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慈溪市 >> 白沙路街道 >> 白果树社区

白果树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白果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白果树社区简介

  白果树社区建立于1999年9月23日,四周界址为:东起三灶江,南临329国道,西连新城大道,北靠开发大道,区域面积约100多万平方米,住户992户(不包括宁都华庭3幢),总人口为2350余人。社区内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活动丰富,制度健全。辖区内主要有慈溪市行政中心、审计局、广电电视台、慈溪中学、房管中心、自来水公司、泰兴房地产公司等20家共建单位,拥有市内规模较大的人民公园和新世纪广场。本社区已建立健全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党建联席会和理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体系。目前,已创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示范社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宁波市级文明社区、宁波市级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宁波市级平安社区、宁波市环保模范社区、宁波市“六好”关工协会、宁波市级先进老年协会、慈溪市级文明社区、三星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慈溪市级示范市民学校等。社区设有区徽,居委会全体同志将与全体社区成员一道共建共创学习型特色社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82005 315000 -- 查看 白果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白果树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白果树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白果树社区

  白果树社区建立于1999年9月23日,四周界址为:东起三灶江,南临329国道,西连新城大道,北靠开发大道,区域面积约100多万平方米,住户992户(不包括宁都华庭3幢),总人口为2350余人。社区内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活动丰富,制度健全。辖区内主要有慈溪市行政中心、审计局、广电电视台、慈溪中学、房管中心、自来水公司、泰兴房地产公司等20家共建单位,拥有市内规模较大的人民公园和新世纪广场。本社区已建立健全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党建联席会和理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体系。目前,已创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示范社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宁波市级文明社区、宁波市级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宁波市级平安社区、宁波市环保模范社区、宁波市“六好”关工协会、宁波市级先进老年协会、慈溪市级文明社区、三星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慈溪市级示范市民学校等。社区设有区徽,居委会全体同志将与全体社区成员一道共建共创学习型特色社区。  

白河社区

  白河社区原是应莫陈村2001年拆迁后新形成的白河小区改建而来的,白河社区东至二灶江;南至开发大道;西至上周塘全家;北至三洞桥、河角村,辖区居民总户数约510户,人口1500人,外来人口60户226人,社区占地面积为16平方米,建筑占地为54000平方米,道路硬化面积15000平方米,硬化率100%,小区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绿化率30%,小区公园居民可活动面积3000平方米。公园内室外健身器材二套。居民室内活动场所面积300平方米,内有健身器一套,乒乓球桌、棋类、电视、麻将桌、图书、市民学校,为了创建平安社区,给居民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本区设立了4只岗亭,配备8名专职夜间巡逻人员,6名卫生道路保洁人员。通过几年的努力,白河社区已建成为房屋整齐、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日夜平安的上档次的社区  

群丰社区

  群丰社区是由原有的群丰村发展而来的,本社区地处浒山城区新城大道两侧,东至白彭公路,西至孙塘南路,北至329国道,南至南二环线与隆兴村交界,总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9个居民小组,总户数有1068户,2664人,其中持靠户15户,30人,外来暂住户1429户,4277人。目前已建立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理事会,社区居委会等组织体系。社区居委会全体同志将与社区全体成员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本社区道路硬化28000M2,达99%,公共绿化面积12000M2,占自然村总面积的20%,新建小公园三座,治安岗亭五个,老年乐园供全套健身器材。   共建单位5个:即商都、白沙针织品市场、慈客隆虞波店、市财政局、新时代装饰市场、  

白沙社区

  白沙路街道白沙居委,地处城郊结合部,与白沙路村紧密结合,市府行政中心隔江相望。我们的居委是由原河角、天东、白沙三居合并而成,总户数:2256户,总人数:3632人,暂住总人数:1060人,现划分为20个居民小组。白沙居委是白沙路街道唯一的一个居民委员会,比较疏散,再加上经济薄弱,给我们居委各行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但我们居委全体班子人员齐心协力,知难而上,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行指标和任务。   小商品市场是我们的主要一个来经济来源,小商品市场现是原来的老白沙菜场改制而成,经过我们的努力,招商引资而成,主要经营:服装、鞋帽、五金、塑料制品等,欢迎社会各界莅临指导。    我们坚信在白沙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体居民群众,与时俱进,努力把白沙居委创建成经济繁荣、文明和谐、居住舒适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   

潘余村

  潘余村位于浒山大城区东部,全村区域面积约0.7平方公里,东靠文武殿江和武陵桥村,南接武陵桥村和二房村,西邻长春村,北依大塘江.至2006年底,全村共有在册人口1015人,其中男512人,女503人,总住户403户,分2个自然村,共八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81.2亩,山林面积380亩,现有个私企业105家,股份制企业2家,到2004年底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收入68万元,人均收入7500元.  

隆兴村

  隆兴村位于浒山中心城区东南部,西临新城大道,东至白彭公路,北靠南二环线。全村东西方向平均距离1.1公里,南北方向平均1.2公里,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全村由夏家桥、杨家、大房、徐家笆弄、前樟桥、后樟桥、蒋家堰桥、何家桥、前应小区等九个自然村组成。整体布局比较分散,其中以夏家桥自然村面积最大。村委会处在隆兴村的中心区域,慈溪市委党校前面。隆兴村现有总户数852户,村民总人数2074人,村民小组16个,0党员67人,村民代表67人。辖区内有市委党校、市-指挥中心、消防大队、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检察院、市职高、慈吉小学、慈吉中学、白云小学、文化技术学校、名车大洒店、天地家苑、世纪花园等。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村级各类组织健全,各项活动正常。曾先后获得过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慈溪市级先进集体、慈溪市双学双比先进集体、慈溪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等。展望未来,隆兴村将继续保持荣誉,紧紧依靠全体村民,同心同德,努力营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河角村

  河角村东至墙里村,南至白河小区连接开发大道(白河公路连接本村),西至三洞桥村,北至北外环线,交通便利,个体工付业较为兴旺发达,居住环境不断美化。   2006年全村总在册户口838户、在册人数2231人、在辖居民45户,人数126人、外来人口1680人,总人口4037人。有0党员91人,全村有7个自然村组成,现实有耕地1050亩,有工付业三产265户,2006年度总产值达3.5亿元。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村级集体经济目前还相对比较贫困,本年度村级集体可用资金约30万元。    村委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有合作医疗站、外口管理站、综合治理室、专职护村队、报刊阅读点,远程电视室、远程教育点等可供广大村民开展文娱体育和教育活动。   河角村在上级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经过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在辖区内做到路平灯明、环境整洁、村民安居乐业、整体气象欣发芽蒸蒸日上。  

三洞桥村

  全村原有九个自然村,以河流分割成三个片,即三灶江以东属东片,八个生产队组成,三灶江以西,四灶江以东属中片,有十个生产队组成,四灶江以西属西片,有七个生产队组成。共25个生产队,截止2005年底共有村民家庭1050户,人口2741人,不包括居民户口和外来暂住人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大胆开拓创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进了高科技农业企业在我村安家落户,我村的经济发展充満着活力。广大村民动脑筋,想办法,发展第三产业,我村是白沙针织之乡发源地,针织业的蓬勃兴起富裕了广大村民物质生活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全村人均收入8332元步入小康,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    目前我村现有818低弹机及小低弹机118台,进口及国产大型针织园机233台,2005年度工业生产值40533.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902.23万元,农业收入553万元,第三产业958万元。有80%村民从事个体针织行业。    在新世纪里,村党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社一班人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和指南,坚持实践“-”重要思想,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扬“开拓、创新、廉洁、务实”的精神,带领全体干部群众向着文明富裕的方向奋进,努力把三洞桥村建设成为城乡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后油车村

  后油车村地处大塘河以北,东邻赖王村,南与白沙路村接壤,西面为新市府大楼及中兴小区、慈溪中学和体育中心。北止上周塘村的新庄桥为界。自然地形狭长,三灶江贯穿全村。沿江边的三灶大路为村主干道,三北大街和尚未全线贯穿的北二环线横贯东西。由杜家、白果树下、陈家、董家桥、大河西岸、念贰房6个主要自然村组成。原耕地面积613亩,6个生产队,1981年又划分为12个。截止2005年6月,有常住人口1230人,除逐渐萎缩的农业外从事轻纺业及第三产业。    后油车村解放前属余姚县白沙乡第六保,解放初期改称太平乡一村,1954年县域调整,划归慈溪县太平乡一村1956年时期称白沙公社禾丰大队。1983年乡镇地名正名,因解放前曾有家后油车榨油作坊而得名。  

二房村

  浒山街道二房村,地处慈溪市浒山街道城乡交界,在彭桥直江往北分河东、河西两块地段。河东南与新横江村交界,东与潘桥交界,北与长春村交界。河西块南与宏坚村交界,西至东三环线,北与八字桥村界。全村分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05年底全村在册户数有462户,1195人口。全村区域面积0.63平方分里。现有耕地面积398亩,山林面积330亩。有个私企业63家。全村在2005年完成工农总产值10300万元,人均收入0.78万元。    在改革开放以来,二房村全体村民认真学习“-理论”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几年来村容村貌有了全面提升。村庄道路沿接在东三环线,为发展经济、搞活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坚信通过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在不远的将来,二房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和总体经济实力会进一步提高。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社会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奋斗。   

高河塘村

  高河塘村地处市区东北4公里。本村地形: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0.5公里,成带状。下辖隘笆、西泮家、高河塘、朝东屋、田屋、百岁房、祝家、王家、前华家、后华家10个自然村,东与逍林镇、黄建浦河界为界;南至轻纺村;西与西华头村接壤,北至罗家庄为邻。现在总人口2306人,村民758户,共有20个生产队,66名党员,北二环线贯穿我村,现有耕地面积1500余亩,个私企业555家,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村级集体所用资金收入50万元;以争创文明村为目标,村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建造公侧14只,消灭了露天粪缸,主要道路两旁绿化,村民日常生活垃圾每日上门专人收集。道路、河道专人清扫保洁,村班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一致、励精图治、务实创新,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严格实行“两个公开、一监督”制度、提高透明度、健全了村民自治制度,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形势喜人,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宏坚村

  宏坚村地处浒山街道东郊,北至二房村、东邻新横江村、南接横河镇彭桥村、西靠彭民公路,与隆兴村相连。村内水泥道路宽阔,东通潘余大道,西通彭民公路,高速延伸线将纵贯村庄。直江与新横江纵横交错,构建了村落的水陆交通网。    宏坚村是原宏坚村、后宅村、前宅村合并的新村。全村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设有27个村民小组,1068户,总人口2644人。现有耕地面积1210亩,山林1300亩。有个私企业137家,其中有2家针织染造企业规模较大。有设备齐全、设施完善的农贸市场一个,幼儿园2所,医疗服务站一个。至2004年底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人均收入7000元。    为了纪念徐宏水、林坚两位革命烈士而命名为“宏坚村”。解放前中“徐家畲”,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开辟了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以“文明、勤劳、淳朴”的美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村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轻纺针织业日益兴旺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党总支、村委会、经济合作社一班人尽心尽职带领村民实践江总书记“-”,紧跟发扬“开拓、创新、廉洁、务实”的宏坚精神,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种优势。全村村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努力奋进,宏坚村必将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   

新横江村

  新横江村位于浒山城区东南部,全村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东靠匡堰茹家村,南靠彭桥东上河,西邻宏坚村和二房村,北接武陵桥和潘余村。2000年12月三村合并为新横江村,2005年底止全村在册人口2199人,总住户880户;分3个自然村,华家桥自然村、东宅自然村、降桥自然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549亩,山林628亩;现有个私企业188家,股份制企业3家。    新横江村的人们勤劳、智慧,在新的世纪里,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合作社全体班子人员,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带领广大村民向着文明富裕的方向迈进,努力把新横江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陵桥村

  陵桥村隶属慈溪市浒山街道,地处浒山东大门,329国道横穿村庄。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有农户597户,人口1549人。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值3.3亿元,村集体可用收入17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90元,是一个交通便捷的城乡结合型村庄。我村是慈溪市第三批新环境百村改造试点村,几年来先后被评为省“文明村”、“卫生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生态村”、“村民自治模范村”、“村落文化宫建设示范点”,慈溪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型党组织”,连续7年被评为慈溪市“先进党组织”。2006年1月被授于省、宁波市两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从2000年开始。按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根据《武陵桥村建设规划》,逐年完成了“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外口公寓、一个文化公园、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村落文化宫、一个幼儿园。到目前已实施的重大项目有:建造新村1个,占地30余亩,住宅53幢;建造外口公寓1座,建筑面积2000㎡,居住人员250余人;建造工业孵化基地1个,占地12亩,建筑面积10707㎡;建造武陵文化公园,占地16.8亩,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建造村落文化宫1座,占地1300余平方米;建造农贸市场1个,建筑面积2160㎡。经过近几年的村庄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已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武陵桥村以村庄布局优化、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等“六化”为目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共投入400余万元抓环境整:硬化村内道路26000㎡;铺设下水道3500m;河道砌坎1800米;全面消灭露天粪缸,建造无公害公厕10座;利用路旁和空闲地种植公共绿化18000㎡,并建造村落公园1个;村内安装路灯80余盏。   

长春村

  长春村地处浒山城区东郊,村区域面积为0.22平方公里,建成区约为0.19平方公里,大部分村落位于市一灶江以东,329国道横穿村庄北部,东三环紧靠村庄西部,交通便捷。全村分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2户,在册总人口936人。现有耕地200亩,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依托国道和城郊优势, 95%以上的劳动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家庭个体经营的轻纺针织业较为发达,现有家庭个体户140余家,有外来务工经商人员1200多人,2005年实现了全村社会总产值为3.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886元,村级集体收入为128.75万元。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广大群众,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实事、惠民众、走前列”的工作方针,健全了村民自治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了我村四大文明建设,村庄道路全面实现了硬化,河道实行了整治并砌砍1250米,主干道路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62盏,建有三格式无害化公厕14只,建造了占地8亩多以娱乐、休闲、健身、学习为一体的村落文化宫,并设有党员服务站、医疗服务站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村庄绿化面积已达28200平方米,村建成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6%。先后被授予了宁波市卫生村、慈溪市绿色村庄、宁波市文明村、慈溪市三星级文明村、慈溪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村落文化宫建设示范村和慈溪市“五好”行政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今年是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之一。   

白沙路村

  白沙路村位于慈溪市浒山街道城区东郊,全村有五个自然村落组成,东与轻纺城村接壤,南和八字桥村隔路相望,西达群丰村以三灶江为界,后倚赖王村。慈百路、329国道、北大街穿村而过,东外环线、新城大道犹如两翼,临村两侧并呈南北走向。    白沙路村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全村常住户687户人口1706人,个私企业达百余家,目前拥有耕地面积341亩,分14个生产队经营承包。全村现有党员55名内集体企业2家。   

赖王村

  赖王村地处浒山城区东部,东至东二环线,南到三北大街,西至后油车村相接与市府大楼相临,北至开发大道,二灶江贯穿全村,交通便捷。区城面积0.7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580户,总人口1465人,外来务工人员1400人,个私企业164户,三产户110户,去年全年三产总值1.9亿元,人均收入8220元,村级总资产达2000万元,村级可用收入达到115万元。近年来,我村围绕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目标,各级开展创建星级民主法治村工作,广泛开展同主与法制宣传教育,依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加大基层依法治理力度,逐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规范化、法治化,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墙里村

  墙里村位于开发大道以北,二灶潭路以东,一灶江以西,北二环路以南,现有1138亩耕地,25个村民小组,926户2389个人口,个体企业150家.  

西华头村

  西华头村位于慈溪市城区中心东边较5公里,全村总人口2499人,953户人家,27个生产队,13个自然村,村党总支下属三个支部,共有党员94人,全村村庄区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全村可耕耕地面积1173亩,截止2005年低全村总产值达到了3.73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620万元,工业产值达到3.52亿元,第三产业达到15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8207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收入达到109万元。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被评为慈溪市三星级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平安慈溪创建先进单位、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  

上周塘村

  我村地处市城区之中,东邻白河小区,南邻广电中心和体育中心,西邻国际大酒店,北邻太屺村,南北交通连接与新城大道、东西交通连接与开发大道的村落交通网。    伴随新世纪的钟声,具有千年历史的上周塘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上周塘村有1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总人口2328人,现有耕地面积1143.2亩,总户数832户,个私企业123家,人均收入6150元,有21个村民小组,52名党员,200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为3.04亿元,村级集体收入49.9万元。    在新的世纪里,村党总支、村委会、合作社一班人以江总书记“-”重要思想为指针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扬“开拓、创新、廉洁、务实”的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向着文明富裕的方向迈进,努力把上周塘建设成为市郊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白果树社区特产大全




白果树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