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余姚市 >> 马渚镇 >> 乐安湖村

乐安湖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乐安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乐安湖村简介

  乐安湖村位于马渚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境内有乐安湖,以湖名村。东接姚家村金家畈,南临云楼村五公桥,西至牟山镇西湖口,北接姚家村西山下。土地总面积4960亩,其中山地面积有2060亩,村庄建成区面积450亩,有闸下周、寺前、过水路、五藏岙、江下5个自然村分属6个村民小组,540户1725人。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6.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118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81106 315000 -- 查看 乐安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乐安湖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乐安湖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姚家村

  马渚镇姚家村位于马渚镇区南部,东接瑶街弄村,南连乐安湖村,西临渚山村,北与下叶社区接壤。高夹线马云路贯穿我村,处于马渚城镇总体规划中心地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村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有598户家庭,常住人口1680人,在册外来人口2500多人。村党支部有98名党员,6个村民小组,30名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有6人组成。2009年工农业总产值4.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2470元,村级收入112万元。   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生态文明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评为余姚市文明村、宁波市文明村、余姚市村庄整治先进村、余姚市庭院整治合格村、平安村、消防安全示范村,成功创建社区服务中心,目前正积极参与创建余姚市全面小康示范村。   

长泠江村

  马渚镇长泠江村处在马渚镇北,马郎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曾是姚西抗日革命的重要根据地。区域面积4.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0余亩,全村由南魏、奖嘉隆、老长泠3个自然村组成,常住户1110户,户籍人口3157人,13个村民小组,有党员142名。    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凭着“团结奋进、务实敬业、敢于争先、建设长泠”的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得了环境整治先进单位、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村“两委”以村庄整治和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工程为抓手,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将本村建设成为村美、户富、班子强的新农村。我们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来长泠江观光指导,投资兴业,共同谱写发展的新篇章。   

沿山村

  沿山村地处马渚镇西北部,有八个自然村,区域总面积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13亩,以水稻种植、水产养殖、花卉苗木培育三大产业为主;山林面积3046亩,以种植西山白杨梅为主的水果2000多亩。2009年底,全村有697户家庭,在册人口1991人。我村于2009年9月由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下设农业、工业、老龄3个党支部,有党员109名,5个党员家庭教育活动点,5个村民小组,50名村民代表。2009年全村社会经济总产值8771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152万元,固定资产957.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0623元。   近年来,沿山村紧紧围绕“道德立村,生态富村”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三事新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村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局面。我村先后获得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浙江省文明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卫生村、省绿化村、省林业观光园区、省兴林富民示范村、省村级体育俱乐部;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宁波市村民自治模范村、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宁波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余姚市连续七年先进基层(五好)党组织、余姚市科普示范村、余姚市公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庭院整治首批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斗门村

  马渚镇斗门村位于马渚镇东大门,东接阳明街道,南接姚街弄村,西至庙前村,北接马槽头村。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      斗门村有原斗门村,九功寺村两个行政村于2001年5月合并而成。全村有大成房、山前、中胡、里胡、桑家、黄巷、大戴家、小戴家、菁江山、河东、河西、高街沿、马巷、毛家13个自然村。全村有农业户数1315户,人口3530人,外来人口3500人,常住人口7030人。其中因婚嫁入我村苗族姑娘1人。    斗门村现有耕地3183亩,山地180亩,总农用土地3363亩。本村耕地以产量为主,专业禽畜养殖大户2户,养殖基地40亩,淡水养殖塘35亩。    本村水陆交通方便,余马公路、斗乐通村公路穿村而过,杭甬运河、萧甬铁路插村而过。全村村道路面已全部硬化。每个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由于交通资源的优势给本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镇工业园区于2000年落户本村,本村区域内有大小企业80余家,商铺180余家,上千万产值企业10家,本村现有农机服务站一个,目前对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服务,大大减少了农村劳动力,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009年村平均收入超万元,村已建新农村三处,安排住户150余户。    为活跃农村文化活动,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斗门村,村已建造一个建筑面积壹仟余平方,活动场所贰仟余平方的村落文化宫一个。各自然村建有活动场所一个,健身路径拾条,为村民提供了空闲活动的条件。本村已被宁波市评为文明村,五号村党组织,被余姚市评为卫生村,小康新农村,优秀文化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二六市村

  【村情风貌】二六市村位于余姚市东南首,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地二六市,为原二六市乡政府所在地。原名湖塘下市,后因农历逢二、四、六、九市日,故名二六市,此名一直延续至今。二六市村东接宁波市江北区向上村,南接魏家桥村,西接三七市村,北接相岙村,紧邻田螺山遗址。境内总面积6.14平方公里,有耕地4433亩,山林3041亩,下辖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农业常驻户数1300余户,总人口3600多人。村于2002年设立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 178名党员(2011年初)。截止2010年底,村民人均收入10755元。先后荣获镇农业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村境内属姚东平原,地形平坦,北有山林,江河纵横交叉,内有官桥浦、魏家浦、云山浦为支柱,气候温暖多雨。   【村历沿革】2001年4月行政村撤并,由原来的二六市、朱家山、官桥、下钱4村组成,定名二六市村。原二六市,1949年初为慈溪县二六市镇七、八保。1950年为明德乡七、八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曙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二六市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二六市村民委员会。原朱家山,1949年为慈溪县二六市镇六保。1950年为明德乡六、七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明德乡朱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勤丰大队,1981年更名朱家山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朱家山村民委员会。原官桥,1949年初为慈溪县二六市镇九保。1950年为明德乡九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明德乡曙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官桥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官桥村民委员会。原下钱,1949年初为慈溪县二六市镇七保。1950年为明德乡七乡。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明德乡曙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下钱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下钱村民委员会。    【产业经济】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产业结构调整后,以种植茭白、蔺草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率居全镇前列。几年来,共投资500多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使农田标准化率达90%以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80年以前村民主要以种田为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积极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早在本镇大面积种植茭白、蔺草,并推销到各级市场。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二、三产业,目前从事二、三产业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45%以上。已形成以不锈钢、汽车配件、柴油机配件,水暖配件、塑料制品为主要产品的各类企业61家,2005年,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6家。    【社会事业】村境有崇教之风,解放前夕兴办私塾、学堂,较有名气的在官桥有陈布雷先生特意捐资并仿广州黄埔军校建筑风格的“鸡山学堂”,现被市政府定为文保点。解放后,有小学3个,如今统一并入二六市小学,另有幼儿园2所。群众文化活跃,有村卫生室2个,卫生院1个,全村开通了有线电视,90%以上村民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村镇建设】解放前村民住宅多为平房及草舍屋。目前,大多数村民居住系二至三层楼房,村民生活生产饮用自来水,村主要道路基本硬化,主要道路边全部安装了路灯,全村消灭了露天粪缸,建造了垃圾箱及垃圾中转站,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风景名胜】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氏故居”和市文保点“鸡山学堂”和“乾镇庙”。    【发展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村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盘活集体资源,发展各项事业,推进村庄整治,完善公共设施,优化村容村貌,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市场繁荣,村级经济不断壮大,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电话:0574-62945189 地址: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村横街20号   

马漕头村

  马漕头村位于马渚镇东北首,余夫公路穿村而过。本村常住人口2689人,外来暂住人口1400多人。由原马鞍山和大漕头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和村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2007年底,我村共有大小企业20多家,其中上规模企业2家。  

开元村

  余姚市马渚镇开元村,文化底蕴雄厚,是马渚镇境内创办学校较早,人口较多,区域较广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上下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淳朴热情的开元人民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与您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元村下辖10个自然村,自然资源丰富,公共设施完善,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安定。开元村工、农、副各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尤其是工业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区域有大小企业120多家,以电瓶、手电筒、塑料为主导企业类型,有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和基础;农产品则以水产养殖、肉类牲畜养殖、苗木等为主。    全村人民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一致,为开元村的新发展不懈努力,我村已先后荣获宁波市卫生村、四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相信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开元将会走得更稳、更远!   

渚北村

  余姚市马渚镇渚北村总人数2653人,总户数939户,0党员113名,耕地面积3100亩。5个自然村,山林30亩,农民总收入1.1万元,上班人员9名,村民代表54人,村民小组19组。区域总面积3.42平方公里。   村先后荣获余姚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余姚市卫生村、余姚市三级调节委员会、余姚市法治示范村、余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马渚镇环境整治先进单位。  

乐安湖村

  乐安湖村位于马渚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境内有乐安湖,以湖名村。东接姚家村金家畈,南临云楼村五公桥,西至牟山镇西湖口,北接姚家村西山下。土地总面积4960亩,其中山地面积有2060亩,村庄建成区面积450亩,有闸下周、寺前、过水路、五藏岙、江下5个自然村分属6个村民小组,540户1725人。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6.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1180元。  

大将桥村

  大将桥村位于余姚市西北部,东距余姚市中心约10公里。距马渚镇5公里。东南相邻开元村,西邻泗门镇东蒲村,北与朗霞镇天华村接壤,村西由开泗线跨越,禾大公路横穿村中心,途径村西的奖嘉隆江整治工程正在进行中,交通便捷,蕴藏着强盛的区位优势。全村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由大将桥、犁轭窟、朵家、杨家、新村等7个自然村组成。常住家庭 535户,常住人口1597人,村党组织有60个党员,11个村民小组,33名村民代表,村三套领导班子有6人组成。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3390万元,人均收入9403元,村可用资金5.1万元。      大将桥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养项目有水果、花木及鱼虾畜禽等。农用设施齐全,已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的标准化农田格局。有大小企业9家,初步形成了以五金、石棉加工等为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全佳桥村

  全佳桥村简介   全佳桥村位于余姚市马渚镇西北部,北接泗门镇、西接临山镇,由原全佳桥和夏王宅两个村撤并而成,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有耕地2100亩、山林1152亩、水面116亩。全村共有7自然村,设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42户,常住人口1794人。全佳桥村于2001年5月行政村撤并后重新建立党支部,有正式党员84名,分五个教育点。   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着力推进和谐宜居家园建设,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和宁波市文明村、卫生村、农村文化建设示范点、绿色生态示范村、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全村有企业42家。主要产品有小五金、机械、小电器、灯泡、混凝土等。农业主要出产水稻,另外有鱼塘、花木苗圃、养猪场等副业。目前,全村共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00余亩、水产养殖面积250亩、蔬菜大棚25亩、草莓瓜果大棚10亩,专业家禽养殖户17户。同时,利用本村近2000棵东山,西山白杨梅、渔塘等资源优势,引导村民群众发展垂钓、农家乐等第三产业,2011年村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加12.3%。 2011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15亿元,村集体资产1014万元、可用资金9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067元。   全佳桥村村内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先后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庭院整治等环境整治活动,投入700多万元,硬化道路 3000多米,新建公厕17座,清除破损广告牌11处,清理牛皮癣16处,配备垃圾桶542只,整治“三基”杂地150处,并利用整治后的地块建成各类文体活动设施 20多处,村内主次干道硬化率和绿化率均达到100%。被评为“绿色生态村”、“园林式村庄”,基本形成了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村。   

菁江渡村

  余姚市马渚镇菁江渡村位于本镇东部,是姚西工业园区开发的重点,余马公路横穿本村,东邻余姚镇,南至姚江与肖东镇一江相隔,西部毗邻本镇斗门村和大漕头村。村主要道路与余马公路相连接,全村现有在册户口1221人,总户数326户。设党支部1个,共有42名党员。分为2个自然村、一个医疗站、7个村民小组、21名村民代表。近几年来,通过广大干部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大成绩,曾先后被评为宁波市、余姚市和镇环境整治先进单位,余姚市庭院整治示范村,宁波市卫生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等等获得了一系列荣誉。荣誉是全体村民,全体人民的,菁江渡百姓愿意再接再厉,共创更辉煌的明天。  

云楼村

  一、   区域面积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48人,外来人口680人,总户数834户,耕地3243亩,林地2075亩,养殖水面410亩。   二、   本村村级固定资产510万   三、 年固定收入25万元左右,(其中山林收入10万元,两湖承包10万元,市场3   

瑶街弄村

  余姚市马渚镇瑶街弄村位于马渚镇东南侧,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相传古时有集市,大巷小弄设有商店,故有瑶街弄之美称。东接斗门村,南濒姚江,西临乐安湖村、姚家村,北至马渚中河,余马公路穿村而过,杭甬公路插村而走,水陆交通方便。   全村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6月底有881户家庭,常驻人口2542人,外来人口103人。分属14个自然村,现有贺墅、卅里牌、吊水周、袁巷、孟家、史家、杨巷、方家堰、李家堰、大河桥、姚梅章、竹桥头、瑶街弄、田屋里等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3292亩,山林面积90.8亩,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貌为姚江平原水网,土地多青紫泥,粘韧肥沃,最适宜种水稻,为姚江中河水系,有姚江、贺墅江、中河等。   201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1474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38.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165.68元。村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党员139名,村民小组17个,村民代表48名,村三套班子成员有5人组成。   我村是马渚镇的绿色稻米生产重地,宁波市万亩星火稻米示范基地。荣获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余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余姚市文明村、余姚市卫生村、建设“平安余姚”示范平安村、余姚市人口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余姚市2011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余姚市老龄工作规划化行政村、余姚市三星级民主法治村、马渚镇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2012年等荣誉。   

下沙畈村

  马渚镇下沙畈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马渚镇政府4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地下沙畈。村域面积3.2公里,耕地3100亩,东与开元村八楞江隔江相望,南与渚北村接壤,西与沿山村相连,北接大将桥村。全村共有常住户794户,户籍人口2310人。村于2001年建立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有党员84名。村曾先后获得余姚市文明村、马渚镇先进党支部、宁波及余姚市村庄整治验收合格、余姚市卫生村。  

庙前村

  庙前村位于马渚镇(东区)城郊结合处,全村由庙前、喻家畈、小施巷、大河沿四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424户,常住人口1194人,外来居住人员(登记)约2650人(有私有出租房1130间),耕地面积140亩。村级集体经济690万元,村年收入约2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约8800元,。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55名党员,4个村民小组,20名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由6人组成。   庙前村位于马渚镇(东区)城郊结合处,全村由庙前、喻家畈、小施巷、大河沿四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424户,常住人口1194人,外来居住人员(登记)约2650人(有私有出租房1130间),土地总面积1050亩,已被征用750亩。村级集体经济690万元,村年收入约2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约8800元,。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53名党员,4个村民小组,20名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由6人组成。   


乐安湖村特产大全




乐安湖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