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村位于掌起镇西端,由原柴家、田央、诸介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地理位置优越,北靠329国道,杭州湾跨海大桥掌起上下车道在村内直上,直达宁波、上海,交通十分便利。现有村民小组36个,总户数1380户,总人口3347人,外来人口2700人。全村总居住面积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271亩,其中水田1119亩,旱地2152亩。
柴家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现在遗存的古迹有迎阳桥、正阳桥、柴家庙,还有保存十分完好的江南民居等等。和谐的村落布局,粉墙黛瓦,层层跌落的马头墙,精湛的砖、木、石三雕及壁画建筑装饰艺术,展示着古建筑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成为柴家村独特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全村共有大小企业135家,主要以生产小五金配件为主。200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372元,村拥有集体资产30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35万元。几年来,村党总支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取得可喜成绩,多次被评为慈溪市、镇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四型“先进党组织,宁波市民主法制示范村、村务公开示范村,一星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在新形势下,村党总支将继续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82104 | 315000 | -- | 查看 柴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古窑浦村 |
古窑浦村是掌起最北部的行政村,北临杭州湾,南接中横线,东连淞浦,西邻观海卫镇五洞闸村。全村有耕地4947亩,住户1847户,总人口4422人,暂住人口2500人,有专职村干部10名,党员194人。全村村庄面积1.9平方公里,个私企业80余家,以家电、电子产品为主,产品远销海外及全国各重点城市。 近年来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三套班子及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解放思想,勇于进取,在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文明化程度,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宁波市兴林富民工程示范村”、“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慈溪市二星级文明村”、“慈溪市河道疏浚整洁先进集体”、“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慈溪市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慈溪市村落文化宫”、“慈溪市绿色村庄”等多项荣誉。 全村以农业为主,同时发展三产行业。该村的水蜜桃远近闻名,每到春天成片的桃花园令人流连忘返,夏天挂满枝头诱人的桃子令人垂涎欲滴。我村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的三月和七月隆重举办了慈溪市古窑浦水蜜桃“桃花节”和“采摘节”,从而聚集了人气,提高了古窑浦水蜜桃的知名度。现全村种植水蜜桃2900余亩,其中桃园基地500亩左右,主要靠自销及外来小贩销往市内外,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2007年在市、镇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古窑浦村成立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海上门户”,古窑浦革命史迹陈列馆和纪念碑,陈列馆是一座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展现古窑浦革命历史的一面镜子,使古窑浦村拥有更加浓郁的历史氛围,成立后吸引了许多革命前辈以及他们的后人前来参观,为教育下一代创建了一个教育基地。在2009年上半年,又被评为宁波市教育主义爱国基地。 同时,该村又成功建立了古窑浦村农村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从而增加村内的商业氛围,方便了村民购物,使广大村民能够在村商业服务中心就能购买到品种繁多、价廉物美的商品。 古窑浦全村村民正在为创建新农村,奔向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巴里村 |
巴里村位于掌起镇最西端,西与观海卫镇洞桥村接壤,东邻杭州湾跨海大桥掌起入口, 329国道贯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称之为掌起镇的西部窗口。巴里村由原贴水、蒋家、上巴、下巴等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99亩。截止2009年年底,巴里村总人口数达到3502人,村民1480户,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1128元。 作为掌起镇的西部窗口,巴里村在近几年来更加积极主动,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切实解决村民最需要的住房问题。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通过领导班子认真研究落实,于2009年开始建造巴里村农民公寓,给本村村民吃了定心丸,让村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 打造巴里品牌,拒绝边缘化,巴里村在越来越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在庆国六十周年合唱比赛中,巴里村合唱团拔得头筹,获得一等奖;在掌起镇2009年度村级考评活动中,获得银奖,创造了新的历史起点。 巴里村正和着时代的节奏,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社会各界展示自我风采和拼搏努力,我们相信:巴里在雄起! |
裘家村 |
裘家村位于掌起镇的西部,在2001年由原来的裘市、裘家两村合并而成。村内企业繁多,并已形成一定规模,工业经济发达,年总产值3.2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4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727元。全村区域面积1.9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40亩,耕地面积2200亩。现有总户数991户,共2156人,另外来人口2900人,有党员54名,下设2个党支部。 裘家村历史悠久,古迹丰富,人杰地灵。裘家村建村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村内有370多年的古建筑——裘氏大宗祠,有1933年0第一支部的成立点——县立国民崇义学校,有历史长远且远近闻名的裘家老街,以及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盘脚点等。 历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积极进行新村建设,新建及翻修道路,加强河道道路保洁,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加强村务公开的落实及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实现了村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双提高,并先后获得了2006年优秀环境卫生村,2007年优秀妇代会,2009年慈溪市卫生村,2009年慈溪市安全示范村,2009年慈溪市优秀基层联合工会等。 现在我们正朝着-三种精神的指引,迈步走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我们坚信在全村干部群众的齐心拼搏下,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把裘家村建设成为幸福、平安、优美、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
柴家村 |
柴家村位于掌起镇西端,由原柴家、田央、诸介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地理位置优越,北靠329国道,杭州湾跨海大桥掌起上下车道在村内直上,直达宁波、上海,交通十分便利。现有村民小组36个,总户数1380户,总人口3347人,外来人口2700人。全村总居住面积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271亩,其中水田1119亩,旱地2152亩。 柴家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现在遗存的古迹有迎阳桥、正阳桥、柴家庙,还有保存十分完好的江南民居等等。和谐的村落布局,粉墙黛瓦,层层跌落的马头墙,精湛的砖、木、石三雕及壁画建筑装饰艺术,展示着古建筑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成为柴家村独特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全村共有大小企业135家,主要以生产小五金配件为主。200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372元,村拥有集体资产30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35万元。几年来,村党总支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取得可喜成绩,多次被评为慈溪市、镇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四型“先进党组织,宁波市民主法制示范村、村务公开示范村,一星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在新形势下,村党总支将继续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周家段村 |
周家段村位于掌起镇境内西边,329国道穿过村中心,东距宁波市区42公里,西距慈溪城区20公里。2000年12月并村,由原来的周家段、翁家、洋罗、树滩四个自然村合并,现有村居委1个,村民小组25个,党支部三个,即老年支部、农业支部、工业支部,共有党员118人。村常住人口2896多人,1296户,外来人口6280人。村经济收入65585.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0200元。村年可用资金108.48万元,个私企业发展迅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46家,50万元以上的企业18家。 几年来,周家段村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促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到同步发展,曾获市级村集体文明村等荣誉,2005年度推选为慈溪市优秀党组织。 |
叶家村 |
叶家村位于掌起镇东部,东临五姓点村,南临凤鹤村,西临陈家村,北至古窑浦村,329国道、叶东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社会治安稳定。全村总面积3.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17亩,常住人口2720人,党员95人。自2001年并村以来,村党总支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已逐步形成了工业以轴承、计数器为主,农业以大棚种植为主的特色经济。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3.98亿元,人均收入11300元,村集体收入76万余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9892万元,二、三产业收入36766.76万元。 几年来,叶家村先后荣获“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村落文化宫建设示范点”、“慈溪市文明村”、“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慈溪市绿色村庄”、“慈溪市科普示范村”、“五好行政村党组织”“慈溪市民主法治村”、“慈溪市‘三八’红旗集体”、“慈溪市先进团组织”、“慈溪市巾帼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全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门前三包”制度落实到户,垃圾袋(桶)装化实现率达100%,并配备专人清理环境卫生,基本实现“水清、路平、灯明”。 如今的叶家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村领导班子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全村人民抓住机遇,为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