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村于2000年8月由原来的樟树、樟东、西河三个村合并而成。地处匡堰329国道沿线,东临王家埭、南至东上河、西与宋家漕相连、北与逍林镇交界。
全村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有2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01户,总人口3279人,暂住外来人口3431人,全村有0员133名;现有耕地面积1441亩,山林面积2109亩;有大小企业104家,至2007年底,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9亿元,村级集体资金收入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37元。
在新形势发展机遇中,村党总支一班人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发扬“开拓、创新、务实”的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向着文明富裕的方向前进,努力把樟树村建设成为市郊型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82110 | 315000 | -- | 查看 樟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匡堰社区 |
匡堰居民委员会于2003年9月11日成立,总户数931户,总人数1931人(其中居民户数548户、居民人数786人),共有党员54人(其中在册党员13人)。地域面积0.3平方公里,同时对东至镇东路、南至匡兴路、西至上林江、北至329国道四址的辖区进行社区化管理,本居委将以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法组织法》为依据,切实加强居民自治建设,有效整合城镇社区管理资源,竭尽为全镇居民服务,促进居委向社区化方向发展。 |
王家埭村 |
王家埭村地处上林湖下游,匡堰镇东部,东与桥头镇上林湖村相连, 北与逍林镇接壤,329国道横贯全村,全村设置11个生产队,11个村民小组, 2007年底现有村民793户,人口3865人,其中常住人口2119人,男1085人,女1034人,耕地总面积990亩,山林1716亩,有党员96人.在上级政府的关心下,我村班子团结奋进,百姓生活和谐幸福,到2007年底我村工农业总产值3.2亿万,其中农业产值876万元,工业产值 2.0亿万,第三产业5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05元,村集体收入96万元;在一手抓经济的同时不忘精神文化的发展,先后获得“慈溪市三星级文明村”、“慈溪市平安村”、“四星级民主法制示范村”“慈溪市卫生村”等荣誉、在新的年度里我村班子将同全村人民一起,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
樟树村 |
樟树村于2000年8月由原来的樟树、樟东、西河三个村合并而成。地处匡堰329国道沿线,东临王家埭、南至东上河、西与宋家漕相连、北与逍林镇交界。 全村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有2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01户,总人口3279人,暂住外来人口3431人,全村有0员133名;现有耕地面积1441亩,山林面积2109亩;有大小企业104家,至2007年底,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9亿元,村级集体资金收入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37元。 在新形势发展机遇中,村党总支一班人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发扬“开拓、创新、务实”的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向着文明富裕的方向前进,努力把樟树村建设成为市郊型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
宋家漕村 |
宋家漕村于2000年8月由原来的吴江、宋家漕、大塘三村合并而成,地处匡堰镇建成区内,329国道横穿全村而过,北与逍林镇接壤,西近浒山城区,交通十分便捷。 全村区域面积1.31平方公里,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47户,常住人口1671人,0员96名。现有耕地面积747.5亩,山林面积1287亩,至2007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5069万源,村级集体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279元。 宋家漕村村民凭着勤劳和智慧,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在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宁波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首批体育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
石人山村 |
石人山村紧依329国道,交通便利。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赵家池、新桥头、石人山)。全村总户数713户,总人数2100人;党员83名,耕地面积1350亩,山林面积3300亩。外来暂居人口2000人左右。全村工业总产值1.5亿多元,总利润近2千万元。村可用资金在70万元左右,人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近几年来村两委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执政理念,坚持发展以气筒配件为主导产业,加强科技培训,形成气筒配件产业链,努力打造“气筒配件之乡”。积极扶持以大棚蔬菜、藕等为主的农业规模经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观村容村貌;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不断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定时公开,增强凝聚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连续多年获上级表彰。 展望未来,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准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石人山村的新局面。 |
高家村 |
高家村地处慈溪市匡堰镇中心,镇政府所在地,329国道横穿北部,匡堰大道贯穿全村。全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区域面积2.6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254亩,山林面积1843亩。全村共有村民1133户,共2931人,10个村民小组,27个生产队,其中党员110人,村民代表50人。2007年度全村可用资金219万,人均年收入10088元,村集体固定资产909万。我村曾荣获: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慈溪市三星级文明村、慈溪市先进党组织、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慈溪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慈溪市绿色村庄、慈溪市“五好党组织”、慈溪市先进妇女组织、慈溪市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
龙舌村 |
龙舌村于2000年9月由原来的龙舌、匡堰和茹家三个村合并而成。地处匡堰建成区内,东临石人山村,南与倡隆村接壤,西与城区浒山相连,北与高家村交界。 全村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共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87户,总人口2512人;全村有0员110名;现有耕地面积1151亩,山林面积1500亩,有大小企业132家,至2007年底,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73亿元,村级集体资金收入155万元,人均收入9822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总支一班人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发扬“开拓、创新、务实”的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向着和谐、文明、富裕的方向迈进,努力把龙舌村建设成为市郊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
倡隆村 |
倡隆村地处匡堰镇南2.5公里,东临上林湖,南与乾炳村接壤,西与横河镇交界,北与龙舌村相连。 全村区域面积6.58平方公里,至2007年底,共有10个村民小组,1111户,总人口3111 人;暂住登记在册人员共1018人。全村有0员127 名;现有耕地面积2190 亩,山林面积6914 亩,有大小企业175家,“杨梅、枇杷”为村两大特色农业,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825万元,村级集体资金收入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319元。 在新的世纪里,村党总支一班人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发扬“开拓、创新、务实”的匡堰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向着文明富裕的方向迈进,努力把倡隆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岗墩村 |
岗墩村位于匡堰镇最南端,与余姚丈亭接壤,全市最高峰海拔446米的蹋闹岗就在该村境内,故为全市第一高山村。全村区域面积0.75平方公里,总户数257户,人口713人,耕地面积479亩,林地4800亩,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7689元,村级可用收入10万元。全村党员数27名,有8个村民小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合作社社长胡大良,45岁,高中文化;支部委员胡兴标、王雅云(女),合作社副社长倪森强,共4名村专职干部。 近几年来,岗墩村在上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及村党支部领导下,集思广益发动村民群众,致力于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村庄绿化、饮用泉水改造等基础建设。为诸如“岗墩生态农庄”形式的农家乐特色旅游事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依托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目前已有8家农家乐经营户,其中创建旅游服务质量三星级的3家,全村农家乐经验户年总经营收入100多万元,年总接待游客量达1.4万人以上。目前已被认定为宁波市级农家乐特色村。 我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杨梅、茶叶及山地散放鸡、竹笋、高山萝卜等农家土产丰富。为更好地发展农家乐旅游事业,依照总体规划,我们正着力在增加旅游点上下工夫,今年正在开发茶园观光和小龙潭瀑布等景点,欢迎各界人士到岗墩休闲旅游,由此带动岗墩村群众共同致富。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