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村位于莼户镇的东侧,全村 152户,人口464人,有24名党员和28名村干部,现有耕地477亩,山林50亩等。我村积极开展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整治,搞好计划生育等,近年来分别获得了奉化市卫生村、奉化市环境整治村等荣誉。
每个村庄都有文化娱乐设施,我村当然也不例外,在绿化地上装有各种运动器材,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在公园里锻炼。而且一到夏天,各种水果就上市了,桃子、杨梅、葡萄等,你可以看到人们繁忙的一种景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83104 | 315000 | -- | 查看 谢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田央村 |
田央村位于莼湖镇西,地处象山港畔,四面环山,四季气候宜人,村内环境优雅,下湖线临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249户,常住757人。全村总面积1994亩,其中山林771亩,耕地823亩,村庄300亩,水域100亩。有0员24名,12个村民小组。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已经获得了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卫生村、宁波市千村绿化示范村、奉化市文明村、奉化市卫生村、奉化市平安农机示范村、奉化市先进党组织、奉化市五好村党支部、奉化市三星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 田央村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落后,05年时村集体收入仅3500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550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田央村引导农民当主人、唱主角,走出了一条经济薄弱村建设新农村的成功之路。 为了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田央村创新村务管理方式,实行了村情民议、村事民定,并建立了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决策规则、“一事一议” 筹劳筹资等制度。因此,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高涨,主动出钱出力:在整理承包林地种植花木过程中,相关农户自愿让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村民们不仅自愿捐资10多万元,甚至投工投劳6000人次。…… 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展开,田央村结合自身的实际,明确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搞好新农村建设。 |
楼隘村 |
奉化市莼湖镇楼隘村位于奉化市西南部的新桐乡境内,距奉化市区25公里,交通便利,从市区驾车到本村大约20余分钟。楼隘毗邻鄞县(今宁波鄞州区),隔金峨山便是鄞县古镇横溪,周围青山环绕,环境十分优越。全村现有农户810户,总人口2373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本村土地基本为山林,山林总面积达2730亩,楼隘现有乌梅1500亩,去年产量达1万多公斤,主栽品种为东魁、荸荠种等,年产杨梅250吨,产值达300余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目前杨梅以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古籍中发现,奉化杨梅的种植历史颇久,其中要数楼隘的最为有名。宋《宝庆四明志》载:“越之杨梅著名天下,而奉化所产不减于越”。元《四明续志》曰:奉化的“软条串”等品种以其“核小而实大味甘”而广受人们喜爱。 楼隘千亩杨梅基地的建成,将能带动一方产业,辐射整个莼湖及周边县市的水果生产迅猛发展,使农民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中的楼隘村,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投资! |
桐蕉司村 |
桐蕉司村地处莼湖的最高处,属莼湖的西藏,与西坞交限,自然环境优雅,背靠金峨山,面朝象山港,莼白线临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农户480多户,1360左右人口(包括新合迸的张岙村),人均收入8898元。村庄成长条型,长约600米,宽约250米,全村面积150000平方米(225亩),从上流水库顺水而泻的潺潺溪水穿村而过,中途经过我村段长600多米。村所辖范围内共有7家企业,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动工具、五金、制刷、针织等四大行业。农业产业主要包括蛋鸭养殖、花卉种植等,目前有蛋鸭2万多羽,花卉400多亩。 |
袁岙村 |
莼湖镇袁岙村位于奉化市东南部、莼裘线旁。全村共有农户225户,人口741人,8个村民小组,38名党员。有耕地面积587亩,山林800亩,集体经济林200亩,全村绿化面积达到4600多平方米,绿化率80%以上,村内道路100%硬化,路灯全面亮化。2007年全村社会总产值2.0742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3亿元,农业84.5万元,第三产业108万元,农民外出打工收入2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41元。 如今的袁岙村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村庄。历年来,袁岙村被评为浙江省省级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宁波市先进党支部、宁波市文明村。 |
河伯所村 |
河伯所村位于莼湖镇东南角,象山港之滨。全村约占面积7.9平方公里,现有农户775户,共1975人,其中农业人口1720人,渔业人口55人,全村共有党员78人。拥有耕地1290亩,山林7390亩,滩涂2025亩。农民人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少数渔民捕鱼为生,全村人均年收入约7400元。此外,还有一项特产,因为河伯所的滩涂平坦,所以出产的海苔特别细腻,远近的乡镇都喜欢。 |
桐照村 |
桐照村隶属于奉化市莼湖镇,全村现有2289户,人口6984人。全村初始有桐照农业村、桐照渔业村两个自然村组成,二OO三合并为一个自然村。村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7亩,山林面积8270亩。行政村设有党总支、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村民委员会有20个村民小组组织而成,村经济合作社下设经济理财小组。同时还设有团支部,妇委会及民兵连,治调委员会等组织。桐照过去人多地少,居住集中,经济状况相对落后,21世纪后,村级经济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生活日新月异。村经济主要以水产业收入为主,目前拥有钢质渔船378只,其中双拖220只,单拖137只,帆涨网21只,渔运19只,是浙江省最大的渔村。 |
马夹岙村 |
莼湖镇马夹岙村位于甬临线西侧,南接宁海西店镇,北临奉化尚田镇,全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2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420户、1120人。34名党员.去年人均收入60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
塘头村 |
塘头村坐落在象山港畔,被靠八面崎山,历史悠久。全村面积1平方公里,两个村民小组,有148户,365人。村党委下共有21个党员,2个预备党员。全村有耕地120亩,滩涂2500亩,村民大都从事牡蛎养殖,人均年收入8176元。被上级部门授予宁波市专业特色村、奉化市五好村党支部、奉化市级无-村、奉化市三星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 |
贺墅村 |
贺墅村地处莼湖镇东侧,东西与冒头村、谢家村毗邻,总人口392人,140户,0党员18名。耕地面积320亩,林地300亩,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6万元,工业收入130万元,牧业收入10万元,建筑业收入20万元,运输业收入20万元,商饮业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 贺墅村农业、工业、牧业、建筑、运输业等全面发展,水蜜桃、杨梅等水果品种多,质地好,已成为群众致富的一大来源。 全村村镇规划合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县道穿村而过,班车直达奉化市区,距莼湖镇5公里,距中学4公里,距小学、医院500米,全村户户通自来水、程控电话、移动、联通通信网络畅通。 贺墅村级班子良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村民风好,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先后获得了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卫生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农机安全村、奉化市三星级民主法制村、奉化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奉化市计划生育星级村、浙江省农机安全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奉化市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西谢村 |
西谢村是一个有455户人家的农村,总人口1361人,山林面积4807亩,耕地面积1100亩。现在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542元,村级集体经济有27.2万元。西谢村是莼湖镇里的老牌强村,近几年来,在镇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村干部的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极力配合下,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村内路面硬化率达到了100%,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100%,整体面貌得到了很大变化。 |
牌门头村 |
牌门头村位于莼湖镇北大门,总户数450户,总人口1083人,有党员39人,1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22亩,山林面积3969亩,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8220元,先后获得市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五好党支部、民主法治村等荣誉。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村党支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创建文明村工作有了一定的气色,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牌门头村与田央村、楼隘村、桐蕉司村、袁岙村、河伯所村、桐照村、马夹岙村、塘头村、贺墅村、西谢村、吉奇村、杨家村、陆角山村、岙口村、陈三村、金地村、茅屿村、谢家村、章胡村、南岙村、舍网村相邻。 |
吉奇村 |
吉奇村位于莼湖镇西南方向,滨临象山港,高速公路、“四自”公路穿乡而过,交通便捷。有山有海,米香鱼鲜,素来有“鱼米之乡”之称。又因为盛产牡蛎,又有“牡蛎之乡”之称。目前,村共有农户975户,人数2880人,有村民小组37个,村民代表74人,0党员103名,村三委会干部12人,耕地面积2373亩。 2001年6月16日,吉奇乡人民政府撤销,吉奇乡变成吉奇村。吉奇乡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建立,l958年改为莼湖公社吉奇大队管理区,l961年改为吉奇人民公社,l983年政社分设,更称为吉奇乡人民政府,直到2001年6月16日撤销了吉奇乡。 之前的吉奇乡,乡域29.5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人口1.9万,耕田1万多亩,山林2万亩,浅海、滩涂20000多亩。1999年,吉奇全乡农业产值7120万,其中牡蛎总收入2184万,占农业总产值的1/5,从事牡蛎养殖1200人,劳均收入达到9000元,被评为奉化市农产品基地建设优胜镇乡。 吉奇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早在唐宋年间,珍品海鲜-奉蚶就进贡朝庭。目前,吉奇的养殖品种以牡蛎、青蟹、白蟹、对虾、奉蚶为主导品种,其中以牡蛎为杰出代表。1999年海水养殖面积突破10000 亩,经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又增面积4000多亩。据统计现有的海水养殖面积超过14000亩, 其中仅牡蛎一项就达到11300多亩。 牡蛎作为主要的养殖产品,历来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0年养殖面积4000亩左右,1999年突破10000亩,接着又超过了11300亩。在这短短的一个时期内,仅养殖的方式就经历了从水泥条养殖、棚架式养殖、筏式养殖以及目前最新的延绳式养殖方法,每次养殖方式的变更,都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其中水泥条养殖改为棚架式养殖可以说是牡蛎养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牡蛎从阶段性取食改变为全天候取食,把原来的生长周期从两年缩短到一年,并且产量增长了一倍,实现了一次生产上的飞跃。筏式养殖和延绳养殖则是在棚架式养殖的基础上的发展,是从有利于生产、有利管理的角度出发所进行的更深一步的改良。目前,被宁波、奉化两市列为科技示范园区的500亩牡蛎都采用延绳式养殖方式。牡蛎的品种主要以本地牡蛎和太平洋牡蛎为主要养殖品种。牡蛎的销售,以宁波、舟山、杭州、上海、福建等地区为主,市场占有率30%。早在1998年乡政府就组织成立了牡蛎养殖协会,当时的20多户养殖大户担任会员,负责牡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他们开发的延绳式牡蛎养殖技术被列入宁波市“农业丰收计划”,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
杨家村 |
杨家村简介 杨家村位于莼湖镇中部,有二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203户,人口605人,5个村民小组,有党员32人;全村耕田面积651亩,其中水田563亩,旱地88亩,山林1207亩.2007年人均收入先后获得市级小康师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市级卫生村等荣誉;并在2009年获得了宁波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杨家村始终围绕发展主题,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下,为加快村级发展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
陆角山村 |
莼湖镇陆角山村位于甬临线东西两侧,南接宁海西店镇,北临奉化尚田镇,全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2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72户、202人。去年人均收入5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 |
岙口村 |
岙口村位于莼湖镇东侧,黄蘗与楼隘之间,全村66户,人口167人,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是一个无工业污染的天然乡村。拥有梅先爱迹,泰清山水库等旅游景点,盛产水果杨梅,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天然生态村。近几年我们计划投入15万元浇制水泥路,投入10万元重新改装自来水工程,投入3万余元心间三格式卫生公厕1座。垃圾箱10只,拆除简易厕所、露天粪缸60只,投入20万元建造休闲公园一只,健身公园一只,投入5万元对村内村外绿化,保持环境美化,准备组建环保领导小组,制订一系列保洁制度对村内的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理,设立专职保洁员一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努力创建文明新农村。 |
陈三村 |
莼湖镇陈三村位于甬临线与莼湖方向公路交接的重要位置,南接宁海西店镇,北临奉化尚田镇,全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430户、1260人。去年人均收入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陈三村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里要结合村情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中心村整治和建设的步伐,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优化土地结构,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
金地村 |
金地村位于莼湖最北4公里,与西坞街道接壤,全村现有村民281户,人口835人,外来人口120人,现有0党员28人,村干部7人,行政区域2平方公里,我村现有耕地624亩,山林面积2573亩,桔子、桃子等水果500亩,有个体企业十一家。村民人均收入已达到6700元。 金地村与田央村、楼隘村、桐蕉司村、袁岙村、河伯所村、桐照村、马夹岙村、塘头村、贺墅村、西谢村、牌门头村、吉奇村、杨家村、陆角山村、岙口村、陈三村、茅屿村、谢家村、章胡村、南岙村、舍网村相邻。 |
茅屿村 |
茅屿村简介 奉化市莼湖镇茅屿村是一个人杰地灵、鸟语花香的地方。村0有400多户人家,约1500人。与莼湖镇大多数村庄一样,茅屿靠山面海。山上种满了早橘、茶树与毛竹等作物。从茅屿村口远眺,就可以看到著名的象山港,村中不少村民也以打渔为生,小海鲜味美可口。近几年经过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茅屿村已经变成了一个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民和谐共处的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茅屿村与田央村、楼隘村、桐蕉司村、袁岙村、河伯所村、桐照村、马夹岙村、塘头村、贺墅村、西谢村、牌门头村、吉奇村、杨家村、陆角山村、岙口村、陈三村、金地村、谢家村、章胡村、南岙村、舍网村相邻。 |
谢家村 |
谢家村位于莼户镇的东侧,全村 152户,人口464人,有24名党员和28名村干部,现有耕地477亩,山林50亩等。我村积极开展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整治,搞好计划生育等,近年来分别获得了奉化市卫生村、奉化市环境整治村等荣誉。 每个村庄都有文化娱乐设施,我村当然也不例外,在绿化地上装有各种运动器材,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在公园里锻炼。而且一到夏天,各种水果就上市了,桃子、杨梅、葡萄等,你可以看到人们繁忙的一种景象。 |
章胡村 |
章胡村位于莼湖镇西边,南面海,北靠山,下湖线临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现有住户470户,人口1301人,0员47名,耕地面积835亩,山林面积1800余亩,浅海面积2000余亩,划分在红胜海塘规划区内。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910万,人均收入达7000元左右。 章胡村靠山依海,下湖线临村而过,环境优美。目前红胜海塘续建,有助于推进章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章胡村会成为莼湖镇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
南岙村 |
南岙村,位于莼湖镇西南方,这里群山环抱,森林密布,满目苍翠,自成气候,为盛夏避暑常年颐养的绝好之处.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泉水甘冽,南岙目前已有3位百岁老人,村民的平均寿命为79.2岁,被中国老年学健康与长寿研究委员会评为"中国长寿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是南岙人的祖训.南岙村的村民历代视树木如生命,从不许损伤和砍伐林木,留下了沿海难得的绿色宝库,成了避暑度假休闲颐养的乐土. |
舍网村 |
舍网村人均收入 5600元,村级经济收入6万元左右。村两套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实现文明、繁荣、富强的小康村庄不懈地努力。为全面贯彻-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同志-”重要思想,在继续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我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奉城文明建设作贡献。5600元,村级经济收入6万元左右。村两套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实现文明、繁荣、富强的小康村庄不懈地努力。为全面贯彻-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同志-”重要思想,在继续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我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奉城文明建设作贡献。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