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岙村位于泗洲头镇南部,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0亩、山林面积1200亩、淡海水养殖面积1000余亩、杨梅种植面积1200亩、桔子和桃形李面积1000亩。全村住户246户,806人,8个行政组,党员41人,村民代表35人,我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产业特色明显。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00元,村经济收入20万元。近年来我村已投入450万元资金,建造农民会所760平方,2个村级森林公园3400平方,建造安置房327平方,建造果蔬市场326平方,二次自来水改造等16个项目。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市卫生村、市绿化示范村、市生态示范村、县真抓实干优秀村班子奖、县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等50项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25106 | 315000 | -- | 查看 墩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张岙村 |
张岙村位于象山县泗洲头镇西南部。现有人口900人,共415户,现有耕地833 亩,其中水田735亩,旱地98亩,山林面积5785亩,水库河道面积20亩。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 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372 元。张岙村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第二、三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 |
后王村 |
后王村地处泗洲头溪旁,距镇中心2公里,现有124户人家,420余人口,2个村民小组,党员17名,村民代表13名,农田300余亩,山林300余亩。在“以工促农,工业强村”的目标指引下,通过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现吸收2家企业落户本村,分别是象山时升光电有限公司,宁波百茗食品有限公司。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从事家具、刻字等行业者较多。 为继续加快推进本村新农村建设,新一届村三套班子科学制定规划,合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建设休闲公园;二是加固、扩容水库,提高村民饮水安全;三是加强环境整治,提升村庄卫生品位;四是积极推进机耕路建设;五是规划建设新型农民会所。 |
西洋村 |
西洋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152亩,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7户,总人口489人,其中党员9名,农民从业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兼顾农耕和农家乐旅游业。该自然村积极发动群众,制定激励措施,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
峙前村 |
峙前村位于象山县泗洲头镇西南面,背靠灵岩,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势险峻、风景秀丽。本村有居民176户,总人口约670人。耕地面积519亩,其中水稻田363亩、旱地155亩;养殖塘291亩:其中40亩归集体,其它归各户村民所有;育苗场130亩;山林总面积4349亩:其中自留山2185亩、责任山1670亩、集体山494亩。 位于村后的灵岩山风景区位于象山半岛的西南部,属象山县泗洲头镇辖区,濒临蟹钳港,距县城丹城镇19.6公里,距宁波市区74.6公里。景区内树木葱茏,植被完好,山林湖谷,各具魅力。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景区内年日照总时数为1,670-2,048小时,以百分率表示(实照时数与应照时数之比)在38-46%之间。 |
东联村 |
东联村地处泗洲头镇北部,与镇区相邻,由后山、东岙、上西庄、下西庄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户数402户‘人口1292人。全村0党员25人,村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社管会委员3人,村民代表34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625亩,山林面积6000亩,其中5800亩承包到户。2008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主要来源于茶叶的收入,人均收入3500元。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个部门的知道帮助下,我村依托地域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扎实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今,我村正朝着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方向迈进。 虽然。我村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与好的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相信在上级各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东联人一定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加强班子建设,凝聚班子力量,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村级经济,加大建设力度,必将取得更大成绩,以更美、更强、更富的新农村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
泗联村 |
泗联村位于泗州头镇中部,有井坑、中央岙、凤村、田边四个自然村组成。现共有人口1380人,耕地面积690亩,山林面积5080亩。泗联村原本是泗州头镇最贫困村之一,从2005年起,市规划局结对扶贫泗联村。几年中,该局帮助村里修建村道、改造养殖塘、帮扶村民创业致富,做了不少实事。目前村道路硬化工程基本完成,农电农耕网络正在布置实施。2007年被评为环境整治先进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共同努力,创建成效显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观。我村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以“-”重要思想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经济强村、生态立村、民主治村”战略,合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为村民带来致富之路。使村民年收入提高,生活安居业。 |
杨大场村 |
杨大场村位于泗洲头镇西北部,村域面积2.71平方公里。全村共275户,812人。全村总面积720亩,其中耕地面积520亩;山林面积2880多亩,其中毛竹林800余亩。2007年的人均年收入为5883元,村集体固定收入4000元。 为适应时代步伐和村民需求,杨大场村正在进行土地整理和道路改造。以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的要求,为村民的日常出行带来方便;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力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村民自治。同时,村“两委会”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理念,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 |
宁波站村 |
宁波站村位于定塘镇西南部,西濒岳井洋与宁海相望,大塘岛陆岛工程穿村而过。全村面积1.4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330亩,河塘面积200亩,海涂面积250亩。现有农户440户,人口1446人,党员23名,团员25名,干部8名;其中,务农人员200人,务工人员500人,经商人员约700人;主要产业从事海运业、柑桔、蔬菜种植、养殖业等;其中,海运业是村里的龙头产业,创办了“荣宁、兴宁、大唐”等5家海运企业,2006年海运总运力超过30万吨,占全县总运力的85%,船舶资产规模超10亿元,营运收入超 3亿元,税收突破1000万元,村经济总收入 179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5万元,全村80%的家庭在投资海运中受益,被誉为“浙江海运第一村”、“华东航运大村”。 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重要思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强村,生态立村”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2003年被评为县文明村,2004年评为“园林式村庄”,同年又被评为市环境整治村,2005年被评为县卫生村、市级文明村,2006年被评为县生态村、市卫生村,2007年被评为县信用村、市生态村,同年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8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目前,干群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改造旧村的同时,着力建设新村,打造“户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塘岸村 |
塘岸村地处泗洲头镇西南2公里处,位于宁海支线和泗西线的交界处,交通十分便捷。全村拥有310多户,930多人,党员26人。共有耕地面积460多亩,其中果园10亩;山林1500多亩,人均收入(GDP)达到7500元。本村以“以工促农,工业强村”为目标,壮大村集体经济:平整溪滩地100多亩,投资210多万元建造标准厂房出租,年租金为16万;出租50余亩土地,年租金为500元/亩。现已引进企业5家,村年均收入为30万元。农业以草莓、水芋和大棚蔬菜种植为主。 多年来,经过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先后获得了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卫生村、县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村、县级村落文化先进示范村、县级民主与法治示范村、县级综合治理先进村、镇新农村建设民主管理奖、县百村千户示范协会、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起点,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全村监控摄象体系,以提高全村安全生活和生产;2、环村道路路面硬化工程;3、继续整治村内乱搭建设施;4、红白喜事场所的规划及建设;5、清理整治河道,美化优化最佳居住环境。 |
泗洲头村 |
泗洲头镇泗洲头村位于象山县西南部,因其地处泗水入海口,诸水汇于其前,登高远眺,宛若水中之洲,由此而得名。现共有农户545户,人口1508人,党员44人,其中女党员6人,村民代表41人。耕地面积833亩,山林面积5785亩。 近年来,泗洲头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以“-”重要思想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经济强村、生态立村、民主治村” |
苏岙村 |
苏岙村地处象山宁海交界,距县城约50公里,距泗洲头镇中心村18公里,是一个纯农业的自然经济村,素来有泗洲头粮仓之称。现有人口 859 人,共 335户,苏岙村现有耕地1387亩,水稻面积910亩,其中超级稻面积500亩,占55%,良种覆盖率达95% 以上,直播节能增效栽培等优质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80亩中浙优1号到收获时青秆黄熟不倒伏,平均产量在500公斤。山林面积3318亩。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5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 7776元,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达到50万元。为适应时代步伐和村民需求,苏岙村正在进行土地整理和道路改造。以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的要求,为村民的日常出行带来方便;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力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村民自治。同时,村“两委会”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理念,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 |
墩岙村 |
墩岙村位于泗洲头镇南部,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0亩、山林面积1200亩、淡海水养殖面积1000余亩、杨梅种植面积1200亩、桔子和桃形李面积1000亩。全村住户246户,806人,8个行政组,党员41人,村民代表35人,我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产业特色明显。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00元,村经济收入20万元。近年来我村已投入450万元资金,建造农民会所760平方,2个村级森林公园3400平方,建造安置房327平方,建造果蔬市场326平方,二次自来水改造等16个项目。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市卫生村、市绿化示范村、市生态示范村、县真抓实干优秀村班子奖、县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等50项荣誉称号。 |
下马岙村 |
下马岙村位于泗洲头镇中南部,生态环境优美,北有灵岩仙景映托,东与蟹钳港绿色屏障,西有岳井洋隔海相望,基地周围无任何工业污染源,空气清晰,号称天然氧吧。全村总户数242户,人口820人,全村0党员21人,村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5人,社管会委员3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面积3600亩,其中经济林(杨梅)面积2008亩,柑桔、枇杷等水果种植面积450亩,水产养殖580亩,其中海水产养殖520亩,淡水养殖60亩。杨梅种植大户50余户,海水养殖专业户20余户,在全国各地开办家具、机械刻字60余家。2007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5.1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187元。 这两年在村党支部的、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努力,我村在2004年被县列入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活动,先后被评为市县级文明村,农村文化建设示范村,民主政治示范村,园林式村庄,兴林富民示范村,农业生态村。2007年被评为县先进党组织,全面小康示范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