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瓯海区 >> 泽雅镇 >> 五凤垟社区

五凤垟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五凤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五凤垟社区简介

  五凤垟社区是浙江省温州瓯海区泽雅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30304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304。邮政编码为32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7 ,车牌号码为浙C。与西岸社区、北林垟社区、泽雅社区、黄坑村、下庵村、水碓坑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04108 325000 -- 查看 五凤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五凤垟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五凤垟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岸社区

  西岸社区位于瓯海区泽雅镇,2011年6月成立,属于农村社区,是温州市率先30个试点社区之一。社区通过“联”的方式设置,由垟坑村、横垟村、唐宅村、下良村、外水良村、水碓坑村、下连坑村、言章村、西岸村、黄坑村、黄岭头村、仙宅山村、岙底村、大石垟村、苏田村、梨头垟村、岩门村、小石垟村、上潘村等19个行政村组成,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1亩,林地面积19960亩,共有4022户,14106人,现住人口3269人,其中90%为60岁以上老人,社区成立至今每周五免费为群众理发。2013年、2014年度被评为瓯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5年3月15日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社区共建理事会,瓯海区首个扶贫资金互助会,党建促进会。社区资源丰富有中国传统造纸技术传承与展示示范基地、中国景观村落—水碓坑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黄坑村、泽雅纸山民俗文化专题展示馆,瑞金农业观光园,龙井风景区,龙溪大峡谷漂流项目等。   

五凤垟社区

  五凤垟社区是浙江省温州瓯海区泽雅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30304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304。邮政编码为32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7 ,车牌号码为浙C。与西岸社区、北林垟社区、泽雅社区、黄坑村、下庵村、水碓坑村相邻。  

北林垟社区

  北林垟社区是浙江省温州瓯海区泽雅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30304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304。邮政编码为32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7 ,车牌号码为浙C。与西岸社区、五凤垟社区、泽雅社区、黄坑村、下庵村、水碓坑村相邻。  

泽雅社区

  泽雅社区位于瓯海西部,由原先的天源、戈恬、林岙、周岙、陈岙5个社区合并而来,占地面积约63.58平方公里,先辖区内有36个村,除14个平原村外,其余22个都为高山村。经统计,辖区内居民户数为8526户,总人口为41456人,其中常住人口为14088人。   

黄坑村

  黄坑村(解放前叫黄川村)坐落在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离泽雅镇10公里,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我们的祖先大约在唐末元初黄巢-时,自福建漳州、泉洲逃难迁移到永嘉西溪居住,历史上我们的祖先还出了名人,如宋朝时的吴表臣(1084~1150),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北宋大观三年(1190)进士及第,后累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元末明初时吴表臣的后裔部分支派迁移到黄坑村居住。在我小时候听祖辈们说:黄坑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个风水先生从泽雅林岙垅空一路走,一路看地形山脉一直走到了黄坑。他说这个地方是个风水宝地。这里有三条溪汇集在一起,一条是从东往西流,一条是从西往东流,另一条是从南往北流,这是三龙会集之地,俗称三龙抢珠,是个龙穴地。他还说村庄对面有东水往西流实属罕见。这个村会有才子出的。果真是,在历史上我们村确实一直都是名门望族,还出了不少名人,如明朝时的抗倭将领吴碧山,清朝的礼部侍郎提督浙江学政吴为,民国时蒋介石的部下南京警备司令黄寅(后跟蒋介石去了台湾)等等及现代的吴姓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士,温州上海有几家大企业家都是黄坑出生的。在温州地区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现政府机关干部公务员还有好多位。还有二位黄姓的北大毕业的博士,浙大毕业的硕士。我们村名人录上还记载着历朝历代很多政府-的名字简介。村内居住着黄姓和吴姓两大家族,吴姓家族为宋礼部尚书吴表臣后裔。吴碧山是湛然居士的后裔,我们是碧山公的后裔,碧山公有五个儿子,分五房,有一房不详,现在村里吴姓有四房。有大房、二房、三房与四房。黄姓为官拜扬州通判黄敬公的后裔,九代才子。黄姓家族的祖先当时娶妻吴氏联了姻亲,所以当时二个家族前后迁移到黄坑村的居住,繁衍生息至今,有800多年历史。因黄坑村山多田少,先祖们以前都是靠造纸而发迹的。流传到了我们这一辈还都会手工造纸的全套工艺,可惜到了我们的下一代这套手工造纸工艺可能就很难流传咯。黄坑古村四面环山,有三条大山龙脉,三个龙头会集在一起,黄坑有好几个地方都是以龙为名的,如天龙头,青龙头,龙角田,龙潭口,龙珠山等这些地名都是有来历的,可能都与当时的风水先生所说有关。三条从大山深处流出的溪水从村前下的杜江樟树潭相遇相拥,合而为一,古俗称三龙抢珠。民居集中在大溪西南向上面双龙的腹位,有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依山而筑,沿山势逐级升高,布局错落有致。可惜现在很多的古建筑因很久没有人住,年久失修倒的倒,塌的塌一片破败不堪的荒凉景象,黄坑本来单单才子屋就有六座,可是现在保全完好的只有一座了,还是政府拨款修的,有很多只是历史文化遗址和古迹了。黄坑村地形比较开阔,象C字型口小里大,有四条古道通往四个方向,东南为十二盘岭古道,通往苏田,大石垟,瑞安方向,西南为门前岭古道通往仙大山,瑞安方向,西面有长堂岭古道通往黄岭头,林垟方向。村中西北有黄岭古道,青龙头古道,东面有樟柴岭古道,每条古道都非常完整,古人说黄坑有四条岭条条透天顶。村前二条大溪两边遍布水碓,村中纸槽作坊处处可见,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纸文化村落形态。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洪忠佩  

下庵村

  下庵村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西部山区泽雅镇境内,地处风景秀丽的泽雅,省级著名风景名胜区核心地带七瀑涧景区的入口处,交通便捷,景色怡人,是参与体验、度假休闲与美食运动于一体的综合型农家生态休闲村。下庵村从社会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目标出发,建设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   下庵村凭借地处西雁风景区核心区域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了健身游步道和峡谷漂流等旅游项目,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等旅游配套产业,形成了吃、住、玩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休闲村,成为温州市民周末休闲和春游踏青的理想去处。   下庵村注重村庄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利用相协调,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忘保护村内的环境。经过村内上下的长期努力,下庵村近几年来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生态旅游村”,被授予市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等称号,并申报了国家级生态村。   

水碓坑村

  水碓坑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泽雅纸山文化发源地,古村落保护完整,村内有明清建筑28座,古宫1座,水碓6所及其他造纸设施若干。有民俗博物馆一座,陈列古法造纸工具等展品,2006年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入选中国景观村落,2012年列入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   水碓坑村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西部泽雅镇境内,总面积756亩,村落于群山怀抱之中,依山伴水,竹林茂盛,村内耕田不多,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水碓坑村北面有小溪从村前流过。民居主要集中在小溪南面依山而筑,沿山势逐级升高,布局错落有致。小溪两岸则遍布水碓作坊,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纸文化村落形态。   水碓坑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2006年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入选中国景观村落,2012年列入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现村人口520人,村内有明清建筑28座,古宫1座,水碓6所及其他造纸设施若干。这里的村民凭借丰富的竹资源,依靠古老的造纸技术生产屏纸维持生计。村内民居古老,造型别致、布局有序、保存完整,加以保护规划就是很好的展示古村文化的窗口。村内现有民俗博物馆一座,陈列古法造纸工具等展品,可以供游人体验古法造纸的工艺。通过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水碓坑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生态卫生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成为宜居宜游的生态友好型新农村。   


五凤垟社区特产大全




五凤垟社区景点大全