整治村、宁波市卫生村、奉化市文明村、法治村,并积极争创宁波市文明村,建设新农村成果显著。  

尚三村

  尚三村位于尚田镇镇政府所在地,处于尚田镇的中心位置,辖区内有常住人口800余人。尚三村民风淳朴,近年来在村两委会的领导下,集体经济稳步增强,先后投资60余万元修建标准生产用房用于出租,仅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带来每年8万左右的收入。为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已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变村庄面貌,使得原来“脏、乱、差”的小村庄变成如今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尚西村

  尚西村位于尚田镇中心最西面,是建设横山水库工程而搬迁出来的高山移民村,全村共有151户,506人口。耕地面积282亩,山林面积1520亩,4个村民小组,19名党员。2008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72万,农民人均收入6306元。近年来在村两委会干部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尚西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尚西村与下蒋村、鸣雁村、方门村、杜家村、孙家村、木吉岭村、下王村、后谭村、尚二村、尚三村、金地寺村、畈头村、梅岭下村、方家岙村、葛岙村、沙栋头村、西岙村、桥棚村、楼岩村、山岙村、柴家岙村、汇溪村、条宅村、九龙村、杨家堰村、溪汪村相邻。  

金地寺村

  奉化市尚田镇金地寺村位于东江上游。2004年9月,由金地寺、燕窠、梅山脚、竺家、达岙岭五个小村撤并而成,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人口860人。原本五个小村怎么样达到和谐发展?村党支部书记董明飞和村委会主任胡本平告诉笔者:该村的做法是按照“做强中心村,扶持自然村”的理念,从解决村民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着手,五个自然村村村都有实事工程。   撤并后,金地寺村没有像样的办公楼。村两委会商量后,决定在村口重新建造。2006年,投资25万元,占地300平方米的崭新办公楼落成。办公楼二楼用于村两委会办公,一楼用于村民办红白喜事。2006年,村里还陆续投入1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董明飞告诉记者:时下,村综合楼正在建造,竣工后用作村卫生室和菜场。投入80多万元建造的标准厂房即将竣工。2004年以来,还引进了首开生物等4家企业,增加村级收入7万元,安排100余位村民进厂务工。      中心村发展了,自然村同样不能落后。行政村撤并后,村主要干部就对各个自然村进行走访,了解村庄发展中的困难和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我们了解到,燕窠村需要进行环境整治;达岙岭村部分村民吃水困难,水质差,迫切希望改造自来水管;梅山脚和竺家两个村紧挨着,村民想修建进村道路,建造老年活动室。”胡本平说。    但是,大家心里也明白,要做这些事,不是嘴上说说就行,资金是关键。“如果光靠我们自己,抓破头皮也筹集不起来。”董明飞说,“村里出一点,向上争取一点,自然村自己想办法筹一点。这些事情终于做好了。”    撤并以后,燕窠村拆除简易厕所78口,新建公厕5口,建造村民休闲公园一只,绿化1200平方米,村口河道进行治理。梅山脚和竺家进村水泥路浇筑完成;新挖一口水井,新造了水塔和机埠,120户村民吃水问题得到解决;两村都建造了老年活动室。达岙岭村重新铺设了自来水管;老年活动室开始建造,预计年底前可完工。    金地寺村还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规定每月5日和25日为干部活动日,村干部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工作。确定了坐班制,每个工作日村办公室都有人值班,方便自然村群众办事。   

畈头村

  畈头村位于奉化市尚田镇横山水库上游,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村共有人口1574人,537户,共有28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433亩,山林面积8006亩。畈头村由畈头、杜岙、埠头、大山、塔竹林五个自然村组成。村里的主要的经济农作物是桑果和毛笋,全村桑果种植总面积600亩,毛竹山面积4000亩。   近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畈头村发挥本村自然优势,大面积种植桑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桑果特色村。09年村桑果总收入已经达到14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500元。村领导班子还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建设新农村新风貌,今年在各方帮助下投资590万元用于建设畈头至大山自然村公路,畈头村的新农村建设改变了畈头村落后的农村的形象。随着农业增收,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畈头村正以崭新的形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梅岭下村

  一、基本情况:梅岭下村位于尚田镇东南10公里处,依山傍水,全村共有182户,537人口,耕地505亩,其中退宅还田12亩,山地共1900多亩,其中竹山1200亩,柴山700亩,茶山40亩。   现全村共有党员22名,预备党员1名,成立了困难党员、群众帮扶机制。成立了领导干部带头值班制度。   二、村级经济情况:村年经济收入约2万元,主要靠出租竹山、茶山承包权,除此外无其他经济来源,村级经济相当薄弱。村有养羊、鸡、鸭共3户养殖户。   

方家岙村

  方家岙村位于尚田镇西南,毗邻南山,所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里风景优美,社情和谐。总户数165户,人口443人,村民小组7个,党员20人。近年来在村两委会齐心带领下,小村庄正涌现蓬勃生机,和谐发展。  

葛岙村

  葛岙村位于奉化市南郊,是以前葛岙乡的所在地。这里可谓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葛岙村现在有人口共计1100人。全村以山林为主,主要农作物有花木,茶叶,水稻、蔬菜。   本村河流为东江,道路有甬临线和尚东线,通过由中国电信网接入,全村现有600余只电话,供电由市供电网接入,供水由本村水库自来水网供应。本村现在共有工厂5家。  葛岙村与下蒋村、鸣雁村、方门村、杜家村、孙家村、木吉岭村、下王村、后谭村、尚二村、尚三村、尚西村、金地寺村、畈头村、梅岭下村、方家岙村、沙栋头村、西岙村、桥棚村、楼岩村、山岙村、柴家岙村、汇溪村、条宅村、九龙村、杨家堰村、溪汪村相邻。  

沙栋头村

  沙栋头村地处尚田镇南部,由三个自然村沙栋头、水镇头、孙家塔组成。其中沙栋头村有住户335户,789人;水镇头村有住户119户,33人;孙家塔村有住户114户,289人。总户数568户,人口1411人,耕地面积1052亩,山林320亩,现有村党支部1个,党员85名,村民委员会1个,村委小组15个,村代表30名。  

西岙村

  西岙村位于奉化市尚田镇最西端,离镇14公里,属于比较偏远的小山村,全村由西岙、山登2个自然村组成,共334户农户,978人,党员31名,耕田面积958亩,山林面积9373亩,村有个私企业11家。村党支部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在全村党员和村民群众的支持下,按照“村美,富户,班子强”的创建要求,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激活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四个文明稳步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曾获得了宁波市文明村、生态村、环境整治村、奉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  

桥棚村

  桥棚村位于尚田镇的西南边,与宁海交界处。有桥棚、场上和前岙三个自然村组成。村级辖区面积6.6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5500亩,耕地面积1038亩。全村共有人口1300多人,400多户。桥棚村四面环山,田园风光秀丽,乡风民风淳朴。全镇共有支委3名,村委4名,党员58名,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工作突出,曾获得“奉化市民主法治村”,“奉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等殊荣。2008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28.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78元。桥棚村是浙江有名的彩灯之乡,生产各种节日灯饰,多数出口到欧美等20多个国家。  

楼岩村

  楼岩村位于宁波奉化市尚田镇,有500多户,1400多人,是尚田镇楼岩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但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直不快。   楼岩村种植黄桃曾经风光了10多年。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楼岩成为当时奉化食品厂最大的黄桃基地,宁海、乐清、黄岩、鄞县、义乌等地厂家也纷纷前来收购。当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黄桃,面积达1500亩。每到收购旺季,从原楼岩乡政府到楼岩桥的路上停的车达二三十辆之多,而每辆车代表来自各地的一家厂,村里60%的楼房是村民们靠种黄桃建起的。到了1989年,“7·30”洪灾过后,村里连接交通要道的几座桥被冲垮了,加之桃树病害肆虐,楼岩黄桃就此“黯淡”了。   2000年开始,黄桃行情看涨,村民们在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协助下,从外地引进中熟品种,嫁接了第三批苗种,如今村里黄桃种植面积又达到了1000亩。蒋有忠、蒋位国、蒋定剑等黄桃种植户20多年前有过种植经验。蒋位国于1974年至1982年任村干部,见证了楼岩黄桃最风光的一段日子,虽说他只种了2亩黄桃,但收入至今也有2000多元。   沿尚董公路楼岩段有许多企业,这些企业的大部分职工都住在楼岩村。以前整条路没有路灯,做夜班的职工上下班非常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4月底,村里在市供电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投入40多万元,在全长3000多米的公路边安装60多盏路灯,7月底完工。   楼岩村原来办红白喜事的场地不够大,而且交通不便,停车难。从6月开始,村里投入10多万元,平整原村小学的地面,打起围墙,在操场上建了一个篮球场,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改建工程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   

山岙村

  山岙村地处横山水库北面,与许家村相邻,山岙村由山岙、山岙底、山柏坑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305户,805人。共有耕地230余亩,以种植水稻为主,林地5000余亩,主要种植毛竹,少量种植桃子。在山柏坑底有万方水库三山水库提供山岙的用水。由于山岙村地处偏僻的山区,田少山多,而在横山水库山边,山林更多考虑水土保持而不能开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更大的困难,村两委会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逐渐改善山岙村村容村貌,努力使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迈进。   

柴家岙村

  柴家岙村地处尚田镇西南部山区,三面环山。柴家岙村由柴家岙合项岙两个自然村撤并组成,全村耕地面积325亩,园地面积420亩,山林面积2417亩。全村共168户,共计人口436人,有0员16人,村民小组5个。      柴家岙原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小村,近2年在村书记和村主任的带领下,村有了巨大发展,村里建起了水库,菜场,健身场所,村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现在村主干道宽大整洁,路两边已绿化,并安装上了电灯。   

汇溪村

  汇溪村地处尚田镇西南部,2004年12月与楼家岙、六畈田合并。全村12个村小组,332户农户,857人,有党员32名。耕地面积642亩,山林面积4500亩,其中毛竹山900多亩。过去的六畈田、楼家岙、汇溪村由于环境偏僻,交通不便,居住分散,观念陈旧,经济及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属镇里经济薄弱村。2004年三村撤并为新汇溪村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经济顾问的支持帮助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改变落后面貌作了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条宅村

  尚田镇条宅村位于奉化市西南部,大雷山脚下。走进这个山村,村道两旁全是花木,村庄坐落在青山之中。全村由张家滩、范家、条宅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434户,近1500人,去年村民人均收入5200元,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      条宅龙舞是奉化布龙的代表作,是奉化布龙的摇篮,龙舞是由敬神、娱神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查阅史料《奉化志》记载,早在800多年的南宋时期条宅村已有龙舞,俗称滚龙灯。奉化条宅布龙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喜庆佳节,民间便有舞龙、赛龙的传统,且规模颇有可观。建国以后,奉化条宅布龙的影响日益远播,曾多次代表省、市赴京演出,多次获全国和省内外大赛高奖。  

九龙村

  尚田镇九龙村四周环绕着九座山头,形似九条龙,村因此而得名。九龙村位于尚田镇的西南面,距尚田镇约7公里。全村有住户147户,人口392人。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159亩,有山林面积1400多亩,其中竹山占到1000亩,素有“竹乡”之称,同时因竹林培育管理得好而很有名气,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国的竹山培育现场会就在这里召开,所以九龙村竹林有“赤脚好奔,赤膊好困”一说。除了毛竹,村里还盛产桑葚,有近50亩的桑果林,每年5月桑果成熟的时候,吸引了不少宁波、奉化等地市民来观光采摘。   虽然因为地处偏僻山区,村集体收入不高,但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009年,村里把改造露天粪坑列入实事工程,在2个多月时间里,村里先后拆除150多只露天粪坑,在筹得20多万元资金下,建起了5座三格式标准化公共厕所。“厕所革命”给村民们带来的是如厕的文明、卫生,还有村容村貌的整洁、美观。另外,村里投入15万元在村桥头建了一座健身小广场;投入3万元装修老年协会;清理河道垃圾,浇筑河埠头,为村民洗衣、洗菜提供方便;在村中空地种上花花草草;道路硬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总投入为10多万元。    村里下步打算拆除村里一排已经废弃的危房,建造一幢标准式厂房,在已经有一家竹制品加工厂的基础上再引进一家加工厂,这样不仅能给村民增加就业机会,也能让村民的毛竹卖上更好的价格。   

杨家堰村

  杨家堰村位于尚田镇西南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全村总户数272户,825人口,有10个村民小组,28名0员。近年来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村经济蓬勃发展,并获得了“宁波市级生态村”,“宁波文明村”,“宁波市卫生村”,“奉化市计划生育星级村”,“社会主义先进村”,“五好村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溪汪村

  溪汪村位于东江上游,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村共有人口560人,205户,共有党员28名。耕地面积600亩,山林面积1200亩。溪汪村的村名主要依靠外出创业致富。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溪汪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下王村特产大全




下王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