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溪村地处丽岙街道南片,前靠门前山,后靠五社溪坑,西靠梓上村,东靠104国道线,拥有7个村民小组,186户,总人口759人,其中常住人口558人,外来人口201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04011 | 325000 | -- | 查看 路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丽岙社区 |
丽岙社区位于丽岙街道中心地块,是在辖区内14个村行政区域基础上组建的新型社区,辖区东至104国道,西至三宅芙蓉尖,南至南洋路,北至台头桥侨民大街,沿丽岙中路左右分布。社区面积19.7平方公里,户数5075户,户籍人口17263人,海外华侨1万多人,新丽岙居民2万多人。社区党组织实行党委建制,下辖社区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茶堂村、下呈村、杨宅村、叶宅村、任宅村、瑞新集团、拓邦集团等20个党支部,在册党员361名,入党积极分子29名。 丽岙社区建设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侨”字。社区以“侨”为“桥”,凝聚侨力侨智,构建幸福和谐的社区,推动丽岙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区自成立以来,不断通过丽岙侨联、丽岙海外青年联合会、侨代会等组织社团以及各种平台向在外侨民发出倡议书,使他们了解社区发展情况,邀请海外华侨及华裔青少年回国投资学习参观,在学习祖国博大文化的的同时广泛征集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并联合侨联、海外青年联合会等沟通桥梁纽带开展工作。 此外,丽岙社区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公证、认证、翻译代办点,替广大侨界群众办理公证、认证、复印打字、翻译,办理侨胞户口等便民事项。积极搭建“为老、为少”服务平台,建设社区文化公园、室内外文体活动室等公共服务阵地,开展侨胞侨眷免费健康检查、老年人太极拳学习班、组织社区健身舞队、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推进社区特色服务品牌建设。 |
白门社区 |
白门社区是温州市首批村级组织设置改革试点单位,组建于2011年5月。由姜宅村、曹建村、下章村、泊岙村、丽塘村、王宅村、下川村七个村联合组成,社区面积0.21平方公里,户数为2891户,人口为6561人,出国人口为8443人,社区党组织实行党委建制,下设19支党支部(姜宅村、曹建村、下川村、王宅村、丽塘村、泊岙村、东经公司、努奥罗、丽豹、法兰莉、花卉协会、非公联合企业等),党员281人,入党积极分子39人。 白门社区辖区内有2公里的花卉产业带,占地面积3000多亩,总共有53家花场,年产值达1亿元。社区已逐步建立起规范整洁的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解办公室、党代表工作室、警务室等,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先后开展义诊进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健身操比赛等活动,组织老年象棋队、少儿朗诵队等品牌队伍,积极搭建“为老、为少”服务平台,推进社区特色服务品牌建设。 白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竭尽全力,为辖区广大居民、外来投资者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与辖区各村、单位共同探索“公益事业联办、思想工作联做、环境卫生联抓、社会治安联防、文化事业联搞、经济工作互促”的共创共建之路,把白门社区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社会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文体活动活跃、管理规范有序、服务网络完善的“星级”文明社区。 |
丽塘村 |
丽塘村拥有12个村民小组,321户,总人口1158人,其中常住人口720人,外来人口419人;拥有耕地530亩,其中水田490亩,旱地40亩 |
曹建村 |
曹建村地处丽岙街道中心位置,104国道线贯穿,拥有10个村民小组,381户,总人口1226人,其中常住人口558人,外来人口668人 |
杨宅村 |
杨宅村地处丽岙西部半山区,芙蓉埯水库下游,北面靠山,南面为紫溪坑,拥有26个村民小组,659户,总人口2402人,其中常住人口1989人,外来人口413人 |
下川村 |
下川概况 瓯海区丽岙镇下川村位于瓯海区南部距温州市区南10公里,下川庄北面有104线国道线,东面有温瑞塘河和甬台温高速公路,村庄四面都是河流,村庄地住户地点座落是一个墩,所以以前地名叫霞墩因后来下川庄四面都是河川为了简便,所以在解放后由霞墩改叫下川,全村并有四个自然村,即霞北路、山下路、帆游路与垟湾自然村等,全村共有515户,常住人口1228人出国人员共有1265人,分布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美国、匈牙利、葡萄牙、希腊等国家,外出经商4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1000多人都居住在下川内,全村21个队,有党员29名,村两委人员5人,书记、主任、支委、村委3人兼报帐员,妇女主任、全村总耕田面积852亩,经济收入以农业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农业有水稻、瓯柑、蔬菜、花木。 2005年全村总收入117409万元包括华侨存款,人均收入9561元,村有小学一所,是在荷兰华侨戴在朋先生出资建造,村有办公大楼壹座叁间叁层和办公楼后面有大厅一座作于老年人娱乐与休闲场所,村内有祠堂二座即戴宅祠堂与王宅祠堂,有农贸市场一个。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领导下,成立村庄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戴绍波,副组长由村主任刘金彪,成员蔡宗龙、戴步光、戴干平,村两委努力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为改善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但下川环境优美,山青水秀,群山环绕,地理位置优越,下川原来在吃水困难,目前已解决。2004年有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村两委努力,有华侨捐资和村民集资,总投资200万多元使温州水务集团自来水流入下川,使下川村民吃上放心水,同时帆游桥塌掉,由村两委老协努力,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使帆游桥得到重建,与帆游至社帆,同时也全部浇好水泥路,目前下川正在建设东湖乐园和体育器械活动中心,总投资100万元,村庄环境卫生并实行垃圾专人清扫,定时清运,道路建设村庄全部都是水泥路实效率达到100%,村里道路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村两委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加强班子思想、政治思想、建设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健全党日活动正常,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支部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配套健全,村两委增加同群众联系,建立村干部工作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班子团结、能干、形成后力,得到群众的很高评价。 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普法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计生国策教育,使广大村民树立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思想,遵守村规民约,言行文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家庭美满幸福,道德风尚良好,民主法制观念大为增强,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法、守法、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丧事新办简办,严格执行殡葬管理的各项规定,青山白化治理成效显著,遗体火化率达到100%,无违法建造寺观、教堂,无非法宗教活动,干部群众状态良好,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深入开展计生国策,教育使计生观念深入人心,近几年来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均达区定要求。 同时按装了标准中路灯,建成平整水泥路面,真正做到路平、灯明,经过村两委和广大党员及村民努力,下川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是一个路平、水清、灯明、环境优美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塑造整洁、文明有序的村庄新形象。 版权所有:浙江农民信箱管理办公室技术支持: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 |
梓上村 |
梓上村地处丽岙街道西南偏僻山村,十米宽通村道路同104国道接轨,交通十分便利,拥有14个居民小组,216户,总人口870人,其中常住人口428人,外来人口442人 |
梓河村 |
梓河村位于丽岙南部,离温州市区约20公里。135户,总人口785人,其中常住人口335人,外来人口450人 |
路溪村 |
路溪村地处丽岙街道南片,前靠门前山,后靠五社溪坑,西靠梓上村,东靠104国道线,拥有7个村民小组,186户,总人口759人,其中常住人口558人,外来人口201人 |
后东村 |
后东村地处丽岙街道南片,北紧接后中村,南面紧靠路溪村,西面是山,西北紧邻上坦村,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个村民小组,82户,总人口303人,其中常住人口103人,外来人口200人 |
河头村 |
瓯海区丽岙镇河头村位于丽岙镇南部,距温州市区20km,东靠原104国道线,西毗后中村,北连下呈村,南面接五社,洪殿溪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我们河头村现有本地村民1795人,其中在村811人,在外华侨977人,分布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美国、匈牙利、葡萄牙、希腊等国家,外来流动人员598人。现村党员22名,班子人员共5人,配套组织健全。 |
姜宅村 |
丽岙镇姜宅村位于丽岙镇中部,毗邻104国道,交通便利。姜宅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人口1500,华侨1400人。姜宅村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依山畔水,自然风光秀丽,还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古村。著名的爱国烈士郑馨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为纪念缅怀这位爱国烈士,姜宅村建立了郑馨革命烈士纪念馆,供人们瞻仰学习。良好的环境和和创业潜力吸引了大批来次投资创业的人,到目前为止全村有大小企业28家,新温州人1260人。其中成立于 1996 年的温州凯易路马术俱乐部占地面积 6.8 公顷,总投资两千多万元。建有室外-圈、室外练马场、长度 1000 米的越野障碍训练场地、高档次的室内马术训练房和两座宽敞明亮的马房。并建有停车场、接待服务大厅、餐厅、休闲娱乐客房等各种配套设施。是丽岙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村庄”为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 |
王宅村 |
王宅村地处瓯海区南部,距温州市区南10公里;拥有9个村民小组,295户,总人口927人,其中常住人口577人,外来人口350人 |
泊岙村 |
泊岙村位于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北大门,距温州市区15公里,北面靠山,南面为海涂冲积平原,宝成寺溪坑穿越村庄中心流入泊岙溪河。全村298户,常住人口1439人(其0国980人),外来流动人员2100人 |
下章村 |
下章村地处瓯海区丽岙街道北片,104国道线穿贯;拥有25个村民小组,620户,总人口3365人,其中常住人口1505人,外来人口1860人;拥有耕地1258亩,其中水田892亩,旱地366亩,水域面积32亩 |
叶宅村 |
叶宅村位于丽岙街道丽中片,全村有农户500多户,总人口约2000多人,一面靠山,村间有2条主要道路,有居民区和制革工业区 |
任宅村 |
任宅村地处丽岙街道中心片,拥有14个村民小组,365户,总人口1267人,其中常住人口967人,外来人口300人;拥有耕地620亩,其中水田410亩,旱地210亩 |
下呈村 |
丽岙街道下呈村位于丽岙街道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依山畔水,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毗邻老104国道,交通便利。下呈村是一个典型的华侨村,总户数1206,总人口5970,其0国在外华侨3482人,占人口总数的61%。,主要在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巴西等国家。 |
后中村 |
后中村地处丽岙街道南片,上为上坦村,下为河头村,拥在20个村民小组,319户。总人口1617人。其中,常住人口882人,外来人口735人 |
上胜村 |
上胜村南隔溪坑,与梓上村相对,西靠破安山,北靠后东村,东靠梓河村。拥有5个村民小组,127户,总人口452人,其中常住人口292人,外来人口160人;拥有耕地222亩,其中水田125亩,旱地97亩;拥有河流有1条,总长度0.5KM |
林山村 |
丽岙街道林山村位于丽岙街道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依山畔水,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毗邻老104国道,离新104国道不到1公里,交通便利。林山村人口615人,华侨490多人,华侨占全村总人口的80%左右,主要在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巴西等国家。 |
上坦村 |
上坦村位于瓯海区丽岙街道南片,距温州市区18公里,全村有两条主要道路,10米宽城门大路东西走向贯通全村,10米宽溪边路连接城门路成环村道路。全村249户,常住人口1087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