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龙湾区 >> 瑶溪街道 >> 永胜村

永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永胜村谷歌卫星地图)


永胜村简介

  瑶溪街道永胜村全村户籍人349户1326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03007 325000 -- 查看 永胜村谷歌卫星地图

永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永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苏川村

  瑶溪街道苏川村全村户籍总户数393户1314人口。  

环一村

  环一村概况   瑶溪街道环一村位于龙湾区中心区西南域,东邻永中青山,西接本街道河滨,璋川村,全村1800余人口,流动人口1500人左右,0党员53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民代表39名,村两委干部8人,理财委员会5人,妇代会代表27人。   本村是一村二社,即环一经济合作社,瑶街经济合作社,做成一个特殊行政村,共有四个自然村,有朱宅、蔡宅、瑶街、王宅等,共八词姓氏,合成一个行政村,原有良田面积860亩,有山地20公顿左右,村级人多地广散,集体经济收入约40万元左右,收入来源是集体资源租用,人均收入10000元左右。   历年来,由瑶溪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社会发展快步上台阶,村民生活得大力改善与提高,村容村貌清洁卫生绿化,设施基本齐全,村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团结及守法。我们曾做过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塘河治理等一系列的改造与治理。使全村内,垃圾清理,路面长期打扫,路灯配套设施,健身活动场,河心岛公园、生态公厕,自来水管生态绿化,老人活动场,农产品集中菜场等。我村在抓好经济建设,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从全体村民着手,认真创建“文明村”,不断提高村两委为民服务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使全村上下齐心,共同实现文明村的要求。   

底岭下村

  瑶溪街道底岭下村全村总户数1495户2207人。  

雄心村

  瑶溪街道雄心村全村总户数1115户1218人。  

白楼下村

  瑶溪街道白楼下村全村总户数1800户2508人  

永胜村

  瑶溪街道永胜村全村户籍人349户1326人。  

黄山村

  瑶溪街道黄山村全村户籍总户数382户2126人。  

璋川村

  瑶溪街道璋川村户籍总户数258户416人。  

河口村

  河口村座落在瑶溪镇西首大罗山下,环山北路贯穿全村,温州市龙腾淡水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座落在村内。全村分设6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面积259亩;人口总数963人,其中非农业183人,另加外来人口500多人;全村党员34人,村党支部3人,村民委员会3人,两委平均年龄42周岁;村级共青团、妇代会、治保调解、综治专干、老人协会、计生协会、民兵连等配套组织健全。近年来,河口村被评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森林防火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先进单位。村建有老人活动健身苑、合作医疗站、自有自来水库、公厕等。   党的-以来,村两委抓住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稳定农业,狠抓工业和三产,发展多种经营。目前,选址在我村内的温州市第八中学170亩地也正在进入施工阶段。   2008年7月份启动了河口村村庄整治工程,获得了市文明办、区委区政府以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口村民正如火如荼地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迈进。   

浃底村

  瑶溪街道浃底村全村户籍总户数199户800人。  

瑶溪村

  瑶溪村地处龙湾区瑶溪街道西部,全村现有常驻人口329户1329人。  

金岙村

  瑶溪街道金岙村,全村总户数2368户人口2600人。  

河滨村

  瑶溪街道河滨村全村户籍总数595户1865人。  

朱宅村

  朱宅村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北宋王安石笔下乡村美景,也是当下许多城市人所向往的。这样的江南水乡,在龙湾就有一个——朱宅村,来之前听闻他人说过,“这个村是你来了就不想走的村。如果你走进村子,才真正体会道这句话的深意。   踏进朱宅村,一条河流穿村而过,河面是泛着波影的石桥,两岸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屋,狭长的巷子里是被打扫溜光的水泥路……,游步道上玫红色的小花、枝叶茂盛的榕树让人仿佛置身于花园中。   如此恬然宜静宜美的村庄,怎不令人往之?   村庄原名水心村   早在清代至民国时期,便有记载村子原名水心村,新中国初期称水心、永新村,归属环山乡、永新乡,1956年至1958年属水心管理区,1961年至1984年称永新大队(村),属龙湾公社(乡)管辖。1985年,龙湾乡一分为三,属水朱宅村心乡。2002年,朱宅村划归瑶溪镇。朱宅村又叫做“水心朱宅”。过去人们说起温州水心,总会有人混淆,到底指的是位于市区下吕浦的水心,还是龙湾区瑶溪的水心。后来为区分名称,龙湾的水心改了名称,保留了“水”字,为“龙水”。   关于朱宅村,离不开“水”这个词。村书记朱志鹤介绍,村面积0.65平方公里,住户共566户,全村18个姓氏,近90%是朱姓,朱宅村的祖祖辈辈皆是临水而居,水是朱宅村灵魂所在。   在村民的眼里,村内的水心河就是“母亲河”,过去村民一天吃水用水皆取自水心河,每天清晨做的第一件事先来河里打水,据说,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早上河边不能洗衣服。水清、水静曾是过去朱宅人的骄傲。68岁的老人协会会长朱作明谈起过河流,声音明显提高了好几分贝:“我们村对水是很一套讲究的,以前来钓鱼,拿水煮饭、酿酒的人很多,你说水要是不好,他们怎么会来!”他说村民自古以来以务农为主,烧砖瓦为主要副业,村民们常常把河里的淤泥用于农作肥料。   但不知何时起,随着社会的进展,水心河慢慢失去了旧日“容颜”。   垂钓河里死鱼一片   据老人们回忆,从十几年前开始,塘河的水环境遭到了破坏,即使朱宅没有什么重污染企业,但还是受到了波及,那曾经的清澈被污浊取代。甚至于在5年前,朱宅村成了“垃圾村”代名词,道路绿化带内全是垃圾,随处可见丢弃的纸巾、塑料袋和烟头,村中还有一条塘河支流多年堵塞,臭不可闻……   2008年春天发生了一件让所有村民都难忘的事件。老人协会的老人们如往常一般,将包头鱼、鲫鱼等小鱼苗放入河里,为夏季钓鱼爱好者做准备,但没过多久,花费了1万元的鱼苗竟然有大批翻了肚皮,浮上了水面,死了。“那次的事件就是个导火索,好好的鱼死了,这水的问题就大了,我们才突然觉醒过来,不能再任由水继续脏了。”朱作明说。   村民们意识到当下环境恶化的严重性,紧接着,就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村庄,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治水”大作战。   全民治水大作战   2009年初,由村民提议的开展“治水”作战,朱宅村召开了一个特殊的大会,到场30多位村里相对富裕和德高望重的人,目的是为商议捐资整治村内河流的事宜。没有强制的分摊,也没有硬性的任务。这样的一个会议,竟在村里掀起一股捐款热潮,更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捐款额居然高达285万元,人均达到1400多元。前村书记朱进尧坦言,朱宅村人口不多,也不富裕,达到如此效果谁也没有预料到。   村里的男女老人纷纷都是捐资行列的重要一员,种田的老伯捐了5000元,以手工装笔为生的老婆婆捐了1000元……朱作明作为主发起人之一,村民的支持让他触动许久,“我当时真的感动,大家都力所能及地献出一份力,来参与水和村的整治,他们攒下的一千多元比什么都要珍贵。”而朱作明本人前后共捐资48万。   村民的捐款,加上当时区塘河综治办、区文明办、区体育局、区市政园林局以及镇政府的合力支持,朱宅村筹集到了700万元的整治资金。有了资金基础,村干部们干起活来也“放开了手脚”,清理河面、修复河道、修建桥梁、改造污水管网等一些列整改活动拉响了号角。   水乡美景今又重现   水乡美景重现朱宅村。如今,在村子里,垃圾堆放点“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占地面积将近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态文化公园,沿河两岸加建了青石护栏;建成了由龙水公路至瓯海大道相接是道路;改造村内的自来水网和排污管网;对水心街、中岸、西岸等三块区域实施墙体粉刷,种上花草树木等。如今的朱宅村俨然成为了美丽乡村的“模板”,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   渐渐的,回村的人越来越多了,谈论朱宅村的也越来越多。   然而,村里的每一处变化都离不开当地村民的一份力,既有财力也有劳力。林永友是朱宅村的“红领队长”之一,他的队伍联系了村内的18家住户,除给予困难群众帮助外,还监督村内卫生。林永友一看到有人将生活垃圾倒进河里,就会立即上前制止,在他看来,这几年村民们的卫生环境意识都增强了许多。   下午,沿着岸边行走,村民阿强开着小木船,正在河上用笼捕河虾。林永友在岸上呼了他一声,阿强回过头来,便把船划到了岸边,给我们看了下他水桶里的河虾,许是刚捕捞的缘故,河虾活蹦乱跳的,不仅虾肉饱满且个体较大。他说前几年河里没有虾,是这几年才有的。   再往前走,几位钓鱼爱好者正盯着水面,一对老夫妻正在岸边清洗收成的大番薯,打算晾晒番薯干,而岸边的一位妇女,在石板上捶洗衣裳,啪啪的声响仿佛在向人民诉说着这里的美好生活。  

皇岙村

  瑶溪街道皇岙村现全村总户数330户人口839人。  

龙东村

  瑶溪街道龙东村现全村总户数1315户1535人口。  

龙湾村

  瑶溪街道龙湾村户籍总数1495户1783人。  

南山村

  瑶溪街道南山村全村人口1495户1783人。  

黄石村

  瑶溪街道黄石村全村户籍数823户2904人,其中外来人口3138户。  


永胜村特产大全




永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